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5张PPT)第六章 园林旅游文化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园林的发展历程;2.了解园林的类型及其特点;3.领悟园林文化的艺术风格。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园林的构景要素;2.能够领悟园林文化的独特内涵。3.对我国著名古典名园的造园风格、造园手法能做分析讲解。案例导入“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只要有外国领导人来到中国,几乎都要到两个园林,一个是皇家园林,一个是苏州园林。”苏州园林局官员自豪地对记者说。拙政园导游告诉记者,1978年4月,时任英国保守党领袖的撒切尔夫人来苏州访问、游览拙政园,在经过“别有洞天”时,留下了经典的瞬间;深邃的月洞门仿佛一条时空随道,连接起东西方的友谊,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作为江南园林的代表作,拙政园几乎迎接了新中国成立后所有来过苏州的各国政要和王室成员。从1971年2009年的38年间,柬埔幕国王西哈努克、美国前总统卡特和夫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比利时国王博士一世和王后、新西兰总理罗伯特·马尔登、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威廉明娜·阿姆加德等28个国家的政要到访拙政园。如今,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美国、德国、西班牙、南非、科威特、澳大利亚和马耳他等国建造仿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从兴建单体建筑、小品陈设、微缩园林到兴建整座园林。据统计,列目前为止,海外仿苏州古典园林己有30座。思考:我们应该怎么认识园林的旅游价值?怎样理解园林的文化内涵?苏州小园林享誉大世界海外访苏州古典园林达30座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及其分类一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1,先秦以苑囿为主体的时期2,秦汉时期的宫苑3,魏晋山水园林的出现4,隋唐园林的全面发展时期5,两宋造园成熟时期6,明清造园的最后兴盛时期秦汉之前的园囿演变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秦王朝封建帝国,开始以空前的规模兴建离宫别苑,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开始滥觞。秦汉出现了中国园林史上第一个造园高潮。这一时期,出现的贵戚富商私园开创了“模山范水”的先河。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其中分布着宫室建筑。建章宫是其中最大、最重要的宫城,“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赢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这种“一池三山”的形式,成为后世宫苑中池山之筑的范例。魏晋南北朝诗画艺术为载体的文人山水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三陶潜(365~427)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别号五柳先生,名潜,字元亮。因王羲之的《兰亭序集》而闻名的兰亭唐宋时期中国园林完成了从早期“摹山仿水”逐渐发展为“写意山水”的转变,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呈现出了各自鲜明的风格特点。盛唐时期,中国山水画已有很大发展,出现了寄兴写情的画风。园林方面也开始有体现山水之情的创作。大诗人王维的”辋川别业“,标志诗画兼容的文人园的真正出现。辋川别业蓝本写意山水园艮岳遗石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写意咫尺山水,成为艺术范本。明清时期皇家园林包罗万象,展现新突破。明计成所著《园冶》代表了我国造园艺术的理论精华,标志着中国园林艺术的高度成熟。理论的发展 实践的成熟为世人留下了一大批园林杰作!颐和园(清漪园)颐和园画中游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濂溪乐处苏州园林—留园苏州狮子林湖心亭扬州何园壁山二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及其特点1,按占有者身份来划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皇家园林:规模宏大、真山真水、富丽堂皇、体量高大;私家园林:规模较小、假山假水、淡雅素净、精致典雅;寺庙园林:开放性、稳定性、天然性、神秘性2,按地理位置划分: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3,按园林艺术风格划分: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混合式园林第二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一 筑山二 理水三 植物配置四 建筑营造五 书画墨迹一 筑山方法:堆山、叠石太湖石:瘦(指石头形态消瘦、棱角分明)、透(指石头的纹理纵横,孔道通透)、漏(指石上有穴,四面玲珑)、皱(指石的表面纹理苍老多皱)、丑(凡是既瘦又透,及漏又皱者,其形必丑)。黄石:雄浑、质朴留园冠云峰叠石掇山北京恭王府独乐峰上海玉玲珑环秀山庄假山理水凿池中国园林理水之法:一掩,二隔,三破狮子林瀑布掩隔破三 植物配置1,植物无须整齐划一2,讲究“景因境异”3,一园一景的植物配置4,植物配置与四季变化统一理配植物花木构置建筑苏州网师园月到风来亭北京故宫御花园万春亭园林建筑形式有:厅、堂、楼、阁、榭、舫、廊、亭、塔、桥、墙等五 书画墨迹书画墨迹在园林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题景、匾额、楹联、题刻、碑记、字画等诗词书画第三节 中国园林的艺术欣赏一、中国园林的布局艺术布局要顺应自然,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加以适当的改造,保持与自然地貌的和谐。各造园要素的布局方法。园林中的山有主次之分,通常山立宾主,忌喧宾夺主;水布往来,注重曲折萦回;建筑依山就势;花木因地制宜,可就山而植,依水而栽。总之使园林形成山环水绕、峰回路转、水流花开、亭立池畔、阁隐花间的艺术空间。二、中国园林的构景手法(一)抑景(二)添景(三)借景(四)框景(五)夹景(六)漏景(七)藏景抑景添景借景无锡寄畅园:环彩楼借锡 山:龙光塔苏州拙政园:梧竹幽居处借北寺塔框景夹景夹景藏景隔景——实隔隔景——实隔隔景——虚隔隔景——虚实相隔三、中国园林的文化内涵(一)崇尚自然:造园艺术,师法自然;分隔空间,融入自然;园林建筑,顺应自然;树木花卉,表现自然。(二)追求意境中国古典园林师法自然,但高于自然。它高于自然之处,就在于将客体的景和主体的情有机融化,产生了超脱出现实、梦幻般缥缈的意境。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所刻意追求的,是园林审美的最高标准。(三)含蓄藏典含蓄是一种普遍的艺术法则。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得到广泛应用。园林贵在含蓄,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四、古典园林的艺术欣赏(一)中国皇家园林艺术欣赏——以承德避暑山庄为例(二)中国私家园林艺术欣赏——以拙政园为例思考题1.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2.按隶属关系,园林分可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3.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各具有什么特色?说出代表性的园林。4.举例说明中国园林的构景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