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班级: 姓名: 小组:【学习目标】了解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扩展的相关史实;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重点难点】重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俄美德日四国的资本主义制度难点:《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责任内阁制与“三权分立”,农奴制改革与明治维新【基础感知】一、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一)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1)经济:16—17 世纪,英国 和 在经济上日益强大。(2)政治:英国王权专制,激化社会矛盾。(3)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历史传统: 形成了“王在法下”的历史传统2.过程:(1)1640年, 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两次内战,议会获胜,处死国王。(2)英国经历了共和国、军事独裁和王朝复辟时期的反复斗争(3)1688年,发生___________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获得巩固。3.结果:“光荣革命”后,英国 逐步形成(1)《权利法案》: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扩大议会 ,限制 。(2)《王位继承法》:1701 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 ,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二)形成过程:英国君主宪制的确立和完善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1)内容: ①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留行政权)②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2)评价: ①否定君权神授,君权受到法律限制②国王开始统而不治,议会逐渐成为权力中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建立。③实现人治到法治的社会转型2.发展:责任内阁制形成(1)标志:1721年沃波尔上台,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2)运行机制:①内阁首脑是首相,由议会中的多数党的领袖担任②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③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同时通过议会对立法活动施加影响(3)评价: ①国王真正“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②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3.继续发展:政党政治的形成(1)地位:最先确立和实行两党制的国家(2)评价:有利于相互竞争,相互监督和制衡4.完善:1832年 议会选举的改革(1)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大大增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2)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三)英国君主宪制的影响1.政治: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道路。2.经济: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证。3.世界:首次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提供了一种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发展范例。二、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一)前提:美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1)经济: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2)政治: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限制和剥削,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他们要求________的呼声高涨。(3)思想: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启蒙思想的影响2.过程:(1)开始:1775 年4月,波士顿附近来克星顿的民兵与英军发生冲突,北美独立战争开始。(2)发表《独立宣言》:1776 年7 月4 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阐述了 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3)胜利:1783 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3.意义(1)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 ,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2)政治: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独立的新国家。(3)经济:促进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4)世界:促进欧洲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为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提供范例。4.独立之初的形势:邦联体制下各州的权力很大,邦联政府几乎无权,国家结构松散。(二)形成过程: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和完善1.1787年宪法 (1)内容①三权分立原则: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②联邦制原则:美国为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③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 产生。(2)评价:①性质: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体现民主精神③联邦制既有利于中央集权又调动地方积极性,为美国稳定与经济发展提供保障。④创立的共和制政体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民主政治范例⑤不足:承认奴隶制,具有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2.完善:两党制——驴象之争(1)形成: ①民主党:建于1828年 ②共和党:建于1854年(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3)本质: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都是资产阶级政党3.发展:南北战争(1)背景: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 问题上斗争(2)进程:①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②林肯领导的联邦政府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赢得民众支持,最终击败了南方分裂势力。③1865年,内战结束。(3)历史意义与局限:①实质: 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②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③随后又在法律上承认了 ,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④局限:黑人仍备受歧视。三、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一)前提:法国大革命1.背景:(1)政治:18世纪,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2)经济: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 和 的束缚。(3)思想:启蒙思想也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4)外因:受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2.过程:(1)爆发:1789 年7 月14 日,法国爆发大革命。(2)颁布《人权宣言》:议会颁布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即《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等原则。(3)颁布宪法:1791年,议会颁布宪法,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但是,革命遭到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斗争异常激烈。(4)拿破仑帝国:1799年,建立军事独裁统治。颁布《法国民法典》。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灭。3.影响:(1)拿破仑的统治维护了大革命所确立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2)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二)确立:1875年宪法1.实质:1875年宪法是君主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2.特点: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又相互制约3.意义:(1)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得到确立和巩固(2)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四、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1.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原因:(1)资产阶级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2)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资产阶级也建立起适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2.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代议制 政体 形式 君主立宪制 (英国为代表)国家元首是世袭的共和制 (美国为代表)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政党 制度 大多两党制或多党制 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体现分权制衡原则。五、资本主义的扩展——俄、意、德、日国家 背景 经过(内容) 制度 评价俄国 面临空前危机 ①农奴制改革:1861年,俄国沙皇政府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 ②其他改革:实行地方自治和地方选举、实施统一的司法制度、进行教育改革、实行义务兵役制等,还采取各种措施刺激工业发展。 实行 沙皇 专制 ①意义: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局限:没有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意 大 利 19世纪中期,意大利处于分裂状态 ①通过革命和反侵略战争,于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 ②意大利又先后从奥地利和法国手中收复失地,1870年实现了国家统一。 实行 君主 立宪制 ①意义: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德 意 志 帝 国 分裂状态 ①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起用主张“铁血政策”的俾斯麦为宰相。 ②武力统一:1864-1871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 ③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①政体: ②国家结构:联邦制 ①积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②消极: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 面临沦为 的民族危机。 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明治维新”: ①加强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②推行“ ”“ ”“ ”三大政策;③仿效西方国家制定 。宪法肯定了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和统揽一切的地位,议会、内阁、军部相互牵制,成为天皇权力的代行机构。 实行 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官僚寡头和军阀实际掌握了权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日本很快开始对外侵略扩张。【知识拓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国王“统而不治”,象征性的国家元首,(2)议会权力至上,是国家权力中心,是最高立法机关(3)首相是政府行政首脑,全体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4)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5)代议制民主为基础,责任内阁为核心。(6)多元一体: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知识拓展2】法国大革命艰难曲折的原因有哪些?(1)历史因素:法国经历了近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封建主义根深蒂固。(2)外来干涉:一是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引起欧洲封建君主国的仇恨和恐慌。他们组织反法联盟干涉革命,致使法国政局动荡不安。二是英国霸主的积极干涉。(3)经济基础:国内小农经济基础扩大,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4)资产阶级内部矛盾:资产阶级政治派别,政治主张的不同增加了共和制度确立的艰难。【知识拓展3】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其成因。(1)特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政府由皇帝产生,对皇帝负责,皇帝是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的正常运作及其通过的法律的公布、执行都受到皇帝的强力控制。(2)原因①历史原因:德意志的统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的,容克贵族在德意志的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普鲁士邦国在统一过程中处于领导地位,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是普鲁士贵族地主(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继承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②现实原因: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较软弱。【知识拓展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不 同 点 背景 政治:封建统治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政治:英国殖民统治理 经济:北美资本主义经济 思想:启蒙思想传播发展 政治:封建专制统治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思想:启蒙思想传播确立制度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最终确立民主共和制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相同点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结果 取得胜利,立法巩固政权影响 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条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知识拓展5】英法美德四国政体比较项目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标志 1689《权利法案》 1871《德意志帝国宪法》 1787宪法政体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行政权 内阁、首相 皇帝、宰相 总统 总统、内阁立法权 议会 议会 国会 议会权力中心 议会 皇帝 总统 议会特点 君主虚位 议会至上 君主专制是实 民主立宪是虚 三权分立 制约平衡 参议院、总统相互牵制相同点 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都实行权力制衡的原则认识 虽然欧美代议制有着个性和共性的差异,有的还不完善不彻底,但是人类追求民主过程中的一大成果,是历史的必然,是历史的进步【知识拓展6】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与影响1.特点理论依据 西方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分权学说和人民主权学说,是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建立方式 以英国为代表,先激进(资产阶级革命)后温和(“光荣革命”);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采取了激进的革命方式;以俄日为代表,采取了温和的改革方式建立过程 经历了曲折、反复的发展过程,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政体类型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形式体现原则 以立法的形式来确立政治体制,体现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立法、行政和司法之间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2.影响(1)进步性①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②有利于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间的矛盾,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③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其建立方式和政体形式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世界意义。(2)局限性: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殖民主义,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知识拓展7】各国民主政体发展特点对比国别 确立民主政体途径 完善民主的特点英国 革命:“光荣革命” 和平渐进的议会改革美国 革命:独立战争 精英人物;稳定和创新法国 大革命:曲折 艰难曲折;血腥暴力德国 统一:王朝战争 封建残余;军国主义日本 改革:明治维新 军国主义俄国 改革:农奴制改革 沙皇传统;强人政治【随堂检测】一、选择题1.《权利法案》的意义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的发展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由此可知,《权利法案》( )A.引发英国史上的光荣革命 B.使国王成为彻底无权的虚君C.标志着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 D.为英国经济增长提供了保障2.有观点认为:英国1688年革命是一场由地主贵族发动并坚持的阶级运动;议会虽然勇于反对国王,坚持自己的权力,但同时又把大部分人民拒之门外。该观点意在强调英国革命的( )A.保守性 B.主权在民理念C.进步性 D.三权分立理念3.法国“1791年宪法”草案的主要起草人西哀耶斯主张,年满26岁的男子有公民权,但在选举权上应有财产资格的限制,缴纳直接税相当于3天工资者,才能有选举权,称“积极公民”,低于这一数额者无选举权,为“消极公民”。这一主张( )A.是法国大革命的主要成果 B.践行了启蒙思想的原则C.意在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D.旨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4.有学者在论述19世纪拉美独立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时指出:“对殖民地革命思想影响最深的是美国独立和法国革命。”这主要是因为美法革命( )A.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C.传播了民主与平等理念 D.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5.下图是[美]阿莫斯·杜利特的漫画《窥视1787》,画面中间有“康涅狄格”字样的马车, 因不堪重负陷在泥沼中,车上的马夫高喊:“先生们,由于你们的分歧,它正在陷入泥潭”,两边不同方向拉着绳子的人也在各自抱怨。该漫画揭示了当时美国( )A.三权分立遭到人们的质疑与反对B.独立前各殖民地间分歧巨大各自为政C.共和党与民主党的分歧不可调和D.亟需通过新法案调整邦联体制内矛盾6.下列为近代西方某法律文件内容(节选),该文件是(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A.《大宪章》 B.《王位继承法》C.《权利法案》 D.《法国民法典》7.1761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任命具有浓厚忠君复古思想的布特为国务大臣,并组成了听命于国王的“国王之友内阁”。他还亲自审阅议会的投票报告,授意建立了一个专门收买议员的财政管理办事机构。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A.国王通过内阁完全控制议会财政 B.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起主导作用C.以议会为核心的民主制度有待改善 D.国家最高权力的归属问题悬而未决8.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批准或否决国会的立法,国会可以以2/3多数推翻总统的否决;各级联邦法院法官须由总统提名并经过参议院批准;最高法院可以判决国会的法律或总统的行政命令是否合乎宪法。据此可知,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 )A.分权制衡原则 B.人民主权原则C.民主集中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9.下表所示为1871年德国统一后颁布的部分法律。据此可知,当时的德国政府( )1883年 《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年 《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 《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A.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B.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C.社会治理效率明显提升 D.重视维护社会的稳定10.美国内战后形成了一种观念:美国不是由各成员州组成的,而是由一个不可改变的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民族国家。该材料意在说明美国内战( )A.解决了社会矛盾 B.巩固了国家统一C.废除了奴隶制度 D.促进了经济发展11.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成为俄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许多领域出现了新气象。然而,改革也保留了其历史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B.未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C.实行了地方自治 D.农民有权从事工商业活动12.1868—1885年,明治政府除了直接投资近2亿日元创办交通、采矿等基础产业之外,还设立基金资助民间兴办新式企业,资助金额总计达10 793万多日元;政府还将相当数量的官办企业廉价转让给民间,从而促进了民营资本的发展。这体现了日本( )A.大力推行“殖产兴业” B.以民用工业为主导C.积极倡导“文明开化” D.基本实现富国强兵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89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使国家权力的中心无可挽回地由国王转移到议会。1694年,议会通过《三年法案》,使议会成为一个常设性立法机构。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明确规定以后英国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并规定国王的一切法律与条例非经议会通过均属无效。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近代美国 近代德国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 1783年,英美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通过 1789年,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 1864年,普鲁士对丹麦开战,王朝战争开始 1866年,普鲁士对奥地利开战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议会通过这一系列法案的目的,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美、德国家形成的不同道路及政治制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