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科学五年级下册(教科版)3.1地球—宇宙的奇迹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科学五年级下册(教科版)3.1地球—宇宙的奇迹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

资源简介

3.1 地球—宇宙的奇迹
1.到目前为止,除地球之外,人类还 其他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
2.我们的地球:平均半径约为 千米;大气层平均厚度约 千米;海洋平均深度约为4千米;大陆地壳厚约15~80千米,大洋地壳厚约2~11千米。
3.大气就像是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张毛毯,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 ℃,适宜生命存在。
4.火星和金星的大气基本上都 氧气,唯有地球的大气中有大量的氧气。
5.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正好位于离太阳不太近也不太远的一段距离内,保证了地球上有 。
6.地球上有 ,使 能够蓄积在地球表面。
7.火星的气候会短期反复地 ,而地球的气候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
8.海洋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资源宝库,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 等多种资源。
9.据统计,目前所知道的海洋生物有21万多种,其中海洋植物约1万种。海洋生物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大气中 的主要吸收者之一。
10.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 等生存的基本条件。地球是唯一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11.如果我们来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保证 等生存条件。
:基础过关练
一、选择题
1.两个同学玩抛接地球仪游戏,每次接住后统计不同手指接触的颜色次数,抛接多次后计算接触到蓝色部分的次数的和,约占所有颜色接触次数总和的( )。
A.二分之一 B.四分之二 C.三分之二
2.天宫课堂第二课中王亚平老师做太空“冰雪”实验时,用一根小棍点在液球上,球体瞬间开始“结冰”,这枚“冰球”摸上去是( )。
A.温热的 B.冰凉的 C.和体温一样
3.地球的周围由一层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神舟十三号的三名航天员于2022年4月16日返回地球,穿过大气层需要5-6分钟,请问大气层的平均厚度大约是( )。
A.15千米 B.1000千米 C.38万千米
4.在太阳系中,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
A.地球上有生命的存在B.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C.地球上有昼夜现象
5.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既稀薄又寒冷,表面遍布撞击坑。虽然火星是地球的“邻居”,但人类无法在火星生存的原因是( )。
①火星的大气中缺乏氧气
②火星气候会在短期内剧烈变动
③火星没有稳定的液态水
④火星的大气层稀薄,经常遭受陨石撞击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6.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和多种资源,地球上的水圈为生命提供所需要的 ,地球上的大气层为动植物提供 ,地球上的土壤为植物提供 ,地球上的岩石、土壤为动物提供 。
7.地球为我们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比如:地球上的岩石和 ,使雨水能蓄积在地球表面; 就像是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张毛毯,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15℃,适宜人类生存。
8.地球是一颗独特星球,为生命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如:平均厚度为1000千米的大气层、 、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气候。
9.在太阳系中,火星和金星的大气几乎都不含氧气,只有 的大气含氧气适合人类居住。地球上南极冰川的水,温度 (填高于或低于)0℃。
10.地球表面有大气层,使得它的实际平均气温为 ℃;大气中也含有大量的 ;而地球距离 的位置不太近也不太远,保证了地球上有 水……这些因素的综合存在,使得地球这个行星适合生命的存在。
三、判断题
11.天宫课堂第二课中,王亚平老师做“水油分离试验”通过旋转可以实现水油分层,是旋转产生了离心力作用使浮力现象重新出现了。( )
12.水是生命之源,所以判断一个星球是否适合人类生存只需要看其是否有液态水。( )
13.大气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维持在15摄氏度左右,适宜生命存在。( )
14.前些日子,我国三名宇航员完成了为期六个月的太空出差任务,平安返回地球,从空间站上看,地球蓝色的部分是陆地。( )
15.太阳系中,金星和火星的条件与地球比较接近。与太阳的距离也比较相似,因此。金星和火星上也有可能存在生命。( )
:拓展培优练
四、简答题
16.某公司计划在2030年前后将人类送往火星,让地球生命能在另一个星球上生息和繁衍。你觉得人类到达火星后会遇到哪些困难?人类能在火星上生存下去吗?写出你的看法。
17.地球为生命提供了哪些基本的生存条件?为什么说要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
18.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进驻天和核心舱,进行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宇宙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保证哪些生存条件呢?
未发现
2. 6400 1000
3. 15
4. 不含有
5. 液态水
6. 岩石和土壤 雨水
7. 剧烈变动 保持稳定
8. 生物、矿产、能源
9. 二氧化碳
10 氧气、水、食物、适宜的温度、能源、大气层、栖息地
11. 氧气、水、食物、适宜的温度
1.C
详解:地球上约三分之二是蓝色的海洋,因此抛接地球仪游戏中,接触到蓝色部分的次数约占总次数的三分之二。
2.A
详解:“天宫课堂”属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成就,这充分展示了中国精神,显示了中国力量。2022年3月23日15时44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这一幕仿佛发生在“魔法世界”:透明的液球飘在半空中,王亚平用一根小棍点在液球上,球体瞬间开始“结冰”,几秒钟就变成通体雪白的“冰球”。王亚平说,这枚“冰球”摸上去是温热的。
3.B
详解:我们的地球:平均半径约为6400千米;大气层平均厚度约1000千米;海洋平均深度约为4千米;岩石层平均厚度约为30千米(海底部分约为7千米)。
4.A
详解:在太阳系中,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地球上有生命的存在。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是我们人类的唯一家园,太阳系里除了地球,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地球给生命提供了空气、水、营养物质等生存所必需的条件。
5.C
详解: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说明火星的大气中缺乏氧气;火星既稀薄又寒冷,说明候会在短期内剧烈变动,没有稳定的液态水;火星表面遍布撞击坑,说明大气层稀薄,经常遭受陨石撞击。所以虽然火星是地球的“邻居”,但人类无法在火星生存。
6. 水 空气 营养 栖息地
详解: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动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种类丰富、数量巨大。这些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和多种资源,地球上的水圈提供生命所需要的水。地球上的大气层为动植物呼吸提供氧气。地球上的土壤为植物提供养分,利于植物扎根。地球上的岩石、土壤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地球与太阳适宜的距离,使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生命存在。
7. 土壤 大气
详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正好位于离太阳不太近也不太远的一段距离内,保证了地球上有液态水。地球上有岩石和土壤,使雨水能够蓄积在地球表面。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大约有2000-3000 千米厚,人们把这层厚厚的空气叫做大气层。大气就像是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张毛毯,使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为15°C,适宜生命存在。
8.适量的水
详解: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所以陆地少、海洋多。地球是一颗独特星球,为生命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如:平均厚度为1000千米的大气层、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气候。
9. 地球 低于
详解:大气就像是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张毛毯,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15℃,适宜生命存在。火星和金星的大气基本上都不含有氧气,唯有地球的大气中有大量的氧气。地球上南极冰川的水,温度低于0℃。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冰川水融化。
10. 15 氧气 太阳 液态
详解:大气就像是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张毛毯,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15℃,适宜生命存在。火星和金星的大气基本上都不含有氧气,唯有地球的大气中有大量的氧气。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正好位于离太阳不太近也不太远的一段距离内,保证了地球上有液态水。地球上有岩石和土壤,使雨水能够蓄积在地球表面。火星的气候会短期反复地剧烈变动,而地球的气候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
11.√
详解:3月23日15时44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地球人”又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天宫课堂第二课中,王亚平老师做“水油分离试验”通过旋转可以实现水油分层,是旋转产生了离心力作用使浮力现象重新出现了。
12.×
详解:水是生命之源,液态的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只有液态的水还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生存的条件,还有适宜的温度,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等其他条件。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
13.√
详解: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是我们人类的唯一家园,太阳系里除了地球,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地球给生命提供了空气、水、营养物质等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大气就像是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张毛毯,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15℃,适宜生命存在。
14.×
详解:地球上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所以从太空中看地球,呈蓝色的面积最大,是地球上的海洋,咖啡色部分可能是没有植被的陆地,绿色部分可能是森林或草原,白色是冰雪和云层。
15.√
详解: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既美丽又充满活力的和谐星球,是形形色色的生物和非生物共同组成了这个和谐而生机勃勃的自然界。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火星上是否拥有生命。在太阳系中,金星和火星的条件与地球比较接近,与太阳的距离也比较相似,因此,金星和火星上也有可能存在生命,但是目前为止金星和火星上还没有发现生命。
16.(火星上大气稀薄,空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火星上水资源较少,主要存在于火星南北极的冰盖和火星土壤中,缺乏地表液态水;火星上也未发现有动植物存在,火星上气温比地球南北极还要低。
本题没有标准答案,能给出自己的判断依据即可。)
乐观的观点:人类能在火星上生存,火星上有空气、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可以种植植物,给人类提供食物、氧气,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有跟地球接近的昼夜长短周期。火星基地建成后,人类是可以生存的。
悲观的观点: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人类不能在火星上生存,火星上的空气很少,氧气更少,人无法在火星上自由呼吸;火星上缺乏食物和水,人类难以在火星上生存。
详解: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登陆火星的梦想正在变得越来越接近现实。然而,如果第一个人类真的成功登陆火星,他们将面临一系列巨大的挑战和危险。
首先,人类需要解决在火星的生存问题。火星的气候极端恶劣,其大气和地表都充满了致命的辐射。火星上大气稀薄,空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火星上水资源较少,主要存在于火星南北极的冰盖和火星土壤中,缺乏地表液态水;火星上也未发现有动植物存在,火星上气温比地球南北极还要低。人类必须开发出有效的防护措施,才能够在此环境下生存。
其次,人类需要解决食品和水的问题。火星上几乎没有水源或土壤,也没有大气中的氧气。因此,人类必须将所有必需物资都带到火星上,并在那里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系统。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第三,人类需要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在火星上孤独、隔离和压力都会给航天员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为了避免出现类似于“航天员疯狂综合征”的情况,必须采取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医疗保健措施。
第四,人类需要解决通信和数据传输问题。火星与地球之间的信号延迟很大,这会对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新技术需要被开发,以确保高质量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最后,人类面临着飞行安全的挑战。在火星飞行中,任何一点小失误都可能导致致命的后果。因此,要达到成功的登陆和返回任务需要工程师和科学家们精益求精的努力和无尽的实验。总而言之,人类登陆火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智慧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早日成功从火星返回并夺取了更多的太空奇迹将成为现实。
17.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水、空气、适宜的温度以及各种赖以生存的资源。我们的地球在人类已探索的宇宙星体中是唯一具备生命生存的适宜环境的星球,所以我们要珍爱与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详解: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半径6400千米。地球四大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15℃。这些条件决定了适宜生命生存。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所以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18.充足的氧气、水、食物、通讯设备等
详解: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要掌握宇宙知识的相关内容。2022年6月5日,三名宇航员刘洋、陈冬和蔡旭哲乘坐“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抵达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准备好充足的氧气、水、食物、通讯设备等等。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水、动植物,温差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