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资源简介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课程标准
通过万里长城、故宫、昆曲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学法指导
1.了解《威尼斯宪章》《保存古物推广办法》等,厘清中外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因及过程。
2.了解中外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以及《世界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相关史实,梳理中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认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进而理解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基础知识
知识点一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1.原因
(1)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2)这些由各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文化财富,一直受到________。
2.世界各国历史上保护及研究文物的传统
(1)古代世界:在欧洲各国的________、贵族和教会中,收藏艺术珍品和宗教遗物之风颇为盛行。
(2)古代中国: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和民间收藏家十分重视收藏各种器物、字画、书籍等;针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著录的__________还发展成为专门之学。
3.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
(1)世界
①大约从19世纪开始,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1834年,________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
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
③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____________为第一要义,有着深远的意义。
(2)中国
①始于1906年清政府颁布的《保存古物推广办法》。
②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________________》。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并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
④1961年3月,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
⑤1982年通过并实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致力于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利用,以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继承。
知识点二 《世界遗产公约》
1.原因:任何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人类共同财富。
2.制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宗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____________________实施有效保护。
4.内容
(1)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________________来参与保护。
(2)对于一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________________》加以重点保护。
(3)确定了文化遗产、____________、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
5.发展完善
(1)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
(2)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不仅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而且表明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________、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意义。
6.中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1)措施
①1985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________________》,成为缔约国。
②2004年8月,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③2006年,审议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④201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意义
①保护遗产、____________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②中国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
知识点三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1.世界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1)古代文明的代表性遗迹: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及其墓地____________等。
(2)近代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佛罗伦萨成为展示欧洲__________的重要文化遗产。
2.中国的文化遗产
(1)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________、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五项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泰山。
(2)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国务院批准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截至2014年共有________项。
达标检测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强调国人应重视文物搜集,“以考进化之据”,“以证吾国之文明”。20世纪20年代以后,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这深刻反映了近代我国文物观念( )
A.强调文物的搜集研究与保护 B.倡导民众与文物近距离接触
C.促进国人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D.注重文化自信关注国家命运
2.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规定:古迹保护与修复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予以停止。这一规定强调对古迹保护与修复应( )
A.以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B.以艺术性为审美追求
C.以主观性为研究依据 D.以完整性为修复目标
3.大约从19世纪开始,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下列立法按颁布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 ②《保存古物推广办法》
③《古物保存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
4.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一直以冶金术、文字和城市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2018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则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据此可知,这一方案( )
A.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B.证明了中华文明领先世界
C.丰富了世界文明起源理论 D.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5.法国将国家及公共机构所有的历史古迹低价对外开放;对个人所拥有的历史古迹,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其对外开放;设立免费参观日、文化遗产日、25岁以下的公民以及教师可免费参观文化遗产等等。这些做法( )
A.体现了国家福利制度的优势 B.开发利用了历史文化遗产
C.开创国家创办博物馆的先河 D.提升了全体公民文化素养
6.一位国际专家在对我国某项世界遗产进行监测考察时,曾谆谆告诫,这是你们的一只金鸡,你们可不要杀了它来取蛋啊!该专家的意思是( )
A.世界遗产的开发价值高 B.世界遗产应合理开发
C.我国世界遗产价值最高 D.世界遗产属于全人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