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美术作品创作与展示 课件(共30张PPT) 北师大版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美术作品创作与展示 课件(共30张PPT) 北师大版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15课 美术作品创作与展示
目录
课程背景与目标
美术作品创作基础
美术作品创作实践
美术作品展示策划与实施
美术作品评价与交流
课程总结与展望
PART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美术课程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美术课程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拓宽视野。
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
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创作技能和方法,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美术作品。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通过美术作品的展示和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促进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01
02
03
04
美术作品创作与展示课程目标
PART
02
美术作品创作基础
创作主题与灵感来源
创作主题
确定美术作品的中心思想,如自然风景、人物形象、抽象概念等。
灵感来源
从生活经历、文化背景、艺术作品等多方面寻找创作灵感。
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明暗、透视等。
绘画技法
根据创作需求选择合适的绘画材料,如画笔、颜料、纸张等。
材料选择
绘画技法与材料选择
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掌握色彩的搭配技巧,如冷暖色、对比色、邻近色等。
在创作中灵活运用色彩,达到表现主题、渲染氛围的效果。
色彩搭配与运用原则
运用原则
色彩搭配
构图技巧
掌握基本的构图原则,如均衡、对称、节奏、韵律等。
审美标准
了解不同艺术流派的审美标准,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作品的艺术性。
构图技巧与审美标准
PART
03
美术作品创作实践
素描基础训练
静物写生实践
明暗与立体感表现
线条与形态训练
通过静物写生练习,巩固素描基础技能。
学习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通过不同线条的练习,掌握形态的表现方法,提高造型能力。
了解色彩的三要素、色彩搭配原则等基础知识。
色彩基础知识学习
学习运用色彩表现情感,提高色彩审美水平。
色彩情感表达
通过风景画写生练习,掌握色彩表现方法。
风景画色彩实践
色彩表现能力提升
1
2
3
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构思和创意。
主题选择与构思
学习如何构图和安排画面元素,使画面更加和谐、统一。
画面构图与元素安排
根据主题需要选择合适的绘画材料和技法。
绘画材料与技法选择
主题性绘画创作指导
记录学生自主选择的创作主题和构思过程。
创作主题与构思
创作过程与反思
作品展示与评价
详细记录学生的创作过程,包括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创作后的反思和总结。
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03
02
01
学生自主创作过程记录
PART
04
美术作品展示策划与实施
场地选择
选择校内适当的场所,如美术馆、多功能厅或空旷教室等,确保场地足够容纳所有作品并方便观众参观。
布置方案
根据场地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作品布置方案,包括作品悬挂、摆放位置、灯光照明和氛围营造等。
展示场地选择与布置方案
制定明确的筛选标准,如主题符合性、创意性、技巧性和完整性等,确保选出的作品质量上乘。
作品筛选
按照作品的类型、风格或主题等进行分类,以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分类标准
作品筛选与分类标准制定
展示流程设计及时间安排
展示流程
设计合理的展示流程,包括作品介绍、观众互动和讲解等环节,确保展示过程顺畅有序。
时间安排
根据学校课程安排和场地使用情况,合理安排作品的展示时间,确保观众有充足的时间参观。
观众邀请
通过校内海报、社交媒体等渠道邀请师生、家长和其他校外人士参观美术作品展示。
接待准备
安排专门的接待人员,负责观众的签到、引导、解答疑问等工作,确保观众得到良好的参观体验。
观众邀请与接待工作准备
PART
05
美术作品评价与交流
评价标准及方法介绍
包括创意性、技术性、视觉效果、主题表达等方面,确保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作品。
评价标准
采用量化评分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作品的整体效果,又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
评价方法
引导学生从创作构思、技法运用、作品效果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创作过程。
自我评价内容
报告应条理清晰,语言准确,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创作体会和收获。
报告撰写要求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撰写指导
互评方式
采用小组讨论、全班展示等形式,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意见。
01
02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师生互评活动组织安排
VS
根据校内评价结果,挑选出具有代表性和较高水平的作品参加校外展览。
展览组织
与校外美术机构或展览馆联系,安排作品展出事宜,扩大学生美术作品的影响力。
推荐标准
优秀作品推荐参加校外展览
PART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了解了美术作品创作流程
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了解了美术作品从构思、创作到展示的整个过程,对美术创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在小组合作完成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相互协作、分工合作,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掌握了基本的美术创作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掌握了绘画、雕塑等基本的美术创作技能,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本次课程收获总结
部分学生技能掌握不够熟练
01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在今后的课程中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动手操作,提高技能水平。
创作时间较短,作品质量有待提高
02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们的创作时间较短,导致部分作品质量不高。建议适当延长创作时间或增加课外拓展活动,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创作。
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和展示意愿
03
在作品展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缺乏自信心和展示意愿。建议老师在课堂上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开展一些小组展示活动,让学生们逐渐克服心理障碍,提高自信心和展示能力。
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03
期待更多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
学生们希望未来的美术课程能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让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才华和创意充分展现出来。
01
期待更加丰富多彩的美术课程
学生们希望未来的美术课程能够更加丰富多彩,涵盖更多的艺术形式和领域,让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艺术世界。
02
展望提高个人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对未来美术课程学习的期待和展望
感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