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一、判断题。(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打“√”,不正确的打"x”)1.(2023五上·如皋期末)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液体、固体等介质,传播到人的耳朵,耳朵通过转化,让人听到声音。2.(2024四上·铜山期末)我们经常用耳机听歌,对我们的听力不会有影响。( )【答案】错误【知识点】保护听力【解析】【分析】 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高频振动鼓膜,会导致鼓膜松弛,产生疲劳,最终导致听力下降。故该判断是错误的。3.(2024四上·铜山期末)人体呼出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 )【答案】错误【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加。4.(2021四下·兰陵期中)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考查声音传播的方式,声音是以波的方式进行传播的并向四面八方进行传播。5.(2020四上·龙华期末)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越快,声音越高。6.(2024四上·铜山期末)棉线绷得越紧,“土电话”听到的声音就越清晰。( )【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 使用“土电话”能听到对方的说话声,要让声音听得更清楚,棉线应该拉得紧一些,声音传递的效果更好;用手捏住棉线,听到的声音会减弱甚至消失。7.(2024四上·铜山期末)肺活量的单位是毫升。( )【答案】正确【知识点】测量肺活量【解析】【分析】 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的单位是毫升。8.(2024四上·铜山期末)根据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把食物分为熟食和生食。( )【答案】错误【知识点】食物的分类【解析】【分析】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肉类、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来源于动物的食物荤食和来源于植物的食物素食。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把食物分成不同的种类,比如按照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将食物分为熟食和生食,按照食物的主次,可以分为主食和辅食。9.(2024四上·铜山期末)听声音时,将手放在耳后,是为了增强耳郭的作用。( )【答案】正确【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我们将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变大,因为声音传播时声波撞击手后会发生漫反射之类的,从而增大到达耳朵时声音的响度,道理和回声一样(在短距离内),这是为了增强耳朵中耳廓的作用。10.(2024四上·铜山期末)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大。( )【答案】错误【知识点】摩擦力【解析】【分析】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就越大。当物体重量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比滑动时产生的摩擦要小得多。11.(2024四上·铜山期末)氧气是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答案】正确【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 人体呼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12.(2024四上·铜山期末)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比不爱运动的人的肺活量通常要大一些。( )【答案】正确【知识点】测量肺活量【解析】【分析】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呼吸肌收缩力量得到加强,可以扩大胸廓的活动范围,使呼吸的深度加大、加深,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增多,所以每呼吸一次,和一般人相比可获得更多的氧气。13.(2024四上·铜山期末)鱼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我们应该多吃。( )【答案】错误【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鱼的营养很丰富,也不能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也不能多吃。14.(2024四上·铜山期末)在记录一天中的食物时,我们吃的零食不需要记录。( )【答案】错误【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 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时,吃过的零食和喝过的水,重复吃过的食物,添加的食材都需要记录,零食也要记录。15.(2023四上·深圳期中)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答案】正确【知识点】测量肺活量【解析】【分析】 肺活量是肺功能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肺活量大就意味着呼吸系统强大,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16.(2019四上·余杭期末)不挑食、不偏食,才能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答案】正确【知识点】平衡膳食【解析】【分析】我们想要保持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17.(2024四上·铜山期末)食物在人体消化器官"旅行”的顺序是口腔、食道、胃、大肠和小肠。( )【答案】错误【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解析】【分析】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依次经过的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18.(2019四上·南湖期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答案】正确【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维持人体生命健康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 蛋白质、糖类、脂肪、纤维素、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食物为人体生命健康提供营养物质,因此该题说法正确。19.(2024四上·铜山期末)在做“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实验时,只要放垫圈就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答案】错误【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设计小车【解析】【分析】一定的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在研究以重力作为拉力的小车实验时,垫圈的重力作为拉力,要克服摩擦力,需要一定的拉力才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故只要放垫圈就能使小车运动起来,这种说法错误。20.(2019四上·余杭期末)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具有的能量越大。【答案】正确【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小汽车的速度越快,质量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21.(2024四上·铜山期末)在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时,我们发现:垫圈越多,重力就越大,拉力就越大,小车运动就越快。( )【答案】正确【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拉力【解析】【分析】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在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时,我们发现:垫圈越多,重力就越大,拉力就越大,小车运动就越快。22.(2022四上·修水期末)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答案】正确【知识点】牙齿【解析】【分析】 人的牙齿形态各异,大体有四种类型:门牙、尖牙、双尖牙和磨牙,不管哪种牙,对人类都非常重要,在功能上它们既独立又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咀嚼、发音、维持面部形态等重要功能。23.(2024四上·铜山期末)要使气球驱动小车行驶得更远,就用大气球且喷管越祖越好。( )【答案】错误【知识点】反冲力;设计小车【解析】【分析】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要使气球小车行驶得更远,应该换用更大的气球。 根据对气球小车的实验操作可知,使用更细一些的喷管,产生的气流更为强大,使气球驶得更快更远。24.(2023四上·塔河期末)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答案】正确【知识点】反冲力【解析】【分析】 喷气式飞机、火箭 、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25.(2024四上·铜山期末)当产生弹力的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依然存在。( )【答案】错误【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 拉长弹簧时,弹簧就会产生弹力,当弹簧恢复到原来形状时,弹力消失,弹簧可以拉长,也可压短,但弹力是有限度的。26.(2024四上·铜山期末)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就要对物体用力。( )【答案】正确【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解析】【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施加外力作用才有可能使物体运动起来。要是物体运动的更快就得使合外力变大,加速度变大,速度越来越快,甚至更快。27.(2024四上·铜山期末)擦黑板时,黑板擦和黑板之间摩擦产生的力是滚动摩擦力。( )【答案】错误【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28.(2024四上·铜山期末)同一个物体在同一平面上运动,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答案】正确【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相同条件下,滚动比滑动速度快,这是因为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29.(2023四上·雨花期末)赛车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 )【答案】正确【知识点】仿生技术【解析】【分析】空气直接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汽车外观设计成流线型的好处是减小空气阻力。30.(2024四上·铜山期末)为了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赛车的轮胎会设计得较宽。( )【答案】正确【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解析】【分析】 赛车的轮胎很宽,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较大,可以增大摩擦,避免打滑。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1.(2024四上·铜山期末)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A.腹部 B.喉咙 C.声带【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翅膀振动产生的。32.(2024四上·铜山期末)在探索尺子音高变化实验中,尺子伸出桌而越短,声音( )。A.越低 B.越高 C.没有变化【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 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中,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的越快。33.(2024四上·铜山期末)人在月球上对话交流,必须要( )。A.大声说话 B.使用无线电设备 C.用扩音器【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因为在太空中没有空气,所以宇航员说话声音不能通过真空进行传播,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所以B符合题意。34.(2024四上·铜山期末)下面物体传声效果最好的是( )。A.液体 B.固体 C.气体【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35.(2024四上·铜山期末)声音的强弱用( )米描述。A.音高 B.音量 C.音色【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36.(2024四上·铜山期末)在纸上会留下油迹的是(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答案】B【知识点】脂肪的检验【解析】【分析】 用力挤压含有脂肪较多的种子如花生能在纸上出现油斑,因此,能在纸张或布匹上留下油斑的是“脂肪”。37.(2024四上·铜山期末)运动员刚做完剧烈运动,需要补充大量能量,应该多吃含有( )的食物。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答案】A【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脂肪、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如果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多吃糖类食物,补充足够的能量的食物,补充足够能量。38.(2024四上·铜山期末)食物是通过( )运输到胃里。A.口腔 B.食道 C.小肠【答案】B【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解析】【分析】 食物从口进入,经过嘴巴、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9.(2024四上·铜山期末)设计制作小车的第一步是( )。A.查找资料 B.实施方案 C.明确问题【答案】C【知识点】设计小车【解析】【分析】根据对设计流程的认识,在设计制作小车时,首先要做的是明确问题。40.(2024四上·铜山期末)右图这个装置用来模拟人体呼吸。当把“膈肌”往上按时,气球会缩小,模拟的是( )。A.呼气 B.吸气 C.呼气和吸气【答案】A【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解析】【分析】 呼吸模拟实验中,把“膈肌”往下拉时“胸腔”扩张,气球会变大,模拟的是吸气动作;把“膈肌”往上按时“胸腔”收缩,气球会缩小,模拟的是呼气动作。41.(2024四上·铜山期末)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拿起弹簧测力计可以直接使用B.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C.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答案】A【知识点】弹簧测力计【解析】【分析】 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必须明确量程和分度值,必须校零。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和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42.(2024四上·铜山期末)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在口腔中主要是由( )完成“咀嚼"的。A.门齿 B.臼齿 C.犬齿【答案】B【知识点】牙齿【解析】【分析】老人们常说的“细嚼慢咽”,意思是吃东西的时候细嚼慢咽,可以有助于消化。门齿用来切割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在我们的口腔中主要承担“细嚼”任务的牙齿是臼齿。43.(2024四上·铜山期末)右图从左到右敲击长短不同、粗细相同的金属条,声音变化是( )。A.由高到低 B.由低到高 C.没有规律【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敲打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的变化规律应该是低→高,金属条越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金属条越短,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44.(2024四上·铜山期末)人体吸收营养的最主要消化器官是( )。A.小肠 B.胃 C.大肠【答案】A【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解析】【分析】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小肠主要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最主要的消化器官。45.(2024四上·铜山期末)测试自制的小车时,小车不能走直线,可能是什么原因 ( )A.动力不足 B.车轴不正 C.摩擦力小【答案】B【知识点】设计小车;小车的制作与评估【解析】【分析】 小车在测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不能走直线,可能原因是车轴不正,调正即可;小车行驶距离过短,可能是因为橡皮筋小车动力不足,可能原因是一根橡皮筋驱动力太小,加橡皮筋股数或长度解决。46.(2024四上·铜山期末)鼓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鼓面,鼓声就消失,这是因为( )。A.声音被手挡住了B.手使鼓面跟空气隔绝了C.手使鼓面的振动停止了【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鼓面时鼓面会振动发出声音,当用手按住鼓面时鼓面停止振动,所以声音就会消失。47.(2024四上·铜山期末)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油、盐在塔尖,说明它们是最重要的营养成分B.我们每天吃的食盐少于6克才符合健康饮食的标准C.“宝塔”最底层是肉蛋类食物【答案】B【知识点】平衡膳食【解析】【分析】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为6层,包含了人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宝塔从上到下逐渐变大,说明对应摄入的量逐渐变多。48.(2024四上·铜山期末)在含有淀粉的食物上滴一滴碘酒,食物上滴碘酒的地方会( )。A.不变色 B.变成蓝色 C.变成红色【答案】B【知识点】淀粉的检验【解析】【分析】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认识,在含有淀粉的食物上滴一滴碘酒,食物上滴碘酒的地方会变成蓝色。49.(2023四上·洪山期末) 呼吸一次是指( )A.吸一次气 B.一呼一吸 C.呼一次气【答案】B【知识点】呼吸次数【解析】【分析】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故选B。50.(2024四上·铜山期末)在研究“小车运动速度与受到的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 )。A.拉力的大小 B.运动的速度 C.小车轻重【答案】A【知识点】拉力;对比实验【解析】【分析】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研究的问题是小车所受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在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拉力的大小。三、连线题。51.(2024四上·铜山期末)把耳朵的结构和它的功能用线连起来。耳郭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耳道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鼓膜 接收声波听小骨 将听觉信号传到大脑耳蜗 传递声波到中耳听觉神经 传递振动到内耳【答案】【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耳朵不同的部位具有不同的功能。耳郭——收集声音;耳道——传递声波到中耳;鼓膜——将 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听觉神经——将听觉信息传递到大脑;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四、探究与实践。52.(2024四上·铜山期末)看图回答问题。(1)如图1,这个测量工具的名称是 (2)选择名称前的字母填在相应部分的括号里。A.提环 B.挂钩 C.刻度板 D.指针 E.弹簧(3)如图2所示,测量的数值是 N。(4)用此测量工具能否测量一个约10N的物体 【答案】(1)弹簧测力计(2)C(3)2.6(4)不能【知识点】弹簧测力计【解析】【分析】(1)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力的大小的工具,运用于物理力学,主要由弹簧、挂钩、刻度板构成。图1中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2)弹簧测力计由提环、挂钩、刻度板、指针、弹簧、外壳等部分组成。图一中左边由上到下分别是提环、刻度板、刻度线,右边位弹簧、挂钩。(3)读图2,发现图2中刻度线2与3之间有5个大格,每个大格表示0.2N,图2测量得到的数值是2.6N。(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能超过最大量程,图中弹簧测力计最大量程为5N,不能测量一个约10N的物体。53.(2024四上·铜山期末)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做“用橡皮筋驱动小车"的实验记录表。请根据记录表完成后面的问题。(1)这位同学研究的问题是: 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2)橡皮筋缠绕2圈和缠绕6圈相比,缠绕2圈时产生的力( )。A.大 B.小 C.无法判断(3)驱动橡皮筋小车前进的力,是橡皮筋缠绕后产生的 。(4)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到结论: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 。【答案】(1)橡皮筋缠绕圈数(2)B(3)弹力(4)远【知识点】橡皮筋动力小车;对比实验【解析】【分析】(1)观察表中数据,发现改变的量是橡皮筋缠绕的圈数。所以这位同学研究的是橡皮筋缠绕圈数与运动距离的关系。(2)观察实验数据可知,橡皮筋缠绕2圈和缠绕6圈相比,缠绕2圈产生的力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近。(3)橡皮筋小车运动的动力来源是橡皮筋形变产生的弹力。(4)通过实验可知,橡皮筋小车运动的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有关,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1 / 1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一、判断题。(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打“√”,不正确的打"x”)1.(2023五上·如皋期末)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2024四上·铜山期末)我们经常用耳机听歌,对我们的听力不会有影响。( )3.(2024四上·铜山期末)人体呼出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 )4.(2021四下·兰陵期中)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5.(2020四上·龙华期末)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6.(2024四上·铜山期末)棉线绷得越紧,“土电话”听到的声音就越清晰。( )7.(2024四上·铜山期末)肺活量的单位是毫升。( )8.(2024四上·铜山期末)根据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把食物分为熟食和生食。( )9.(2024四上·铜山期末)听声音时,将手放在耳后,是为了增强耳郭的作用。( )10.(2024四上·铜山期末)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大。( )11.(2024四上·铜山期末)氧气是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12.(2024四上·铜山期末)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比不爱运动的人的肺活量通常要大一些。( )13.(2024四上·铜山期末)鱼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我们应该多吃。( )14.(2024四上·铜山期末)在记录一天中的食物时,我们吃的零食不需要记录。( )15.(2023四上·深圳期中)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16.(2019四上·余杭期末)不挑食、不偏食,才能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17.(2024四上·铜山期末)食物在人体消化器官"旅行”的顺序是口腔、食道、胃、大肠和小肠。( )18.(2019四上·南湖期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19.(2024四上·铜山期末)在做“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实验时,只要放垫圈就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20.(2019四上·余杭期末)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具有的能量越大。21.(2024四上·铜山期末)在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时,我们发现:垫圈越多,重力就越大,拉力就越大,小车运动就越快。( )22.(2022四上·修水期末)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23.(2024四上·铜山期末)要使气球驱动小车行驶得更远,就用大气球且喷管越祖越好。( )24.(2023四上·塔河期末)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25.(2024四上·铜山期末)当产生弹力的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依然存在。( )26.(2024四上·铜山期末)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就要对物体用力。( )27.(2024四上·铜山期末)擦黑板时,黑板擦和黑板之间摩擦产生的力是滚动摩擦力。( )28.(2024四上·铜山期末)同一个物体在同一平面上运动,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29.(2023四上·雨花期末)赛车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 )30.(2024四上·铜山期末)为了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赛车的轮胎会设计得较宽。(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1.(2024四上·铜山期末)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A.腹部 B.喉咙 C.声带32.(2024四上·铜山期末)在探索尺子音高变化实验中,尺子伸出桌而越短,声音( )。A.越低 B.越高 C.没有变化33.(2024四上·铜山期末)人在月球上对话交流,必须要( )。A.大声说话 B.使用无线电设备 C.用扩音器34.(2024四上·铜山期末)下面物体传声效果最好的是( )。A.液体 B.固体 C.气体35.(2024四上·铜山期末)声音的强弱用( )米描述。A.音高 B.音量 C.音色36.(2024四上·铜山期末)在纸上会留下油迹的是(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37.(2024四上·铜山期末)运动员刚做完剧烈运动,需要补充大量能量,应该多吃含有( )的食物。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38.(2024四上·铜山期末)食物是通过( )运输到胃里。A.口腔 B.食道 C.小肠39.(2024四上·铜山期末)设计制作小车的第一步是( )。A.查找资料 B.实施方案 C.明确问题40.(2024四上·铜山期末)右图这个装置用来模拟人体呼吸。当把“膈肌”往上按时,气球会缩小,模拟的是( )。A.呼气 B.吸气 C.呼气和吸气41.(2024四上·铜山期末)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拿起弹簧测力计可以直接使用B.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C.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42.(2024四上·铜山期末)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在口腔中主要是由( )完成“咀嚼"的。A.门齿 B.臼齿 C.犬齿43.(2024四上·铜山期末)右图从左到右敲击长短不同、粗细相同的金属条,声音变化是( )。A.由高到低 B.由低到高 C.没有规律44.(2024四上·铜山期末)人体吸收营养的最主要消化器官是( )。A.小肠 B.胃 C.大肠45.(2024四上·铜山期末)测试自制的小车时,小车不能走直线,可能是什么原因 ( )A.动力不足 B.车轴不正 C.摩擦力小46.(2024四上·铜山期末)鼓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鼓面,鼓声就消失,这是因为( )。A.声音被手挡住了B.手使鼓面跟空气隔绝了C.手使鼓面的振动停止了47.(2024四上·铜山期末)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油、盐在塔尖,说明它们是最重要的营养成分B.我们每天吃的食盐少于6克才符合健康饮食的标准C.“宝塔”最底层是肉蛋类食物48.(2024四上·铜山期末)在含有淀粉的食物上滴一滴碘酒,食物上滴碘酒的地方会( )。A.不变色 B.变成蓝色 C.变成红色49.(2023四上·洪山期末) 呼吸一次是指( )A.吸一次气 B.一呼一吸 C.呼一次气50.(2024四上·铜山期末)在研究“小车运动速度与受到的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 )。A.拉力的大小 B.运动的速度 C.小车轻重三、连线题。51.(2024四上·铜山期末)把耳朵的结构和它的功能用线连起来。耳郭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耳道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鼓膜 接收声波听小骨 将听觉信号传到大脑耳蜗 传递声波到中耳听觉神经 传递振动到内耳四、探究与实践。52.(2024四上·铜山期末)看图回答问题。(1)如图1,这个测量工具的名称是 (2)选择名称前的字母填在相应部分的括号里。A.提环 B.挂钩 C.刻度板 D.指针 E.弹簧(3)如图2所示,测量的数值是 N。(4)用此测量工具能否测量一个约10N的物体 53.(2024四上·铜山期末)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做“用橡皮筋驱动小车"的实验记录表。请根据记录表完成后面的问题。(1)这位同学研究的问题是: 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2)橡皮筋缠绕2圈和缠绕6圈相比,缠绕2圈时产生的力( )。A.大 B.小 C.无法判断(3)驱动橡皮筋小车前进的力,是橡皮筋缠绕后产生的 。(4)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到结论: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液体、固体等介质,传播到人的耳朵,耳朵通过转化,让人听到声音。2.【答案】错误【知识点】保护听力【解析】【分析】 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高频振动鼓膜,会导致鼓膜松弛,产生疲劳,最终导致听力下降。故该判断是错误的。3.【答案】错误【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加。4.【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考查声音传播的方式,声音是以波的方式进行传播的并向四面八方进行传播。5.【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越快,声音越高。6.【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 使用“土电话”能听到对方的说话声,要让声音听得更清楚,棉线应该拉得紧一些,声音传递的效果更好;用手捏住棉线,听到的声音会减弱甚至消失。7.【答案】正确【知识点】测量肺活量【解析】【分析】 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的单位是毫升。8.【答案】错误【知识点】食物的分类【解析】【分析】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肉类、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来源于动物的食物荤食和来源于植物的食物素食。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把食物分成不同的种类,比如按照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将食物分为熟食和生食,按照食物的主次,可以分为主食和辅食。9.【答案】正确【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我们将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变大,因为声音传播时声波撞击手后会发生漫反射之类的,从而增大到达耳朵时声音的响度,道理和回声一样(在短距离内),这是为了增强耳朵中耳廓的作用。10.【答案】错误【知识点】摩擦力【解析】【分析】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就越大。当物体重量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比滑动时产生的摩擦要小得多。11.【答案】正确【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 人体呼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12.【答案】正确【知识点】测量肺活量【解析】【分析】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呼吸肌收缩力量得到加强,可以扩大胸廓的活动范围,使呼吸的深度加大、加深,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增多,所以每呼吸一次,和一般人相比可获得更多的氧气。13.【答案】错误【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鱼的营养很丰富,也不能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也不能多吃。14.【答案】错误【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 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时,吃过的零食和喝过的水,重复吃过的食物,添加的食材都需要记录,零食也要记录。15.【答案】正确【知识点】测量肺活量【解析】【分析】 肺活量是肺功能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肺活量大就意味着呼吸系统强大,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16.【答案】正确【知识点】平衡膳食【解析】【分析】我们想要保持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17.【答案】错误【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解析】【分析】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依次经过的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18.【答案】正确【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维持人体生命健康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 蛋白质、糖类、脂肪、纤维素、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食物为人体生命健康提供营养物质,因此该题说法正确。19.【答案】错误【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设计小车【解析】【分析】一定的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在研究以重力作为拉力的小车实验时,垫圈的重力作为拉力,要克服摩擦力,需要一定的拉力才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故只要放垫圈就能使小车运动起来,这种说法错误。20.【答案】正确【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解析】【分析】小汽车的速度越快,质量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21.【答案】正确【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拉力【解析】【分析】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在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时,我们发现:垫圈越多,重力就越大,拉力就越大,小车运动就越快。22.【答案】正确【知识点】牙齿【解析】【分析】 人的牙齿形态各异,大体有四种类型:门牙、尖牙、双尖牙和磨牙,不管哪种牙,对人类都非常重要,在功能上它们既独立又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咀嚼、发音、维持面部形态等重要功能。23.【答案】错误【知识点】反冲力;设计小车【解析】【分析】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要使气球小车行驶得更远,应该换用更大的气球。 根据对气球小车的实验操作可知,使用更细一些的喷管,产生的气流更为强大,使气球驶得更快更远。24.【答案】正确【知识点】反冲力【解析】【分析】 喷气式飞机、火箭 、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25.【答案】错误【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 拉长弹簧时,弹簧就会产生弹力,当弹簧恢复到原来形状时,弹力消失,弹簧可以拉长,也可压短,但弹力是有限度的。26.【答案】正确【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解析】【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施加外力作用才有可能使物体运动起来。要是物体运动的更快就得使合外力变大,加速度变大,速度越来越快,甚至更快。27.【答案】错误【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28.【答案】正确【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相同条件下,滚动比滑动速度快,这是因为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29.【答案】正确【知识点】仿生技术【解析】【分析】空气直接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汽车外观设计成流线型的好处是减小空气阻力。30.【答案】正确【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解析】【分析】 赛车的轮胎很宽,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较大,可以增大摩擦,避免打滑。31.【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翅膀振动产生的。32.【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 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中,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的越快。33.【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因为在太空中没有空气,所以宇航员说话声音不能通过真空进行传播,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所以B符合题意。34.【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35.【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36.【答案】B【知识点】脂肪的检验【解析】【分析】 用力挤压含有脂肪较多的种子如花生能在纸上出现油斑,因此,能在纸张或布匹上留下油斑的是“脂肪”。37.【答案】A【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脂肪、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如果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多吃糖类食物,补充足够的能量的食物,补充足够能量。38.【答案】B【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解析】【分析】 食物从口进入,经过嘴巴、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9.【答案】C【知识点】设计小车【解析】【分析】根据对设计流程的认识,在设计制作小车时,首先要做的是明确问题。40.【答案】A【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解析】【分析】 呼吸模拟实验中,把“膈肌”往下拉时“胸腔”扩张,气球会变大,模拟的是吸气动作;把“膈肌”往上按时“胸腔”收缩,气球会缩小,模拟的是呼气动作。41.【答案】A【知识点】弹簧测力计【解析】【分析】 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必须明确量程和分度值,必须校零。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和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42.【答案】B【知识点】牙齿【解析】【分析】老人们常说的“细嚼慢咽”,意思是吃东西的时候细嚼慢咽,可以有助于消化。门齿用来切割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在我们的口腔中主要承担“细嚼”任务的牙齿是臼齿。43.【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敲打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的变化规律应该是低→高,金属条越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金属条越短,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44.【答案】A【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解析】【分析】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小肠主要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最主要的消化器官。45.【答案】B【知识点】设计小车;小车的制作与评估【解析】【分析】 小车在测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不能走直线,可能原因是车轴不正,调正即可;小车行驶距离过短,可能是因为橡皮筋小车动力不足,可能原因是一根橡皮筋驱动力太小,加橡皮筋股数或长度解决。46.【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鼓面时鼓面会振动发出声音,当用手按住鼓面时鼓面停止振动,所以声音就会消失。47.【答案】B【知识点】平衡膳食【解析】【分析】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为6层,包含了人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宝塔从上到下逐渐变大,说明对应摄入的量逐渐变多。48.【答案】B【知识点】淀粉的检验【解析】【分析】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认识,在含有淀粉的食物上滴一滴碘酒,食物上滴碘酒的地方会变成蓝色。49.【答案】B【知识点】呼吸次数【解析】【分析】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故选B。50.【答案】A【知识点】拉力;对比实验【解析】【分析】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研究的问题是小车所受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在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拉力的大小。51.【答案】【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耳朵不同的部位具有不同的功能。耳郭——收集声音;耳道——传递声波到中耳;鼓膜——将 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听觉神经——将听觉信息传递到大脑;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52.【答案】(1)弹簧测力计(2)C(3)2.6(4)不能【知识点】弹簧测力计【解析】【分析】(1)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力的大小的工具,运用于物理力学,主要由弹簧、挂钩、刻度板构成。图1中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2)弹簧测力计由提环、挂钩、刻度板、指针、弹簧、外壳等部分组成。图一中左边由上到下分别是提环、刻度板、刻度线,右边位弹簧、挂钩。(3)读图2,发现图2中刻度线2与3之间有5个大格,每个大格表示0.2N,图2测量得到的数值是2.6N。(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能超过最大量程,图中弹簧测力计最大量程为5N,不能测量一个约10N的物体。53.【答案】(1)橡皮筋缠绕圈数(2)B(3)弹力(4)远【知识点】橡皮筋动力小车;对比实验【解析】【分析】(1)观察表中数据,发现改变的量是橡皮筋缠绕的圈数。所以这位同学研究的是橡皮筋缠绕圈数与运动距离的关系。(2)观察实验数据可知,橡皮筋缠绕2圈和缠绕6圈相比,缠绕2圈产生的力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近。(3)橡皮筋小车运动的动力来源是橡皮筋形变产生的弹力。(4)通过实验可知,橡皮筋小车运动的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有关,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