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作文审题立意及主体段指导 学案记叙作文与议论作文的区别初中记叙文 高中议论文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为主 议论为主核心 讲故事 讲逻辑思维方式 感性 理性要素 情节、人物、环境等 论点、论据、论证字数 600字 800字二、议论文要素:(1)论点: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等)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2)论据: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3)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举例论证、道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三、如何确立论点准确立意,明确材料关键抓关键词(主体、反复出现的词语)【2023年全国甲卷】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为了时间的仆人。主体:人们关键词:时间构成关系:因技术发展掌控时间、成为时间的仆人参考作文标题:《善用技术,做时间的主人》(评价:关键词来源于材料,并且态度明确——做时间的主人)2.抓关键句(关注表示观点、议论性、评价性的句子)【2023年新课标2卷】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议论性、观点性的句子)(注:材料中提到了语言文字运用II,需要适当联系相关内容来写作)主体:青少年关键词:不被打扰、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两种角度:一是青少年自身在宁静中沉淀;二是家庭社会适当放手,让青少年成长。参考标题:《让他们安静一下》(评价:“他们”指代青少年,第三人称会更客观;“安静一下”照应材料的关键词“空间”)明确任务要求,不遗漏关键信息。【2020年全国甲卷】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问题。(材料主体)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材料任务)(点评:考生除了要关注到材料主体之外,更需要明确任务要求:给高一新生写一封信,限制了文体。主题是“如何给自己画好像”,结合材料主体可知要在信中告诉高一新生,通过自画像审视自我,明确目标,让生活更有意义。)无论如何,审题立意是最基础的一步,只有立意精准,才能形容切合的论点。整体方向准确后,便可进行论证。四、议论文结构框架(一)由材料,提出总论点(二)引述论据,分层论证:分论点①分论点②分论点③(注意:分论点的设置至少2个,至多3个。)联系自身实际谈思考、做法(青少年),重申论点,总结全文五、常用议论文论证结构:并列式、递进式【并列式】横向地分解总论点,所有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总论点:生命的价值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定义。分论点一:生命的价值在于有意义。分论点二: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分论点三:生命的意义在于为国为民。【递进式】纵向分解观点,所有分论点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总论点:生命的价值在于使得生命有意义。分论点一:生命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略)分论点二:为什么要追寻有意义的生命?(详)分论点三:如何创造有意义的生命?(详)注:所有议论文作文的目的都可以用“是什么(略)——为什么(详)——怎么做(详)”这条思路进行。(没有思路,就按照这个思路写)分论点的论证思路观点句:一定要扣中心论点,扣住关键词。阐释句:即道理论证。可引用名言与个人说理相结合。事例句:事例要简洁、多样化,建议写三五个事例,涉及古今中外,不同领域。或者使用一个例子,但要保证两行字结束。分析句:分析挖掘意义。可用归纳分析法、假设分析法、原因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多用问句、感叹句,增强语言力度。小结句:呼应分论点,紧扣关键词。(注:分论点的关键词一定要照应总论点的关键词)让论证变得更有文采的技巧:01多用对称句——语意相近多对称,结构相当显匠心。【示例】①《诵虚心之诗,歌谦卑之章》以谦卑之态,绽成功光彩。(论点句对称)沉潜过后,必将步入成功之路。谦卑过后,也必将撷取成功之果。(阐释句对称)以谦卑之态奋斗,得到的结果必然喜人。试想,以谦卑之态于寒窗苦读,高考后一朝“扶摇直上九万里”,成为傲视人间的鲲鹏。这份喜悦何等沉重难忘?试想,以谦卑之态于泥泞攀登,登顶后顷刻“一览众山小”,成为睥睨山巅的胜利者。这份满足何等踏实?(事例句对称)所以,以谦卑之态奋斗吧,路远的那边指向成功,炫目的光彩将于你身后绽放。02多用排比句(段)——事例论证多排比,气势恢宏格调高。【示例①】《敢为才知能》作为当代青年,我们一定要敢为。我们要有敢为的勇气。很多事,空想难以做到。如果不做,我们也不知道是否能做好。刘邦从一介莽夫成为开国皇帝汉高祖,马云由寂寂无名的穷小子成为阿里巴巴总裁,屠呦呦由无人知晓到获得诺贝尔奖骤得大名,谁都不知道他们会成功。(事例句排比)只有勇敢地踏出第一步,敢为,才能拨开“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惘,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当代青年,不要让你人生因不敢而充满遗憾,大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小到做一道题。只有敢为,才能回顾无憾,才能前行无悔,才能收获成功。(结论句排比)03多引用——名言诗词多引用,诗情画意自斐然。《秉承中国精神,照破山河万朵》中国精神就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浩然正气。古时屈原政治不得意,国难当头,管理者不仅不治理国家、治理军队,还“自有肉食者谋之”。屈原痛心、无奈、自责,可那又能怎样呢?他坚持自己的清廉正直,面对邪恶、面对黑暗,他没有退后让步,而是就算死也要保持自己心中的那一方净土、那一抹清白,于是他投江自尽了,带着他的骄傲,带着他的清白,带着他那无论世道多么恐怖、黑暗也绝不减半分的正气慷慨赴死!看呐,这就是照亮黑暗势力、国家命运的正气之光!(引用句来自于俗语及教材。其实教材中有那么多的必背诗文,同学们背了默写了,不仅仅是为了得默写的6分,还有作文的60大分在等着,为何不派上用场啊,素材在家里现成的有呢!要注意的是:行文之时引用的句子内涵要与自己的观点有联系,既要有旁征博引,又要有自己的感悟和分析,给人以启迪。所引的句子要有选择,有针对性,不可为了引用而引用,乱来一气。)04多用比喻句——论点分析多比喻,生动形象彰才华。【示例①】星光耀前路,我辈砥砺行时穷节乃现,一柱砥风涛。(论点句比喻)敢医敢言,铁骨铮铮;时穷节现,国士无双。17年前,他疾呼“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挺身而出抗击非典;17年后,83岁的他重新披甲上阵,站在了抗疫的最前端。难忘他逆流而上时在列车上的疲惫身影,难忘他提到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时眼中的泪光点点……2020年的这个春季,他成了国人心中最巍峨的山。(事例句比喻)宋代大儒张载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的祖国需要这样的国士,他是专注田畴系苍生袁隆平院士,他是赤子之心待平生的许渊冲先生……他们是民族上空最璀璨的星辰,是我们民族大地上汲取不尽的清泉。沐浴着他们的星光,踏着他们开辟的路不辍前行,我们的民族才能不断前行,永远光亮。(分析句比喻兼排比,气势强烈。)05多用祈使句——表明观点多祈使,态度坚决不含糊【示例①】《奋斗在左,自强在右》当代青年,请君为我倾耳听,莫畏巉岩不可攀,掬奋斗在手,苦雨终风也解晴。(分论点祈使句。观点鲜明,态度坚决,干脆利落。)张载曾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面对青泥盘盘、百步九折的人生之路,唯有以奋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才得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你看,博士黄国平家庭贫困,物质匮乏,求学之路历尽坎坷,然而他燃奋斗之心,潜心学习,终于劈开走出大山的路。你听,全红婵苦练跳水水花飞溅的声音,因母亲生病需要奖金当治疗费用,她腾跃而下,宛若击水的大鹏,终得回报,成为东京奥运会冠军。你触,宋濂在穷冬烈风中踽踽独行,向先达执经叩问,手指皲裂也丝毫不惜,终成明代大儒。他们的人生之路并不顺畅,但他们都持续奋斗,才得以至千里。06多反问——叙述论证多反问, 转折之间扬主题。以行正道,躬身入局回望历史,是他们以行证道,躬身入局,挽中华于将倾!(分论点祈使句,且句式对称。)蔡锷说:“各奋愚公之愿,即可移山;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缅怀慢慢岁月,凝聚缕缕遐想,五四运动中的青年们在民族的空前危难之际自觉担起天下兴亡的责任;抗日战争中的将士们不畏强暴用献血写下了壮丽诗篇;罗布泊上的科学家们没有留恋优厚的待遇用核武器武装了中国的底气!古人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谁会不珍爱生命?谁不懂得物质带来的舒适?(论证处反问)可是,先烈们选择的是以行证道,躬身入局,为后代带来幸福!(本段综合运用祈使,引用,反问,对称等手法,整个语段文采斐然,气势磅礴,观点突出。)【任务训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请以“青年有担当,中国有希望”为中心论点,写一个议论文主体段。原文示例:青年是五六点钟的太阳,青年有担当,中国才有希望。试想如果不是无数青年人的接力奋斗,又岂会有中国今之辉煌。古有一代枭雄孙权,年少万兜鍪,勇担统一国家使命,占据东南大壁江山,风光无限,近代有鲁迅弃医从文,以改造人民思想为己任,以先进思想注其笔墨,勇做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使中国文化领域空前繁荣。如果把国家比作一棵大树,那么青年人则是树的主干,树的葳蕤往往不取决于花的多少,叶片的新老,而在于枝干粗壮程度和抵抗风霜雨雪的能力。然而,今之台独势力,竟是以台湾青年为主力。青年人,你的责任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中国的繁荣昌盛,还得看你们对国家以负责任的态度,挑起历史的重担。这样,方使中国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一派生气!(307字)升格文段示例:青年是五六点钟的太阳,青年有担当,中国才有希望。(观点句)如果把国家比作一棵大树,那么青年人则是树的主干,树的葳蕤往往不取决于花的多少,叶片的新老,而在于枝干粗壮程度和抵抗风霜雨雪的能力。试想如果不是无数青年人的接力奋斗,又怎会有中国今之辉煌。(阐释句)古有一代枭雄孙权,年少万兜鍪,勇担统一国家使命,占据东南大壁江山,风光无限;近代有鲁迅弃医从文,以改造人民思想为己任,以先进思想注其笔墨,勇做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使中国文化领域空前繁荣;今有“蛟龙号”总设计师、潜航员叶聪付出超出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让大国重器落地。(事例句)【三个论据,形成排比,加强气势。】正是无数如他们般有担当的青年前赴后继、接续奋斗,方使中国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一派生气!(分析句)(293字)任务:请你按照论证思路为下列文段升格青年有担当,中国有希望。曾有言:“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责任,我亦能负。”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周总理年少时,就曾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志愿。在1919年5月4日,无数青年学生为了中国而奋起反抗。在这次疫情中,更有无数医护人员奔赴前线。其中郑益收因一纸急聘,而逆行驰援,显其担当精神。他原是宁波市医院ICU病房的一名男护士,在得知武昌医院人员紧张的情况后,毅然辞去工作,第一时间报名。从古至今,无数青年承担起当代的那份责任,正因为他们敢常人之不敢,担起那份责任,中国才有了如今的飞腾,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所以,我们青年更应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勇于担当!200字【真题训练:2022年全国卷】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如果你是2022年高考生,你会如何构思?请按照前边学习的方法,确定立意、确定写作思路。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就其中一个分论点进行论证。2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