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小升初科学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江苏地区专版)专题03 实验、综合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小升初科学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江苏地区专版)专题03 实验、综合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专题03 实验、综合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实验题
1.(2022 江苏徐州)观察图中的现象,完成探究任务。
疫情期间,许多同学在室内窗台上种植物,大家发现了图中这样的现象,植物向着窗外生长。
(1)据此请你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你的假设是:
(2022 江苏徐州)一.使用显微镜。
奇奇在实验室里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图1是他使用的显微镜。
2.在图1中标出显微镜相应部分的名称,帮助奇奇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3.这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上分别标有“5X”和“16X”,由此奇奇知道这台显微镜能把物体图像放大 倍。
4.奇奇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时,从目镜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可能的原因:
解决的方法:
5.奇奇继续观察,看到洋葱表皮细胞的图像在图2中圆点位置。为了使图像呈现在视野中心,他应把载玻片向 移动。
6.(2022 江苏徐州)探究物质的变化。
科学课上妙妙知道了我们身边的物质会发生变化,一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回家后她就迫不及待地在厨房里开始了物质变化的探究。
(1)妙妙用长柄金属勺取了1小勺白糖,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加热,发现白糖发生了变化,正确的变化顺序是: (填序号)
①闻到焦味。
②白糖由半透明晶体物质变为淡黄色液体物质。
③颜色越来越深,逐渐变为深褐色。
④变成黑色后继续加热就着火了。
(2)在收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时,妙妙取一个密封袋,里面放入3勺白醋,在一个塑料瓶盖中加入1勺小苏打,小心地放入密封袋中,先封好袋口,再打翻袋中的瓶盖,让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她观察到密封袋 (填“缓慢”或“很快”)地鼓起来。
(3)妙妙看到妈妈在厨房和面,妈妈将面和水混合在一起,这是 变化;馒头蒸好了,妙妙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反复咀嚼感觉到有甜味,这是 变化。
(2023 江苏南京)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组装了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实验装置中所用的铁芯相同,导线、电池规格相同,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7.科学兴趣小组打算先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铁芯上线圈缠绕圈数的关系,他们应该选择 和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发现 装置吸引的回形针更多,电磁铁磁力更大。
8.拿着一枚小磁针靠近乙装置铁芯下端时,发现小磁针的S极被排斥,由此推断乙装置中铁芯的上端是 极。
9.要想改变乙图中电磁铁的南北极,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改变电池正负极 B.改变线圈缠绕方向 C.将线圈缠绕圈数增加
10.三个实验装置中,电磁铁的磁力最大的是 装置。
11.生活中,很多家用电器中用到了电磁铁,请你举出两个例子: 、 。
二、综合题
(2023 江苏南京)水葫芦
水葫芦正式名为凤眼蓝,也叫水浮莲。水葫芦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水葫芦的根系非常发达,为了能浮在水面上,它的茎中间有一个气囊,里面充满空气。
水葫芦虽然有一定的净水功能,但由于它的繁殖速度极快,如今这种浮生植物已经泛滥成灾,被称为“绿色污染元凶”。水葫芦能以每周繁殖一倍的速度滋生,它的大量繁殖不仅造成了河流堵塞等危害,同时也严重破坏了水体生态,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死亡。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不仅如此,它还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它死后的腐烂体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
12.从生态系统构成考虑,水葫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A.动物 B.植物 C.非生物
13.当水葫芦大量繁殖时,生态系统也会失去 。
14.下列处理水葫芦的方法,不恰当的是( )。
A.用水葫芦喂养生猪等动物
B.将水葫芦打捞后堆肥
C.把这些水葫芦运输到其他河流
15.(2022 江苏徐州)绘制统计图表并回答问题。
统计图代表了图像化的数据,我们看起来更加直观,通过数据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获得能够证明猜想的证据。小学阶段我们做过许多观测和实验,比如:“测量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变化”“研究摆的快慢和摆长的关系”、“一天中不同时间阳光下物体影长的变化”、“小车运动快慢和拉力大小的关系”、“电磁铁磁性强弱和线圈匝数的关系”,这些实验的数据都可以用图表进行统计。
(1)你对以上哪个实验印象最深刻,请把实验数据用柱状图表示出来。(记不清楚原始数据没关系,合理即可)。
(2)为了帮助我们了解统计的内容,请你给图表命名。
(3)标注横轴和纵轴代表的内容(有单位的要标注单位)。
(4)分析统计图,你能获得什么结论?
16.(2022 江苏徐州)请根据提供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生活中我们会使用各种工具,也会运用一些技术,工具和技术自古以来就紧密相连,每一种工具的发明都离不开相关技术。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运用技术发明了许多工具,例如:利用空气热胀冷缩的原理发明了温度计,受木制轮子的启发发明了自行车……随着对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高,人们总是在不断地改进工具和技术,比如在轮轴的基础上发明了水龙头,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这些改进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材料二:有一位画家,他平时做事总是丢三落四,绘画时也不例外,常常是刚刚找到铅笔,又忘了橡皮放在哪儿。后来为了方便,他就把橡皮用铁皮固定在铅笔上,于是带橡皮的铅笔诞生了。
(1)工程与技术关系密切,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比如:工具常常是一些 (填“物品”或“方法”),而技术常常是一些 (填“物品”或“方法”)。
(2)剪刀是利用“加一加”的方法发明的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 的结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利用“变一变”的方法发明了不同用途的剪刀,下面几种剪刀中刀柄最长、刀刃最短的是 ,适合用于解剖。
A. B. C.
(3)除了上面提到的工具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工具像“带橡皮的铅笔”一样,是运用组合的方法发明的,请你再写出两种 、 。
17.(2022 江苏徐州)阅读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在下面的纸带中用圆圈或圆点表示行星并写上名称。
行星名称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万千米) 5800 10800 15000 22800 77800 142700 287000 449600
18.(2022 江苏徐州)比较阳光下物体影长的四季变化。
为了探究物体的影长是否会随着季节有规律地变化,我们在科学课上采用模拟实验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发现,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四天同一地点、正午时分影长变化是有规律的。请你在图中画出这四天正午时分的影长。
1. 植物的茎为什么伸向窗外生长? 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
【详解】探究的主要步骤是: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寻找证据;4、得出结论;5、交流验证。根据图中植物向着窗外生长的现象,提出的可探究的问题是植物的茎为什么伸向窗外生长?作出的假设是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然后通过实验或者查资料等方法寻找证据。
2. 3.80 4. 没有将反光镜调整好; 调整反光镜,让光线进入光圈。 5.左上方
【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
2.如图1所示,图中显微镜相应部分的名称是目镜、物镜。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这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上分别标有“5×”和“16×”,由此可以算出这台显微镜能把物体图像放大80倍。
4.奇奇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时,从目镜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可能的原因:没有将反光镜调整好。解决的方法:调整反光镜,让光线进入光圈。
5.从图2可以看出,洋葱表皮细胞的图像偏向视野范围的左上方,因为显微镜所成的像与实物相比是倒立的、左右相反的,为了使图像呈现在视野中心,他应把载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6. ②③①④ 很快 物理 化学
【分析】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详解】(1)白糖加热前是半透明晶体物质。白糖加热后,看到糖粒慢慢裂开,变得更细了。会由固态变成液态,这是属于物理的变化,继续加热会有气泡产生,先闻到一股香味,继续加热会闻到焦味。颜色越来越深,变成黑色后,继续加热还着火了。说明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产生了黑色的炭。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发现的现象是②③①④。
(2)在收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时,妙妙取一个密封袋,里面放入3勺白醋,在一个塑料瓶盖中加入1勺小苏打,小心地放入密封袋中,先封好袋口,再打翻袋中的瓶盖,让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发现有很多气泡冒出。她观察到密封袋很快地鼓起来。
(3)妙妙看到妈妈在厨房和面,妈妈将面和水混合在一起,没有新物质生成,这是物理变化;馒头蒸好了,妙妙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反复咀嚼感觉到有甜味,说明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
7. 甲 乙 甲 8.N 9.C 10.丙 11. 电铃 电磁起重机
【分析】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铁芯粗细有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少,磁性弱;线圈匝数多,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节数少,则磁性弱;电池节数多,则磁性强。
7.根据”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读图可知:科学兴趣小组打算先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铁芯上线圈缠绕圈数的关系,他们应该选择甲和乙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因为甲和乙的电池节数相同,线圈缠绕圈数不同,可以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实验,发现甲装置吸引的回形针更多,电磁铁磁力更大,因为甲装置的线圈圈数多。
8.电磁铁同性相吸,异性相斥;拿着一枚小磁针靠近乙装置铁芯下端时,发现小磁针的S极被排斥,由此推断乙装置中铁芯的上端是N极。
9.要想改变乙图中电磁铁的南北极,应改变电池正负极、改变线圈缠绕方向,将线圈缠绕圈数增加不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股选项C符合题意。
10.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铁芯粗细有关,三个实验装置中,电磁铁的磁力最大的是丙装置,因为丙装置电池最多,线圈圈数多。
11.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生活中的很多设备都用到了电磁铁,比如电铃、电磁起重机。
12.B 13.平衡 14.C
【分析】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个池塘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12.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水葫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植物。
13.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当水葫芦大量繁殖时,生态系统也会失去平衡。
14.当水葫芦大量繁殖时,生态系统也会失去平衡。处理水葫芦时,不应该把这些水葫芦运输到其他河流,否则会影响其他河流的生物。
15.(1)(2)(3)
(4)一天的气温变化是从低到高逐渐上升,然后再从高到低逐渐下降,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
【详解】一天的气温变化是从低到高逐渐上升,然后再从高到低逐渐下降。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5-6时。通过柱状图的方式表现出来,更加直观、形象,分析柱状图可以看出一天的气温变化是从低到高逐渐上升,然后再从高到低逐渐下降,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
16. 物品 方法 杠杆 C 轮滑鞋 录音电话
【分析】工程与技术的关系:工程与技术互为支撑、相互促进。技术的进步支持工程的实施,工程的实施也推动着技术不断发展。简单机械主要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等,它们可以组合使用,实现更多的功能。
【详解】(1)工程与技术关系密切,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比如:工具常常是一些物品,比如剪刀、钳子等,而技术常常是一些方法,比如各类工程的施工方法、操作流程等。
(2)剪刀是利用“加一加”的方法发明的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结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利用“变一变”的方法发明了不同用途的剪刀,手术剪刀刃短小,适宜在狭小空间内操作,适合用于解剖。
(3)除了上面提到的工具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工具像“带橡皮的铅笔”一样,是运用组合的方法发明的,比如鞋子和轮子的组合轮滑鞋,电话和录音机的组合录音电话等。
17.
【详解】因行星位置关系模型建立在45个折痕的纸带上,故处理行星与太阳远近的数据,将海王星到太阳的距离算作45,数据比例为1:9991,依次计算的出结果:水星(0.6)金星(1.1)地球(1.5)火星(2.3)木星(7.9)土星(14.3)天王星(28.7)海王星(45),填入纸带中。
18.
【详解】引起影子长短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大,物体影子短,太阳高度小,物体影子长。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四天同一地点、正午时分影长变化是有规律的,夏至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物体影子最短;冬至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影子最长;春分和秋分影子长度适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