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自然之美——美读《关雎》所谓美读,读文本之内容,读文本之思想,读文本之手法。“美读”早已落入心中,无奈难寻美读之方法。不如把问题回到课堂上,教科书有如此多文本皆选自经典作品,为何学生无法领略经典之美?不妨从经典出发,尝试为学生打开阅读经典的大门,像朱自清先生一样,造一艘小船,把我的学生渡到经典的大海里去,站在教科书的甲板上,看一看诗和远方,品一品文和人生。《诗经》之美三千多年前,国王想了解民风,不可能天天下乡视察,身边也没有现代通讯工具,于是派一些官员到民间去了解老百姓的生活状况。那些官员如何了解民情呢?老百姓同样没有通讯工具,也没有现代的娱乐选择,他们通常会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心情。于是,“采诗官”诞生了,他们到各诸侯国,找到当地的乐诗,搜集流行歌曲,这是《诗经》中的《国风》。当时(西周到春秋)的诗,有三千多首,经由孔子筛选,最后留下三百零五首。孔夫子个人对诗歌有特殊的热爱,你读一读“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①,便可知孔子心之向往的诗意生活。所以他搜集整理的诗,尤其以当时的人情、社会现状、喜怒哀乐为首选。最终选择的三百零五首中,一定是有社会文化关怀在里面的。按流沙河老师的说法,是有人类的意义。人类的意义,不如说是人类学的意义,会不会更好理解?《教授与年轻人》书中提到“让学生体会到人文自然之美,通过感悟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而反思完善自身,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并最终增进人类社会的幸福,这才是人类学的意义。”用这句话来概括《诗经》的学习意义,竟也妥帖。平凡之歌《关雎》诗分成三节,第一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引出君子爱慕淑女,第二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叙述君子追求淑女的过程,第三节“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表达君子的美好憧憬。很明显,这是一首教科书级别的爱情诗,规规矩矩,但学生读着读着就会发笑,因为内心的尴尬,又多少有些悸动,正是花一样的年龄,光是听到“君子”“淑女”两个词,就能在心底荡起一层波漾。所以在课文“预习”中有这么一句话:今天读来仍然会让人怦然心动,获得美的愉悦。为什么以《关雎》作为《诗经》的第一首诗,孔子虽然心怀诗意,但儒家思想竟也有这么活泼的一面吗?流沙河老师说,“因为一个社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而家庭的构成建筑在爱情基础上。男女应该通过恋爱建立家庭,家庭应该和睦、快乐。这是一种平凡朴素的观念,而平凡的东西往往是最真实的。”君子,高尚之士也。淑女,良善之女也。俊男美女,郎才女德,这不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模样吗!“《诗经》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它面向社会,面向人生,倾诉苦难,倾吐愿望,作品里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美好的爱情,渴求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关雎》的美,是平凡之歌,朴素之花。戴望舒说过,“一切美丽的东西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像冰一样的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的开放。”人类对爱的追求是永恒的,就像那美丽的花朵一样,镌刻在我们的心里。自然之美文明的意义,是“逝者如斯夫”,三千年过去了,我们依然可以凭借文字,了解古人的生活和思想。文字的意义,是“天雨粟,鬼夜哭”,鬼神害怕人类变得机灵,其实是文字教会人类表达,增进人肢体以外的能力,当然也会让人变得巧诈。留下灵巧的部分,在《新华字典》6000个字里面,挑选组合,写成一句句美丽的句子,是巧力也。不但组合能力好,组合的方法也非常妙。《关雎》的“赋、比、兴”手法的运用,读来颇有自然之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你看,在河边啾啾和鸣的雎鸠鸟,动物不过是为了觅食、求偶、繁衍,这只不过是它们的本质生活,人类联想到君子追求淑女的故事,让这个话题开展地更加自然。自然,我们是从大自然走出去的高级动物,仍需从大自然学习更多。“比兴手法可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学生如何理解这个“生动性和鲜明性”?如刘禹锡写《陋室铭》,通过写自己的简陋居室,表达高洁傲岸的情操;周敦颐喜爱莲花,写《爱莲说》之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达自己洁身自好的品质。直观的视觉效果,如果还有一个鲜活的例子,试试看,会不会更形象?刚出生六个星期的雏燕,“一边坠落,一边奋力滑行,幼小的身体晃动得厉害,以惊险的速度掠过地面,最后终于飞起来,朝着东南方向飞去。它将飞过战乱连年的地中海,飞过一排排荷枪实弹的士兵,还将遭遇恶劣天气和地貌剧变。”最终它们抵达南非,享受九个月的轻松时光,次年五月,与其他刚满一岁的雨燕飞回欧洲。雨燕的生活,除了觅食繁衍,就是飞行。雎鸠鸟真的懂得爱情吗?人类借它们啾啾和鸣,打开一个爱情故事,我却通过雨燕和雎鸠读到了一个自然界的美好故事。在那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的周期和节奏同步,人们的信仰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之美,是我们依然相信大自然的生物,从植物和动物身上学习生存之道。自然之美,是四字句短促而富有意蕴的表达,我们从节奏中找到自然运行的规律。自然之美,是双声叠韵的抒情,在回环往复中体会音韵美。美读文本,但取一瓢之饮,滋润心田,足以。①选自《论语》,意思是暮春时节,穿上做好的春服,找几个少年朋友,到沂水河里洗澡,到舞雩台上吹风,再一路唱歌回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