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牧童》音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音乐表现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牧童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学会演唱牧童歌曲,掌握正确的唱法和发音技巧。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2. 创意实践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方式,感受牧童音乐的魅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其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在音乐创作和表演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 审美感知目标:培养学生对牧童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愉悦,增强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4. 文化理解目标:了解牧童音乐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引导学生在音乐中体会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拓宽文化视野。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能够用自然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2. 【难点】能够掌握切分节奏以及变化音的演唱,能够用和谐统一的声音进行二声部合唱。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请大家看看这幅地图,它表示的是哪个国家的领域?斯洛伐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位于欧洲,依山傍水,草原辽阔,那里的人民热情豪放。斯洛伐克民歌历史悠久,广为传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斯洛伐克的民歌,它是一首描写牧童生活的歌曲,名字叫做《牧童》。请大家欣赏动画音乐,说说动画中的歌曲是用什么形式来演唱的?通过播放歌曲《牧童》,并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牧童的音乐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讲授(1)动画中的歌曲是用什么形式来演唱的?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合唱(2)我们再次欣赏乐曲《牧童》,想一想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愉快活泼的(3)我们试着唱一唱它的旋律吧!在演唱时除了注意音准,还要注重节奏的准确切分,要把切分节奏唱得活泼、跳跃。(5)第三句连续的切分节奏要唱得有推动感。最后一个乐句旋律下行,声音的位置不要落下来,时刻保持高位置。(6)通过以下方式一起学习第一段歌词:A,独自熟悉歌词。B.全体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C,跟琴演唱歌词。(7)唱歌曲——二声部合唱进行慢速的两声部演唱,注意三度音程的和谐。(8)按照乐谱上的节奏演唱第三乐句的旋律。(9)合唱练习在钢琴的伴奏下多次练唱,老师演唱低声部,学生演唱高声部。(10)请大家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整演唱歌曲《牧童》。3、小结:草地上的牧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了欢乐的牧童,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课余的时间多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x x x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7张PPT)请大家看看这幅地图,它表示的是哪个国家的领域?斯洛伐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位于欧洲,依山傍水,草原辽阔,那里的人民热情豪放。斯洛伐克民歌历史悠久,广为传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斯洛伐克的民歌,它是一首描写牧童生活的歌曲,名字叫做《牧童》。牧童请大家欣赏动画音乐,说说动画中的歌曲是用什么形式来演唱的?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合唱动画中的歌曲是用什么形式来演唱的?我们再次欣赏乐曲《牧童》,想一想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愉快活泼的我们试着唱一唱它的旋律吧!在演唱时除了注意音准,还要注重节奏的准确切分,要把切分节奏唱得活泼、跳跃。x x x第三句连续的切分节奏要唱得有推动感。最后一个乐句旋律下行,声音的位置不要落下来,时刻保持高位置。通过以下方式一起学习第一段歌词:(1)独自熟悉歌词。(2)全体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3)跟琴演唱歌词。学唱歌曲——二声部合唱进行慢速的两声部演唱,注意三度音程的和谐。按照乐谱上的节奏演唱第三乐句的旋律。学唱歌曲——二声部合唱合唱练习在钢琴的伴奏下多次练唱,老师演唱低声部,学生演唱高声部。请大家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整演唱歌曲《牧童》。小结:草地上的牧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了欢乐的牧童,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课余的时间多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2.牧童.mp3 教学设计.doc 演示.pptx 经典儿歌类254-牧童_标清.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