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考点15 液体压强1.了解液体压强的产生。 2.会进行液体压强的计算。 3.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规律。一、液体压强 1.产生: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 注意: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特点: (1)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2)同一深度的不同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朝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 (1)在液体压强的公式中,p表示液体的压强,单位是Pa,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液体的深度,单位是m,g一般取9.8 N/kg。 (2)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的形状均无关。 (3)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一般不等于液体的重力,只有柱形容器(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放到水平面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才等于液体的重力(F=G)。 三、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2)特点: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连通器中深度相同的各点压强相同。 (3)应用: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判断是不是连通器时,依据连通器的定义要看两点:一是各容器的底部必须是连通的;二是各容器的上部都是开口的。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解问题时应重点关注的地方: (1)应用的公式是P=ρgh; (2)g=9.8N/kg 有时题中为了计算简单给出g=10N/kg (3)ρ是指产生压强的液体的密度,一般给出,但对常见的液体水,其密度需记忆。ρ水=1.0×103kg/m3 (4)h是指深度,表示从自由液面到计算压强的那点之间的竖直距离,即深度是由上往下量的。对以上问题理解后,各量单位统一了,代入公式计算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母题1】(真题来源:丛台区校级开学)如图所示,在玻璃槽中装有水,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为塑料片(质量不计),在水面下的深度为,向管内缓缓注入硫酸铜溶液,已知,当塑料片恰好脱落时,玻璃管内液柱高度为 A. B. C. D. 【分析】不计塑料片的质量,塑料片恰好脱落时,玻璃管内、外液体对塑料片的压力相等,在受力面积相同时,根据可知,玻璃管内、外液体对塑料片的压强相等,根据求得玻璃管内的液柱高度。 【解答】解:不计塑料片的质量,塑料片恰好脱落时,玻璃管内、外液体对塑料片的压力相等,在受力面积相同时,根据可知,玻璃管内、外液体对塑料片的压强相等。 根据可得:, 即:, 解得:,故正确。 故选:。1.(真题来源:栾城区校级期末)物理实践活动中,小伟将杯高为薄壁圆柱状空杯(杯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放在电子秤上,如图甲所示。然后均匀向杯中缓慢倒水,电子秤所显示质量随杯中水的高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杯的质量为B.杯装满水时,水对杯底的压强为C.杯装满水时,水对杯底的压力为D.杯对电子秤的压强为时,杯中装有水的质量为【分析】(1)根据图像读出空杯的质量;(2)根据图像可知杯装满水时水的深度为,根据求出水对杯底的压强;(3)根据图像读出杯装满水时的总质量,然后求出水的质量,根据得出圆柱状空杯装满水时,水对杯底的压力;(4)利用求出水的体积,然后根据求出杯子的底面积;杯对电子秤的压强为时,根据可知杯子对电子秤的压力,根据得出得出杯子和水的总重力,根据得出杯子和水的总质量,根据得出水的质量。【解答】解:、由图像可知,水的深度为时,电子秤的示数为,即为空杯的质量,故错误;、由图像可知,装满水时,水的深度为:,则水对杯底的压强为:,故错误;、已知杯高为,则由图像可知水的深度为:时,电子秤的示数为,则水的质量:,故圆柱状空杯装满水时,水对杯底的压力,故正确;、根据可得水的体积:,则杯子的底面积:;杯对电子秤的压强为时,根据可知杯子对电子秤的压力,故杯子和水的总重力,杯子和水的总质量,水的质量,故错误。故选。2.(真题来源:长安区期末)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高,底面积为;杯内水重,水深,水的密度为,取。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 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分析】(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公式求解水对杯底的压强;根据计算水对杯底的压力;(2)根据水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与杯子的总重力,即计算水杯对桌面的压力;根据固体压强公式求解水杯对桌面的压强。【解答】解:、水对杯底的压强为:,故错误;水对杯底的压力为:,故错误;、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水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与杯子的总重力,即,故错误;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故正确。故选:。3.(真题来源:武邑县校级期末)如图是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受的压强是B.点所受的压强与所受的压强之比是C.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是D.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是【分析】从图上可以看出、和容器底部距离液面的高度,根据公式分别求出它们所受的液体压强,然后得出答案。【解答】解:、点所处的深度为,则点所受的压强,故错误;、点所处的深度为,则点所受的压强与所受的压强之比,故错误;、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为:,故错误;、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为:,故正确。故选:。【母题2】(真题来源:魏县期中)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A.茶壶 B.水池下的回水弯管 C.船闸 D.微小压强计 【分析】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容器中的水不流动时,各个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 【解答】解:、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下部是相通的,构成了连通器,故不符合题意。 、水池下的回水弯管,上端开口、下部连通,是连通器的应用,故不符合题意。 、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故不符合题意。 、微小压强计的一端有软管,是封闭的,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符合题意。 故选:。1.(真题来源:香河县期末)有关连通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相连通的装有液体的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B.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是相平的C.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且不流动时,液面相平D.连通器中,液面高低与容器的形状有关【分析】连通器是指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连通器特点是: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解答】解: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称为连通器,连通器内盛同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液面高低与容器的形状无关。故选:。2.(真题来源:平泉市期末)如图所示装置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过路涵洞 B.船闸C.茶壶 D.拦河大坝【分析】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是相平的。【解答】解:、过路涵洞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不符合题意;、船闸的上游与闸室下面通过阀门相通,当下游阀门关闭,上游阀门打开,上游与闸室内的水位逐渐相平,打开上游闸门,船就可以进入闸室;同理,船再进入下游,就通过了船闸,船闸使用了连通器原理,故不符合题意;、洗手间下水管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不符合题意;、拦河大坝上窄下宽,因为下面受到水的压强大,与连通器无关,故符合题意。故选:。3.(真题来源:唐县期末)下列物品不是连通器的是 A.船闸B.茶壶C.锅炉水位计D.冷热水淋浴器【分析】连通器的特点: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解答】解:、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当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故不符合题意;、茶壶的壶身和壶嘴上端都开口,底部相互连通,是连通器,故不符合题意;、锅炉水位计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特点,构成了连通器,故不符合题意;、冷热水淋浴器不是上端开口,底部相互连通的容器,不符合连通器的特点,故符合题意;故选:。4.(真题来源:永年区校级期末)在下列生活和生产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A.注射器 B.船闸C.离心式抽水机 D.用吸管喝饮料【分析】根据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解答】解:、注射器在吸药水时,是利用外界大气压大于其内部的压强,故药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注射器内部的,故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工作的,故错误;、船闸的原理先打开一端,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外面的船就可以开进船闸;然后把这一端船闸关闭,打开另一端的船闸,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船就可以开到另一端去,应用了两次连通器,故正确;、当装满水的水泵叶轮旋转后,其叶轮周围的空气变少,气压变小,外界大气压大于内部大气压,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水泵内,故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工作的,故错误;、在吸饮料时,细管内的气压变小,外界大气压大于管内大气压,故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压入细管中,故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工作的,故错误。故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