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单元提升练习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单元提升练习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单元提升练习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2分)
1.下列选项中,在图上用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最短的比例尺是( )。
A.∶ B. C.∶ D.∶
2.如果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两数都不为,那么甲数∶乙数等于( )。
A.∶ B.∶ C.∶ D.∶
3.如果的倍等于的那么和( )。
A.成反比例 B.成正比例 C.不成比例 D.无法确定
4.下面和两个变量成反比例的是( )。
A. B. C. D.
5.一个长、宽的长方形,按:放大后,它的面积是( )。
A. B. C. D.360
6.分数的分母一定,分子与分数值( );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母与分数值(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无法确定
二、判断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2分)
7.比例由两项组成,分别叫做前项和后项。( )
8.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 )
9.在同一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的比是:。( )
10.如果,那么。( )
11.在比例中,如果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它的两个外项也互为倒数。( )
12.在比例里两个前项之积等于两个后项之积。( )
三、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其中一个内项是,另一个内项是( )。
1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比的比值都是,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和,这个比例是( )或( )。
15.是一个( )比例尺,它表示图上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 ( ),把它转化成数值比例尺是( )。
16.在一幅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在另一幅比例尺是∶的地图上,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图上距离是( )。
17.∶∶,如果内项增加,外项应该增加( )才能使比例仍然成立。
18.彩带每米的售价为元,购买,,,,需要的钱数如下表:
长度
价钱/元
(1) 彩带的长度和价钱成( )比例关系。
(2) 小红买的彩带长度是小刚的倍,她所花的钱是小刚的( )倍。
19.已知与是成正比例的两个量,请完成下表。


20.某服装厂要加工套校服,前天加工套,照这样计算,完成剩余任务还需要( )天。
四、操作题(共1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6分)
21.先画一画,再观察思考。

(1)将图形按的比放大,得到新的图形。
(2)将图形按的比缩小,得到新的图形。
(3)图形按( )的比放大,就可以得到图形。
五、解比例(满分16分)
22.
(1) (2) (3) (4)
六、解决问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
23.电器商店所有商品打相同的折扣销售,一台空调原价是元,现价是元。一台原价为元的洗衣机,现价是多少元?(用比例解)
24.小明看一本页的文学名著,天可以看完。按照这样的速度,他天看完了一本科普读物,这本科普读物有多少页?(用比例解)

25.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计划每天加工个,天可以完成。实际的工作效率比计划提高了,实际比计划提前几天完成?(用比例解)
26.学校生物角里有一棵树,数学小组的成员想要测量树的高度。他们想了一个办法:在某一时刻,让王磊站在这棵树旁。王磊身高,他的影长是,量得此时树的影长是。你能求出这棵树有多高吗?
27.甲、乙两包糖的块数比是,如果从甲包取出块糖放入乙包,甲、乙两包糖的比是,求甲乙原有糖各是多少块?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A;B
7.【答案】错
【解析】比例由个项组成,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8.【答案】对
9.【答案】对
10.【答案】错
【解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如果,那么。
11.【答案】对
12.【答案】错
【解析】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13.【答案】
14.【答案】∶∶;∶∶
15.【答案】线段;;
16.【答案】
17.【答案】
18.【答案】(1)正
(2)
19.【答案】竖排:;;
【解析】已知与是成正比例的两个量,根据一组已知数据的比值求出另几组数据中的未知数。
20.【答案】
21.【答案】(1)见题答案图。
(2)
(3)
22.【答案】(1)
解:


(2)
解:

(3) 解:
(4)
解:


23.【答案】解:设现价是元。
∶∶


答:现价是元。
24.【答案】解:设这本科普读物有页。
::

答:这本科普读物有页。
25.【答案】解:设实际用天完成。


(天)
答:实际比计划提前天完成。
【解析】由题意可知,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成反比例关系。设实际用天完成,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列出比例,算出实际用的天数,再用计划的天数减去实际的天数算出提前的天数。
26.【答案】解:设这棵树有高。



答:这棵树有高。
27.【答案】(块)
(块)
(块)
答:甲原有糖块,乙原有糖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