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单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单 素材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知识梳理单
会认字
补充:钲 陂 衔 浸 栽 穗 抛 腻 蚯 蚓 蝙 蝠 衬 嚼 粘 苇 藤 凌 晖 钻 遮
会写字
昼 耘 桑 晓 蝴 蚂 蚱 嗡 樱 拔 瞎 铲 锄 割 承 拴 瓢 逛
词语
蝴蝶 蜻蜓 蚂蚱 圆滚滚 明晃晃 樱桃 瞎闹 锄头 承认 随意
补充:辛酸 心动神移 绒毛 胖乎乎 闪烁 戴草帽 溜平 毛嘟嘟 阴凉 蓝悠悠
马马虎虎 光芒四射 孤零零 陪衬 山高月小 幻想 顶天立地 好不威风
恍然大悟 苇坑 洞庭湖 烟波浩渺 乐此不疲 清光四溢 相映成趣 油然
晶莹澄澈 离乡背井 漂泊天涯 风光旖旎 无边无垠 碧波万顷 美妙绝伦 广阔 茂林修竹 绿水环流 点缀 绝妙 闪耀 上下空蒙 一碧数顷 荷香远溢 宿鸟幽鸣 良辰美景 分外 缕缕幽芳 漂泊他乡 葬身异国 能书善画 颇负盛名 不厌其烦 唯独 不甚在意 老干虬枝 玷污 训斥 稀罕 郑重 风欺雪压 低头折节 不可胜数
隆冬 凉飕飕 撩乱 整整齐齐 稚嫩 眷恋 翻阅 皱纹 沉甸甸 耷拉 绍兴 精致
多音字
供 晃  燕 
补充:兴 当 溜 似 数 粘 场 宿 折 待 斗 场
笔顺
承(横撇/横钩、竖钩、横、横、横、横撇/横钩、撇、捺)
补充:秉 飕 撩 篝 澄 顷 燕 啃 逛
形近字辨析
倭(倭瓜)委(委托) 逛(闲逛)狂(疯狂)
补充:耘耕 晓浇 榜傍 磬罄 做作 陂坡 浸侵 蝴湖糊 钩钓 蚱作 拴栓 蚂码
拔拨 瓢漂 善擅 衰衷哀
背诵默写内容
1.《四时田园杂兴》及注释《稚子弄冰》及注释 《村晚》及注释
2.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他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6.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7.《游子吟》
八.作者信息
《古诗三首》:
1.范成大,字至能,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2.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
3.雷震,宋代诗人。
《祖父的园子》: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代表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月是故乡明》:季羡林,字希逋,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文学家。
《梅花魂》:陈慧瑛,归侨,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
《游子吟》: 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
九、文章主旨
1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乡村农民男耕女织以及儿童学大人的样子劳动的情景,赞颂了乡村劳动人民的勤劳,以及儿童的天真可爱。
《稚子弄冰》一诗写了幼童在严寒天气弄冰玩耍、自得其乐的场景,表现了儿童调皮、可爱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村晚》这是一首描写乡村晚景的诗,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
2祖父的园子:
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园子中的景物,用第一人称讲述了“我”和祖父在园子中的生活。表达了“我”对祖父深沉的热爱与依恋,对童年园子中生活的深深怀念。
3*月是故乡明:
作者以“月”为线索,回忆了在故乡的童年生活,抒发了离乡后的思念之情。
4*梅花魂:
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的经历,表现了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深情。
十、课后习题
1.古诗三首
1.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1)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但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2)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把冰块穿起来当银钲。
(3)那小牧童横坐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小练笔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村晚》改写夏末秋初,乡村的傍晚真美!雨过天晴,池塘里涨满了水,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小鱼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池塘边的青草和水中的芦苇长得十分茂盛,有的尖叶上还滚动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夕阳西下,与两座山相连接,这景色连同小桥和岸边的树木一起倒映在池塘中,随着池中细小的波纹晃荡着,起伏着。柳荫下,慢悠悠地走来了一头黄牛,它拍打着尾巴,“哞哞”叫着,似乎在赞叹傍晚的美丽景色呢!仔细一看,牛背上还横坐着一个牧童,他头戴草帽,身披一件小褂子,腰间系一条棕色腰带,合身的短裤和那双草鞋搭配得恰到好处。忽然,一阵稚嫩却悦耳的笛声传来,它时而婉转,时而悠扬,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似乎不成曲调,就这样无忧无虑地跳着,奔向前方。小牧童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暮色里,只有那跳跃的笛音,仍然隐隐约约地在淡淡的暮霭里飞翔。
祖父的园子
1.默读课文。说说“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和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水,“我”还在园子里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睡觉。特别之处:祖父的园子里不但动植物齐全,而且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1)我感受到了一切都是充满活力的,都有梦幻般的色彩,一切都是那样美好。(2)黄瓜是有灵性的,能做得了自己的主,是自由快乐、不受约束的。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比如: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 太阳也不知道。
3.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你对课文有什么新的体会,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童年生活是快乐、自由的,是让人难以忘怀的,长大后即使再回到故地,因为没有了祖父,所以也没有了童年时的快乐,可以说作者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是祖父给予的。作者怀念、留恋童年的生活,同时也留恋祖父、怀念祖父。
十一、语文园地
1、交流平台——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
2.有感情地朗读;
3.抓住关键句;
4.抓住文中具体的描写。
2、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例句,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选一种情景仿照着说一说。
◆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选一种情景:辣、冷、吵、静、快、忙。
冷:天实在太冷了,冻得麻雀在雪地上直跳脚,冻得大黄狗都不敢走出房门,冻得花喜鹊躲在窝里不出来觅食。
静:教室里安静极了,静得连地上落根针都能听得见,静得教室里回响着的只有心跳的声音,静得令人有些害怕。
辣 :这个辣椒简直太辣了,辣得他面红耳赤,辣得他流出了眼泪,辣得他不断地大口大口地喝水。
忙:他太忙了,忙得忘记了吃饭,忙得忘记了喝水,忙得连走路都带着小跑。
吵:哎呀,太吵啦!嘈杂的声音像一群蜜蜂,在我耳边嗡嗡,又像是蝉吱吱地叫个没完没了,更像唐僧念的紧箍咒使我头痛。
快:他跑得真快,快得像骏马,快得如疾风,快得似闪电。
(二)下面的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选择其中一句,照样子写一写。
◆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蓬,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仿照第一句:我吃过包着大虾仁的三鲜馅儿水饺,吃过一咬满嘴汤水的羊肉馅儿水饺,吃过爽口的酸菜馅儿水饺.....相比之下,我感到这些精心制作的水饺,无论如何都比不上妈妈包的最普通的白菜豆腐馅儿水饺美味。
仿照第三句:虽然父亲的自行车已经很旧了,远比不上城里的汽车宽敞舒服,但父亲的自行车承载了我的美好童年,看起来是那么亲切,那么熟悉……
3、日积月累——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意: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赏析:开头两句,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极普通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三、四句,通过对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了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所以要把衣服缝得结实一点。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做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对母爱尽情讴歌,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十二、拓展
《杂诗》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逢入京使》 唐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秋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