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小升初科学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湖北地区专版)专题02 填空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小升初科学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湖北地区专版)专题02 填空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专题02 填空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2023 湖北襄阳)地球带着月球一起沿( )轨道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一周是—( ),产生了( )现象。
2.(2023 湖北襄阳)填空:
月球沿( )方向围绕地球运转一周是一个( ),产生了( )变化现象。
3.(2023 湖北襄阳)流水对地表物质有( )、( )、( )的作用。
4.(2023 湖北襄阳)从外向内,地球内部划分为( )、( )、( )三个圈层;其中( )主要由岩石组成。岩石可以分为( )、( )和变质岩三大类。
5.(2023 湖北孝感)当( )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 )或( )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一些动物会因季节的变化而换羽或者向其他地区迁徙等。
6.(2023 湖北孝感)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与( )之间,生物与( )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 )的平衡状态。
7.(2023 湖北孝感)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 )垃圾、厨余垃圾、( )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
8.(2023 湖北孝感)影响( )变化的因素可能有很多,如果要确定与哪些因素有关,可以用( )的方法来研究。
9.(2023 湖北孝感)自然资源可分为( )资源(如水)和( )资源(如石油)两大类。
10.(2023 湖北孝感)如果水中混进了泥沙等物质,就会变得混浊。人们常常通过净水器等装置,采用( )、( )等方法,将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
11.(2023 湖北孝感)空气流动形成了( ),它是一种( )的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12.(2023 湖北孝感)我们可以通过改变( )、添加( )或组合纸盒等多种方法来改造纸盒。
13.(2023 湖北孝感)动能属于( ),它是( )的一种表现形式。
14.(2023 湖北孝感)尼龙搭扣是一种常见的( )工具,广泛应用于( )、医疗以及航空等领域。
15.(2022 湖北襄阳)能够在地球( )中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空器。能够在地球附近空间或( )空间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天器。
16.(2022 湖北襄阳)月球围绕地球运转一周是一( ),运转方向是( )。
17.(2022 湖北襄阳)地球自转一周是一(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 )
18.(2022 湖北襄阳)填空:自然界中,河流上游河床的堆积物主要是 ,中游河床堆积物主要是 ,下游河床堆积物主要是 。我们发现,流水对地表物质有的作用 、 、 。
19.(2022 湖北襄阳)按形成岩石的地质作用,岩石可分为( )、( )、( )三类。
20.(2022 湖北襄阳)通过地质钻探、地震波等研究发现,从外向内地球内部划分为( )、 ( )、( ) 三个圈层。
21.(2022 湖北襄阳)冬季,池塘变得寒冷、食物短缺,青蛙通过 ( )的方式适应变化。
22.(2022 湖北襄阳)池塘环境为青蛙的生存、生长发育和繁殖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 )。
23.(2022 湖北襄阳)( )生态系统能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 ) 生态系统能够调节气候、净化水质。
24.(2022 湖北襄阳)在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之间( )、( ),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25.(2022 湖北黄冈)通过分析动物化石的牙齿特点可以推测出动物的食性,圆顶龙牙齿 ,它是 动物,暴龙牙齿 ,它是 动物。
26.(2022 湖北黄冈)月球是地球的 ,它在不停的围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 。
27.(2022 湖北黄冈)月球 状况叫做月相变化,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
28.(2022 湖北黄冈)英国生物学家 在1859年出版的 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29.(2022 湖北黄冈) 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载人飞船是我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
30.(2020 湖北)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 的一种仪器,它是根据杠杆的 原理制成的。
31.(2022 湖北恩施)今年4月22日是第53个 ,活动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2.(2022 湖北恩施)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化学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还有 (如屠宰场等地排放的污水等)。由此可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33.(2022 湖北恩施)像“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草”,这种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通常被称为 。
34.(2022 湖北恩施) 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35.(2022 湖北恩施)俄乌冲突造成国际油价高位提升,原油价格创2014年以来新高。原油就是开采出来的 。
36.(2022 湖北恩施)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女士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她成功提取出的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被誉为“ ”的发现。
37.(2022 湖北恩施)1606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发现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并不是从土壤中获得的,而是植物自己通过 获得的。
38.(2022 湖北恩施)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一“ ”,这是中国宇航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39.(2022 湖北孝感)在斜面高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越 越省力。(填“长”或“短”)自攻螺钉是变形的斜面,螺纹越 越省力。(填“密”或“疏”)
40.(2022 湖北孝感)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是 ,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是 ,离太阳最远的大行星是 。
41.(2022 湖北孝感)北极星是小熊座中最 的星,要找到北极星,最好先找到 ,还可以通过 找到它。
42.(2022 湖北孝感)石油是世界主要的 矿产之一,它可以提炼出 作为汽车和飞机的燃料。
43.(2022 湖北孝感)钓鱼竿属于 杠杆,羊角锤属于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44.(2022 湖北孝感)同名磁极相互 ;异名磁极相互 。
45.(2022 湖北孝感)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吸入 ,制造 ,并释放出 。
46.(2022 湖北孝感)大多数科学家认为 是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而来。
47.(2022 湖北孝感)蝗虫与草丛的颜色相近,这就是 色;黄蜂身上有黑黄相间的条纹,这叫 色。
48.(2022 湖北孝感)用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火会熄灭,证明:燃烧需要 。
49.(2022 湖北孝感)下图是一种简易扳手,在使用过程中它是简单机械中的 。用它拧螺丝的时候,为了更省力我们的用法是图 。
50.(2022 湖北孝感)菜豆种子结构包括 和 。
51.(2022 湖北孝感)昼夜交替现象是由 自转产生的。
52.(2022 湖北孝感)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有两种连接方法 和 。
53.(2022 湖北孝感)让铁制品尽量减少或避免与 和 接触,可以起到防止生锈的作用。
54.(2021 湖北十堰)18世纪英国发明家( )制造出了用途广泛的蒸汽机。
A.牛顿 B.瓦特 C.法拉第
55.(2020 湖北)依次写出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名称:水星、金星、土星、 、 、 、 、 。
56.(2020 湖北)大多数的金属都是由金属矿产冶炼加工制成的。如铁是由 冶炼加工制成;铜是由 冶炼加工制成的。
57.(2020 湖北)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一种仪器,它是根据 的平衡原理制成的;螺丝刀是安装与拆卸中必备的工具,它是根据 的工作原理制成的。
58.(2020 湖北)从生态平衡及生物的多样性来看,任何一种生物的消亡,对其它生物的 和 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所以保护野生动植物必须保护它们生存的环境。
59.(2020 湖北)总星系包括( )和( )。
60.(2020 湖北)( )作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以上。八大行星围绕着( )公转,卫星又围绕各自的( )运转。
61.(2020 湖北)土地资源包括( )、草地、林地、湿地、沙漠、( )等。
62.(2020 湖北)矿产资源主要分为能源矿产、( )和( )。
63.(2020 湖北)2003年,我国航天员 遨游太空,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人”。
64.(2023 湖北孝感)回形针是一种常见的( ),人们用它来( )纸张。
65.(2020 湖北)定滑轮的作用是能 ,不能 ;动滑轮的作用是能 不能 。
66.(2020 湖北)斜面有 的作用。斜面越 越 。
参考答案
1. 椭圆形 年 四季更替
详解:地球自转的同时,地球还带着月球一起沿椭圆形轨道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一周是—年,大约365天,产生了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现象。
2. 自西向东 月 月相
详解:月球沿自西向东方向围绕地球运转一周是一个月,大约29.5天。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由于月球围绕地球运转,我们看到的被太阳照亮的那部分月亮形状是不同的,因此,产生了 月相变化现象。
3. 侵蚀 搬运 沉积
详解:流水具有搬运和侵蚀作用。受水流速度不同的影响,河流上游往往布满了大石头,中游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侵蚀作用或水土流失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自然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由于水的流动,带走了地球表面的土壤,使得土地变得贫瘠,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生态恶化。由于流水对土地有侵蚀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流水对地表物质有侵蚀、冲刷、搬运、沉积的作用。
4.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壳 岩浆岩 沉积岩
详解: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外向内,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其中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从5千米到70千米不等。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5. 环境 身体特征 生活习性
详解:由于动物和生活的环境相互影响,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过程,动物的身体形态结构与其食物、习性都是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一些动物会因季节的变化而换羽或者向其他地区迁徙等。
6. 生物 环境 稳定
详解: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
7. 可回收 有害
详解: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可回收垃圾是指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再利用的废弃物。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零星废弃物。厨余垃圾是指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外的其余生活垃圾。
8. 事物 控制变量
详解: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可能有很多,如果要确定与哪些因素有关,可以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进行控制变量实验时,除要研究的变量外,其他实验条件应加以控制,保持不变。
9. 可再生 不可再生
详解:地球上的资源从利用的角度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石油、天然气、各种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10. 沉淀 过滤
详解:如果水中混进了泥沙等物质,就会变得混浊。人们常常通过净水器等装置,采用沉淀、过滤等方法,将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净水器中常使用沙、棉、活性炭等物质过滤戒吸附杂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11. 风 洁净
详解:风的形成是因为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温度差异使空气流动,空气流动形成了风;风能发电,它是一种洁净的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风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12. 形状 结构
详解:为了满足人们对某一物品的多种功能需求,我们可以通过在该物品上添加相应的结构,来实现该物品的多种功能组合。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改变形状、添加结构或组合纸盒等多种方法,将废旧纸盒改造成各种实用物品。
13. 机械能 能量
详解:能量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虽然你看不见它,却能感觉到它。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发光或发声等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动能、声能、光能、电能、磁能、热能等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形式。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叫动能。动能属于机械能,它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14. 黏合 生活
详解:在牛劳果实的启发下,模仿牛旁与织物的搭接原理,设计并发明了的尼龙搭扣。尼龙搭扣是一种常见的黏合工具,广泛应用于生活、医疗以及航空等领域。
15. 大气层 太阳系
详解:在航天科技领域,“天”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太空”概念相当。“空”指地球表面以上的大气层空间。能够在地球大气层中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空器。能够在地球附近空间或太阳系空间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天器。
16. 月 自西向东
详解: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公转运动,运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周期是一个月。月球围绕地球运转一周是一月 运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产生了月相变化规律。
17. 天 年 自西向东
详解:地球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大约365天。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 自西向东,呈逆时针运转。
18. 大石头 鹅卵石 细沙 侵蚀 搬运 沉积
详解:流水具有搬运和侵蚀作用。受水流速度不同的影响,河流上游往往布满了大石头,中游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侵蚀作用或水土流失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自然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由于水的流动,带走了地球表面的土壤,使得土地变得贫瘠,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生态恶化。由于流水对土地有侵蚀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流水对地表物质有侵蚀、搬运、沉积的作用。
19.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详解:岩浆岩,是由熔岩或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却后凝固而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变质岩是原始岩石变质形成的岩石,常见的变质岩包括板岩、千枚岩、片岩、大理石、石英岩等;沉积岩是风化物质、火山碎屑、有机物和少量宇宙物质在表面常温常压条件下,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形成的层状岩石,包括石灰石、砂岩、页岩等。
20. 地壳 地幔 地核
详解:地球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物质和结构。科学家根据地震波的数据将地球内部划分为三个圈层,从外到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地幔平均厚度约2900千米,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幔活动造成的;地核半径平约3470千米,温度约3000℃到5000℃。
21.冬眠
详解:动物有适应环境的特点。冬季,池塘变得寒冷、食物短缺,青蛙是变温动物,不能适应寒冷的气候,它们通过冬眠的方式适应环境的变化。
22.食物、氧气、藏身的场所等
详解: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地区内,生物和它们的非生物环境之间进行着连续的能量和物质交换所形成的基本生态环境。池塘环境为青蛙的生存、生长发育和繁殖提供了食物、氧气、藏身的栖息场所等基本基本条件。
23. 湿地 森林
详解: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森林生态系统能够调节气候、净化水质。
24. 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详解: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
25. 相对扁平,像勺子一样 草食 巨大,像刀子一样锋利,牙齿有些向后弯 食肉
详解:观察恐龙头骨化石,我们发现具有锋利尖锐牙齿的是肉食性恐龙,长着相对扁平,像勺子一样的牙齿的是草食性恐龙,由此可以推断,圆顶恐龙属于草食动物。圆顶龙暴龙牙齿看起来像镰刀钩子。暴龙的牙齿巨大,就像刀子一样锋利,牙齿有些向后弯,它咬上对方,就像是用锋利的刀子割肉那样轻松。它的牙齿是它作为杀手的有力武器,猎物一旦被它咬住,即使有着坚韧骨质甲胄的大型恐龙也承受不住,它是食肉动物。
26. 卫星 自西向东
详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月球围绕地球转,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月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7. 明暗圆缺面貌变化 一个月
详解:月球明暗圆缺面貌的变化状况叫做月相变化,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月相按农历月初到月末的顺序排列为: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农历十五的月相一般为满月,是圆形的。
28. 达尔文 《物种起源》
详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他认为,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来。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29. 东方红一号 神舟五号
详解: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一次发射成功。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30. 质量 平衡
详解: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一种仪器,它是根据杠杆的平衡原理制成的。天平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它的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不省力不费力杠杆。
31.世界地球日
详解: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最早的地球日活动是1970年代于美国校园兴起的环保运动,1990年代这项活动从美国走向世界,成为全世界环保主义者的节日和环境保护宣传日,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将今后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32.生物性污染
详解: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化学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33.食物链
详解: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像“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草”,这种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通常被称为食物链。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34.接种疫苗
详解:疫苗的开发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对于家庭来说也是减少成员疾病发生、减少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
35.石油
详解:从油井中开采出来的石油也叫原油。把未经加工处理的石油称为原油,是一种黑褐色并带有绿色荧光,具有特殊气味的粘稠性油状液体。
36.拯救2亿人口
详解:屠呦呦受到葛洪治疟的启发,采用沸点低的乙醚提取青蒿素,终于成功提取出抗疟特效药青蒿素,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从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37.光合作用
详解:赫尔蒙特的实验证明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不可能来自土壤。而是来自雨水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水和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自己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38.“东方红”一号
详解: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个卫星里的主要仪器设备是化学能电池无线电发报机。之后,美国、法国、日本也相继发射了人造卫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我国的航天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39. 长 密
详解: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在斜面高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越长越省力。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越省力。
40. 木星 水星 海王星
详解:太阳系中唯一发光的恒星是太阳;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距离,依次排列的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水星离太阳最近,海王星离太阳最远。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体积超过地球的一千倍,质量超过太阳系中其他八颗行星质量的总和。
41. 亮 北斗七星 仙后座
详解:距北斗七星上勺头部位不远,在小熊星座的尾部,有一颗亮度与北斗七星相近的星,它高高地悬挂在北部天际,这就是著名的北极星,连接北斗七星勺口两星,将此距离延长5倍远,就是北极星,所以要找到北极星,最好先找到北斗七星;仙后座由五颗星组成,看起来像一个倾斜的英文字母“M”或“W”将“M”或“W”两侧的直线延长交于一点,由这一点向仙后座中间的亮星延伸并继续延长,这一点与中间亮星的距离的五倍处就是北极星的位置。
42. 能源 汽油
详解:煤、石油、天然气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能源矿产,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石油是最重要的工业燃料,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汽油是汽车、飞机的“粮食”。
43. 费力 省力
详解: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是一个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杆。杠杆包括支点、用力点、阻力点、动力臂和阻力臂。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钓鱼竿的动力臂比阻力臂短,属于费力杠杆,羊角锤动力臂比阻力臂长,属于省力杠杆。
44. 排斥 吸引
详解: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
45. 二氧化碳 营养物质 氧气
详解:植物的叶片是制造营养物质的“加工厂”,太阳是这座加工厂的能量来源。叶片利用阳光的能量,把茎输送来的水分和叶片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转化成营养物质,并且释放出氧气。
46.鸟类
详解:始祖鸟化石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来的。
47. 保护 警戒
详解:保护色是生物的颜色与环境接近,使其不易被天敌发现或在捕食时不易被猎物发现。警戒色是生物用鲜艳的颜色伪装自己,让其他生物恐惧。蝗虫与草丛的颜色相近,这就是保护色;黄蜂身上有黑黄相间的条纹,这叫警戒色。
48.氧气
详解:燃烧需要可燃物、一定的温度、空气(氧气)三个条件。用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火会慢慢熄灭,这是因为烧杯空气里面的氧气被耗尽,燃烧条件被打破,所以火会熄灭。
49. 轮轴 1
详解: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图中的扳手应用了轮轴,图1的轮更大,使用起来更加省力。
50. 种皮 胚
详解:种子的共同特点是都有种皮和胚。种子的外面包裹着种皮,起保护种子的作用。种子里面最重要的是胚。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菜豆的种子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芽、胚根和子叶。
51.地球
详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52. 串联 并联
详解:几个电路元件沿着单一路径互相连接,每个节点最多只连接两个元件,此种连接方式称为串联,串联电路中的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并联是元件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其特点是将2个同类或不同类的元件、器件等首首相接,同时尾尾亦相连的一种连接方式,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不会相互影响。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的方法有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有各自的特点。
53. 空气 水
详解:水分和氧气共同作用是使铁生锈的原因,任意切断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生锈。所以生活中常用的方法喷涂油漆、涂油等都是隔绝空气或水,就能有效防止生锈。
54.B
详解:18世纪英国发明家瓦特根据蒸汽产生动力的原理,制造出了用途广泛的蒸汽机,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55. 地球 火星 木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详解: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56. 赤铁矿(磁铁矿、或褐铁矿) 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
详解:矿产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之一。矿产资源主要分为金属矿产 和非金属矿产。大多数的金属都是由金属矿产冶炼加工制成的。大多数的金属像钢铁那样,是由矿石冶炼后制成的。这些矿石就是矿产资源的一种金属矿产。如铁是由赤铁矿(磁铁矿、或褐铁矿)冶炼加工制成;铜是由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冶炼加工制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金属矿产,要求学生掌握大多数的金属都是由金属矿产冶炼加工制成的。
57. 杠杆 轮轴
详解:天平是一种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制成的。螺丝刀用来拧螺丝钉时利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当轮越大时越省力,所以使用粗把的螺丝刀比使用细把的拧螺丝时更省力。
分析:掌握简单机械的应用。
58. 生存 延续
详解:从生态平衡及生物的多样性来看,任何一种生物的消亡,对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延续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所以保护野生动植物必须保护它们生存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
59. 银河系 河外星系
详解:天文学家把银河系与所观察到的所有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总星系只不过是宇宙的很小一部分。
分析: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0. 太阳 99% 太阳 行星
详解: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在太阳系中,行星围绕恒星运转,卫星又围绕各自的行星运转。
61. 耕地 建设用地
详解:土地资源指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包括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沙漠、建设用地等。
62. 金属矿产 非金属矿产
详解:矿产资源是地壳在长期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一般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分析:矿物资源是地球上有限的资源,且不可以再生的。
63.杨利伟
详解: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分析:本题考查探索宇宙,要求学生掌握2003年,我国航天员杨利伟遨游太空,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人”。
64. 文具 固定
详解:回形针是一种常见的文具,主要用来固定纸张。回形针的结构虽然简单,但却经过了许多设计师的不断改进才日趋完善,成为一种广泛的文具。
65. 改变力的方向 省力 省力 改变力的方向
66. 省力 平缓 省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