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知识点一:产生浮力的原因物体的下表面:物体的上表面:浮力: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知识点二:称重法测浮力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铝块、装有水的烧杯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铝块的重力G②把铝块浸入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对于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受到向下的重力G,受到向上的拉力F,向上的浮力F浮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 G - F示,实际上弹簧测力计两次读数之差就是浮力。结论:浮力=物体重力-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 F浮= G物 - F示练习题1:(2022武汉市中考)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盛有体积相同的水或者盐水,将重为3.0N的圆柱体依次放入这三个容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和图甲中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之差大于0.7NB.图丙和图乙中容器底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之差等于0.1NC.图丙中盐水的密度是1.1×103kg/m D.圆柱体的密度是3.0×103kg/m 练习题2: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竖直悬浮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为5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3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NB.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C.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5cmD.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1.3×103Pa练习题3: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边长是10cm,密度是0.8×103kg/m3,漂浮在液面上,露出液面的体积占物块体积的1/3。用手缓慢下压物块,如图所示,当物块上表面与液面刚好相平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液体的密度是1.2×103kg/m3B.手对物块上表面的压力大小是2NC.液体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力大小是12ND.物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是1.2×103Pa练习题4: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重物A,缓级没入水与盐水中观察到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B中的物体A浸在水中的体积是A的体积的一半B.图C中的物体A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为2NC.图D中的物体A密度为3×103kg/m3D.图E中的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练习题5:下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和2.5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A的密度为3.2×103kg/m3B.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NC.实验丙中,弹资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D.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0.3N练习题6: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图乙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数据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圆柱体的密度为1.5×103 kg/m3B.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4NC.圆柱体的底面积为100cm2D.圆柱体的体积为4×10-4 m3练习题7:一个底部横截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静止于水平桌面上,一个物体悬挂于弹簧秤下端,开始完全浸没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如图甲,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5.0N;后来缓慢提起物体,直到物体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发现容器底部水的压强减少了100Pa,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为1.3kg B.物体的密度为1.625×103 kg/m3C.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2N D.弹簧秤的读数变为8N练习题8:有一长方体物块的底面积为25cm2,高为10cm。当把物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称时,测力计示数为20N;然后把物块缓慢浸入某种液体中,当物块刚好浸没时测力计示数为18N,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浮力为2NB.物块的密度为8.0×103kg/m3C.液体的密度为1.0×103kg/m3D.物块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强为800Pa练习题9:如图甲所示,小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地从较大容器盛装的某液体中将一个小正方体金属块竖直提起(液面的变化忽略不计),该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金属块提起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根据图象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金属块的边长为4cmB.在高度h由2cm变化到6cm的过程中,金属块所受浮力逐渐减小C.该液体的密度约为1.2×103kg/m3D.甲图中刚提起金属块时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312.5Pa练习题10: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个密度为6×103kg/m3实心圆柱体,将它逐渐浸入装有某种液体的烧杯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圆柱体下表面浸入的深度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圆柱体的质量为3kg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C.液体的密度为2×103kg/m3D.圆柱体刚好浸没时其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为400Pa练习题11:如图所示,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某同学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次数 1 2 3 4 5 6h/cm 0 4 8 10 12 16F/N 6.75 5.75 4.75 4.25 4.25 2.00(1)上图是第2次实验的情景,请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把此时金属块所受浮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2)分析表中第4次和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3)第6次实验中,金属块所受浮力大小为 N,容器底对金属块的支持力大小为 N。知识点一:产生浮力的原因物体的下表面:物体的上表面:浮力: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知识点二:称重法测浮力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铝块、装有水的烧杯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铝块的重力G②把铝块浸入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对于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受到向下的重力G,受到向上的拉力F,向上的浮力F浮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 G - F示,实际上弹簧测力计两次读数之差就是浮力。结论:浮力=物体重力-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 F浮= G物 - F示练习题1:(2022武汉市中考)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盛有体积相同的水或者盐水,将重为3.0N的圆柱体依次放入这三个容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图乙和图甲中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之差大于0.7NB.图丙和图乙中容器底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之差等于0.1NC.图丙中盐水的密度是1.1×103kg/m D.圆柱体的密度是3.0×103kg/m 练习题2: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竖直悬浮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为5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3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NB.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C.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5cmD.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1.3×103Pa练习题3: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边长是10cm,密度是0.8×103kg/m3,漂浮在液面上,露出液面的体积占物块体积的1/3。用手缓慢下压物块,如图所示,当物块上表面与液面刚好相平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液体的密度是1.2×103kg/m3B.手对物块上表面的压力大小是2NC.液体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力大小是12ND.物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是1.2×103Pa练习题4: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重物A,缓级没入水与盐水中观察到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图B中的物体A浸在水中的体积是A的体积的一半B.图C中的物体A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为2NC.图D中的物体A密度为3×103kg/m3D.图E中的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练习题5:下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和2.5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A.物体A的密度为3.2×103kg/m3B.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NC.实验丙中,弹资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D.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0.3N练习题6: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图乙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数据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A.圆柱体的密度为1.5×103 kg/m3B.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4NC.圆柱体的底面积为100cm2D.圆柱体的体积为4×10-4 m3练习题7:一个底部横截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静止于水平桌面上,一个物体悬挂于弹簧秤下端,开始完全浸没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如图甲,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5.0N;后来缓慢提起物体,直到物体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发现容器底部水的压强减少了100Pa,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物体的质量为1.3kg B.物体的密度为1.625×103 kg/m3C.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2N D.弹簧秤的读数变为8N练习题8:有一长方体物块的底面积为25cm2,高为10cm。当把物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称时,测力计示数为20N;然后把物块缓慢浸入某种液体中,当物块刚好浸没时测力计示数为18N,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浮力为2NB.物块的密度为8.0×103kg/m3C.液体的密度为1.0×103kg/m3D.物块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强为800Pa练习题9:如图甲所示,小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地从较大容器盛装的某液体中将一个小正方体金属块竖直提起(液面的变化忽略不计),该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金属块提起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根据图象信息不正确的是( A )A.该金属块的边长为4cmB.在高度h由2cm变化到6cm的过程中,金属块所受浮力逐渐减小C.该液体的密度约为1.2×103kg/m3D.甲图中刚提起金属块时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312.5Pa练习题10: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个密度为6×103kg/m3实心圆柱体,将它逐渐浸入装有某种液体的烧杯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圆柱体下表面浸入的深度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 )A.圆柱体的质量为3kg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C.液体的密度为2×103kg/m3D.圆柱体刚好浸没时其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为400Pa练习题11:如图所示,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某同学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次数 1 2 3 4 5 6h/cm 0 4 8 10 12 16F/N 6.75 5.75 4.75 4.25 4.25 2.00(1)上图是第2次实验的情景,请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把此时金属块所受浮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2)分析表中第4次和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深度 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3)第6次实验中,金属块所受浮力大小为 2.50 N,容器底对金属块的支持力大小为 2.25 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