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考点12 力 重力 弹力 摩擦力1.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 2.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用符号F表示。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力不能单独存在)。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 N。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7.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④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时增大、同时减小。 8.力的测量: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3)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作“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二、弹力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2.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弹性形变: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发生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3.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4.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同一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力大小还与物体的材料有关,不同材料的物体,发生相同的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大小不同,即弹性强弱不同。 5.弹力的基本特征: (1)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是不会发生弹力作用的。 (2)弹力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拉力(如橡皮筋、弹簧等),另一类是压力和支持力(如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 (3)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且总是与接触面垂直。 (4)作用点:作用在施加外力的物体上,也可等效在接触面的一点上。 三、重力 1.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符号是G,单位是N。 2.重力区别于其他力的基本特征是: (1)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无论固体、液体、气体都受地球的吸引。 (2)重力特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 (3)重力的施力者是地球,受力者是物体。 3.重力的三要素 (1)重力的大小: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G=mg,其中g=9.8 N/kg,粗略计算的时候g=10 N/kg。表示:质量为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 N。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对于整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个点上,这个点就叫做物体的重心。我们通常把物体的重心当作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不规则的物体,我们可以采用支撑法和悬挂法来确定它的重心。 ※重心的位置不一定总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圆心,空心球的重心在球心。 4.稳度 稳度就是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越大,物体就越不容易倾倒。 提高稳度的方法:一是增大支持面,二是降低重心。 5.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四、摩擦力 1.摩擦力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A.接触面粗糙。 B.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 C.两个物体之间要发生运动或已经相对运动。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的种类: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5.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①与物体间的压力有关;②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③与物体的运行速度、接触面积的大小等无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增加物体间的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7.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②用滚动代替滑动;③加润滑油;④利用气垫。⑤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质量和重力的关系 质量重力 区 别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符号mG量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矢量),且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单位KgN计算公式m=ρVG=mg测量工具天平、秤弹簧测力计联系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是:G=mg【母题1】(真题来源:定州市期末)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成语“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B.“以卵投石,尽天下之卵,不可毁也”说明只有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不受力 C.力只能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D.施力物体施力在前,受力物体受力在后 【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如磁铁吸引铁钉)。 (4)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施力与受力同时产生。 【解答】解:、成语“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正确;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卵投石时,鸡蛋和石头都受到力的作用,故错误; 、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如磁铁吸引铁钉),故错误;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施力与受力同时产生,故错误。 故选:。1.(真题来源:满城区校级期末)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不会产生力的作用D.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一种作用【分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有接触力和不接触力两种。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故错误;、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产生力的两个物体间一定发生了相互作用,故错误、正确;、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如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故错误。故选:。2.(真题来源:路北区期末)下列运动场景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不同的是 A.百米短跑运动员加速跑过终点B.跳水运动员压弯跳板C.足球被踢出后沿曲线运动D.篮球碰到篮板改变运动方向【分析】(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速度大小的变化和运动方向的变化都称为运动状态的改变。(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解答】解:、百米短跑运动员加速冲过终点,速度发生了变化,是力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跳水运动员压弯跳板,运动员给跳板一个力,使跳板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沿曲线运动,足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是重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篮球碰到篮板改变运动方向,篮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是弹力改变了篮球的运动状态;综上可知,对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项。故选:。3.(真题来源:临西县期末)如图所示,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用力拉弓,弓弯了 B.用力蹬,自行车加速前进C.用力踢球,球飞出去 D.用力撑杆,向前滑行【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解答】解:、用力拉弓,弓弯了,拉力使弓的形状发生发生了变化,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用力蹬,自行车加速行驶,自行车的速度发生变化,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用力踢球,球飞出去,球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用力撑杆,向前滑行,滑雪运动员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由此可知,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故选:。【母题2】(真题来源:满城区校级期末)春分到,蛋儿俏,“春分立蛋”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下列“立蛋”中包含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鸡蛋所受重力约为 B.把鸡蛋拿到月球重力不会发生变化 C.鸡蛋“立”着和“躺”着重心没有发生变化 D.春分最容易“立蛋”是由于当天受到的重力最小 【分析】(1)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利用计算出两个鸡蛋的重力; (2)同一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约为地球上重力的; (3)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的位置会影响物体的稳定性; (4)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解答】解:、一个鸡蛋的质量在左右,两个鸡蛋受到的重力为,故正确; 、把鸡蛋拿到月球重力,鸡蛋受到的重力会减小,故错误; 、鸡蛋“立”着的时候比“躺”着的时候重心更高,故错误; 、鸡蛋的质量不变,由可知,鸡蛋的重力也是不变的,故错误。 故选:。1.(真题来源:广阳区期末)如图所示,为正在太空中运行的我国天宫空间站,假设该空间站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驻留在空间站中的航天员们不能完成的是 A.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B.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C.让笔记本悬浮在空中 D.用握力棒锻炼臂力【分析】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因此,与重力相关的实验将无法完成,结合选项中的描述逐一判断。【解答】解:、太空中虽然失重,但弹簧的弹力依然存在,所以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是可以进行的,故能完成;、虽然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即质量不会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但质量的测量需要借助物体的重力来进行,所以在失重状态下,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是无法实现的,故不能完成;、太空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因此,可以让笔记本悬浮在空中,故能完成;、太空中虽然失重,但弹力依然存在,所以用握力棒锻炼臂力是可行的,故能完成。故选:。2.(真题来源:唐县期末)对于重力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A.测量物体重力的工具是天平B.飞机在高空飞行时不受重力C.重力的单位是D.增大支撑面,降低重心,能提高物体的稳定程度【分析】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即指向地心。测量重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提高稳定程度的方法是增大支撑面、降低重心。【解答】解:、测量物体重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故错误、飞机在高空飞行时也会受重力,故错误;、重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故错误;、提高稳定程度的方法是增大支撑面、降低重心,故正确。故选:。3.(真题来源:平泉市期末)过年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如图所示为利用自制的重垂线贴年画时的情景,为了把年画贴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B.换用质量较大的重锤C.转动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D.转动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铅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据此原理分析作答。【解答】解: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如果画框和铅垂线是平行的,则画框的竖边是竖直的,否则画框的竖边不竖直,由图知,画的左端偏高,为了把画贴正,调整挂画,使挂画的长边与铅垂线平行。故选:。【母题3】(真题来源:清苑区期末)如图甲所示,将一根弹力皮筋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用的水平力拉另一端,弹力皮筋伸长了。改为两手分别拉该弹力皮筋的两端,如图乙所示,该弹力皮筋也伸长了,则左、右手分别用力 A. B. C. D. 【分析】当弹力皮筋受力平衡,保持静止时,墙对弹力皮筋的拉力大小等于人对弹力皮筋的拉力大小;弹力皮筋两次伸长量相同,所受拉力不变,且弹力皮筋两端所受人的拉力大小相等。 【解答】解:甲图中弹力皮筋伸长了,拉力为,则墙对弹力皮筋的拉力也为;乙图中改为两手分别拉该弹力皮筋的两端,其中一只手跟墙一样起到了固定弹力皮筋的作用,因为弹力皮筋也伸长了,所用拉力也不变,还是,所以两只手所用的拉力均为。 故选:。1.(真题来源:平泉市期末)如图所示的一次性医用口罩,由罩体、松紧和铝条组成。配戴时,罩体紧粘面部,松紧跨在两耳耳根后,用手指紧压铝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覆盖鼻子、嘴巴。关于该口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罩体没有发生形变B.压弯的铝条发生的是弹性形变C.松紧形变后会对耳根处产生弹力的作用D.松紧拉得越长,对耳根处的弹力越小【分析】(1)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改变叫做形变;(2)压弯的铝条自身不能恢复原状,属于非弹性形变;(3)松紧发生弹性形变后会对与其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4)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则弹力越大。【解答】解:、由题干描述可知,罩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所以发生了形变,故错误;、去掉外力后铝条不能恢复原状,所以压弯的铝条发生的是非弹性形变,故错误;、松紧发生的是弹性形变,它对与其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故正确;、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则弹力越大,故错误。故选:。2.(真题来源:阜平县期末)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受到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下列有关桌面对茶杯支持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B.它是由于茶杯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C.它不属于弹力D.它是作用在桌面上【分析】(1)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在恢复原状过程中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2)拉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3)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解答】解:、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是桌面发生弹性形变后对茶杯产生的弹力,故正确,错误;、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的实质是弹力,故错误;、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茶杯,作用点在茶杯上,故错误。故选:。3.(真题来源:路北区期末)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的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 B. C. D.【分析】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肯定会发生形变,所以弹簧测力计一定有示数;我们通常所说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由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大小决定的。【解答】解: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时候都是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的,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受到的就一定是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力,题中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受到了的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故选:。【母题4】(真题来源:桥西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两个水平拉力而保持静止,已知,,那么物体受到物体和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应分别为 A.、 B.、 C.、 D.、 【分析】解题时分别通过以和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二力平衡及力的合成可得出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解答】解:在水平向受拉力及摩擦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故由二力平衡可得,;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受的摩擦力为; 对整体进行分析,则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及地面对的摩擦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故三力的合力应为零,则摩擦力; 故选:。1.(真题来源:丛台区校级开学)如图所示,一长方体木块,置于同一粗糙水平面上,甲图木块竖放,乙图木块平放,丙图木块平放并在其上加一重物。在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匀速拉动长方体所需的水平力分别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分析】(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匀速拉动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分析拉力的大小。【解答】解:(1)甲、乙两图中,虽然木块的放置方式不同,但它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自身的重力,而重力不变,所以其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相同,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这两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相等;由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2)丙图中,在木块上加放一个重物后,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变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变大,即;木块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由此可知。故选:。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体育中考时投实心球,投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实心球有惯性C.举重运动员比赛前手上涂抹“镁粉”,目的是减小摩擦D.马拉车向前运动时,车受到向后的摩擦力,马受到向前的摩擦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3)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受到力,会给施力物体一个反作用力。【解答】解:A、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故A错误。B、体育中考时投实心球,投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实心球有惯性,故B正确。C、举重运动员比赛前手上涂抹“镁粉”,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D、相互作用力应该是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产生的一对力,车受到的摩擦力与马受到的摩擦力不是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故D错误。故选:B。3.(真题来源:承德期末)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矿泉水瓶的瓶盖上有许多竖条纹B.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C.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D.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分析】(1)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减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解答】解:、矿泉水瓶的瓶盖上有许多竖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不合题意;、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不合题意;、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不合题意;、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使接触面脱离,从而减小摩擦,故符合题意。故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