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草药 课件(共27张PPT) 小学劳动通用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认识中草药 课件(共27张PPT) 小学劳动通用版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中草药
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


CONTENT

什么是中草药?

中草药的介绍

什么是中草药?
中草药
中草药(英文名:Chinese herbal medicine):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

中草药的介绍
中草药
1.丹参
应用主治:活血祛瘀、清心除烦。
用于月经不调:
常与红花、桃仁、益母草配伍
肝脾肿大症瘕积聚:
与三棱、莪术、泽兰、鳖甲配伍
心腹刺痛:
常与行气之檀香、砂仁等配伍。
中草药
2、芍药(白芍)
应用主治:平肝止痛。
胁痛:(逍遥散)白术、当归、柴胡配伍。
养血调经(四物汤):穹、归、芍、地 配置。
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牛膝、代赭石、生地配伍。
腹痛:芍药甘草汤。
痛泄:陈皮、防风、白术、
芍药配伍。
中草药
3、枸杞子
应用主治:滋补肝肾
熟地、萸肉、山药配伍。
明目:菊花、地黄、决明子、桑葚子配伍。
消渴:山药、麦冬、生地、天花粉配伍。
润肺:麦冬、知母、贝母配伍。
中草药
4、黄精
应用主治: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脾胃虚弱:白术、山药、白扁豆、沙参配伍。
体倦乏力:黄芪、太子参配伍。
食少燥咳、消渴等症。
中草药
5、桑葚子
应用主治:滋阴补血,生津,润肠。
常用于阴亏血虚之眩晕、目暗、耳鸣、失眠、须发早白、消渴及肠燥便秘。
中草药
6、薄荷
应用主治: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
风热感冒:菊花、桑叶、桔梗、金银花配伍。
风温: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牛蒡子配伍。
初起头痛:菊花、川穹、细辛、羌活、藁本配伍。
风疹:蝉衣、升麻、葛根
浮萍配伍。
中草药
7、车前草
应用主治: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
水肿尿少:泽泻、猪苓、冬瓜皮、老葫芦配伍。
热淋涩痛:竹叶木通、石韦、甘草、滑石配伍。
附:车前子,为车前草的成熟种子。
功效:利水通淋、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中草药
8、大蓟
应用主治:凉血止血、散瘀消痈、利胆退黄。
用于各种出血:藕节炭、蒲黄炭、侧柏叶配伍。
肝炎黄疸:茵陈、金钱草、垂盆草、栀子配伍
中草药
9、鸡冠花
应用主治:收敛止血,止带,止痢。
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
中草药
10、蝉蜕
应用主治: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
常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期的发热、头痛、咽喉肿痛。
麻疹初期疹出不畅及肝经风热引起的目赤、目翳、多泪。
中草药
11、金银花
应用主治:清热解毒。
外感风热、流感:连翘、板蓝根、薄荷、菊花配伍。
用于疮、痈、疖肿,热毒下痢。
中草药
12、蒲公英
应用主治:清热解毒,利湿。
治痈肿疔毒:金银花、紫花地丁、野菊花配伍。
肺痈:鱼腥草、芦根、冬瓜仁配伍。
肠痈:赤芍、丹皮、大黄配伍。
湿热黄疸及小便淋漓涩痛。
中草药
13.马齿笕
应用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常用于湿热泄痢及不痢浓血、火毒疮疖。
中草药
14.紫苏
应用主治: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虾毒。
常用于风寒感冒、妊娠呕吐、进食鱼虾引起的腹痛、呕吐等。
中草药
15.刺蒺藜
应用主治: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用于肝阳上亢的头痛、头晕,风疹瘙痒,及风热所致的目赤多泪。
中草药
16.白花蛇舌草
应用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痈。
常用于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等症。
中草药
17.艾叶
应用主治: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常用于虚寒性出血、妇女崩漏下血、腹痛冷痛、月经不调等症。
中草药
18.鱼腥草
应用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浓、利尿通淋。
用于肺痈吐浓、热淋、痈肿。
中草药
19.半夏
(姜半夏、法半夏、旱半夏)
应用主治:和胃止呕、燥湿祛痰、散结消肿。
姜半夏降逆止呕,法半夏燥湿化痰;故治脾湿而痰涎涌盛作呕之寒痰多用姜半夏;清半夏辛燥之性大减,宜于体弱痰多,而寒湿较轻轻者用。
旱半夏为常用中药,温寒化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