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课题一铣床及其基本操作§1-1认识铣削加工和铣床§1 -2X6132型铣床的基本操作常用铣刀及其装卸§1-3工件的装夹§1-4§1-5铣削方法和铣床 “零位”的校正§1-4工件的装夹工作任务———掌握工件常用的装夹方法1.了解平口钳的结构,掌握平口钳的安装、校正方法。2.掌握用平口钳装夹工件的方法。3.掌握用压板装夹工件的方法。在铣床上装夹工件时,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用平口钳装夹工件和用压板装夹工件。对于小型工件一般采用平口钳装夹,对大、中型工件则多在铣床工作台上用压板装夹。一、用平口钳装夹工件1. 认识平口钳平口钳是铣床上常用的机床附件。常用的平口钳主要有固定型和回转型两种,如图所示。回转型平口钳主要由固定钳口、活动钳口、底座等组成。固定型平口钳与回转型平口钳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底座没有回转盘,钳体不能回转,但刚度好。回转型平口钳可以扳转任意角度,故适应性很强。平口钳的规格以钳口宽度来表示,常用的有100mm、125mm、136mm、160mm、200mm、250mm六种。平口钳a)固定型 b)回转型2. 安装和校正平口钳(1)平口钳的安装平口钳的安装非常方便,先擦净平口钳底座底面和铣床工作台表面,然后将底座上的定位键放入工作台的中央 T形槽内,即可对平口钳进行固定。(2) 平口钳的校正若加工相对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如钳口平面与铣床主轴轴线有较高的垂直度或平行度要求时,应对固定钳口面进行校正。校正时,应先松开平口钳的紧固螺母,校正后再将紧固螺母旋紧。校正固定钳口面常用的方法有用划针校正、用直角尺校正和用百分表校正三种。3. 用平口钳装夹工件的操作方法铣削一般长方体工件的平面、斜面、台阶或轴类工件的键槽时,都可以用平口钳进行装夹。用平口钳装夹工件的操作方法如下。(1)选择毛坯件上一个大而平整的毛坯面作为粗基准,将其靠在固定钳口面上。在钳口与工件之间应垫上铜皮,以防损伤钳口。(2) 以平口钳固定钳口面作为定位基准时,将工件的基准面靠向固定钳口面,并在活动钳口与工件间放置一根圆棒。(3)以钳体导轨平面作为定位基准时,将工件的基准面靠向钳体导轨面。二、用压板装夹工件1. 认识平口钳外形尺寸较大或不便用平口钳装夹的工件,常用压板将其压紧在铣床工作台面上进行装夹,如图所示。使用压板装夹工件时,应选择两块以上压板。压板的一端搭在垫铁上,另一端搭在工件上。垫铁的高度应等于或略高于工件被压紧部位的高度。T形螺栓略接近于工件位置。在螺母与压板之间必须加垫垫圈。用压板装夹工件§1-5铣削方法和铣床 “零位”的校正工作任务———认识铣削方法,校正铣床 “零位”1.了解铣削方法及不同铣削方法的特点。2.掌握顺铣与逆铣的定义,了解不同铣削方式的特点。3.掌握铣床 “零位”的校正方法,了解 “零位”不准对铣削质量的影响。一、铣削方法在铣床上铣削工件时,由于铣刀的结构不同,工件上所加工的部位不同,因此具体的切削方式、方法也不一样。根据铣刀在切削时切削刃与工件接触的位置不同,铣削方法可分为周边铣削、端面铣削以及周边和端面同时铣削的周边—端面铣削。1. 周边铣削周边铣削 (简称周铣)是用铣刀周边齿刃进行的铣削。周铣时,铣刀的回转轴线与工件被加工表面相平行。图所示分别为在卧式铣床和立式铣床上进行的周铣。周边铣削2. 端面铣削端面铣削 (简称端铣)是用铣刀端面齿刃进行的铣削。端铣时,铣刀的回转轴线与工件被加工表面相垂直。图所示分别为在卧式铣床和立式铣床上进行的端铣。端面铣削3. 周边—端面铣削周边—端面铣削 (简称混合铣)是用铣刀周边齿刃和端面齿刃同时进行的铣削。混合铣时,工件上会同时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已加工表面。图所示分别为在卧式铣床和立式铣床上进行的混合铣。周边—端面铣削通过观看教师的铣削演示,仔细观察三种不同的铣削方法,然后在石蜡工件上进行荒铣练习 (不规定尺寸)。体会和观察三种铣削方法的不同之处,将观察到的相关情况填写在表中。铣削方法特点对比二、铣削用量在铣削过程中所选用的切削用量称为铣削用量。铣削用量的要素主要有铣削速度vc、进给量f、铣削深度ap和铣削宽度ae。1. 铣削速度vc铣削速度指铣削时切削刃上选定点在主运动中的线速度,即切削刃上离铣刀轴线距离最大的点在1min内所经过的路程。铣削速度与铣刀直径、铣刀转速有关,计算公式为:式中vc———铣削速度,m/min;d———铣刀直径,mm;n———铣刀或铣床主轴转速,r/min。铣削时,根据工件材料、铣刀切削部分材料、加工阶段的性质等因素,确定铣削速度,然后根据所用铣刀规格 (直径)按下式计算并确定铣床主轴转速。2. 进给量f进给量指铣刀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工件的单位位移量。铣削中的进给量根据具体情况有以下三种表述和度量的方法。(1)每转进给量f铣刀每回转一周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工件的位移量,单位为 mm/r。(2)每齿进给量fz铣刀每转中每一刀齿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工件的位移量,单位为 mm/z。(3)每分钟进给量 (即进给速度)vf铣刀每回转1min,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工件的位移量,单位为 mm/min。三种进给量的关系为:vf=fn=fzzn式中n———铣刀或铣床主轴转速,r/min;z———铣刀齿数。3. 铣削深度ap铣削深度指在平行于铣刀轴线方向上测得的铣削层尺寸,单位为 mm。4. 铣削宽度ae铣削宽度指在垂直于铣刀轴线方向、工件进给方向上测得的铣削层尺寸,单位为 mm。周铣与端铣时的铣削用量如图所示。周铣与端铣时的铣削用量a)周铣 b)端铣三、顺铣与逆铣根据铣刀切削部位产生的切削力与进给方向间的关系,铣削方式可分为顺铣和逆铣。1. 周铣时的顺铣与逆铣顺铣———铣削时,在铣刀与工件已加工面的切点处,铣刀切削刃的旋转运动方向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同的铣削,如图a所示。逆铣———铣削时,在铣刀与工件已加工面的切点处,铣刀切削刃的旋转运动方向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反的铣削,如图b所示。周铣时的顺铣与逆铣a)顺铣 b)逆铣在立式铣床上,采用立铣刀圆周刃对石蜡工件进行荒铣练习。通过铣刀在工件不同部位、不同方向的手动进给操控,观察体会铣削力的方向、切屑厚度、切入切出位置及已加工表面质量等方面的变化,将观察到的相关情况填写在表中。周铣时顺铣与逆铣的对比通过对观察情况的对比分析,不难发现周铣时顺铣与逆铣具有以下特点,见表。周铣时顺铣与逆铣的特点2. 端铣时的顺铣与逆铣改用面铣刀的端面刃进行端铣练习时,会发现铣刀的切入边与切出边的切削力方向是相反的。根据铣刀与工件之间相对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 对称铣削铣削宽度ae对称于铣刀轴线的端铣方式称为对称铣削。铣削时,以轴线为对称中心,切入边与切出边所占的铣削宽度相等,切入边为逆铣,切出边为顺铣,如图所示。对称铣削(2)非对称铣削铣削宽度ae不对称于铣刀轴线的端铣方式称为非对称铣削。按切入边和切出边所占铣削宽度比例的不同,非对称铣削又分为非对称顺铣和非对称逆铣两种,如图所示。非对称铣削a)非对称逆铣 b)非对称顺铣1)非对称顺铣。顺铣部分 (切出边的宽度)所占的比例较大的端铣形式。与周铣的顺铣一样,非对称顺铣也容易拉动工作台,因此很少采用非对称顺铣。只有在铣削塑性和韧性好、加工硬化严重的材料 (如不锈钢、耐热合金等)时,才采用非对称顺铣,以减少切屑黏附和提高刀具使用寿命。此时,必须调整好铣床工作台丝杠螺母副的传动间隙。2)非对称逆铣。逆铣部分 (切入边的宽度)所占的比例较大的端铣形式。铣刀对工件的作用力在进给方向上的两个分力的合力Ff作用在工作台丝杠及其螺母的接合面上,不会拉动工作台。此时铣刀切削刃切出工件时切屑由薄到厚,因而冲击小,振动较小,切削平稳,得到普遍应用。四、铣床的 “零位”校正铣床的 “零位”校正,是指铣床的主轴轴线与进给方向的垂直度的校正。铣床的 “零位”校正又可分为立铣头 “零位”校正和卧式铣床工作台 “零位”校正。由于端铣时铣刀的轴线与工件的加工表面应是垂直的,因此用端铣的方法铣出的平面,其平面度的好坏主要决定于铣床主轴轴线与进给方向的垂直度。若主轴轴线与进给方向垂直,铣刀刀尖会在工件表面铣出网状的弧形刀纹,工件表面是一平面;若主轴轴线与进给方向不垂直,铣刀刀尖会在工件表面铣出单向的弧形刀纹,将工件表面铣成一个凹面。因此在用端铣和混合铣两种方法进行铣削时,其端面刃铣削部分会对工件的形状精度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图所示。铣床 “零位”不准对工件形状精度的影响a)“零位”准确时 b)“零位”不准确时呈凹面c)混合铣时 “零位”不准,铣刀端面刃在切削时造成凹面1. 立铣头的 “零位” 校正(1)用直角尺和锥度心轴进行校正擦净与主轴锥孔相同锥度的锥度心轴,将其轻轻插入主轴锥孔。将直角尺尺座底面贴在工作台面上,用尺苗外侧测量面靠向心轴圆柱表面,观察二者之间是否密合或上下间隙是否均匀,以确定立铣头主轴轴线与工作台面是否垂直,如图所示。检测时,应在工作台进给方向的平行和垂直两个方向上进行。(2)用百分表进行校正先将主轴转速调至最高,以使主轴转动灵活,且断开主轴电源。用直角尺和锥度心轴进行立铣头 “零位”校正2. 卧式铣床工作台 “零位” 校正如图所示,将磁性表座吸在铣床主轴端面上,调整铣床工作台位置,使百分表活动测头接触与工作台纵向进给已校正平行的垫铁侧面,压缩测杆0.3~0.5mm后,将百分表指针 “归零”。用手慢慢转动主轴,若百分表在垫铁侧面上指针的变化量 (300mm内)超过0.02mm,就需要校正工作台。校正时,先松开工作台回转盘锁紧螺母,用木锤敲击工作台端部。校正符合要求后紧固锁紧螺母。用百分表进行立铣头 “零位”校正卧式铣床工作台 “零位”校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