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教案
一、核心素养目标:
唯物史观:了解和掌握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的统治危机;了解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掌握明治维新对日本产生的巨大影响。
史料实证:通过图片和史料研读,分析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特点和多样性,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得出日本兴衰的启示。
历史解释:搜集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地图和数轴的展示,学生会从空间和时间上更加立体地感受到19世纪下半期的日本处于一个历史转型时期,从而准确全面地理解明治维新这一历史事件。在时代的大潮下,使学生深刻理解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家国情怀:认识到改革是强国之路,积极学习他国长处、及时进行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主要内容、意义;
教学难点:日本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上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从渴望主宰自身的命运到渴望成为世界的主角,究竟是什么在主导这个岛国如同海潮般激荡起落的命运呢?
——《大国崛起》本课我们学习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二)、讲授新课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背景:
材料: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特指以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
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1603--1867)。德川家族对日本的统治是通过幕府的形式实现的。
材料:全国约30%的土地在德川家族的“征夷大将军“名下,其余的土地被分封给260多家藩侯(称”大名”)。大名对幕府负担义务,他们在领地内具有相对独立的统治权。通过分封领地和赏赐禄米,将军,大名与武士结成君臣,主从关系。
材料说明了什么事件?
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
上述图片说明了什么?
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被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只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
材料:材料:18世纪中期,日本商业资本开始首先渗入农村的纺织业……形成以分工为基础的手工工场。19世纪前半期,手工工场从纺织业扩展到油、酒、纸、糖、陶瓷、蜡烛、采矿、海产加工等生产部门,数量也不断增加。1854年,日本全国雇用十人以上的手工工场约有300所。1867年,全国生产部门的手工工场共约400多所。纺织业和棉织业仍是其中发展较快的生产部门。
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材料中现象。
日本出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人教社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介绍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实行锁国政策时写到:“为了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只允许同中国、朝鲜、荷兰等国通商。”日本锁国之后,还留下了惟一的一个对外交往通道,那就是允许在九州的长崎同中国商人进行贸易,在出岛(幕府在长崎附近以人工填海方式,造了一个数万平方米的小岛,名曰出岛,强令欧洲人迁居此岛,以避免与日本国民的接触)同荷兰商人保持贸易往来。
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只允许日本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
材料:1853年7月8日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率领4艘战舰,驶入江户湾浦贺港。由于其船体为黑色,又不断喷出漆黑的浓烟,发出轰鸣,所以日本人称作“黑船”。
材料:1854年,美国强迫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日本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允许美国派驻领事等。后来俄、英、法等国相继强迫日本签定类似的不平等条约。
西方列强入侵,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1853—1854年,美国海军舰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其他西方国家也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二、倒幕运动
1、背景:
材料一:开港通商后……许多手工工场破产,外国人用白银套购黄金,造成日本大量黄金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材料二:
思考:当时的日本面临着哪些社会问题?
开港通商之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破产。当时,日本的黄金价格低于世界市场的价格,外国人用白银套取黄金,造成日本大量黄金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2、倒幕运动:
面对民族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遭到越来越多人的反对。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的公卿,发动倒幕运动。
相关史事:
3、倒幕运动过程:
(1)1868年1月,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支持睦仁天皇亲政。
(2)同年,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3)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
同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天皇及政府机构迁到京。
三、明治维新
1、明治维新含义:
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内容:
材料:1871年8月29日,在萨、长、土三藩合作下,调集一万兵力于东京,并由西乡隆盛、木户孝允、板垣退助、大隈重信等掌握政府中枢,而后召集在京的各藩知事,命令废藩。成立东京府、大阪府、京都府三府和三百零二县。原为旧藩主的知藩事,其家禄和华族身份得到保证,本人移居东京。各藩的年贡移交政府,债务也由政府承担。中央任命府知事掌管东京府、大阪府、京都府三府,县令治理各县,以代替知藩事,使权力集中于中央。
同年11月,日本实行改置府县,对府县进行统一、废除,合计共设三府七十二县。废藩置县,从而结束了日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思考,明治维新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材料:“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 ——1872年征兵告谕
材料: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在《御笔信》中郑重宣布:“经营天下,安抚汝等亿兆,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材料:日本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武士垄断军职的特权;灌输“武士道”精神和忠君爱国思想,把效忠天皇作为军人的天职。
通过材料分析军事上采取哪些措施?
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
材料:大凡国之富强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
——1874年大久保利通《关于殖产兴业建议书》
根据材料分析经济上采取哪些措施?
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材料:国家富强之途……第一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良能,使进入文明开化之域。 ——伊藤博文
材料:1871年,为了学习欧美国家的先进思想和技术,明治政府派遣代表团出访欧美各国,实地考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情况。
这是位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一所小学校,建于1876年,是一所新式学校。明治时期,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君爱国思想,同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上述材料反映明治维新的哪一方面措施?
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意义:
材料一:
材料二:有人说:“日本近百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同时孕育在明治维新中”。
材料反映明治维新起了哪些积极作用?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材料: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宪法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一切大权,政府只对天皇负责。
材料:新式军队称为“皇军”,向军人灌输忠于天皇的封建思想。1878年颁布的“军人训诫”中,要求军人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并且以“武士道”精神作为军人的行为准则。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
但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材料:1876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
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三)、课堂小结: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四)、课堂练习:
1、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这里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 C )
A.中下级武士破产 B.西南大名的强大C.民族危机的加剧 D.倒幕运动的胜利
2、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文中的“社会变革”是指(B ) A.武装倒幕 B.明治维新 C.签订《美日亲善条约》 D.迁都东京
3、“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理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 D )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4.有学者认为,日本成为文明国家是由于学习了朝鲜、中国、印度和欧洲文明。明治维新最能体现学习欧洲文明的是( C )
A.废藩置县 B.忠君尚武 C.殖产兴业 D.科举取士
(五)、板书设计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背景
2、美国打开日本国门
二、倒幕运动
1、背景
2、倒幕运动过程
三、明治维新
1、明治维新含义
2、内容
3、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