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学目标
1.研读史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条件及历史意义。结合地图讲述郑和下西洋的经过, 并概括其特点。(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 自读课本,勾画出“倭寇 ”的含义与倭患爆发的原因。研读史料,评价戚继光的历史功绩, 感悟戚继光的爱国情怀。(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3. 自读课本,勾画出葡萄牙攫取在澳门居住权的时间,认识到澳门回归是国力增强的表现。 (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4.分析明朝对外关系的变化的特点及原因,认识到国家实力决定外交政策,开放才能促进国 家发展。(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1. 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 2.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明朝前后期对外关系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课堂导入 教师导语:西塞罗 曾经说过,“谁控 制了海洋,谁就控 制了世界。”中国 既是个陆地大国, 也是一个海洋大 国,中国古代海防 建设是从明代开 始的。今天我们一 起走进明朝的对 外关系。
新课讲授 任务一:(回扣目标 1) 1.根据材料思考郑和远航的目的。 材料一(明)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 强。 ——《明史·郑和传》 材料二 明朝希望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 外的奇珍。 2. 自学课本,完成表格。依据地图讲述郑 和下西洋的经过。 3.依据表格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及地 位。 4.结合材料思考郑和能够远航的原因有哪 些? 1.先独立思考,然 后同位互说郑和 下西洋的目的。 2. 自学课本,完成 表格 3. 同位互说郑和 下西洋的特点及 地位。 4. 先 自 己 独立 思 考,然后小组交流 互说郑和下西洋 的条件及历史意 义。 教师抽取目 标生回答问 题。 选学生代表 讲解郑和下 西 洋 的 故 事 ,其他同 学 补 充 完 善。 教师抽取目 标生回答问 题 ,其他同 学补充。 学生代表回 答郑和下西 洋的条件及 历史意义 , 其他小组进 行补充 ,背 诵记忆后,
5.根据图片,概括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是什 么? 抽查目标学 生回答。
任务二:(回扣目标 2) 1. 自学课本,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 何谓倭寇? ◆ 明中期沿海倭患严重的原因? 2. 自学课本,归纳概括戚继光取得了哪些 战功? 3.戚继光抗倭与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有 何不同?如何评价戚继光及其抗倭? 学生自学课本,勾 画知识点。 同位互说展示 学生讲述戚继光、 岳飞、文天祥的故 事,并分析他们的 不同。 教师抽取目 标学生回答 问题 设置抢答问 题,学生组 间进行抢答 比拼。
任务三: 自学课本,说出葡萄牙攫取澳门 居住权的时间,同位互说澳门回归的原因。 (回扣目标 3) 学生自学课本,同 位互说葡萄牙攫 取澳门居住权的 时间。 小组交流,分析澳 门顺利回归的原 因 教师找学生 分别回答葡 萄牙攫取澳 门居住权的 时 间 、澳门 顺利回归祖 国 的原 因 , 并提问其他 同学复述回 答。
课堂小结 课堂升华 任务四: 明朝时期对外关系变化有何特 点? 出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并谈谈 你的启示。(回扣目标 4) 学生小组间进行 讨论,归纳明朝对 外关系变化的原 因及启示,认识到 国家实力决定外 交关系,要坚持改 革开放。 学生观看视频,认 识到人民有信仰, 国家有力量,民族 有希望。 教师抽取目 标生归纳明 朝对外关系 变 化 的 特 点 ,找学生 回答根本原 因。 依据思维导 图 归 纳 启 示。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