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四单元知识清单)(年级:一年级下册学科:语文版本:统 编 版)亲爱的同学们,第四单元围绕“家人”这个主题编排了《静夜思》《夜色》《彩虹》《端午粽》4 篇课文。《静夜思》是一首古诗,语言浅显易懂;儿童诗《夜色》和散文《彩虹》想象奇特,用孩子的视角、童趣化的语言进行表达;《端午粽》是关于传统节日习俗的散文,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通过讲述传统节日风俗,引导学生了解、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读好长句子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在《端午粽》的课后题中提出了“读好长句子”的学习要求,这个要求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前一课《夜色》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长句子,在课堂上要引领学生初步感知长句子的停顿,读通、读懂长句子;《端午粽》一课要对长句子的朗读作重点指导,学习运用词语连读、正确停顿等方法把长句子读好;教学《彩虹》一课时,要指导学生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反问句,读好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和情趣。语言的积累也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包括词语的积累和古诗的积累。词语的积累有常见词语的积累,如,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归类识记带“月”字旁的字,积累“x来x去”的词语。《静夜思》《寻隐者不遇》要求学生能够朗读、背诵。本单元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表达。如,《夜色》一课,“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可引导学生猜测:“我”会看到什么,以为是什么?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开去。如,学习了《端午粽》后,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端午节的故事;学习了《夜色》后,说说自己曾经怕黑的经历,是怎样克服这种心理的。单元目标:1.认识46个生字、4个偏旁;会写28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及问句,注意停顿,读懂句子所表达的意思。3.理解“勇敢”等词语的意思,用扩词的方法积累一些常用词语,归类积累“x来x去”,尝试说这样的词语。4.朗读《静夜思》并背诵积累。5.初步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体会浓浓的亲情。6.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归类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7.读好带有轻声的词语并积累。8.学写“主、门、书、我”4个带有点的字,了解“点的位置不同,书写先后也不同”的笔顺特点。9.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寻隐者不遇》,并背诵积累。10.借助拼音和大人一起读《妞妞赶牛》,读正确、读流利,并能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绕口令的情趣。字词要点巩固让我们来盘点本单元学习的部首吧!原→厂字头(厂) 端→立字旁(立)粽→米字旁(米) 裙→衣字旁(衤)你能把这些字音都读正确吗?疑(yí) 敢(gǎn) 勇(yǒng) 乱(luàn) 总(zǒng) 肉(ròu) 据(jù) 念(niàn) 洒(sǎ) 裙(qún) 思念(sī) 床单(chuánɡ) 彩色(sè) 窗户(chuānɡ) 散步(sàn)再会(zài) 知识(zhī) 真正(zhēn) 总理(zǒnɡ) 粽子(zònɡ)成功(chénɡ) 看着(zhe) 座位(zuò) 照片(zhào) 手臂(bì)易写错字要注意细节容易写错部首:思 低 外 看 晚 笑 真容易写露头的:外 午 分容易写成别字:看 晚 光光:第一笔是中间的竖,在竖中线上。低: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点。外:左部点不要出头,不要写成“处”。分:上部是“八”,不要写成“人”。千:第一笔是撇,不要写成横。成:第四笔是横折钩,最后一笔是点。考试点睛区分形近字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①给形近字组词。②给熟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本单元学习了很多多音字哦!这些词语你理解了吗!思:思念。疑:怀疑。举头:抬头。故乡:家乡。霜:零摄氏度以下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微细颗粒。勇敢:有勇气和胆量;在危险、困难面前不退缩。散步:随意走走。微笑:不明显、不出声地笑。清香:清淡的香味。又粘又甜:同时具有甜味和黏性。美丽:美好艳丽,好看。高兴:愉快,兴奋。如果:连词,表示假设。荡来当去:文中指秋千来回摇。下列字的正确字形你掌握了吗? 近义词你掌握了吗?举→抬 望→看 瞧→看 思→想 美滋滋→乐滋滋 故乡→家乡 胆子→胆量 勇敢→英勇 微笑→含笑 据说→传说 原来→原本 睡觉→睡眠 总会→经常 十分→特别 花样→式样纪念→怀念 美丽→漂亮 如果→假如 高兴→快乐反义词你掌握了吗?静→闹 圆→方 前→后 里→外 前→后 明→暗 好→坏 甜→苦 举头→低头 勇敢→胆小 白天→夜晚 中间→周围 美丽→丑陋高兴→伤心下列词语的你要熟练运用哦!ABB式词语:青青的 白白的 红红的 圆圆的类似的词语:亮亮的 粉粉的 高高的ABAC式词语:荡来荡去 飘来飘去 游来游去 跑来跑去类似的词语:飞来飞去 跳来跳去 爬上爬下ABAB式词语:再黑再黑 很小很小类似的词语:安排安排 整理整理 布置布置 打扫打扫 清理清理又X又X类的词语:又大又红类似的词语: 又黏又甜 又大又圆 又大又甜 又细又长 又说又笑又哭又闹 又矮又胖 又松又软 又苦又涩 又香又甜X来X去类词语:飘来飘去类似的词语: 摇来摇去 荡来荡去 颠来簸去 颠来倒去 东来西去翻来覆去 返来复去 浮来暂去 呼来喝去 眉来眼去XX的词语:青青的 白白的 红红的类似的词语:绿绿的 亮亮的 纷纷的 轻轻的 美美的 甜甜的量词:一锅粽子 一颗枣 一股清香 一篮粽子类似的词语:一个月亮 一座桥 一面镜子 一朵彩云修饰词:白白的糯米 美滋滋地吃 红红的枣类似的词语:美丽的桥 圆圆的镜子勇敢的故事 白白的糯米 好吃的粽子青青的箬竹叶 彩云飘来飘去 秋千荡来荡去 再黑再黑的夜晚重点句子积累这些句子要记好哦!比喻句: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彩虹比作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彩虹的特点。拟人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把“花草”和“小鸟”当成人来写,写出了“我”亲近大自然以后的感触。运用拟人的手法可以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使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 。反问句: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 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 反问句表面上看起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含有关联词“一……就……”的句子: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一……就……”是表示承接关系的关联词,这里的“一”后面的内容表示先发生的前一个动作,“就”后面的内容是由前一个动作引起的后一个动作。表达生动的句子: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出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夜色》精彩句: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端午粽》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彩虹桥。—《彩虹》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彩虹》我说:“挖地道,从地下装上火药,把城堡炸平。”这三句话描写了小伙伴们堆完城堡后,想到自己是攻打魔窟的勇士,要救出在城堡中哭泣的公主,进而想象到要用什么方法攻打城堡。这种描写方法体现了童趣童真。重点句: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彩虹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彩虹比作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彩虹的形状与美丽。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出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这句话是说,当“我”夜晚走出家门,才发现世界还和白天一样,于是“我”不再害怕黑夜了!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从视觉这一角度,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三个表示颜色的叠词写出了粽子的样子,使粽子甜糯可口的形象跃然纸上。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 这是比喻句,把“我”的花裙子比作彩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裙子荡来荡去的动态美。佳句积累: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 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从此再黑再 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粽子是用青青的箸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 课本知识提精这些知识你掌握了吗?1.《静夜思》写诗人漂泊异乡,深夜难眠,借诗以传情,表达了对故乡深切的思念。《静夜思》这首诗描写了在寂静的夜晚,诗人仰望窗外的明月(想念家乡)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夜色》讲述爸爸为了帮“我”克服对黑夜的恐惧,夜晚带“我”外出散步,“我”看到了许多美丽的事物,从此不再害怕黑夜的事,教育我们要知难而进,战胜自己。学了《夜色》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黑夜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夜晚也能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色。3.《端午粽》一文通过写外婆家的粽子,突出了粽子的美味和外婆的善良、勤劳,也让我们懂得了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端午粽》中作者回忆了儿时端午节(在外婆家吃粽子)的事,表达了(对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的热爱之情)4.《彩虹》一文讲述“我”看到彩虹后的无限遐想,写出了“我”是一个关心父母、富有奇思妙想的女孩。也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关爱家人的孩子。《彩虹》这首诗歌描写了“我”因为(看到彩虹而引起的一连串的想象),赞美了(童心的天真烂漫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古诗和日积月累是重点哦!静夜思(唐)李白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解析: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诗人抬头看着明亮的月亮,想到这是一家人应该团圆的时候,所以引起了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1+X”拓展阅读推荐篇目:推荐篇目:孙牧《小乌鸦爱妈妈》推荐理由:这是一首小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儿歌讲述了小乌鸦对于妈妈的爱,让我们受到了爱的教育,懂得要有爱心,并学习从小关心别人。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亲情!阅读方法:这是一个绘本,我们要在看图的同时读文,感受小乌鸦对妈妈的爱,并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小乌鸦的懂事。第8课:《静夜思》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存诗歌近千首,被称为“诗仙”。重点难点1.会认“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4.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5.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古诗的节奏,体会作者对故乡无尽的思念之情。主题概括《静夜思》描写了在寂静的夜晚,诗人仰望窗外的明月想念家乡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巩固深化字词——生字词语夜晚 思念 床前 灯光 怀疑 举头 希望 低头 故乡文理——理解诗意:静夜思[ 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注释】举头:抬头。思:思念。故乡: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老家。疑:不能确定是否真实;不能有肯定的意见;不信;因不信而猜度;怀疑。霜:气温很低时凝结在地面上的白色冰晶。【诗意】银白色的月光照在床前,好像地上下了白霜。抬起头来望着高高挂在天空的明月,便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问题归纳:1.《静夜思》描写了哪些景物?诗人由圆圆的明月想到了什么?《静夜思》描写了月光、明月,诗人由圆圆的明月想到了故乡和亲人。2.《静夜思》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静夜思》描绘了晴朗的夜晚,诗人仰望窗外的明月想念故乡和亲人的画面。课文主题:这首诗借明月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了诗人对亲人无尽的思念。课后习题: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朗读古诗时,首先读正确,读得一字不差,而且读出古诗的韵律。如朗读节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次,读出诗歌的节奏。朗读时还可以配乐朗诵、或配上简单的动作。最后,要熟读成诵,在诵读中感受诗的画面和韵律之美。拓展阅读[唐]李白,。,。诗意: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达标自评会认“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7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古诗的节奏,体会作者对故乡无尽的思念之情。第9课:《夜色》作者简介柯岩:原名冯恺,当代著名女作家、诗人。主要作品:诗集《周总理,你在哪里》;报告文学《船长》《最美的画册》等。重点难点1.认识“胆、敢”等12个生字和厂字旁1个偏旁;会写“色、外”7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5.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主题概括《夜色》这首诗歌用第一人称写了“我”原本胆子很小,很怕黑,后来在爸爸的帮助下战胜了对黑夜的恐惧,从此学会做一个勇敢的孩子的故事。巩固深化字词——生字词语胆小 勇敢 往外 窗户 乱跳 散步 原来 微笑勇敢:有勇气,有胆量。本课指妈妈给“我”讲的有勇气,有胆量的故事。散步:为了锻炼或娱乐,而随便走走。本课指爸妈为了锻炼“我”的勇气晚上带“我”出去走走。夜色:夜晚的景色。胆子:胆量。微笑:不显著地、不出声地笑。文理——句子解析:1.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胆子很小很小” 叠词的运用强调了我胆子小,写出了我怕黑的原因。“不敢往外瞧”具体写了我胆子小的程度。2.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又”说明妈妈多次给我讲勇敢的故事,不止一次;“可”表示转折,说明妈妈给我讲故事并没有消除“我”对黑夜的恐惧。“一看窗外心就乱跳”形象地表现了我害怕的心理。3.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这一句写在爸爸的鼓励下,我看到夜晚的花草和白天一样微笑,美丽,通过自己的亲眼所见从而克服掉自己内心的恐惧和软弱。4.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我变得勇敢了,不再惧怕黑夜。问题归纳:1.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瞧”的意思是“看”,表示看的词语还有哪些呢?如:盯、瞅、窥、瞄、望、注视、凝视、张望、眺望、鸟瞰、俯视。2.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我一看到窗外心就乱跳”我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我会看到黑黑的影子,仿佛跟在我的后面,我听到树叶的沙沙声就觉得是鬼。3.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明夜晚的美,也说明夜晚一点都不可怕,让人有一种亲近感。课文主题:课文写了“我”从前胆子很小,很怕黑,后来爸爸晚上带“我”出去散步,“我”发现夜晚像白天一样美好,“我”不再怕黑了。课文教育我们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拓展阅读夜晚词目:夜晚拼音:yè wǎn基本解释:[night] 晚上,天黑之后引证解释:指夜间,晚上。《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唐孔颖达疏:"谓诸妾夜晚始往及早来也。"《水浒传》第四五回:"若是夜晚老公不在家时,便掇一个香卓儿出来,烧夜香为号。"《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夜晚路上有虎,须要小心。"老舍《骆驼祥子》六:"初秋的夜晚,星光叶影里阵阵的小风,祥子抬起头,看着高远的天河,叹了口气。"达标自评认识“胆、敢”等12个生字和厂字旁1个偏旁;会写“色、外”7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第10课:《端午粽》作者简介屠再华:笔名杜鹃花。浙江杭州人。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常有灯为伴》,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灯》等,本文选自《嘟嘟糖和小雪灯》。重点难点1. 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会写“午、节” 7个字。认识“立、米”两个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3.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剥开”等词语的意思。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5.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端午粽的喜爱之情。主题概括《端午粽》主要讲了“我们”一家去外婆家吃粽子及外婆做端午粽的_材料和种类,表达了作者对中华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巩固深化字词——生字词语端午节 粽子 节日 糯米 房间 红豆 猪肉 带鱼 知道 据说 纪念清香:清淡的香味。本课指粽子飘出的清淡的香味。纪念:用事物或行为,对人或事表示怀念。本课指人们用粽子怀念屈原。端午节: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箬竹:竹子的一种,叶大而宽,可编竹笠,又可用来包棕子。花样:花纹的式样,泛指各种式样或种类。美滋滋:形容很高兴或很得意的样子。纪念:用事物或行动对人或事表示怀念。文理——句子解析:1.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总会”写出了外婆端午节煮粽子不是偶尔的,而是习惯,可见煮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2.粽子是用青青的箬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三个叠词写出了对粽子的喜欢。3.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棕,还有红豆棕和鲜肉粽。“除了……还有……”写出了外婆包的粽子花样之多。课文主题: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具体写了粽子的原料,外婆做的粽子花样多,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问题归纳:1.端午节要吃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2.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从“盼着我们回去”你能体会到什么?“盼着我们回去”可以看出端午节也是一个全家团圆的节日。3.作者写粽子的样子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能按一定的顺序,介绍一种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吗?作者是按由外及里写粽子的样子的。饺子是用白白的面皮包的,里面是肉和蔬菜等做成的馅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物。拓展阅读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古时候,楚国人舍不得屈原投江而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达标自评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会写“午、节” 7个字。认识“立、米”两个偏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剥开”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端午粽的喜爱之情。第11课:《彩虹》彩虹简介下雨后,空气中富含水汽,当阳光照射到小水珠上会发生折射,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很多小水珠同时把太阳光折射出来,再反射到我们眼睛里,我们就会看到一条半圆形的彩虹。重点难点1.认识“虹、座”等12个生字。会写“着、那”等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衣字旁。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4.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主题概括《彩虹》描写了“我”因为看到彩虹而引起的一连串的想象,赞美了童心的纯真烂漫及对家人的关爱。巩固深化字词——生字词语彩虹 座位 浇花 提水 洒落 挑选 高兴 镜子 拿着 照相 秋千美丽:美好艳丽,好看。本课是说彩虹好看。荡来荡去:指不断地摆动、摇动。本课指秋千来回摇动。挑水:扁担两头挂着水桶,水桶内装满水,将扁担放在肩膀上担着。梳头:梳理头发。秋干:游戏用具,将长绳系在架子上,下面拴上一块板子。文理——句子解析:1.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这里“雨停了”点明了彩虹出现的时间。“美丽”表明“我”很喜欢彩虹。“桥”是把彩虹比喻成桥。2.妈妈,你梳头用的那面镜子呢?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联想到我拿着镜子到桥上,镜子就像月亮一样亮。3.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这里由把彩虹比喻成桥,想到“我”到桥上洒水。“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的意思是“那就是我在下雨”。4.哥哥,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呢?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这句由把彩虹像桥,联想到“我”把秋千挂在彩虹桥上,荡来荡去,裙子就像云朵。课文主题:本文写了“我”幻想着自己在彩虹桥上洒水为爸爸浇山上的田地、照妈妈梳头、荡秋千让哥哥高兴,表现了“我”丰富的想象力,教育我们要做一个关心家人的孩子。问题归纳:1.从“我”要给爸爸浇田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我”这一美好的想象中可以看出“我”关心爸爸,希望为爸爸减轻负担。可以看出“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处处为家人着想。2.“我”真的能走到桥上去吗?不能。因为这是彩虹,不是真的桥,没办法走上去。说彩虹是桥是“我”的想象。3.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彩云”是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彩云”指的是“我”的花裙子。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裙子比喻成彩云,既写出了花裙子在空中飘的感觉,又突出了花裙子的美丽,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课后习题:读一读,说一说。荡来荡去 飘来飘去 游来游去 跑来跑去这题是积累 “X来X去”类的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如走来走去、飞来飞去、跳来跳去等。拓展阅读彩虹雨过天晴白云飘,天空架起彩虹桥。红橙黄绿蓝靛紫,数数颜色有七道。彩虹桥,哪里来?太阳公公亲手造。达标自评认识“虹、座”等12个生字。会写“着、那”等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衣字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语文园地四重点难点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2.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3.写铅笔字,练习写含有“点”的字时,点的位置不同,点的书写先后顺序不同。巩固深化识字加油站——眉毛 鼻子 嘴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腿 脚尖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人体器官的名称。“月”字旁的字和身体有关,比如“臂”、“肚”、“腿”、“脚”字词句运用——读一读本题的词语第二个字都读轻声。第一组是后缀为“子”字的轻声字,如“胆子”。【我发现】这些词语的后缀都是“子”,且“子”读轻声。【我会说】桌子、椅子、盒子、鸽子李第二组为叠词轻声词,如:“爸爸”。【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叠词,且第二个字读轻声。【我会说】爷爷、姐姐、奶奶、爹爹妹妹、叔叔、伯伯……第三组为其他类型的轻声字,如:“故事”。【我发现】这些词语的第二个字都是轻声,且这些词很常见。【我会说】巴掌、快活、耷拉、答应蛤蟆、后头、厚道、狐狸糊涂、和尚、核桃……书写提示——同学们经过观察就会发现,这两组字的点的位置不同,书写的顺序也不同: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写点;点在右上方,后写点。主、门笔顺规则: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写点书、我笔顺规则:点在右上方,后写点日积月累——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1.作者简介贾岛(779~843年),唐代诗人,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2.古诗诗意: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和大人一起读——,,,,,,。小朋友们,读了短文,你知道《妞妞赶牛》讲了什么?你从中了解了哪些知识?这则绕口令要注意读准“ou”和“iu”,而且要注意“niu”的不同声调和读音。在绕口令的时候,家长要指导。达标自评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写铅笔字,练习写含有“点”的字时,点的位置不同,点的书写先后顺序不同生字考点1.“床、窗、知、照”是翘舌音,容易读成平舌音。2.“思、散、粽、座、洒、嘴”是平舌音,容易读成翘舌音。3.“夜、知、原”都是整体认读音节,在朗读时直呼,不用拼读。4.“低”在书写时容易忘记最后一点;“晚”在书写时经常多一点,右边就写成了“兔”。课文考点1.《静夜思》经常以按原文填空的形式出现。2.《夜色》要了解课文内容,经常以填空或判断的形式出现。课后“读一读,记一记”常以扩词的形式出现。3.《端午粽》第2自然段经常以填空或阅读的形式出现,最后一个自然段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经常以判断的形式出现。4.《彩虹》一文中ABAC式的词语经常以词语仿写的形式出现。5.语文园地中“字词句运用”的字词是考查重点。《寻隐者不遇》需要背诵,经常以按原文填空的形式出现。考试点睛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考试中一个常考的知识点。常见的考查形式:在课内外阅读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要求1. 《静夜思》会背诵默写,掌握大意。2.会仿写 ABAC 式词语。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