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春天的旋律——《渴望春天》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苏少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春天的旋律——《渴望春天》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苏少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春天的旋律
——《渴望春天》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这首歌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创作的一首抒情歌曲,深受儿童的喜爱。以儿童纯真的稚气,活泼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满目春色、繁花盛开、小鸟齐鸣的春天到来时的心情。歌曲采用D大调,6/8拍子,歌曲的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全曲以分解三和弦与级进音调进行的旋律为基础,配合着活泼、跳跃的6/8节拍,流畅清晰、优美洗练、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表现了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的愉悦心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并能用优美的声音进行表现,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分析歌曲音乐要素,理解表现歌曲的情感。
3.关注作品创作背景,深刻理解作品内涵。
教学重难点
1.用流畅自然的声音演唱《渴望春天》。
2.边唱边挥拍。体会八六拍的律动和歌曲弱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询问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⑴让同学们说出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⑵让同学们说出所熟悉的描写春天的歌曲,并且哼唱一两句。
生:《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春天花会开》《春天里》等等,那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来学习这首歌曲《渴望春天》。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从文学和音乐的角度导入,营造春的氛围,帮助学生自然地走近春天,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置身在春的怀抱中,为后面的歌曲的学习做好铺垫。
2、学习新课《渴望春天》
(二)聆听歌曲
结构 : A+B
情绪 : 欢快、活泼
拍号 : 3/4 6/8 3/8
(三)复听歌曲
轻声跟唱,体会八六拍强弱关系和律动特点。
作者简介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有“音乐神童”之称,创作了大量作品,代表作品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等、交响乐《"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协奏曲《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四)分段学唱
学唱A段
教师弹奏,学生跟唱《渴望春天》,感受歌曲,A段两句的一同,两句相似,结尾不同 a,a′。注意弱起的进入,“五”字唱够四拍,让学生边划拍边唱。
学唱B段,
第三句平稳,变化音唱准确,第四句“五”字一字多音,“去”倚音唱准确。
(1)学唱歌曲
①老师示范,同学们随着老师打着拍子,盯着歌词,体会歌曲的意境。
② 学生用“呜”哼唱旋律。(要求坐姿正确,要求口型正确,情绪饱满)
③聆听音乐,加上歌词,有感情的学唱歌曲,提醒同学们注意歌曲旋律的特点,找规律快速学会歌曲。
④分析歌曲:
单二部结构A+B
A(1—8小节)
B(9—16小节)
⑤出示图谱,和同学们一起唱谱子。注意音程跳度大的乐句及临时变化音的地方,一定要唱准,慢慢练慢慢体会音程关系。
⑥师用电钢带同学们完整唱一遍,并找出不足的地方给予重点指导。
然后分组练习,同学们相互纠错,老师给予点评。
⑦跟着伴奏,同学们全部起立(注意站姿,表情)老师指挥大家一起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
(2)处理歌曲
⑴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情绪是什么?(从歌词入手,朗诵歌词并引导同学们分析歌词所要表达的情感)
活泼欢快,热情奔放的,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⑵旋律出现了哪些音乐符号?
临时升号、前倚音、休止符、连音线等。
⑶节奏有什么特别吗?
讲解弱起节奏。
⑷综合以上分析,让同学们再完整的跟着伴奏唱一遍歌曲,体会、感悟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小结
同学们,我们都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渴望一起自由自在的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最后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再唱一遍《渴望春天》,让我们的身心完全陶醉在春天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