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核舟记 学习任务单(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核舟记 学习任务单(学案)

资源简介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核舟记》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笔下雕刻者的高超技艺。 2、掌握古代汉语中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一词多义的意 义。 3、把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及说明对象的特征,体会文章语言简洁、严密、生动的特点。
课前学习任务
1、熟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读准字音,将难以理解的字词圈出。 2. 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核舟上的东西找出。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文学常识积累。 1. 关于“记 ” “记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游记,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我们学过的《桃花源记》记的是事,是记叙文;《小石潭记》记的是景物,是写景散文; 而《核舟记》记的是工艺品,是说明文。 2.《核舟记》选自 朝人 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 (约 1596--1625), 字子敬, (朝代)嘉善(现在浙江嘉兴县)人。 3.说明文的六个要素: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语言、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 结构。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奇. 冠. ( 章 有. 峨 楫. 篆. ) ( ( ( ( 山 贻. 糁. 诎. 虞. 不 ) ) ) ) ( 篷 褶. 戌. 罔. 箬. 衣 壬. ) ) ) ) ( ( 皿. ( ( 髻. 器 黍. 髯. 椎.
【学习任务三】再读课文,疏通语句。 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音、字形等问题,教师根 据学情,采取学生答疑或出示注音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强调订正。学生在此基础上大声诵读课 文,注意停顿,如: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mǐn) 、人物,以至/鸟兽、 木石,罔(wǎng)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yí)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中/轩敞者/为舱。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guān)而多髯(rán) 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文曰/“天启/壬(rén)戌(xū)/秋日,虞(yú)山/王毅/叔远甫/刻 ” 技/亦灵怪/矣哉! 【学习任务四】掌握文言知识 1、通假字 诎右臂支船 “ ”同“ ”, 左手倚一衡木 “ ”同“ ”, 2、一词多义 (1)奇:明有奇巧人 长约八分有奇 (2)有: 明有奇巧人 长约八分有奇 (3)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4)而: 中峨冠而多者 启窗而观 (5)可:高可二黍许 珠可历历数也 (6)云:盖大苏泛赤壁云 此中人语云 3、词类活用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2)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糁:名词用作动词,涂染)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诎:通“屈 ”,动词的使动用 法,使……弯曲) (5)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巧:形容词作名词,特殊技巧) (6)而竖其左膝(竖: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竖,竖起)
(7)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4、古今异义 (1)卧右膝:卧,古义:动词的 ,使……平放。 今义:躺下,躺着的样子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古义: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髯:胡子。 今义:峨眉山之顶 (3)其两膝相比者: 比,古义:靠近。 今义: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4)高可二黍许:可,古义:大约。许:左右。 今义:可以。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义:通“拣 ”,挑拣。 今义:简单,容易。 5、教师适时检测学生对文中“为 ”“ 以 ”“之 ”“而 ”“可 ”“端 ”“盖等文言实词、虚词 用法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一词多义的词性和所表达的意义。(重点 带学生学习虚词“之 ”) 一、作为助词: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 的 ”,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例:忘路之远近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的用法 3.用在时间、形容词和不及物动词后,起到协调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 可不译 例:久之 4.宾语前置的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 例:何陋之有? 二、作为代词 1.作为人称代词,翻译成“我 ”“他 ”“它 ”等 例:亲戚畔之 2.作为指示代词,翻译成“这 ”“那 ”“这......事 ” 例:渔人甚异 之 三、作动词用 相当于“到 ”“往 ”“去 ” 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本课虚词“之 ”的练习: ⑴能以径寸之木。 ⑵箬篷覆之。 ⑶闭之。 ⑷石青糁之。 ⑸左臂挂念珠倚之。 ⑹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6、重点句子翻译 【学习任务五】熟读课文,初探核舟。
采用图表形式,梳理核舟上的物件,使学生了解核舟的同时,直观了解文章内容。在此 基础上,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体会核舟的“奇巧 ”。 说明对象特征: “奇巧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用料体积小;②所刻东西(字、 景、人、物)多;③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备,富有诗情画意。) 【学习任务六】梳理顺序,理解构思。 感受完核舟后,学生应把学习的重点转到《核舟记》上。小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思考 本文说明核舟的先后顺序、详略及构思。
学习《核舟记》不能变成学习“核舟 ”,在了解核舟的“奇巧 ”,引导学生尽快将学习 的重点转到《核舟记》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顺序的安排上。
推荐的学习资源
1、宋起凤 《核工记》 2、《世说新语·巧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