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丽水市庆元二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第二次错题重做检测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丽水市庆元二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第二次错题重做检测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丽水市庆元二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第二次错题重做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少选、错选均得0分)
1.(2023八上·丽水)今年秋季出现了持续干旱,居民用水紧张。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提倡使用节水器具
C.工业冷却水重复利用 D.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
2.(2023八上·丽水)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倾倒液体
C.称量药品 D.过滤泥浆水
3.(2023八上·丽水)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 B.泥土 C.花生油 D.蔗糖
4.(2023八上·丽水)小龙向同学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天津小笼包,小庆听见后直流口水,与小庆这一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
A.酸橘入口,分泌唾液
B.人的缩手反射
C.精彩的脱口秀引发观众哈哈大笑
D.人熟睡时被蚊子叮咬会动一动
5.(2023八上·丽水)11月25日,2023庆元廊桥越野赛鸣枪开跑,2000余名跑友从市民广场中心出发。著名选手李安娜夺得兰溪桥组40公里女子组冠军。比赛后李安娜满面通红,大汗淋漓,此时李安娜选手(  )
A.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 B.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
C.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增加 D.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6.(2023八上·丽水)如图所示电路中,金属板M与N之间夹着一滴水银,当两金属板互相靠近一些时,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将(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无法判断
7.(2023八上·丽水)2023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后一次“太空快递”完成上新,此后,“天舟”将保持每半年一次的发射频率,形成常态化发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平流层中,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大而上升
B.地球大气层的分层依据主要是大气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C.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D.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发射往太空时,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
8.(2023八上·丽水)一杯氯化钠溶液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最低
D.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
9.(2023八上·丽水)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能正确描述科学观察的现象也是一种基本能力,下列各项现象与描述之间不对应的是(  )
选项 A B C D
现象
描述 在中东地区的死海,人能悠然自得地躺在水面上看报 冷锋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大风、降水、升温 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此时乒乓球不会下落 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
A.A B.B C.C D.D
10.(2022八上·上城期末)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概念、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B.中枢神经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大脑、小脑和脑干
C.捕蝇草受到机械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属于植物的感应性中的向性运动
D.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学习行为则由后天学习获得,与遗传因素无关
11.(2023八上·丽水) 小科发现马路上仍然有部分市民使用电动自行车时不佩戴安全头盔,为了市民的出行安全,小科所在的科学发明小组进行了如下设想:只有戴上安全头盔并扣上卡扣后,电动车上的感应开关S1才会闭合,再插入并转动钥匙闭合开关S2,车才能正常启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2.(2023八上·丽水)小龙家新买了一台直饮水机,其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  )
A.过滤 B.蒸馏 C.杀菌消毒 D.吸附杂质
13.(2023八上·丽水)如图所示,自制密度计由轻质密闭细管和配重M组成,P、Q为自制密度计上的两根刻度线其中一根与其静止于酒精中时的液面重合,另一根与其静止于水中时的液面重合;现自制密度计静止于X液体中,其液面位置到P、Q的距离相等。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P与自制密度计静止于水中时的液面重合
B.X液体的密度等于水和酒精密度的平均值
C.该密度计静止于水中和酒精中时所受的浮力相等
D.用直径更细的轻质细管可使PQ间距变大,提高精确度
14.(2023八上·丽水)某同学设计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如图所示,先将气球放入玻璃管中,再将气球口紧套在玻璃管口,从抽气口抽气,观察到气球变大,停止抽气后,马上用橡胶套封住抽气口。此时气球不用绳扎,也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为p1、p2,瓶内的气压分别是p3、p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15.(2023八上·丽水)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左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不变
D.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
二、填空题(本题有10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2023八上·丽水)丽水被誉为“浙江绿谷”,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百山祖国家森林公园中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江浙第一高峰。这里年平均气温为12摄氏度,空气清新,水源清澈,是夏季避暑疗养胜地。
(1)黄茅尖夏季平均气温较低主要受   因素影响;
(2) 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凤阳山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水循环中的【①】   、【⑥】地表水蒸发环节和【⑦】植物蒸腾环节。
17.(2023八上·丽水)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
(1)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前端部分会恢复直立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植物茎的   (选填“向地性”或“负向地性”);
(2)浙江某地开阔地上的树冠,向南的方向比较茂盛,这是植物对   做出的反应。
18.(2023八上·丽水)如图一所示,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
(1)对流层气温   (选填“下面高、上面低”或“下面低、上面高”),容易发生空气对流,从而出现了复杂多变的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2)夏季,近海地区海陆风的风向通常昼夜交替变化,如图二所示,   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选填“甲”或“乙”)。
19.(2023八上·丽水)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此次三名航天员将在天宫空间站开启为期6个月在轨驻留,开展空间站平台维护与照料、设施设备安装与调试、空间科学实验等工作。天宫空间站航天员生存所需的氧气主要通过电解水获得。请回答:
(1)如图甲的水电解实验中,检验b处的气体,发现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此判断b处气体为   ;
(2)图乙表示水电解的微观变化过程,其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
20.(2023八上·丽水)在研究物质导电性实验时,将碳棒AB接到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说明碳棒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接着换上粗细相同长度更长的碳棒,发现灯泡的亮度变暗,说明碳棒的粗细相同时,电阻随长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1.(2023八上·丽水)利用大气压原理解释现象时,同学们经分析后概括出以下思维模型:
(1)思维模型中的“?”处应填   (选填“开放”或“密闭”);
(2)中医拔火罐时,先用点燃的棉球加热火罐,再将火罐平贴于皮肤,不一会儿压强差使皮肤向罐内凸起。根据思维模型,火罐平贴于皮肤后通过   的方式减小罐内气压。
22.(2023八上·丽水)新能源汽车作为低碳环保的先行者,对降低碳排放有突出的贡献,我国提出了多项政策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如图所示是某国产品牌的电动汽车,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汽车蓄电池相当于   (选填“用电器”或“电源”);刚擦完车玻璃的干毛巾很容易吸附灰尘,这是因为带 电体具有吸引非带电的轻小物体的性质,但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排斥,这说明干毛巾   带电。
23.(2023八上·丽水)阳光大课间活动时小龙突然出汗、面色苍白,经了解发现小龙未吃早饭,出现了低血糖的症状。读人体内血糖含量调节图,回答下列问题:
(1)X代表人体正常的血糖,A代表人体血糖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正常血糖值,在C处发生的变化是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2)正常人体中,血糖含量由于受到激素的调节和   调节的相互配合作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24.(2023八上·丽水)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已知R1的阻值为20Ω。
(1)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均为电压表时,两表的示数均如图B所示,则R2的阻值为   Ω;
(2)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时,电流表乙的示数为   A。
25.(2023八上·丽水) 小科取一只新鲜鸡蛋,进行以下实验。第一天放入水中,鸡蛋沉入水底(如图甲),取出鸡蛋擦干放置数天后,再放入水中,鸡蛋漂浮在水面(如图乙),鸡蛋两次所受的浮力   ,鸡蛋的密度ρ甲   ρ乙(选填“>”、“=”或“<”)。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共35分)
26.(2023八上·丽水)萘乙酸(NAA)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与植物生长素相似。某同学决定“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他选用了番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NAA溶液作为培养液。在培养皿底部铺上纱布,分别用清水和不同浓度的培养液润湿,然后在每个培养皿中放入相同粒数的种子。在培养皿盖上标号,盖在培养皿上,观察胚轴的生长情况。三天后,数据如下表所示:
编号 1 2 3 4 5 6 7 8
浓度(mol/L) 清水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10-3
胚轴增长长度(mm) 11.3 12.2 13.1 13.1 11.9 10.9 8.9 7.9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第1组实验的作用是   ;
(2)最适宜番茄胚轴生长的NAA浓度范围是   mol/L。
27.(2023八上·丽水)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常需要对粗盐进行提纯,小庆进行了以下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提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编号);
(2)在步骤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在步骤⑤中,蒸发盐水至蒸发皿中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
(3)用实验中提取的精盐配制食盐溶液,下列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
A.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B.使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提取的精盐中含有杂质
D.配制完成后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E.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的蒸馏水润洗
28.(2023八上·丽水)小龙同学在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后,动手设计了相关实验(如图甲):将烧瓶中的水煮沸后停止加热,并马上将烧瓶倒过来,等水停止沸腾后,往烧瓶底部浇上凉水,观察烧瓶内水的沸腾情况。
(1)小龙的实验目的是验证   对水的沸点的影响;
(2)在实验过程中,小龙发现,烧瓶底部在浇上凉水后很容易破裂;为了更好地实验,小龙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乙),烧瓶中的水沸腾(如图a所示)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所示)。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重新沸腾。实验表明   ;
(3)若利用图c装置来验证“高压锅的原理”。当瓶内水沸腾后,小龙该如何操作   ,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   。
29.(2023八上·丽水)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托力,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对液体一定有向下的压力,小科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对液体压力大小的关系。
(1)小科利用天平、烧杯(底面积为100cm2)、水、金属圆柱体、细线和测力计,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在烧杯中盛适量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②用测力计测出圆柱体的重力G;
③如图所示,将圆柱体部分浸入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则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G-F; 保持圆柱体浸入水中的部分不变,向天平的右盘加上适量的砝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记下天 平的读数m2,则圆柱体对水的压力为   (用m1、m2、g表示)。
(2)下表为小科记录的实验数据:(表中h2>h1)
圆柱体的位置 测力计的示数F/N 天平的读数m/g
圆柱体未浸入 0.54 136
圆柱体部分浸入 0.44 146
圆柱体浸没深度h1 0.34 156
圆柱体浸没深度h2 0.34 ▲
表中“ ▲ ”的数据应为   。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当圆柱体浸没深度为h1时,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比圆柱体未浸入时增大了   Pa。
30.(2023八上·丽水)为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龙和小庆设计了如图甲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定值电阻R为5欧。请回答:
实验次数 一 二 三
电压/伏 1.0 1.5 2.0
电流/安 0.2 0.3 0.4
(1)若滑片P向右移时接入的阻值变大,请在图甲中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小龙发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故障可能是   ;
(3)小龙排除故障后,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如表,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4)小庆用另一组同规格器材进行实验,获得的数据作出U-I关系如图乙,发现与预期结果不一样,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
四、解答题(本题有5小题,31题6分、32题8分、33题8分,34题9分、35题9分,共40分)
31.(2023八上·丽水)牛蛙容易饲养,生长繁殖快,某些生命活动与哺乳动物相似,常被用作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的实验材料。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研究其结构基础,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实验。
(1)实验一:用刺激性的液体触碰牛蛙后肢的趾尖,牛蛙出现了屈腿反射。为判断控制屈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脑还是脊髓,继续进行实验,得到如下实验结果。
步骤 实验材料处理 施加刺激 实验结果
1 先破坏蛙的脑部 用刺激性液体触碰后肢趾尖 有屈腿反射
2 继续破坏蛙的脊髓 用刺激性液体触碰后肢趾尖 无屈腿反射
由实验结果可知,控制牛蛙屈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
如将实验材料处理的顺序进行颠倒,无法得出科学的结论,原因是   ;
A.脑是高级神经中枢,进行实验研究应从脑部开始
B.脑部有感觉神经中枢,先破坏脊髓,牛蛙会有疼痛感
C.脊髓是脑和四肢的联系通路,脊髓破坏后,脑不能再控制四肢
(2)实验二:另取一只健康牛蛙,破坏其后肢中屈腿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后,用刺激性液体触碰后肢趾尖,牛蛙无屈腿反射现象。由此说明,完整的   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32.(2023八上·丽水)20℃时,向3个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回答:
烧杯编号 A B C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9 18 27
溶液质量/g 59 68 68
(1)实验所得3杯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
(2)若将A杯中的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   克;
(3)C杯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保留到0.1%)
33.(2023八上·丽水)小明用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测量一个水晶球的密度,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该水晶球在空气中的重力G=2.5N。
(1)将该水晶球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此时水晶球受到的浮力F浮=   N;
(2)水晶球的密度为多少?
34.(2023八上·丽水)某科技创新小组设计的体重计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用电压表的示数大小表示体重的大小。
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0为10Ω,电压表量程为0~3V,R是压敏电阻(阻值随平板受到的压力大小变化而变化),R的阻值与平板受到压力F对应的部分数据如下表,平板质量不计。
压力F/N 0 60 200 500 900 1500
压敏电阻R/Ω 30 25 20 15 10 5
(1)体重秤上不站人时,电压表读数为   伏。
(2)小明站在平板上称量时,电压表指针指在2.4V处,则小明的体重为多少牛?
(3)该秤的电源使用时间过长后电压会变小,这将导致体重的测量值如何变化?并说明理由。
35.(2021八上·宁波期中)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已知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4mm2,限压阀的质量为98g。(大气压值取1×105Pa)
(1)说出高压锅为什么能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
(2)求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最大压强?高压锅内水温最高可以达到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如果要把这种高压锅向西藏地区销售,用这高压锅烧水时,要达到同样的最高温度;你认为需做哪些改进,如何改进?(举一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保护水资源可以从节水、避免水体污染等方面施行。
【解答】A、直接排放污水会污染水源,A符合题意;
BCD、是从节水方面保护水资源,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2.【答案】A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实验操作中的加热、液体取用、天平的使用和过滤等,是频率较高地出现错误操作。
【解答】A、实验操作无误,符合题意;
B、标签未向着手心,瓶塞未倒放,不符合题意;
C、应当左托盘放被测物,右托盘放砝码,不符合题意;
D、过滤时应当用玻璃棒引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3.【答案】D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是溶质和溶剂的混合物,溶质溶解在溶剂中。
【解答】AB、面粉和泥土不溶于水,且是固体,形成的应是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C、花生油不溶于水,且是液体,形成的应是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D、蔗糖溶于水形成溶液,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4.【答案】C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是否后天训练形成,可将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解答】ABD、小庆的反射涉及到语言,需要后天形成,所以是条件反射,而选项中的这些反射都不需要后天训练形成,是非条件反射,不符合题意;
C、选项中的反射涉及到语言,是条件反射,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5.【答案】A
【知识点】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人体在增加散热时,会分泌汗液,舒张血管,使血流量增加。
【解答】A、运动员大汗淋漓说明在增加散热,血管应当舒张,符合题意;
BCD、血管变化情况或散热情况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6.【答案】C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当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增大而减小;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解答】C、当两金属板相互靠近,MN距离会减小,即导体长度变短,电阻随长度变短而减小,同时水银的横截面积会增大,电阻也随横截面积增大而减小,综合长度和横截面积变化的影响,导体电阻减小,所以电流增大,符合题意;
ABD、电流表读数变化判断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7.【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层根据温度上的垂直变化由下至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解答】A、平流层的温度变化特点是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不符合题意;
B、大气层是根据温度的垂直变化分层的,符合题意;
C、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大气层,集中了大气层大部分的物质,不符合题意;
D、火箭由对流层发射,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暖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8.【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若溶液中有固体剩余,则说明该溶液为饱和溶液,若没有固体剩余,则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或恰好饱和溶液。
【解答】A、甲溶液恒温蒸发后,溶剂减少,但无固体析出,说明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B、乙溶液蒸发后有固体析出,但原溶液无固体剩余,说明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C、丙溶液有固体剩余是饱和溶液,同温下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甲和乙溶液溶质质量相同,但甲溶剂质量更大,所以甲溶质质量分数更小,符合题意;
D、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甲<乙≤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9.【答案】B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处于漂浮;流速增大会使压强减小;同种电荷之间有相斥的作用。
【解答】A、死海含盐量高,密度大,人体的密度小于死海密度,所以人会漂浮在死海上,不符合题意;
B、冷锋是强势的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过境会带来降温的天气变化,符合题意;
C、从漏斗口吹气会使流速增大,漏斗口的压强减小,使得乒乓球上端压强比下端压强小,乒乓球受到大气压总的向上的作用效果,所以乒乓球不会下落,不符合题意;
D、气球摩擦之后会带上相同的电荷,同种电荷之间会相斥,所以出现上方的气球会往上运动,像是在“跳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10.【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解析】【分析】 1.体液调节是激素等化学物质(除了激素之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动物各项生命活动的调节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
【解答】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A正确。
B:中枢神经系统就是常说的脑和脊髓,脑又包括大脑、小脑、脑干,B错误。
C:捕蝇草受到机械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属于植物的感应性中的感性运动,C错误。
D: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学习行为则由后天学习获得,与遗传因素也有关,D错误。
故选A。
11.【答案】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串联电路上的元件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上的支路各自独立,但干路会影响总体电路。
【解答】A、根据题目要求,车辆启动需要满足两个开关的闭合,所以两个开关对电动机都有影响,应当相互串联,符合题意;
BCD、电路不能实现只有两个开关都闭合才启动发动机的要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12.【答案】D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分离物质的方法有多种,如过滤法、沉降法、吸附法、蒸馏法等。
【解答】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在净水中起到吸附杂质的作用,符合题意;
ABC、均不是活性炭在净水中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13.【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密度计利用的是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和阿基米德浮力公式计算液体密度的原理。
【解答】A、密度计的刻度是上小下大,水的密度比酒精大,所以水面与P重合,不符合题意;
B、密度计的刻度线是上疏下密,PQ之间的刻度值不会是平均值,符合题意;
C、密度计使用时漂浮在液面,浮力始终等于重力,所以在不同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不符合题意;
D、细管的形状可看成圆柱体,根据体积公式V=hs,细管直径变细,相同体积的情况下,高度增加,所以可使PQ间距变大,更容易观察细微的变化,提高精确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14.【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大气压的实际作用是通过气压差产生的,总的作用方向是高压向低压。
【解答】A、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体始终与外界大气相连,保持不变,即p1=p2,不符合题意;
B、抽气后玻璃管中气压会减小,即p3>p4,不符合题意;
C、p1与p2应当相等,符合题意;
D、p3应当大于p4,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15.【答案】D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分析电路时可以将电流表当成导线,电压表当作短路来简化电路。
【解答】D、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使滑动电阻器有效电阻增大,R2、R1与电流表串联,电路电流减小,V1接在电源两端,电源电压不变,即V1示数不变,V2接在R2两端,串联电路电阻有分压作用,R2两端电压随R2电阻增大而增大,即V2示数增大,符合题意;
ABC、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与实际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16.【答案】(1)地形
(2)水汽输送
【知识点】水循环;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陆位置等。地形雨是湿润气流受到山地的阻挡,被迫“爬升”,在迎风坡形成 地形雨,地形雨多发生在山地迎风坡。
(2)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黄茅尖海拔位置较高,因此平均气温较低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2)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凤阳山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水循环中的【①】 水汽输送 、【⑥】地表水蒸发环节和【⑦】植物蒸腾环节。
17.【答案】(1)负向地性
(2)光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1)绿色植物倒伏后,受到重力影响,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低。茎对生长素不敏感,两侧都能促进茎的生长,近地侧的促进作用更强,所以茎背地生长。
(2)向南的方向光照充足,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1) 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前端部分会恢复直立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植物茎的负向地性;
(2)开阔地上的树冠向南的方向比较茂盛,这是因为向南方向朝阳,树冠获得光照较多,生长较快。因此这是植物对光照作出的反应。
18.【答案】(1)下面高、上面低
(2)乙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风
【解析】【分析】(1)对流层是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它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与固体杂质。对流层的温度 下面高、上面低,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其温度的垂直变化,决定了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2)注意分析白天时陆地和海洋上空空气密度的大小变化。
【解答】 (1)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从而出现了复杂多变的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2)海风的形成是因为白天陆地吸热比海洋快,温度比海洋高,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上空形成高压,故风向从海洋吹向陆地,故选乙。
19.【答案】(1)氧气
(2)②①③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解答;
(2)化学变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分子的过程。
【解答】(1) 如图甲的水电解实验中,检验b处的气体,发现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此判断b处气体氧气;
(2)图乙表示水电解的微观变化过程,其实就是水分子先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再生成氧分子和氢分子的过程,顺序为②①③。
20.【答案】导体;增大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容易导电的物体为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2)根据灯泡亮度确定电流变化,进而确定电阻变化即可。
【解答】(1) 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说明碳棒容易导电,即碳棒是导体;
(2)灯泡变暗,说明电流变小而电阻变大,那么得到:碳棒的粗细相同时,电阻随长度的增加而增大。
21.【答案】(1)密闭
(2)降低温度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 探究气体压强的变化时,应密闭气体;气体的质量一定时,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
(2)拔火罐是封闭的,棉球熄灭后,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从而使罐子压在皮肤上,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思维模型中的“?”处应填密闭;
(2)中医拔火罐时,先用点燃的棉球加热火罐,再将火罐平贴于皮肤,不一会儿压强差使皮肤向罐内凸起。根据思维模型,火罐平贴于皮肤后通过降低温度的方式减小罐内气压。
22.【答案】用电器;负
【知识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1)用电器消耗电能,电源提供电能;
(2)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答。
【解答】(1) 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即消耗电能,则汽车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
(2)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而这个带电体与其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干毛巾带负电荷。
23.【答案】(1)大于
(2)神经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1)将A和X的高度进行比较即可;
(2)根据血糖的调节方式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A处长方形高度大于X处长方形,则A代表人体血糖大于正常血糖值。
(2)正常人体中,血糖含量由于受到激素的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相互配合作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24.【答案】(1)5
(2)2.5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1)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2)首先根据分别计算出两个电阻的电流,然后根据I总=I1+I2计算即可。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当甲和乙都是电压表时,两个电阻串联,甲测电源电压,乙测R2的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甲的示数大于乙的示数;
根据B图可知,甲选择量程0~15V,分度值为0.5V,则示数为10V;
乙选择量程0~3V,分度值为0.1V,则示数为2V;
因此电源电压为10V,R2两端电压为2V,
则R1两端电压为:U1=U总-U2=10V-2V=8V;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子成正比,即:;

解得:R2=5Ω。
(2)当甲和乙都是电流表时,两个电阻并联,甲测通过R2的电流,乙测总电流。
那么电流表乙的示数为:I总=I1+I2=。
25.【答案】>;>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比较浮力大小;
(2)根据浮沉条件比较鸡蛋密度变化。
【解答】(1)鸡蛋的体积不变,开始时浸没,则排开水的体积等于鸡蛋体积;后来漂浮,则排开水的体积小于鸡蛋体积,那么前者排开水的体积大于后者。根据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F甲>F乙。
(2)鸡蛋原来在水里下沉,即密度大于水;后来鸡蛋在水面漂浮,则密度小于水。比较可知,鸡蛋的密度ρ甲>ρ乙。
26.【答案】(1)对比
(2)10-8-10-7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1)将不同浓度的培养液中胚轴的生长速度与清水中的生长速度对比,从而确定浓度对生产速度的影响。
(2)根据表格确定胚轴增长速度最大的浓度范围即可。
【解答】(1) 根据题意可知,设置第1组实验的作用是对比;
(2)根据图片可知,但NAA浓度范围为10-8~10-7moL/L时,胚轴的增长速度最大,则最适宜番茄胚轴生长浓度范围为10-8~10-7moL/L。
27.【答案】(1)③④②①⑤
(2)搅拌,加快溶解;出现较多晶体
(3)C;E
【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根据粗盐提纯的实验过程解答;
(2)根据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用途解答。根据蒸发结晶的注意事项解答。
(3)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要么是溶质质量偏小,要么是溶剂质量偏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粗盐提纯的步骤:③从试剂瓶中取出粗盐;④粗盐倒入烧杯,将水倒入烧杯;②用玻璃棒搅拌溶解;①过滤;⑤蒸发结晶。
(2)在步骤②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在步骤⑤中,蒸发盐水至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
(3)A.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会导致称出食盐质量偏大,故A不合题意;
B.使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根据“俯视大仰视小”可知,此时读出的示数偏大,而实际得到溶剂水的质量偏小,故B不合题意;
C.提取的精盐中含有杂质,会导致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偏大,故C符合题意;
D.配制完成后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由于溶液具有均匀性,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不合题意;
E.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的蒸馏水润洗,会导致溶剂水的质量偏大,故E符合题意。
故选CE。
28.【答案】(1)气压
(2)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3)向内压活塞,向瓶内压入气体;水停止了沸腾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过程分析哪个因素改变即可;
(2)首先分析向外拉动活塞时瓶内气压的变化,再根据水重新沸腾确定沸点变化,最后描述二者关系即可;
(3)高压锅是利用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的原理,根据“相同体积的气体质量越大压强越大”确定操作方法,根据液体沸腾的条件确定观察到的现象即可。
【解答】(1)根据描述可知,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后,烧瓶内气体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因此小龙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气压对水的沸点的影响。
(2)向外拉动活塞,烧瓶内气体体积膨胀,压强减小,而水重新沸腾说明水的沸点降低,那么得到: 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
(3)若利用图c装置来验证“高压锅的原理”。当瓶内水沸腾后,小龙操作:向内压活塞,向瓶内压入气体。由于水的沸点升高,而现在水的温度低于沸点,因此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水停止了沸腾。
29.【答案】(1)(m2 -m1)g
(2)156;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对液体压力的大小或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3)20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天平平衡时,说明两个托盘上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据此推算圆柱体对水的压力;
(2)当圆柱体浸入深度相同时,它排开水的体积相同,即受到的浮力相同,据此确定天平示数的变化即可;
(3) 当圆柱体浸没深度为h1时, 根据天平的示数之差计算烧杯底部压力的增大量,再根据计算烧杯底部增大的压强。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当天平再次平衡时,烧杯和水的总重力与圆柱体对水的压力之和等于增加砝码后天平受到的压力,即m1g+F=m2g,解得:F= (m2-m1)g ;
(2)根据表格可知,当圆柱体浸入的深度从h1变为h2时,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它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相互作用力原理可知,圆柱体对水的压力不变,因此天平的示数不变,还是156。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对液体压力的大小或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3) 当圆柱体浸没深度为h1时, 天平的示数变化为;156g-136g=20g,则烧杯底部压力的增大量为:△F=mg=0.02kg×10N/kg=0.2N,则烧杯底部压强的增大量为:。
30.【答案】(1)滑动变阻器左下接线柱接入电路
(2)定值电阻R处断路
(3)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电流为0时,电压表有示数,意味着电压表没有调零,指针偏右,或者是电流表没有调零,指针偏左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描述确定变阻器选择的接线柱即可;
(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如果定值电阻断路,那么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此时测电源电压。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因此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零。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电流随电压的变化规律;
(4)注意分析电流表的示数为0时电压表有示数的意义即可。
【解答】(1)滑动变阻器应该与定值电阻串联,滑片向右移动时阻值变大,那么应该将左下角的接线柱与定值电阻右端相连即可,如下图所示:
(2)闭合开关,小龙发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R处断路;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电压和电流的比值相同,那么得到: 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
(4)小庆用另一组同规格器材进行实验,获得的数据作出U-I关系如图乙,发现与预期结果不一样,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电流为0时,电压表有示数,意味着电压表没有调零,指针偏右,或者是电流表没有调零,指针偏左。
31.【答案】(1)脊髓;A
(2)反射弧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1)当某个位置受到破坏后,如果出现了明显的不同现象,那么说明这个位置有控制作用;
(2)根据对脑部功能的认识判断;
实验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 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当牛蛙的脊髓受到破坏后,无屈腿反射,那么说明: 控制牛蛙屈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2)实验证明屈腿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中,且受大脑控制,如将实验材料处理 的顺序进行颠倒,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原因是脊 髓是脑和四肢的联系通路,脊髓破坏后,脑不能再控制四肢,故选A;
实验二:另取一只健康牛蛙,破坏其后肢中屈腿反射的传入和 传出神经后,用刺激性液体碰触牛蛙后肢的趾尖,牛蛙不能屈腿反射。由此说明,完整的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32.【答案】(1)A
(2)941
(3)26.5%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当溶液中出现未溶解的固体时,此时溶液肯定饱和;
(2)首先根据“溶液质量=”计算出稀释后溶液质量,再减去原来的溶液质量即可;
(3)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加入27g氯化钠时,溶液质量为68g,即此时溶质质量为:68g-50g=18g<27g,因此50g水中最多溶解18g食盐,因此A为不饱和溶液,BC为饱和溶液;
(2)根据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知,0.9%的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为9g,因此溶液质量为 ,因此需加 水的质量为:1000g-59g=941g;
(3)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33.【答案】(1)1
(2)2.5×103千克/立方米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F浮=G-F拉计算水晶球受到的浮力;
(2)首先根据计算水晶球的体积,再根据计算它的密度。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则测力计的示数为1.5N,
那么水晶头受到的浮力:F浮=G-F拉=2.5N-1.5N=1N;
(2)水晶头的体积为:;
那么水晶球的密度为:。
34.【答案】(1)1.5
(2)500牛
(3)将导致体重的最大测量值增大。理由是:电压表最大测量值和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即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不变,而总电压减少,导致压敏电阻的电压减少,根据欧姆定律,得出压敏电阻的阻值会更小,从表格中看出,阻值越小,压力越大。从而导致体重的测量最大值增大。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表格确定压敏电阻受到压力为0时的电阻,然后根据R总=R0+R计算出总电阻,最后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计算电压表的示数;
(2)首先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计算出压敏电阻的阻值,再根据表格确定此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即可;
(3)首先根据电源电压的变化确定压敏电阻的电压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分析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化,最后根据表格确定压敏电阻受到压力的变化即可。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当体重秤上不站人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0,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30Ω;
则此时的总电阻为:R总=R0+R=10Ω+30Ω=40Ω;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即:;

解得:U0=1.5V;
即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
(2)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4V时,压敏电阻的电压U=U总-U0=6V-2.4V=3.6V;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即:;

解得:R=15Ω;
根据表格可知,此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500N;
即小明的体重为500N。
35.【答案】(1)高压锅内能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的原因:锅内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强,锅内水的沸点高于100℃。
(2)限压阀的自重对排气孔产生的压强 ;
则锅内达到的最大压强:p内=p大气+p自重=105Pa+0.7×105Pa=1.7×105Pa;
根据图像可知,锅内水温最高可以到达116℃。
(3)如果要把这种高压锅向西藏地区销售,由于海拔高度增大,因此大气压强会减小。根据p内=p大气+p自重可知,限压阀自重产生的压强要变大。根据G=F=pS可知,限压阀的重力要增大。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分析解答;
(2)首先根据
计算出限压阀的自重对排气孔产生的压强,再根据p内=p大气+p自重计算出锅内的最大气压,最后根据图像确定锅内的最高温度。
(3)首先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确定西藏地区大气压强的变化,再根据p内=p大气+p自重计算限压阀自重产生的压强的变化,接下来根据G=F=pS分析限压阀的重力变化即可。
1 / 1浙江省丽水市庆元二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第二次错题重做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少选、错选均得0分)
1.(2023八上·丽水)今年秋季出现了持续干旱,居民用水紧张。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提倡使用节水器具
C.工业冷却水重复利用 D.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
【答案】A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保护水资源可以从节水、避免水体污染等方面施行。
【解答】A、直接排放污水会污染水源,A符合题意;
BCD、是从节水方面保护水资源,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2.(2023八上·丽水)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倾倒液体
C.称量药品 D.过滤泥浆水
【答案】A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实验操作中的加热、液体取用、天平的使用和过滤等,是频率较高地出现错误操作。
【解答】A、实验操作无误,符合题意;
B、标签未向着手心,瓶塞未倒放,不符合题意;
C、应当左托盘放被测物,右托盘放砝码,不符合题意;
D、过滤时应当用玻璃棒引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3.(2023八上·丽水)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 B.泥土 C.花生油 D.蔗糖
【答案】D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是溶质和溶剂的混合物,溶质溶解在溶剂中。
【解答】AB、面粉和泥土不溶于水,且是固体,形成的应是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C、花生油不溶于水,且是液体,形成的应是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D、蔗糖溶于水形成溶液,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4.(2023八上·丽水)小龙向同学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天津小笼包,小庆听见后直流口水,与小庆这一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
A.酸橘入口,分泌唾液
B.人的缩手反射
C.精彩的脱口秀引发观众哈哈大笑
D.人熟睡时被蚊子叮咬会动一动
【答案】C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是否后天训练形成,可将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解答】ABD、小庆的反射涉及到语言,需要后天形成,所以是条件反射,而选项中的这些反射都不需要后天训练形成,是非条件反射,不符合题意;
C、选项中的反射涉及到语言,是条件反射,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5.(2023八上·丽水)11月25日,2023庆元廊桥越野赛鸣枪开跑,2000余名跑友从市民广场中心出发。著名选手李安娜夺得兰溪桥组40公里女子组冠军。比赛后李安娜满面通红,大汗淋漓,此时李安娜选手(  )
A.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 B.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
C.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增加 D.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答案】A
【知识点】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人体在增加散热时,会分泌汗液,舒张血管,使血流量增加。
【解答】A、运动员大汗淋漓说明在增加散热,血管应当舒张,符合题意;
BCD、血管变化情况或散热情况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6.(2023八上·丽水)如图所示电路中,金属板M与N之间夹着一滴水银,当两金属板互相靠近一些时,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将(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无法判断
【答案】C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当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增大而减小;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解答】C、当两金属板相互靠近,MN距离会减小,即导体长度变短,电阻随长度变短而减小,同时水银的横截面积会增大,电阻也随横截面积增大而减小,综合长度和横截面积变化的影响,导体电阻减小,所以电流增大,符合题意;
ABD、电流表读数变化判断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7.(2023八上·丽水)2023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后一次“太空快递”完成上新,此后,“天舟”将保持每半年一次的发射频率,形成常态化发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平流层中,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大而上升
B.地球大气层的分层依据主要是大气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C.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D.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发射往太空时,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
【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层根据温度上的垂直变化由下至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解答】A、平流层的温度变化特点是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不符合题意;
B、大气层是根据温度的垂直变化分层的,符合题意;
C、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大气层,集中了大气层大部分的物质,不符合题意;
D、火箭由对流层发射,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暖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8.(2023八上·丽水)一杯氯化钠溶液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最低
D.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
【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若溶液中有固体剩余,则说明该溶液为饱和溶液,若没有固体剩余,则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或恰好饱和溶液。
【解答】A、甲溶液恒温蒸发后,溶剂减少,但无固体析出,说明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B、乙溶液蒸发后有固体析出,但原溶液无固体剩余,说明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C、丙溶液有固体剩余是饱和溶液,同温下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甲和乙溶液溶质质量相同,但甲溶剂质量更大,所以甲溶质质量分数更小,符合题意;
D、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甲<乙≤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9.(2023八上·丽水)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能正确描述科学观察的现象也是一种基本能力,下列各项现象与描述之间不对应的是(  )
选项 A B C D
现象
描述 在中东地区的死海,人能悠然自得地躺在水面上看报 冷锋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大风、降水、升温 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此时乒乓球不会下落 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处于漂浮;流速增大会使压强减小;同种电荷之间有相斥的作用。
【解答】A、死海含盐量高,密度大,人体的密度小于死海密度,所以人会漂浮在死海上,不符合题意;
B、冷锋是强势的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过境会带来降温的天气变化,符合题意;
C、从漏斗口吹气会使流速增大,漏斗口的压强减小,使得乒乓球上端压强比下端压强小,乒乓球受到大气压总的向上的作用效果,所以乒乓球不会下落,不符合题意;
D、气球摩擦之后会带上相同的电荷,同种电荷之间会相斥,所以出现上方的气球会往上运动,像是在“跳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10.(2022八上·上城期末)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概念、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B.中枢神经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大脑、小脑和脑干
C.捕蝇草受到机械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属于植物的感应性中的向性运动
D.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学习行为则由后天学习获得,与遗传因素无关
【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解析】【分析】 1.体液调节是激素等化学物质(除了激素之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动物各项生命活动的调节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
【解答】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A正确。
B:中枢神经系统就是常说的脑和脊髓,脑又包括大脑、小脑、脑干,B错误。
C:捕蝇草受到机械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属于植物的感应性中的感性运动,C错误。
D: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学习行为则由后天学习获得,与遗传因素也有关,D错误。
故选A。
11.(2023八上·丽水) 小科发现马路上仍然有部分市民使用电动自行车时不佩戴安全头盔,为了市民的出行安全,小科所在的科学发明小组进行了如下设想:只有戴上安全头盔并扣上卡扣后,电动车上的感应开关S1才会闭合,再插入并转动钥匙闭合开关S2,车才能正常启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串联电路上的元件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上的支路各自独立,但干路会影响总体电路。
【解答】A、根据题目要求,车辆启动需要满足两个开关的闭合,所以两个开关对电动机都有影响,应当相互串联,符合题意;
BCD、电路不能实现只有两个开关都闭合才启动发动机的要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12.(2023八上·丽水)小龙家新买了一台直饮水机,其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  )
A.过滤 B.蒸馏 C.杀菌消毒 D.吸附杂质
【答案】D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分离物质的方法有多种,如过滤法、沉降法、吸附法、蒸馏法等。
【解答】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在净水中起到吸附杂质的作用,符合题意;
ABC、均不是活性炭在净水中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13.(2023八上·丽水)如图所示,自制密度计由轻质密闭细管和配重M组成,P、Q为自制密度计上的两根刻度线其中一根与其静止于酒精中时的液面重合,另一根与其静止于水中时的液面重合;现自制密度计静止于X液体中,其液面位置到P、Q的距离相等。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P与自制密度计静止于水中时的液面重合
B.X液体的密度等于水和酒精密度的平均值
C.该密度计静止于水中和酒精中时所受的浮力相等
D.用直径更细的轻质细管可使PQ间距变大,提高精确度
【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密度计利用的是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和阿基米德浮力公式计算液体密度的原理。
【解答】A、密度计的刻度是上小下大,水的密度比酒精大,所以水面与P重合,不符合题意;
B、密度计的刻度线是上疏下密,PQ之间的刻度值不会是平均值,符合题意;
C、密度计使用时漂浮在液面,浮力始终等于重力,所以在不同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不符合题意;
D、细管的形状可看成圆柱体,根据体积公式V=hs,细管直径变细,相同体积的情况下,高度增加,所以可使PQ间距变大,更容易观察细微的变化,提高精确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14.(2023八上·丽水)某同学设计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如图所示,先将气球放入玻璃管中,再将气球口紧套在玻璃管口,从抽气口抽气,观察到气球变大,停止抽气后,马上用橡胶套封住抽气口。此时气球不用绳扎,也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为p1、p2,瓶内的气压分别是p3、p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大气压的实际作用是通过气压差产生的,总的作用方向是高压向低压。
【解答】A、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体始终与外界大气相连,保持不变,即p1=p2,不符合题意;
B、抽气后玻璃管中气压会减小,即p3>p4,不符合题意;
C、p1与p2应当相等,符合题意;
D、p3应当大于p4,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15.(2023八上·丽水)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左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不变
D.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
【答案】D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分析电路时可以将电流表当成导线,电压表当作短路来简化电路。
【解答】D、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使滑动电阻器有效电阻增大,R2、R1与电流表串联,电路电流减小,V1接在电源两端,电源电压不变,即V1示数不变,V2接在R2两端,串联电路电阻有分压作用,R2两端电压随R2电阻增大而增大,即V2示数增大,符合题意;
ABC、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与实际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二、填空题(本题有10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2023八上·丽水)丽水被誉为“浙江绿谷”,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百山祖国家森林公园中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江浙第一高峰。这里年平均气温为12摄氏度,空气清新,水源清澈,是夏季避暑疗养胜地。
(1)黄茅尖夏季平均气温较低主要受   因素影响;
(2) 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凤阳山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水循环中的【①】   、【⑥】地表水蒸发环节和【⑦】植物蒸腾环节。
【答案】(1)地形
(2)水汽输送
【知识点】水循环;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陆位置等。地形雨是湿润气流受到山地的阻挡,被迫“爬升”,在迎风坡形成 地形雨,地形雨多发生在山地迎风坡。
(2)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黄茅尖海拔位置较高,因此平均气温较低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2)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凤阳山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水循环中的【①】 水汽输送 、【⑥】地表水蒸发环节和【⑦】植物蒸腾环节。
17.(2023八上·丽水)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
(1)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前端部分会恢复直立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植物茎的   (选填“向地性”或“负向地性”);
(2)浙江某地开阔地上的树冠,向南的方向比较茂盛,这是植物对   做出的反应。
【答案】(1)负向地性
(2)光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1)绿色植物倒伏后,受到重力影响,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低。茎对生长素不敏感,两侧都能促进茎的生长,近地侧的促进作用更强,所以茎背地生长。
(2)向南的方向光照充足,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1) 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前端部分会恢复直立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植物茎的负向地性;
(2)开阔地上的树冠向南的方向比较茂盛,这是因为向南方向朝阳,树冠获得光照较多,生长较快。因此这是植物对光照作出的反应。
18.(2023八上·丽水)如图一所示,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
(1)对流层气温   (选填“下面高、上面低”或“下面低、上面高”),容易发生空气对流,从而出现了复杂多变的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2)夏季,近海地区海陆风的风向通常昼夜交替变化,如图二所示,   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选填“甲”或“乙”)。
【答案】(1)下面高、上面低
(2)乙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风
【解析】【分析】(1)对流层是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它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与固体杂质。对流层的温度 下面高、上面低,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其温度的垂直变化,决定了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2)注意分析白天时陆地和海洋上空空气密度的大小变化。
【解答】 (1)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从而出现了复杂多变的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2)海风的形成是因为白天陆地吸热比海洋快,温度比海洋高,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上空形成高压,故风向从海洋吹向陆地,故选乙。
19.(2023八上·丽水)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此次三名航天员将在天宫空间站开启为期6个月在轨驻留,开展空间站平台维护与照料、设施设备安装与调试、空间科学实验等工作。天宫空间站航天员生存所需的氧气主要通过电解水获得。请回答:
(1)如图甲的水电解实验中,检验b处的气体,发现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此判断b处气体为   ;
(2)图乙表示水电解的微观变化过程,其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
【答案】(1)氧气
(2)②①③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解答;
(2)化学变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分子的过程。
【解答】(1) 如图甲的水电解实验中,检验b处的气体,发现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此判断b处气体氧气;
(2)图乙表示水电解的微观变化过程,其实就是水分子先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再生成氧分子和氢分子的过程,顺序为②①③。
20.(2023八上·丽水)在研究物质导电性实验时,将碳棒AB接到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说明碳棒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接着换上粗细相同长度更长的碳棒,发现灯泡的亮度变暗,说明碳棒的粗细相同时,电阻随长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导体;增大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容易导电的物体为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2)根据灯泡亮度确定电流变化,进而确定电阻变化即可。
【解答】(1) 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说明碳棒容易导电,即碳棒是导体;
(2)灯泡变暗,说明电流变小而电阻变大,那么得到:碳棒的粗细相同时,电阻随长度的增加而增大。
21.(2023八上·丽水)利用大气压原理解释现象时,同学们经分析后概括出以下思维模型:
(1)思维模型中的“?”处应填   (选填“开放”或“密闭”);
(2)中医拔火罐时,先用点燃的棉球加热火罐,再将火罐平贴于皮肤,不一会儿压强差使皮肤向罐内凸起。根据思维模型,火罐平贴于皮肤后通过   的方式减小罐内气压。
【答案】(1)密闭
(2)降低温度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 探究气体压强的变化时,应密闭气体;气体的质量一定时,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
(2)拔火罐是封闭的,棉球熄灭后,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从而使罐子压在皮肤上,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思维模型中的“?”处应填密闭;
(2)中医拔火罐时,先用点燃的棉球加热火罐,再将火罐平贴于皮肤,不一会儿压强差使皮肤向罐内凸起。根据思维模型,火罐平贴于皮肤后通过降低温度的方式减小罐内气压。
22.(2023八上·丽水)新能源汽车作为低碳环保的先行者,对降低碳排放有突出的贡献,我国提出了多项政策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如图所示是某国产品牌的电动汽车,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汽车蓄电池相当于   (选填“用电器”或“电源”);刚擦完车玻璃的干毛巾很容易吸附灰尘,这是因为带 电体具有吸引非带电的轻小物体的性质,但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排斥,这说明干毛巾   带电。
【答案】用电器;负
【知识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分析】(1)用电器消耗电能,电源提供电能;
(2)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答。
【解答】(1) 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即消耗电能,则汽车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
(2)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而这个带电体与其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干毛巾带负电荷。
23.(2023八上·丽水)阳光大课间活动时小龙突然出汗、面色苍白,经了解发现小龙未吃早饭,出现了低血糖的症状。读人体内血糖含量调节图,回答下列问题:
(1)X代表人体正常的血糖,A代表人体血糖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正常血糖值,在C处发生的变化是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2)正常人体中,血糖含量由于受到激素的调节和   调节的相互配合作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答案】(1)大于
(2)神经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1)将A和X的高度进行比较即可;
(2)根据血糖的调节方式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A处长方形高度大于X处长方形,则A代表人体血糖大于正常血糖值。
(2)正常人体中,血糖含量由于受到激素的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相互配合作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24.(2023八上·丽水)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已知R1的阻值为20Ω。
(1)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均为电压表时,两表的示数均如图B所示,则R2的阻值为   Ω;
(2)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时,电流表乙的示数为   A。
【答案】(1)5
(2)2.5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1)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2)首先根据分别计算出两个电阻的电流,然后根据I总=I1+I2计算即可。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当甲和乙都是电压表时,两个电阻串联,甲测电源电压,乙测R2的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甲的示数大于乙的示数;
根据B图可知,甲选择量程0~15V,分度值为0.5V,则示数为10V;
乙选择量程0~3V,分度值为0.1V,则示数为2V;
因此电源电压为10V,R2两端电压为2V,
则R1两端电压为:U1=U总-U2=10V-2V=8V;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子成正比,即:;

解得:R2=5Ω。
(2)当甲和乙都是电流表时,两个电阻并联,甲测通过R2的电流,乙测总电流。
那么电流表乙的示数为:I总=I1+I2=。
25.(2023八上·丽水) 小科取一只新鲜鸡蛋,进行以下实验。第一天放入水中,鸡蛋沉入水底(如图甲),取出鸡蛋擦干放置数天后,再放入水中,鸡蛋漂浮在水面(如图乙),鸡蛋两次所受的浮力   ,鸡蛋的密度ρ甲   ρ乙(选填“>”、“=”或“<”)。
【答案】>;>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比较浮力大小;
(2)根据浮沉条件比较鸡蛋密度变化。
【解答】(1)鸡蛋的体积不变,开始时浸没,则排开水的体积等于鸡蛋体积;后来漂浮,则排开水的体积小于鸡蛋体积,那么前者排开水的体积大于后者。根据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F甲>F乙。
(2)鸡蛋原来在水里下沉,即密度大于水;后来鸡蛋在水面漂浮,则密度小于水。比较可知,鸡蛋的密度ρ甲>ρ乙。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共35分)
26.(2023八上·丽水)萘乙酸(NAA)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与植物生长素相似。某同学决定“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他选用了番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NAA溶液作为培养液。在培养皿底部铺上纱布,分别用清水和不同浓度的培养液润湿,然后在每个培养皿中放入相同粒数的种子。在培养皿盖上标号,盖在培养皿上,观察胚轴的生长情况。三天后,数据如下表所示:
编号 1 2 3 4 5 6 7 8
浓度(mol/L) 清水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10-3
胚轴增长长度(mm) 11.3 12.2 13.1 13.1 11.9 10.9 8.9 7.9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第1组实验的作用是   ;
(2)最适宜番茄胚轴生长的NAA浓度范围是   mol/L。
【答案】(1)对比
(2)10-8-10-7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1)将不同浓度的培养液中胚轴的生长速度与清水中的生长速度对比,从而确定浓度对生产速度的影响。
(2)根据表格确定胚轴增长速度最大的浓度范围即可。
【解答】(1) 根据题意可知,设置第1组实验的作用是对比;
(2)根据图片可知,但NAA浓度范围为10-8~10-7moL/L时,胚轴的增长速度最大,则最适宜番茄胚轴生长浓度范围为10-8~10-7moL/L。
27.(2023八上·丽水)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常需要对粗盐进行提纯,小庆进行了以下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提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编号);
(2)在步骤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在步骤⑤中,蒸发盐水至蒸发皿中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
(3)用实验中提取的精盐配制食盐溶液,下列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
A.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B.使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提取的精盐中含有杂质
D.配制完成后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E.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的蒸馏水润洗
【答案】(1)③④②①⑤
(2)搅拌,加快溶解;出现较多晶体
(3)C;E
【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根据粗盐提纯的实验过程解答;
(2)根据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用途解答。根据蒸发结晶的注意事项解答。
(3)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要么是溶质质量偏小,要么是溶剂质量偏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粗盐提纯的步骤:③从试剂瓶中取出粗盐;④粗盐倒入烧杯,将水倒入烧杯;②用玻璃棒搅拌溶解;①过滤;⑤蒸发结晶。
(2)在步骤②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在步骤⑤中,蒸发盐水至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
(3)A.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会导致称出食盐质量偏大,故A不合题意;
B.使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根据“俯视大仰视小”可知,此时读出的示数偏大,而实际得到溶剂水的质量偏小,故B不合题意;
C.提取的精盐中含有杂质,会导致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偏大,故C符合题意;
D.配制完成后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由于溶液具有均匀性,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不合题意;
E.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的蒸馏水润洗,会导致溶剂水的质量偏大,故E符合题意。
故选CE。
28.(2023八上·丽水)小龙同学在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后,动手设计了相关实验(如图甲):将烧瓶中的水煮沸后停止加热,并马上将烧瓶倒过来,等水停止沸腾后,往烧瓶底部浇上凉水,观察烧瓶内水的沸腾情况。
(1)小龙的实验目的是验证   对水的沸点的影响;
(2)在实验过程中,小龙发现,烧瓶底部在浇上凉水后很容易破裂;为了更好地实验,小龙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乙),烧瓶中的水沸腾(如图a所示)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所示)。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重新沸腾。实验表明   ;
(3)若利用图c装置来验证“高压锅的原理”。当瓶内水沸腾后,小龙该如何操作   ,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1)气压
(2)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3)向内压活塞,向瓶内压入气体;水停止了沸腾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过程分析哪个因素改变即可;
(2)首先分析向外拉动活塞时瓶内气压的变化,再根据水重新沸腾确定沸点变化,最后描述二者关系即可;
(3)高压锅是利用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的原理,根据“相同体积的气体质量越大压强越大”确定操作方法,根据液体沸腾的条件确定观察到的现象即可。
【解答】(1)根据描述可知,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后,烧瓶内气体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因此小龙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气压对水的沸点的影响。
(2)向外拉动活塞,烧瓶内气体体积膨胀,压强减小,而水重新沸腾说明水的沸点降低,那么得到: 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
(3)若利用图c装置来验证“高压锅的原理”。当瓶内水沸腾后,小龙操作:向内压活塞,向瓶内压入气体。由于水的沸点升高,而现在水的温度低于沸点,因此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水停止了沸腾。
29.(2023八上·丽水)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托力,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对液体一定有向下的压力,小科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对液体压力大小的关系。
(1)小科利用天平、烧杯(底面积为100cm2)、水、金属圆柱体、细线和测力计,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在烧杯中盛适量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②用测力计测出圆柱体的重力G;
③如图所示,将圆柱体部分浸入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则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G-F; 保持圆柱体浸入水中的部分不变,向天平的右盘加上适量的砝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记下天 平的读数m2,则圆柱体对水的压力为   (用m1、m2、g表示)。
(2)下表为小科记录的实验数据:(表中h2>h1)
圆柱体的位置 测力计的示数F/N 天平的读数m/g
圆柱体未浸入 0.54 136
圆柱体部分浸入 0.44 146
圆柱体浸没深度h1 0.34 156
圆柱体浸没深度h2 0.34 ▲
表中“ ▲ ”的数据应为   。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当圆柱体浸没深度为h1时,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比圆柱体未浸入时增大了   Pa。
【答案】(1)(m2 -m1)g
(2)156;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对液体压力的大小或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3)20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天平平衡时,说明两个托盘上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据此推算圆柱体对水的压力;
(2)当圆柱体浸入深度相同时,它排开水的体积相同,即受到的浮力相同,据此确定天平示数的变化即可;
(3) 当圆柱体浸没深度为h1时, 根据天平的示数之差计算烧杯底部压力的增大量,再根据计算烧杯底部增大的压强。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当天平再次平衡时,烧杯和水的总重力与圆柱体对水的压力之和等于增加砝码后天平受到的压力,即m1g+F=m2g,解得:F= (m2-m1)g ;
(2)根据表格可知,当圆柱体浸入的深度从h1变为h2时,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它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相互作用力原理可知,圆柱体对水的压力不变,因此天平的示数不变,还是156。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对液体压力的大小或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3) 当圆柱体浸没深度为h1时, 天平的示数变化为;156g-136g=20g,则烧杯底部压力的增大量为:△F=mg=0.02kg×10N/kg=0.2N,则烧杯底部压强的增大量为:。
30.(2023八上·丽水)为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龙和小庆设计了如图甲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定值电阻R为5欧。请回答:
实验次数 一 二 三
电压/伏 1.0 1.5 2.0
电流/安 0.2 0.3 0.4
(1)若滑片P向右移时接入的阻值变大,请在图甲中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小龙发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故障可能是   ;
(3)小龙排除故障后,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如表,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4)小庆用另一组同规格器材进行实验,获得的数据作出U-I关系如图乙,发现与预期结果不一样,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
【答案】(1)滑动变阻器左下接线柱接入电路
(2)定值电阻R处断路
(3)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电流为0时,电压表有示数,意味着电压表没有调零,指针偏右,或者是电流表没有调零,指针偏左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描述确定变阻器选择的接线柱即可;
(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如果定值电阻断路,那么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此时测电源电压。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因此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零。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电流随电压的变化规律;
(4)注意分析电流表的示数为0时电压表有示数的意义即可。
【解答】(1)滑动变阻器应该与定值电阻串联,滑片向右移动时阻值变大,那么应该将左下角的接线柱与定值电阻右端相连即可,如下图所示:
(2)闭合开关,小龙发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R处断路;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电压和电流的比值相同,那么得到: 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
(4)小庆用另一组同规格器材进行实验,获得的数据作出U-I关系如图乙,发现与预期结果不一样,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电流为0时,电压表有示数,意味着电压表没有调零,指针偏右,或者是电流表没有调零,指针偏左。
四、解答题(本题有5小题,31题6分、32题8分、33题8分,34题9分、35题9分,共40分)
31.(2023八上·丽水)牛蛙容易饲养,生长繁殖快,某些生命活动与哺乳动物相似,常被用作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的实验材料。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研究其结构基础,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实验。
(1)实验一:用刺激性的液体触碰牛蛙后肢的趾尖,牛蛙出现了屈腿反射。为判断控制屈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脑还是脊髓,继续进行实验,得到如下实验结果。
步骤 实验材料处理 施加刺激 实验结果
1 先破坏蛙的脑部 用刺激性液体触碰后肢趾尖 有屈腿反射
2 继续破坏蛙的脊髓 用刺激性液体触碰后肢趾尖 无屈腿反射
由实验结果可知,控制牛蛙屈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
如将实验材料处理的顺序进行颠倒,无法得出科学的结论,原因是   ;
A.脑是高级神经中枢,进行实验研究应从脑部开始
B.脑部有感觉神经中枢,先破坏脊髓,牛蛙会有疼痛感
C.脊髓是脑和四肢的联系通路,脊髓破坏后,脑不能再控制四肢
(2)实验二:另取一只健康牛蛙,破坏其后肢中屈腿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后,用刺激性液体触碰后肢趾尖,牛蛙无屈腿反射现象。由此说明,完整的   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答案】(1)脊髓;A
(2)反射弧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1)当某个位置受到破坏后,如果出现了明显的不同现象,那么说明这个位置有控制作用;
(2)根据对脑部功能的认识判断;
实验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 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当牛蛙的脊髓受到破坏后,无屈腿反射,那么说明: 控制牛蛙屈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2)实验证明屈腿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中,且受大脑控制,如将实验材料处理 的顺序进行颠倒,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原因是脊 髓是脑和四肢的联系通路,脊髓破坏后,脑不能再控制四肢,故选A;
实验二:另取一只健康牛蛙,破坏其后肢中屈腿反射的传入和 传出神经后,用刺激性液体碰触牛蛙后肢的趾尖,牛蛙不能屈腿反射。由此说明,完整的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32.(2023八上·丽水)20℃时,向3个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回答:
烧杯编号 A B C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9 18 27
溶液质量/g 59 68 68
(1)实验所得3杯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
(2)若将A杯中的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   克;
(3)C杯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保留到0.1%)
【答案】(1)A
(2)941
(3)26.5%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当溶液中出现未溶解的固体时,此时溶液肯定饱和;
(2)首先根据“溶液质量=”计算出稀释后溶液质量,再减去原来的溶液质量即可;
(3)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加入27g氯化钠时,溶液质量为68g,即此时溶质质量为:68g-50g=18g<27g,因此50g水中最多溶解18g食盐,因此A为不饱和溶液,BC为饱和溶液;
(2)根据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知,0.9%的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为9g,因此溶液质量为 ,因此需加 水的质量为:1000g-59g=941g;
(3)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33.(2023八上·丽水)小明用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测量一个水晶球的密度,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该水晶球在空气中的重力G=2.5N。
(1)将该水晶球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此时水晶球受到的浮力F浮=   N;
(2)水晶球的密度为多少?
【答案】(1)1
(2)2.5×103千克/立方米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F浮=G-F拉计算水晶球受到的浮力;
(2)首先根据计算水晶球的体积,再根据计算它的密度。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则测力计的示数为1.5N,
那么水晶头受到的浮力:F浮=G-F拉=2.5N-1.5N=1N;
(2)水晶头的体积为:;
那么水晶球的密度为:。
34.(2023八上·丽水)某科技创新小组设计的体重计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用电压表的示数大小表示体重的大小。
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0为10Ω,电压表量程为0~3V,R是压敏电阻(阻值随平板受到的压力大小变化而变化),R的阻值与平板受到压力F对应的部分数据如下表,平板质量不计。
压力F/N 0 60 200 500 900 1500
压敏电阻R/Ω 30 25 20 15 10 5
(1)体重秤上不站人时,电压表读数为   伏。
(2)小明站在平板上称量时,电压表指针指在2.4V处,则小明的体重为多少牛?
(3)该秤的电源使用时间过长后电压会变小,这将导致体重的测量值如何变化?并说明理由。
【答案】(1)1.5
(2)500牛
(3)将导致体重的最大测量值增大。理由是:电压表最大测量值和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即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不变,而总电压减少,导致压敏电阻的电压减少,根据欧姆定律,得出压敏电阻的阻值会更小,从表格中看出,阻值越小,压力越大。从而导致体重的测量最大值增大。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表格确定压敏电阻受到压力为0时的电阻,然后根据R总=R0+R计算出总电阻,最后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计算电压表的示数;
(2)首先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计算出压敏电阻的阻值,再根据表格确定此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即可;
(3)首先根据电源电压的变化确定压敏电阻的电压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分析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化,最后根据表格确定压敏电阻受到压力的变化即可。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当体重秤上不站人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0,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30Ω;
则此时的总电阻为:R总=R0+R=10Ω+30Ω=40Ω;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即:;

解得:U0=1.5V;
即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
(2)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4V时,压敏电阻的电压U=U总-U0=6V-2.4V=3.6V;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即:;

解得:R=15Ω;
根据表格可知,此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500N;
即小明的体重为500N。
35.(2021八上·宁波期中)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已知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4mm2,限压阀的质量为98g。(大气压值取1×105Pa)
(1)说出高压锅为什么能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
(2)求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最大压强?高压锅内水温最高可以达到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如果要把这种高压锅向西藏地区销售,用这高压锅烧水时,要达到同样的最高温度;你认为需做哪些改进,如何改进?(举一例)
【答案】(1)高压锅内能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的原因:锅内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强,锅内水的沸点高于100℃。
(2)限压阀的自重对排气孔产生的压强 ;
则锅内达到的最大压强:p内=p大气+p自重=105Pa+0.7×105Pa=1.7×105Pa;
根据图像可知,锅内水温最高可以到达116℃。
(3)如果要把这种高压锅向西藏地区销售,由于海拔高度增大,因此大气压强会减小。根据p内=p大气+p自重可知,限压阀自重产生的压强要变大。根据G=F=pS可知,限压阀的重力要增大。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分析解答;
(2)首先根据
计算出限压阀的自重对排气孔产生的压强,再根据p内=p大气+p自重计算出锅内的最大气压,最后根据图像确定锅内的最高温度。
(3)首先根据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确定西藏地区大气压强的变化,再根据p内=p大气+p自重计算限压阀自重产生的压强的变化,接下来根据G=F=pS分析限压阀的重力变化即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