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五四”运动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时 “五四”运动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9张PPT。第2课时“五四”运动第四课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
———顾维钧五四运动的背景法国巴黎·凡尔赛宫(Versailles)巴黎和会与会国达27个,战败国禁止与会,苏俄被排除在外。中国曾在一战(1914-1918年)中,北洋政府曾派20万华工参加协约国方面对德的战争勤务,中国作为战胜国,也参加了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一、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二、废除“二十一条”三、收回青岛主权拒绝1919年巴黎和会 德国将按照与中国所订条约,将关于胶州领土内之民政、军政、财政、司法或其他各项档案、登记册、地图、地契及各种文件,自本条约实行起三月内移交日本。——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决议案(摘录)
结合三个历史镜头及课本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不平等对待?
2、陈独秀在巴黎和会前后对威尔逊评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3、你是如何理解顾维钧所说的“如此之惨”与“如愿以偿”的?巴黎和会是列强的分赃会议,当时中国国力弱,地位低。看清了列强的真面目,巴黎和会是列强们分赃的会议,
列强为了自身利益牺牲中国的利益。如此之惨:失败超乎想象
如愿以偿:日本获得了德在山东的权益 “以前我们也曾想过最终方案可能不会太好,但却不曾料到结果竟是如此之惨。至于日本,则是如愿以偿。” ——顾维钧“强权”战胜了“公理”!  李大钊创办的《每周评论》,“五四”期间连续三期刊登《山东问题》文章。《每周评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
——《晨报》时间:
地点:
主力:1919年5月4日北京北大等校学生五四运动的爆发北京大学队伍从红楼向天安门前进(1919年5月4日)“杀千刀的曹汝霖还我青岛来”
1919年5月4日,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五四运动的口号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曾任驻日公使,多次出卖国家主权参与“二十一条”等卖国条约和向日本借款的合同 亲日派,参与同日本谈判“二十一条”和多次向日借款。陈独秀李大钊五四爱国运动之领导者北京女高师学生参加“五四”游行北京大学学生分组在街头讲演学生们在前门大街激昂讲演游行示威的女学生队伍学生是主力  游行队伍前往东交民巷使馆区示威,被中外军警无理阻拦。游行队伍转奔赵家楼胡同,放火烧了曹汝霖的住宅。火烧曹宅——赵家楼2、经过:北京罢课学生北洋政府军警逮捕上街游行的北京大学学生  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交告其子,姊教其妹,师训其徒,毋忘此国耻纪念日。
——上海中华工业协会通告罢市救国
不办卖国贼不开行
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
——上海商人罢市标语、口号上海人民积极进行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三罢”斗争此次沪上风潮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
——《淞沪护军使卢永祥电》在上海,哪些阶层加入到五四爱国运动中?上海各界2万余人声援北京学生(1919年5月7日)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
——上海某理发馆贴出的告示各地工人运动的高潮工人阶级是主力2、经过:北京罢课上海学生工人阶级罢工罢课罢市五四爱国运动之结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个卖国贼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头可断,血可流,国土一寸不能丢”
——“五四”传单你认为,“五四精神”是什么?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胡适 :“1919年所发生的‘五四运动’,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了一个政治运动,所以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胡适对“五四”运动的评价,反映“五四” 运动还有哪些影响?加速了新文化运动的步伐激发青年的爱国热情掀起了反帝运动提高了女性地位对中共成立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思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在巴黎和会上却仍然摆脱不了任人宰割的命运?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五四运动的启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