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保密工作 课件(共24张PPT)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章 保密工作 课件(共24张PPT)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七章 保密工作
【内容提示】
本章介绍了保密工作的有关知识,秘密、保密、保密工作的概念及其关系、国家秘密的含义与范围、保密等级及期限,以及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特点和纪律要求。在此基础上,对秘书部门的保密工作进行了专节阐述。学习本章内容,不仅可以帮助提高秘书保密工作的自觉性,而且能够帮助掌握文件保密、会议保密、宣传报道保密、通信保密、计算机网络保密等保密工作的技能。
第一节 秘密与保密工作
第二节 秘书保密工作
第七章 保密工作
第一节 秘密与保密工作
一、秘密、保密和保密工作
二、保密工作的特点
三、保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四、保密工作方针
五、保密工作制度和责任
一、秘密、保密和保密工作
(一)秘密
秘密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保护自身的利益和安全,在一定时间内需要保护、隐蔽,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1.国家秘密
(1)国家秘密的含义
2010年4月29日公布的《保密法》中明确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保密法》第二条)
(2)国家秘密的基本范围
一、秘密、保密和保密工作
(3)国家秘密的密级
三个等级:绝密,最重要的国家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重要的国家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一般的国家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4)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
《保密法》第十五条规定:“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一、秘密、保密和保密工作
(5)国家秘密的标志方法
书面形式的密件,其标志形式一般为“密级★保密期限”,如“机密★3年”。
2.工作秘密
“工作秘密”通常被理解为部门或工作人员所拥有的、不能擅自公开的以机关单位为主体的那部分事项。
(二)保密和保密工作
保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之内,把秘密人为地隐蔽、保护起来,使之不外泄、不丢失。
保密工作是指组织及其成员为保守秘密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
二、保密工作的特点
封闭性
利益性
排他性
相对性
三、保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失密范围扩大化(案例链接)
泄密渠道多样化
窃密手段诡秘化
保密难度增大化(案例链接)
【案例】
中国宣纸有“千年寿纸”“纸中之王”的美称,以安徽宣州泾县所产者最负盛名。日本人对其制作秘方垂涎已久,曾派出情报人员到宣州转悠,后发现漆着泾县宣纸厂标志的车,旋尾随而至。但这回碰了壁,泾县厂方谢绝参观,后来还下令将所有厂车的标志涂去。但是,次年,另一批日本人到了浙江一个县的一家造纸厂,该厂热情款待,有问必答,连蒸煮原材料的碱水浓度这样的细节也言无不尽,临别更赠送檀树皮、长稻草浆和阳桃藤,而这家纸厂正是在泾县的扶持下建立的。此后,日本人志得意满地宣布:世界宣纸,中国安徽泾县第一,日本第二,中国浙江第三,中国台湾第四!
资料来源:改革开放以来九大泄密事件.
宣纸
【案例】
在车臣战争期间,俄罗斯空军预警机截获了车臣分裂主义领导人杜达耶夫与居住在莫斯科的战争调节人——俄罗斯国家杜马前议长哈兹布拉托夫之间的手机通信,在全球定位系统的帮助下准确地测出了杜达耶夫所在位置的坐标,几分钟之后,俄罗斯空军飞机在距目标40千米的地方发射了两枚反辐射导弹,导弹循着电磁波方向击中了杜达耶夫正在通话的小楼,一举将其击毙。
手机泄密
【案例】
分析:无线信道的开放性,使收发双方交换的敏感信息被第三者感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尤其在涉及国家秘密的特殊部门,手机这个隐蔽“窃听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大泄密隐患。在待机状态下,手机产生的电磁频谱,很容易利用侦察监视技术发现、识别、监视和跟踪目标,并且能对目标进行定位,从中获得有价值的情报。即使关闭手机,利用现代高科技,持有特殊仪器的人,仍可遥控打开手机的话筒,继续窃听话筒有效范围内的任何谈话。所以,手机在通话状态、待机状态、关机状态都会泄密。一些发达国家的情报部门、军方和重要政府部门甚至都禁止在办公场所使用移动电话,即使是关闭的手机也不允许带入办公场所。
四、保密工作方针
积极防范
突出重点
依法管理
内外有别
五、保密工作制度和责任
1.不该说的机密,绝对不说;
2.不该问的机密,绝对不问;
3.不该看的机密,绝对不看;
4.不该记录的机密,绝对不记录;
5.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机密;
6.不在私人通信中涉及机密;
7.不在公共场所和家属、子女、亲友面前谈论机密;
8.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机密文件和资料;
9.不在普通电话、明码电报、普通邮局传达机密事项;
10.不携带机密材料游览、参观、探亲访友和出入公共场所。
(一)党和国家工作人员保密守则
(二)保密制度
(三)纪律责任和法律责任
1.纪律责任
我国行政处分从轻到重依次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2.法律责任
《保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
(二)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
(三)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
(四)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或者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
五、保密工作制度和责任
(五)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的;
(六)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的;
(七)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
(八)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
(九)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
(十)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
(十一)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的;
(十二)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
第二节 秘书保密工作
一、秘书与保密工作的关系
二、秘书保密工作的内容
一、秘书与保密工作的关系
知密时间早
知密内容多
知密程度高
二、秘书保密工作的内容
(一)文件保密
(二)会议保密(见下一页)
(三)宣传报道保密(案例链接)
(四)通信保密
会议保密
会议地点选择
器材管理检查
人员管理
信息管理
严格出入场检查制度
会议文件的管理
清场
文件清退
器材检查
【案例】
2000年10月3日某报刊载一篇题为《一库粮食够全城人吃半年,亚洲最大地下粮库在××市建成》的文章。文章说,位于××市××山下的人防地下粮库,经过多年建设竣工,这个工程总规划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的粮库,现在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粮库。走进这一庞大的地下粮库,记者看到了堆放整齐的大米、玉米等多种粮食。据介绍,这个地下人防粮库始建于1970年,总规划设计库容量为1.42亿千克,可供战时市区人口近半年的口粮。该粮库防御抗毁能力强,完全按照人防工程进行设计和建设。这种保密性极强,“备战、备荒、为人民”,特别是居安思危为战时、为难时的重大举措,就这样被公开炫耀,造成泄密,为此人们感到“居安不安”了。
资料来源:要注意防范隐晦性公务泄密?秘书工作,2001(5).有改动。
(五)计算机网络保密
1.运用技术手段严防泄密
(1)使用低辐射计算机设备。
(2)屏蔽或干扰。
(3)对联网泄密的技术防范。
2.加强管理,严防泄密
(1)建立严格的机房管理制度。
(2)规定分级使用权限。
(3)加强对载体的管理。
(4)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
(六)微信保密
采取以下措施防范泄密事件发生:
(1)加强保密宣传教育工作,把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传导到每一个人。
(2)原则上不提倡使用微信办公,因工作需要组建的工作群,交流内容应严格限定为周知性的一般信息,禁止传播一切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3)禁止涉密人员使用微信办公。
(4)将涉密载体全过程管理与智能手机使用保密管理结合起来,从源头上消除涉密文件数字化的隐患。
(5)不在微信群里发布涉密信息,不在微信群里妄言,不在微信群里散播“黄赌毒”、暴力恐怖、谣言诈骗等信息,不在微信群里参加非法活动,警惕微信红包类“微腐败”。
(七)人员流动与企业保密
[思考与练习]
1. 新时期保密工作的特点是什么?
2. 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秘书比一般人更应严守秘密。
3. 秘书应做好哪些保密工作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保密守则》中的保密要求是什么?列举2种以上违反该守则和《保密法》的案例并作分析。
5. 对于秘书来说,做好计算机信息安全工作主要是从管理和制度上做好预防工作,技术上则配合有关技术人员做好防范工作。请虚拟你未来的工作环境,并就此环境起草一份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思考与练习答案]
1.新时期保密工作的特点:封闭性、利益性、排他性和相对性。
3.文件保密、会议保密、宣传报道保密、通信保密、计算机网络保密、微信保密、人员流动与企业保密。
[案例分析]
2003年,北京奥组委决定在当年8月3日晚发布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徽标。所有有机会提前看到这个标志的工作人员都签订了严格的保密协定。但在8月2日,标志以黑白复印件的形式出现在网上,一些专业设计人员根据介绍会徽的新闻稿,立即得知该标志为正式标志,同时有人将那个黑白的标志按照理解加上了颜色,发布到网上,各大设计网站很快对其进行了转载。
问题:
请分析这一事件泄密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