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血管生理 课件(共14张PPT)-《畜禽解剖生理学》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4.2血管生理 课件(共14张PPT)-《畜禽解剖生理学》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项目八 心血管系统识别
项目总体教学目的
通过模块化教学使同学们了解心脏的形态、位置及基本构造,熟悉心壁及心包的构造;理解心脏传导系统,服务动物的临床工作。
生命不息,跳动不止!
我国“心脏病学之父“陈灏珠,一辈子研究一颗”心”,为我国心血管疾病治疗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血管生理
一、血压
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单位mmHg;现用帕(Pa)。
测压计原以大气压为基数(生理零点)。
(一)血压形成的原因:
1.心血管系统中要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前提)。
2.心室收缩射血
血管生理
一、血压
(二)动脉血压的构成
1.收缩压:心室收缩时,A血压急剧升高,收缩中期达到最大值。反映心室肌收缩力的大小。
2.舒张压:在心室舒张末期A血压降到最低值,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3.脉搏压:简称脉压=收缩压-舒张压。表示A管壁弹性的大小。
血管生理
一、血压
(三)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1.基本因素:是足够的血液充盈和心脏射血。
2.另一因素:是外周阻力。(即动脉血压是由心室收缩推动血流和外周阻力这两种相反力量作用的结果)
血管生理
二、脉搏
(一)定义: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的波动。这种周期性的压力变化可引起动脉血管发生波动。
(二)临床意义:可直接反映心率和心动周期的节律,且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脉搏的特性反映整个循环系统的功能状态。
血管生理
三、静脉血压和静脉回流
(一)静脉血压
1.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2.周围静脉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
血管生理
三、静脉血压和静脉回流
(二)静脉回流
1.骨骼肌(节律性收缩)的挤压作用
2.胸腔负压的抽吸作用
3.血压差促使血液回流
血管生理
四、微循环
(一)定义: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二)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血管生理
四、微循环
(三)途径
1.直接(捷)通路
2.动静脉短路
3.营养通路(迂回通路)
血管生理
五、组织液和淋巴液
(一)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
组织液是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的,组织液形成后,又被毛细血管重吸收回血液中,从而保持动态平衡。
动力:有效滤过压
血管生理
五、组织液和淋巴液
(二)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组织液约90%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入血,其余10%则进入毛细淋巴管内生成淋巴液,以淋巴循环的方式回流入血。
血管生理
五、组织液和淋巴液
(三)淋巴回流的意义
1.回收蛋白质。
2.运输肠道吸收的脂肪酸和胆固醇(中央乳糜管)。
3.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4.清除组织中的RBC、细菌及异物,具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记一记
血压
脉搏
静脉回流
微循环路径
组织液与淋巴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