资源简介 (共45张PPT)模块六南方桃生产学习情境桃品种分类和优良品种介绍一桃生物学特性介绍二南方桃整形修剪三模块六、桃树生产南方地区桃园田间土肥水管理四目录桃结果习性介绍1环境条件对桃生长发育影响2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模块六、桃树生产(一) 根系根系分布的深度和广度,因砧木种类、土壤条件、地下水位和农技措施的不同而有差异。桃树的根系较浅,水平根发达,无明显主根。在一般的土壤条件和通常的管理水平下,根系主要分布在地表以下10~40厘米土层中。一、桃结果习性介绍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早春,当土壤温度上升到5℃时开始发生新根;4月中下旬,气温在19 ℃左右时,根系生长最为旺盛。7月中旬至8月下旬土温在26℃以上时,根系生长变得缓慢甚至停止。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土温在19℃左右时,根系第二次生长,但生长势比第一次弱,生长期比第一次短。11目上旬,当土温下降至10℃左右时,根系停止生长,进入冬季休眠。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根系的生长规律桃树根系呼吸作用旺盛,需氧量大。据研究,只有土壤含氧量在10%以上时,根系才能正常生长。土壤含氧量下降到5%时,根系生长明显减弱,低于2%时,细根就会死亡。积水会排除土壤空隙中的氧气,使土壤中含氧量降低,这就是桃树不耐涝、易被淹死的主要原因。桃树根系耐旱性较强。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桃根系年生长动态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桃树的花芽为纯花芽,侧生,着生在叶芽的旁边。花芽有单花芽、复花芽之分,同一节上只着生一个花芽的称为单花芽,叶芽两侧各着生一个花芽的称为复花芽。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桃花从外部形态上可分两种:一种是蔷薇形,花瓣较大,雌、雄蕊包于花内或稍露于花外。大部分品种属此类型。另一种为菱形,花瓣小,雌、雄蕊不能被花瓣包住,开花前部分雄蕊已成熟。桃花为完全花。大多数品种,为花粉能育类品种。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叶芽与花芽:叶芽着生在枝条顶端和叶腋部位。花芽有单花芽、复花芽之分,复花芽多、着生节位低、花芽充实、排列紧凑是丰产性状之一 。芽的特性:旺梢上的侧生叶芽具有早熟性,当年可萌发,抽生1~3次副梢。桃树的叶芽萌发率很高,一般只有枝条基部的少数几个叶芽不萌发而形成潜伏芽。(二)芽的种类及其特性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部分桃品种无花粉或少花粉,未经授粉受精而结实,称为单性结实。其果实小,俗称“桃奴”。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桃树的叶芽萌发率很高,一般只有枝条基部的少数几个叶芽不萌发而形成潜伏芽。与其他果树相比,桃树的潜伏芽少,寿命也短。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1、生长枝幼树生长枝比例较大,进入结果期以后,生长枝比例迅速减少,管理正常的桃园,树冠成形后几乎全部为结果枝。生长枝按其生长势强弱,又可分为发育枝、徒长枝和单芽枝。(三)枝的种类及其特性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发育枝主要分布在骨干枝先端,生长势强旺,粗度为1.5~2.5cm,有大量副梢,其主要功能为形成树冠的骨架。徒长枝主要分布在骨干枝的中后部,直立向上生长。徒长枝生长势强旺,生长季若不加以控制,常常形成树上“树”,造成树形紊乱。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单芽枝。多由枝条基部的芽萌发而成。由于营养不足,萌发后不久,便停止生长,枝长在1厘米以下,可延续多年仍为单芽枝,而且萌发常形成叶丛,不能结果;当营养条件好转时,也可发生壮枝,用作更新。发育枝:>60cm徒长枝:>100cm单芽枝:1cm左右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2.结果枝桃树的结果枝按其长度可分为徒长性果枝、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五类。徒长性果枝长60厘以上,粗1~1.5厘米,生长较旺,花芽质量较差,坐果率较低,常利用其培养健壮枝组。长果枝长30~60厘米,粗0.6~1厘米,枝上花芽多,且多复花芽,是大多数品种的主要结果枝。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3、结果习性桃树枝条容易成花。大多数品种自花授粉有一定的坐果率(异花授粉坐果率更高)。少数品种花粉败育,必须配置授粉品种方可确保丰产。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中果枝长15~30厘米,粗0.4~0.5厘米,主要用于结果,有时也留作预备枝。短果枝长5~15厘米,粗0.3厘米左右,可用于结果,但结果后发枝能力差,易衰枯。花束状果枝长5厘米以下,花芽密集成束,结果后易衰枯。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桃的结果枝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长果枝是多数品种的主要结果枝条,在结果的同时又能抽生健壮的新梢,形成次年的结果枝,通过适当修剪,可保持其连续结果能力。中果枝也是较好的结果枝条,生长势衰弱,年龄较老的树此类果枝较多。结果后一般只能抽生短果枝。短果枝的结果能力较长果枝与中果枝为弱,寿命也短,连续结果能力也差,是老树和弱树的主要结果枝条。花束状果枝结果能力更差,寿命也更短,衰老树多具此类果枝。徒长性果枝由于生长过旺,结果能力很差,通过修剪可用于培养结果枝组。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结果枝类型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结果枝经过短截后,在开花坐果的同时,还能由叶芽萌发出结果枝。只有靠近健壮枝条中部的叶芽,才能形成良好的中、短结果枝。其结果部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各类果枝及短截后的结果状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不同品种的主要结果枝类型不同。目前生产上所采用的绝大多数品种长、中、短枝均可成花结果,一般北方群品系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南方群品系以长中果枝结果为主。枝条的长度和比例除受遗传因素影响以外,栽培管理和结果多少也是影响新梢生长的重要因素。在肥水管理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各种修剪方法和是否留果以及留果数量来调整新梢的生长和结果枝比例,从而实现优质丰产高效的栽培目标。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4、枝的生长规律桃树的新梢在一年中生长动态有一定的规律。生长势强旺的新梢,如徒长枝、发育枝徒长性果枝,在旺盛生长的同时,部分叶腋中的芽当年又萌发成枝,称为二次枝,又称“副梢”。副梢叶腋中的芽如当年再次萌发成枝,则称为三次枝,又称“二次副梢”。 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 (1)主梢的生长。一年有2~3次生长高峰,大致在3月上中旬萌芽, 4月下旬~5月上旬为第一次生长高峰,但短枝无此高峰;5月下旬~6月上旬出现第二次生长高峰。7月中旬停止生长。一般的长、中枝只有1~2个生长高峰,但幼旺树或旺枝还会出现第三次生长高峰,到8月下旬才停长。(2)副梢的发生。桃树的徒长性枝条在主梢生长的各次高峰期,都会抽出一定数量的副梢。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就整个树体来说,新梢如能在生长前期迅速生长,形成大量叶片。这不仅有利于当年果实的发育,更可使新梢上的芽发育饱满,多形成花芽。对第二年的产量有良好的影响。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桃树的生长特性①干性和顶端优势弱,因而树冠开张,树冠层性不明显。②一年多次梢,且主梢生长期长。③在结果树上纯粹的生长枝极少。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桃树的叶由托叶、叶柄和叶片三部分组成。托叶为披针形,很小,叶片长成后即脱落。叶片大体为披针形。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合理的施肥、修剪和病虫防治,提高叶片的质量,丰产优质。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四)叶(1)花芽分化时间 6月下旬~8月中旬桃花芽属夏秋分化型,一般在6月份开始,需要大约70~90天的时间,直至开花前完成整个分化。一般成龄树比幼树花芽分化开始早,短果枝比长果枝早。光照、温度、树势等均能影响桃树的花芽分化,因此,在生长量较大的南方地区尤其强调夏季疏剪,及时疏除内膛旺枝、过密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枝条的充实,促进花芽分化。(五)花果特性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2)开花与授粉受精桃花芽形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随着气温的上升逐渐开花。桃树花期的早晚与地区、品种、温度等有关,我国从南向北花期逐渐推迟。如南方的广东1月开花,北方的黑龙江5月才开花,相差达4个月,江苏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同一地区,需冷量少的品种开花早,高需冷量品种开花迟。同一品种花期的延续时间与花期的气温密切相关,温度高开花整齐,延续时间短,温度低则相反。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五)花果特性桃大部分品种自花结实,少量品种无花粉,需配置授粉树。桃是自花结实率较高的树种,自花授粉率可达90%~95%,但异花授粉可以提高坐果率。雌蕊柱头通常在开花1~2天内分泌物最多,是接受花粉的适宜时期,但保持授粉能力的时间可达4~5天,10~14天完成受精作用。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五)花果特性桃树的大多数品种可以自花结实,因此,不需要专门设置授粉品种.但一些品种如大团蜜露、川中岛白桃、仓方早生、砂子早生、红岗山、丰白、八月脆、早凤王等品种没有花粉,需要配置授粉树。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3)坐果与落花落果 桃树属于多花、坐果率较高的树种。在不良气候条件下或幼旺树上也会出现影响产量的落花落果。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落花落果时间:(1)花后1~2周开始,第1次生理落果。原因:花器(雌蕊)发育不完全。具体日期:本地4月中下旬。(2)花后3~4周开始,果如银杏大小时,第2次生理落果。原因:受精不良。(3)在核层硬化期落果,通称“六月落果”。原因:梢果矛盾引起的营养不足。具体日期:本地5月中旬~6月上旬。促进花芽分化来提高开花质量以及控制枝梢旺长是提高桃座果率的主要途径。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桃果实由子房壁发育而成,其生长为双S图形,有两个迅速生长期,其间一个缓慢生长期(硬核期)。三个时期第一期:果实迅速生长期(落花-核层木质化前)第二期:核层硬化期(核层开始硬化-硬化完成)第三期:果实后期生长期(硬核-成熟前)(4)果实的发育与成熟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桃的果实在发育中,除体积增大外,内部的理化成分亦跟着起变化。如糖度提高(淀粉转化为可溶性的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并积累在细胞液中);酸味下降;向阳面出现红晕或红色条纹、产生芳香物质、果实变软等等。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桃原产我国海拔较高、生长季日照长、光照强的西北地区。长期生长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的轻质土壤中。适应空气干燥、冬季寒冷的大陆性气候。形成了桃树喜光、耐旱、耐寒的特性。 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二、环境条件对桃生长发育影响1、温度桃树喜温耐寒,从南纬35~40°到北纬50°之间的广大地区都有分布,但经济栽培则在北纬25~45°之间。从我国主要桃产区的气温情况分析,南方品种群适栽地区年平均温度为12~17℃,北方品种群为8~14℃,南方品种群更耐夏季高温。通常生长期平均气温在13~18℃即可栽培桃树。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根据桃树的生态要求,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以冬季绝对最低温不低于-25℃为北线。以休眠期的日平均气温低于7.2℃的天数在1个月以上者为南线。绘出了我国桃树的适生带北界和南界。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2、光照桃原产地海拔商、光照强,形成了桃喜光的特性,表现为树冠小,干性弱,树冠稀疏,叶片狭长。桃喜光的特性要求在栽培上必须注意控制好桃树群体结构和树体结构,合理调控枝叶密度。采用开心树形,生长季多次修剪,使桃园通风透光良好。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3、土壤桃树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通透性强的沙质壤土为最适宜。桃树最怕土壤水淹。淹水2~3d的桃园就会出现大量死树。地下水位高、土壤湿度长期偏大则会导致根系早衰,叶片变薄、光合能力降低,进而导致落叶、落果、流胶等现象的发生。pH在4.5~7.5范围内均可生长良好,在碱性土壤中易得黄叶病。土壤含盐量达0.28%以上时生长不良或部分致死。桃忌地连作。学习情境二 :桃生物学特性介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