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节 地球的公转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2.知道五带划分的依据、气候特征和寒带具有的地理现象。3.◎重点:通过演示,归纳二分二至日昼夜长短变化的情况,感受四季的变化。【预习导学】知识点一 四季的变化1.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 , , 。 2.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表格。日期 节气 太阳直射点 位置 昼夜长短情况3.21 6.22 赤道上 ; 北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 ; 南半球 ,南极圈以南出现 9.23 12.22 赤道上 ; 北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 ; 南半球 ,南极圈以南出现 知识点二 地球上的五带1.划分依据:根据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 。 2.五带(下图):A 、B 、C 、D 、E 。 3.五带分界线(上图)① 、② 、③ 、④ 。 4.填表温度带 气候特征 有无 太阳直射 有无极昼、 极夜现象寒带 无 温带 无 无 热带 无【合作探究】1.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完成下列问题。(1)一年之中,同一地点每天中午太阳都升得一样高吗 如果不一样,那么什么季节升得高些,什么季节比较低 (2)在同一天中,早晨、中午与傍晚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厉害 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呢 (3)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呢 2.读教材P20图1-4-4“地球上的五带”,按下列步骤进行探究分析。(1)找出划分五带的分界线。(2)说出并记住五带的名称。(3)观察平行的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以后,不同纬度的地区太阳高度角有何差异 由此分析五带形成的原因。(4)归纳总结五带的特点。3.家住南昌的小明善于观察,一年中,他在不同时期记录了当地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如下图),请判断A、B、C、D四幅图中哪一幅是冬至日的记录图并说明理由。【答案】知识点一 四季的变化1.昼夜长短的变化 极昼、极夜现象 四季的更替 五带的形成2.春分 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 北回归线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 极昼 昼短夜长 极夜 秋分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冬至 南回归线 昼夜平分昼短夜长 极夜 昼长夜短 极昼知识点二 地球上的五带1.太阳光热的多少2.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3.北极圈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南极圈4.终年寒冷 有 四季分明 终年炎热 有 【答案】合作探究1.(1)不一样高。夏季高,冬季低。(2)中午。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所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越多,反之越少。(3)地面所得到的太阳光热由春季向夏季逐渐增多,夏季所得太阳光热最多,然后由夏季向秋季和冬季逐渐减小,冬季所得太阳光热最少。2.(1)略。(2)略。(3)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地表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多有少,冷热就有了差别。(4)略。3.D是冬至日的记录图。因为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高度角最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