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习任务单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科书 书 名: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年 12 月学习目标1.研读史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条件及历史意义。结合地图讲述郑和下西洋的经过, 并概括其特点。 2. 自读课本,勾画出“倭寇 ”的含义与倭患爆发的原因。研读史料,评价戚继光的历史功绩, 感悟戚继光的爱国情怀。 3. 自读课本,勾画出葡萄牙攫取在澳门居住权的时间,认识到澳门回归是国力增强的表现。 4.分析明朝对外关系的变化的特点及原因,认识到国家实力决定外交政策,开放才能促进国 家发展。课前学习任务1.复习背诵第十四课《明朝的统治》 2. 自主预习《明朝对外关系》一课,梳理知识框架,完成思维导图。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 1.根据材料思考郑和远洋的目的 材料一 (明)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材料二 明朝希望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2. 自学课本,完成表格。依据地图讲述郑和下西洋的经过。 3.依据表格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4.结合材料思考郑和能够远航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洪武二十六年,增至 327 万余石。12 年间,增加 600 万石…当时全国各地仓储 相当充裕,“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蓄积甚丰。 ” 材料二 造大舶,修四十四丈(151.8 米)、广十八丈者六十二(宽 61.6 米)。 ——【清】《郑和传》 材料三 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航航海技术......有效的利用季风、海流进行航 行。 材料四 郑和,云南晋宁人,有组织能力,而且能文能武,勇敢机智,深受明成祖的宠 信;郑和的祖父、父亲到麦加朝过圣,与阿拉伯商人有接触,郑和从小就知道一些外洋的情 况,通晓伊斯兰教诸国的文化习俗,懂得一些航海知识。 5.根据图片,概括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是什么?【牛刀小试】 1、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受明成祖派遣出使西洋的 B 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C 最远到达非洲西海岸和红海沿岸 D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2、“15 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 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习总书记这段话中提到的航海家是( ) A.张骞 B.鉴真 C.郑和 D.戚继光 3、明朝初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明成祖派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其主要目的是 ( ) A.驱除倭寇 B.扩大政治影响 C.寻找黄金 D.传播中国文化 【学习任务二】 1. 自学课本,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 何谓倭寇? ◆ 明中期沿海倭患严重的原因? 2. 自学课本,归纳概括戚继光取得了哪些战功? 3.戚继光抗倭与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有何不同?如何评价戚继光及其抗倭? 【牛刀小试】 1.“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抱天子兮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与这 首军歌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霍去病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邓世昌 2.明代,倭寇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受命抗击倭寇的英雄人物是( ) A.戚继光 B.郑和 C.郑成功 D.康熙帝 【学习任务三】 结合课本内容,说出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的时间,思考澳门成功回归的原因有哪些? 【学习任务四】 明朝时期对外关系变化有何特点?出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并谈谈你的启示。推荐的学习资源1. 郑和下西洋纪录片 2. 肖石忠 《看得见的世纪史 葡萄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