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只有一个地球》 课件含视频 (3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7课 《只有一个地球》 课件含视频 (37张PPT)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五单元
人文主题:
我们的家园
语文要素:
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把握主要观点;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17 只有一个地球
第1课时
第2课时
太阳系八大行星
第1课时
地球,太阳系八颗行星之一。按距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约在46亿年前形成。体积约1.083×1012立方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呈扁球体。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根据计算,地球表面约71%是海洋,而陆地约占29%。地球拥有丰富的资源,大体可分为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猜谜语
有个圆球真好看,
不用发动自己转,
一天能行八万里,
春夏秋冬轮流变。
(打一自然物)
地球
初读课文
>>>>
认真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
必考字词
>>>>
读读写写
恩赐( ) 枯竭( ) 毁( )坏
滥( )用 移( )居 基( )地

jié
huǐ
làn


多音字

nàn( )
nán( )
灾难
难受

shǔ( )
shù( )
数不胜数
数字

ɡènɡ( )
ɡēnɡ( )
更好
更新
形近字
cì( )予
tī( )球
警tì( )



jié( )力
xiē( )子
jiē( )示



泛làn( )
门kǎn( )
lán( )褛



yí( )动
奢chǐ( )
足ɡòu( )



jī( )本
qí( )实
shèn( )至



重点词语
遨游:漫游;游历。
恩赐:原指帝王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多含贬义)。
基地:有特定用途的或开展某种活动的专用场所或机构。
和蔼可亲:指说话、待人态度和气,让人容易接近。
词语辨析
同 异
毁坏
破坏
损坏
都有“使事物受到伤害”的意思。
着重于“毁”,指较严重的损坏,使失去了效用。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
着重于“破”,打破了原来的整体、结构、状况,以至于使无法存在。多半是有意的。
着重于“损”,受到损伤或一定程度的破坏。多半是无意的。程度较轻。
品读课文
>>>>
认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1—2)宇航员眼中的地球美丽而渺小。
(3—4)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
(5—7)目前地球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唯一星球。
(8—9)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应该保护地球。
品读课文
>>>>
自主研读课文第1、2自然段,找一找:课文从哪些地方写了“地球美丽又渺小”的?用“ ”在文章中画出关键句。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品读课文
>>>>
形状
颜色
美丽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将地球比作“母亲” “摇篮”,清晰地阐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
打比方
品读课文
>>>>
美丽
渺小
品读课文
>>>>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6400千米
同茫茫宇宙相比
列数字
作比较
品读课文
>>>>
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说说课文列举了哪些自然资源?地球给了人类什么?人类又对地球做了什么?画出关键句子。
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资源有限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举例子
以矿产资源为例说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品读课文
>>>>
品读课文
>>>>
人类生活所需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无私的地球给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资源,但人类不懂得珍惜。
资源有限
品读课文
>>>>
自主学习课文第三、四部分,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说一说:作者是如何说明地球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唯一星球的?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有力地说明了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警告人类应该保护地球。
表明范围之大
40万亿千米
无法移居
列数字
品读课文
>>>>
至少
用词严谨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保护地球
品读课文
>>>>
品读课文
>>>>
再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四个部分之
间有什么逻辑关系?作者是如何得出“保护地球”这一结论的?
美丽渺小
资源有限
无法移居
保护地球


保护地球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分析例句,领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第2课时
品读课文
>>>>
“本来”一词说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到破坏,强调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这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与前文的“矿产资源”共同阐述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面临的危机,给人以警示。
品读课文
>>>>
2.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品读课文
>>>>
“至少”对范围作了限定,强调在此范围内绝对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在此范围外有没有则不确定,这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品读课文
>>>>
3.“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破碎”一般用来形容玻璃、瓷器之类的易碎品,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起人们的警觉。
品读课文
>>>>
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时,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①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不仅美丽壮观,还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多少年来一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品读课文
>>>>
②说地球容易破碎,是因为地球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和随意毁坏,地球很容易受到破坏,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保护地球迫在眉睫,所以宇航员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品读课文
>>>>
联系课文主要内容,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虽然美丽壮观,但和宇宙相比却显得非常渺小。它所蕴含的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它被破坏,人类根本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正是基于这些认识,作者向人类发出了呼吁──只有一个地球。
品读课文
>>>>
结构梳理
>>>>
地球
人类
珍爱家园
造福子孙
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渺小、自然资源有限
别无去处(出路)、精心保护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堂小结
>>>>
拓展一
拓展二
拓展延伸
>>>>
今天,就让我们站在万里之遥,再看一看地球母亲吧!当你看到这位饱经沧桑、伤痕累累的母亲,作为她的孩子,你想对她说些什么,为她做些什么呢?先想一想,再动笔写下来。
拓展一
返回
拓展延伸
>>>>
拓展二
返回
一分钟了解地球
拓展延伸
>>>>
1.同桌讨论,撰写一则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语或画一幅环保宣传画。
2.写一篇课文读后感。
课后作业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