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14 压力和压强(精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14 压力和压强(精讲)

资源简介

考点14 压力和压强
1.了解压力的概念; 2.理解压强的概念并会计算压强。
一、压力 (1)定义: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方向:压力的方向是垂直物体表面并指向物体内部。 解读:压力并不都是由于重力引起的,也不一定与重力的方向相同。一般情况下,压力和重力大小并不相同,往墙上按图钉时压力与重力毫无关系,只有物体放到水平面上时,压力等于重力。 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区别压力重力产生原因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相互挤压而产生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吸引而产生的方向垂直指向接触面(只有接触面为水平方向时,方向才竖直向下)竖直向下
二、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解读: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但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所以研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 三、压强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2)定义式: (3)单位:(Pa) 1 Pa=1 N/m2 (4)压强和压力的区别: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就越大。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无关,而压强的大小等于单位面积上压力的大小,因此压强不但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四、改变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例如:压路机的轮子一般做的很重、锋利的刀口容易切东西。 (2)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例如:坦克上的履带。 解读:增大和减小压强,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一定条件的限制,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采用何种方法解决,如重型拖拉机安装有两条宽履带,原因是拖拉机本身很重,对地面的压力很大,要减小压强,不能减小压力,只能考虑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
利用压强公式解决计算题时思维方法 1.对压强公式P=F/S的理解: (1)压力F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方向也不一定是竖直向下。压力与物体表面垂直; (2)受力面积S是指物体相互挤压的面积,与物体表面积不一定相等,可以等于或小于物体表面积,但绝对不会大于物体的表面积。 (3)在理解了压力和受力面积之后,运用压强公式计算时,F的单位是牛顿(N),受力面积S的单位要用平方米(m2),这样得到物体所受压强P的单位是帕(Pa)。 (4)在讨论压力作用效果时,应该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即当压力F一定时,压强P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P与压力成正比。如果在增大压力F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那么物体受到的压强是增大的;在减小压力和同时增大受力面积时,压强是减小的,对后面两点希望大家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5)压强公式P=F/S既适用与固体,又适用与液体,也适用与气体。
【母题1】(真题来源:平泉市期末)用的水平力把重的长方体木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如图所示,则木块对墙壁的压力为   A. B. C. D. 【分析】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称之为压力;因此对墙的压力,当然是指垂直于墙面的力,而物体的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二者一个在竖直方向,一个在水平方向,互不影响。 【解答】解:木块对墙的压力是一个水平方向上的力,这个力来自于的水平力,而物体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力,因此,它的重力不会影响压力的大小,故这时木块对墙壁的压力应为。 故选:。
1.(真题来源:沧州期中)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与物体的重力有关,重力越大,压力越大
B.压强与压力成正比,压力越大,支持面受到的压强就越大
C.压强与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越大
D.压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大
【分析】(1)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压力的方向与受力面垂直,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当把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是由重力引起的,。
(2)根据压强公式,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之间的关系。
【解答】解:、当把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压力由重力引起;但有时压力与重力无关(如向墙上按图钉的压力与重力无关),所以说重力越大,压力不一定越大,故错误。
、根据压强公式可知,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压力越大,支持面受到的压强就越大,但题目中缺少受力面积一定这个条件,故错误。
、根据压强公式可知,压强与受力面积越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越大,但题目中缺少压力一定这个条件,故错误。
、根据压强公式可知,压强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大的物体,若受力面积比较大,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大,故正确。
故选:。
2.(真题来源:晋州市期中)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压力就是重力 D.压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分析】(1)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所以它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
(2)只有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
【解答】解:(1)对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重力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其它情况与物重不一定有直接关系,如压在竖直前面上的物体,压力与重力无关,故错误;
(2)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所以它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物体的受力面、接触面;故错误;正确;
故选:。
2.(真题来源:石家庄期末)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两个物块,在水平方向的力作用下,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与物块之间的摩擦力为
B.物块对物块的压力就是的重力
C.物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分析】(1)分析的运动状态可判断其是否受到摩擦力;
(2)将两物块看成一个整体,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可得出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3)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两物体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物块与物块之间的摩擦力为零,故错误;
、物块对物块的压力等于的重力,但不能说物块对物块的压力就是的重力,故错误;
、地面对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两物块的重力之和,故物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错误;
、物块对地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地面,地面对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物体,且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正确。
故选:。
【母题2】(真题来源:丰润区期末)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书包带做的较宽 B.图钉帽做得面积较大 C.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 D.剪刀有锋利的刃 【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解答】解:、书包带做的较宽、图钉帽做得面积较大、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不符合题意。 、剪刀有锋利的刃,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符合题意。 故选:。
1.(真题来源:丛台区校级开学)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对地面的压强之比,则  
A.它们的高度之比
B.它们的受力面积之比
C.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
D.它们的质量之比
【分析】利用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公式求出圆柱体的高度比;根据题意可知圆柱体底面积相同求出底面积之比,再根据、求出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和质量之比。
【解答】解:(1)因为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所以,其对地面的压强:,
所以,;
已知,,
则,
所以,
即它们的高度之比,故错误;
(2)已知,两圆柱体的粗细相同,即,故错误;
由可知:,故正确;
由可知:,故错误。
故选:。
2.(真题来源:丰宁县期末)如图甲图所示,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沿虚线将其截为相同的两块后,一块叠放在另一块上,如乙图所示。下列关于前、后两次物理量的判断正确的是  
A.总重力之比为 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C.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 D.受地面的支持力之比为
【分析】(1)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分析前后两次质量的变化得出重力变化,进一步得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
(2)分析前后两次的受力面积之比,结合得出前后两次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3)前后两次实心砖块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据此得出受地面的支持力之比。
【解答】解:、因为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前后两次的质量不变,重力不变,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故总重力之比和对地面的压力之比都为,故错误;
、因一块叠放在另一块上时,受力面积减半,
所以,由可知,前后两次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故错误;
、因前后两次实心砖块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
所以,砖的质量不变、重力不变,受地面的支持力不变,即受地面的支持力之比为,故正确。
故选:。
3.如图所示,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边长为,质量为。的边长为,质量为。取求:
(1)对地面的压强以及对地面的压强。
(2)将沿着竖直切去某一长度,将切去的部分叠放到上面,使对地面的压强和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求切去的长度。
(3)将沿着水平方向切去某一长度,将切去的部分叠放到上面,使对地面的压强是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的5倍,求切去的长度。
【分析】(1)正方体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重力公式计算的重力,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正方体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重力公式计算的重力,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将沿着竖直切去某一长度,将切去的部分叠放到上面,此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的重力与切去的部分的重力之和,进一步计算此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根据压强公式表示此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同理可表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对地面的压强和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解方程可得的值;
(2)将沿着水平方向切去某一长度,将切去的部分叠放到上面,此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的重力与切去的部分的重力之和,
进一步计算此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根据压强公式表示此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同理可表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对地面的压强是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的5倍,解方程可得的值。
【解答】解:(1)正方体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正方体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将沿着竖直切去某一长度,将切去的部分叠放到上面,此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的重力与切去的部分的重力之和,
即,
此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对地面的压强和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
解得;
(3)将沿着水平方向切去某一长度,将切去的部分叠放到上面,此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的重力与切去的部分的重力之和,
即,
此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对地面的压强是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的5倍,即,
解得。
答:(1)对地面的压强为,对地面的压强为;
(2)将沿着竖直切去某一长度,将切去的部分叠放到上面,使对地面的压强和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切去的长度为;
(3)将沿着水平方向切去某一长度,将切去的部分叠放到上面,使对地面的压强是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的5倍,切去的长度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