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小升初科学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河北地区专版)专题03 判断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小升初科学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河北地区专版)专题03 判断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专题03 判断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2023 河北保定)我国最先进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经观测到宇宙的边缘了。( )
2.(2023 河北保定)在空间站生活的航天员饮食睡眠和地球基本一样。( )
3.(2023 河北保定)船的载重量只跟造船材料有关,跟船体结构无关。( )
4.(2023 河北保定)钢铁的漂浮能力弱,不能当做造船的材料。( )
5.(2023 河北保定)当石家庄是白天的时候,地球上的其他地区也都是白天。( )
6.(2023 河北保定)圭表是古代测量一天中日影长度变化的工具。( )
7.(2022 河北廊坊)除了生物圈之外,地球上还有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其他圈层。( )
8.(2022 河北廊坊)阿基米德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天文学家。( )
9.(2022 河北廊坊)像池塘这样,由水草、鱼、虾,水蚤和各种细菌等生物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
10.(2022 河北廊坊)祖冲之发明了地动仪。( )
11.(2022 河北廊坊)剧烈的运动后,人们的心跳会加快,心情突然紧张时,人们的心跳也会加快。( )
12.(2022 河北廊坊)设计建筑物前先要明确设计目的及建筑特色。( )
13.(2023 河北保定)建筑物的结构往往是为了使其更加美观,而不是更加坚固。( )
14.(2023 河北保定)水污染对植物、动物以及整个生态系统有巨大的危害。( )
15.(2020 河北保定)能飞的动物都是鸟。( )
16.(2022 湖南郴州)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
17.(2022 河北沧州)火箭是英国人最早发明的。( )
18.(2022 河北沧州)脂肪肝就是脂肪过多造成的,因此少吃肉可预防脂肪肝。( )
19.(2022 河北沧州)剧烈运动后,人的心跳会发生变化,心情突然紧张时,心跳也会发生变化。( )
20.(2022 河北沧州)食物从进入人体到排出体外,整个过程并不经过肝脏,因此,肝脏在整个消化系统中不起作用。( )
21.(2022 河北沧州)人体所有的动作都是由大脑指挥完成的。( )
22.(2022 河北沧州)太空是失重的,所以进入太空的东西必须捆绑好,以免物体逃逸。( )
23.(2022 河北沧州)经常在花圃中的花农和刚进入花圃中的参观者,感觉到花香的浓度是一样的。( )
24.(2022 河北廊坊)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我国独立设计和研制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在酒泉发射升空。( )
25.(2022 河北沧州)我们在研究生物时,要对他们倍加爱护,研究结束后,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把它们放回原处。( )
26.(2022 河北沧州)太阳是宇宙中唯一发光的物体。( )
27.(2022 河北沧州)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的拳头相似。( )
28.(2022 河北沧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的房屋在许多方面发生着变化,这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多大关系。( )
29.(2022 河北沧州)同步卫星是静止的。( )
30.(2021 河北保定)如果草原上的鹰减少了,兔子就能更好地生长。( )
31.(2022 河北秦皇岛)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
32.(2022 河北秦皇岛)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高,是用来计量恒星间时间的单位。( )
33.(2022 河北秦皇岛)星空中,牛郎星、织女星、心宿二构成了“夏季大三角”。( )
34.(2022 河北保定)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再探苍穹。( )
35.(2022 河北保定)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时不用考虑如何体现建筑物的美。( )
36.(2022 河北保定)地球公转时,假如地轴不倾斜,地球上就不会有四季变化。( )
37.(2022 河北保定)海洋中仅有生物资源,没有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 ( )
38.(2022 河北邯郸)生态系统中的“弱肉强食”看似很残酷,但也正是这种争斗促进了生物间的和谐发展。( )
39.(2022 河北邯郸)人们可以在房屋里工作、休息和娱乐,体现了建筑功能更具有综合性。( )
40.(2022 河北邯郸)随地吐痰会影响到呼吸系统的健康。( )
41.(2022 河北邯郸)宇宙中的一切总是运动着的,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
42.(2022 河北沧州)眼疾手快是反应时间长的表现。( )
43.(2022 河北邯郸)地球绕太阳转,太阳围绕银河系转银河系是宇宙的中心。( )
44.(2022 河北沧州)火箭是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 )
45.(2022 河北保定)石油、煤、天然气、风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
46.(2022 河北沧州)当研究的数量很大,范围很广的时候,我们常会用到估测的方法。( )
47.(2022 河北沧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居住的房屋在许多方面发生着变化。( )
48.(2022 河北沧州)呼吸是人体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
参考答案
1.×
详解:在地球上用望远镜观测宇宙,所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现代运载火箭将各种各样的探测器、航天员送到太空,能观测到更加遥远的景观。目前,我国最先进的球面射电望远镜“天眼”,也未能预测到宇宙边缘距离我们的位置。
2.×
详解:空间站处在失重环境中,航天员失去了在地面上“上”“下”感觉,处于飘浮状态的航天员在太空舱内睡觉只要不危及舱内设备和人员安全,到处都可以睡,可以飘在舱里睡,可以挂在壁上睡,可以绑在床上睡,也可以吊在梁上睡。航天员的进食既有情趣,又有危险。可把食物和饮料悬在空中,用嘴一口一口咬或吸食,但食物碎渣会到处飘飞,迷眼钻鼻,还会损坏仪器设备。因此,在空间站生活的航天员饮食睡眠和地球上大不一样。故题目说法错误。
3.×
详解:要制作出一般理想的小船,我们不仅需要考虑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和动力系统,还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等因素。船的载重量与船体材料、船只体积大小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故题目说法错误。
4.×
详解: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浮的,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沉的;浮的材料适宜造船,沉的材料也可以造船。虽然钢铁的比重大于水,铁块在水中是下沉的,但是用钢铁制造的大船却能漂浮在水面,这是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增大排水的体积,来获得更大的浮力。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5.×
详解: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面积,被照亮的部分是白天,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运动,地球上出现白天和黑夜交替、周而复始的现象,形成昼夜交替现象。因此,当石家庄是白天的时候,地球上的其他地区也有白天,也有黑夜。不会全部都是白天。
6.×
详解:日晷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有规律的变化来计时的,是古代测量一天中日影长度变化的工具。圭表是古代测量一年中日影长度变化的工具。
7.√
详解:地球表面所有较小的、较简单的生态系统组成了一个最大的、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地球上除生物圈外,还有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其他圈层。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8.×
详解:意大利人伽利略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天文学家。用望远镜观察星空,标志着进入了现代天文学的时代。
9.√
详解: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非生物包括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像池塘这样,由水草、鱼、虾,水蚤和各种细菌等生物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0.×
详解:发明家致力于发明创造,带来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张衡利用地震波在固体中的传播,发明了地动仪。
11.√
详解:心脏每收缩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急促,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心情突然紧张时,呼吸加快,心跳也会加快。
12.√
详解:设计建筑就要设计建筑的功能,包括空间、实用、美学等各个角度,而不同作用的建筑,所需要的功能性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设计建筑物前先要明确设计目的及建筑特色。
13.×
详解: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包括外形,外部结构,内部装修,使用材料等方面。建筑物的结构往往是为了使其更加坚固,美观并不是第一要素。
14.√
详解: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由此可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水污染对植物、动物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都有很大的危害。
15.×
详解:鸟类具有的特征有:鸟的体表覆盖着羽毛;鸟的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有喙无齿;鸟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为双重呼吸;鸟的心脏有四腔,两条循环路线,循环能力强;生殖方式为卵生,体温恒定等特征。并不是会飞的动物都是鸟类,例如蝙蝠会飞,但是蝙蝠的是哺乳动物。题意错误。
16.×
详解: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垃圾和污水,有些微生物会危害人类的健康,给我们带来伤害,如大肠杆菌、霉菌等。
17.×
详解:火箭是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当时使用的燃料是火药。现在人们使用煤油或液态氢作为燃料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将各种卫星、载人航天飞船或太空探测器发射到太空中去。
18.×
详解:脂肪肝病是一种系统性的肝脏代谢紊乱,源于能量过剩诱导的脂肪疾病。肥胖会导致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脂肪肝,建议肥胖的同学应该少吃脂肪类的食物,少吃肉不利于身体健康。
19.√
详解:心脏每收缩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急促,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心情突然紧张时,心跳也会发生变化。
20.×
详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肝脏能分泌胆汁流到小肠,帮助小肠完成消化和吸收任务,肝脏具有解毒功能和免疫功能。
21.×
详解: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类的一切感觉活动包括视觉和听觉等、思维和情绪、语言能力和运动技能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下进行工作的,有些不自主的动作受到脊髓的调节,大脑和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22.√
详解: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在太空中的物体,离开了地球的吸引力,所以是失重的,因此进入太空的东西必须捆绑好,以免物体逃逸。
23.×
详解:刺激是指能引起机体或细胞发生反应的各种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反应是指刺激引起机体的变化。长时间在花圃中工作的花农,由于人的适应性,花香的浓度变淡,刚进入花圃中的参观者,感觉到花香的浓度是浓郁的。
24.×
详解: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25.√
详解:观察小动物要带好笔和纸,分工合作,做好记录,对不知名的小动物可先记下它的特征和采用画图的方法记录,研究结束后,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把它们放回原处。
26.×
详解: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发光发热的物体,不是宇宙中的,宇宙中还有许许多多像太阳这样发光的恒星。题干错误。
27.√
详解: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像桃子,体积约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重量约250克。
28.×
详解:早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创造了原始的住所,但那只是遮风避雨的地方。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中融入了人类的情感、信仰和智慧。人类房屋的发展经历了由天然洞穴到人造住所,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题目说法错误。
29.×
详解: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刚好一样,都是24小时旋转一周,卫星就像静止在地球的上空一样。其实同步卫星是绕地球旋转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0.×
详解: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展现了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如果草原上的鹰减少了,兔的天敌减少,则兔的数量在短时间内会增加,则草的数量会减少,兔子由于缺少食物将会减少数量,因此不能更好地生长。
31.√
详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这种说法正确,如冰雪融化是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32.×
详解: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高,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
33.×
详解:夏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这三颗星分别是: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
34.√
详解:2022年6月5日,我国的神舟十四号飞船发射成功,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35.×
详解: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包括外形,外部结构,内部装修,使用材料等方面。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时,不仅要考虑体现自身造型和色彩的美,还要欣赏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
36.√
详解: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且角度不变,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昼夜长短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季节的变化,所以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地球公转时,假如地轴不倾斜,地球上就不会有四季变化。
37.×
详解:海洋生物资源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的群体数量,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更新的海洋资源,海洋里不仅有许多生物资源,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所以它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题目说法错误。
38.√
详解: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生态系统中“弱肉强食''是很残酷的,但它是动物谋求生存的小可避免的方式,但也 正是这种争斗促进了生物间的和谐发展。
39.√
详解:人类最早居住的“房屋”是山洞,最早建造的房屋是帐篷,人们学会了生产和使用简单工具,用木头做成能遮风挡雨的木屋。房屋除居住外功能外,还具有工作、休息、娱乐等综合性功能。题目观点正确。
40.√
详解:随地吐痰既不卫生,也不文明,极易传染疾病,不仅对别人有害,同时也污染了生活环境,影响我们呼吸器官的健康。
41.×
详解: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运动也存在规律可循,可以用参照物进行描述,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42.×
详解:反应时的长短与刺激的强度、感觉器官的灵敏程度、人对刺激的熟悉程度以及动作反应的次数等因素有关。眼疾手快是反应时间短的表现。题干错误。
43.×
详解: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我们能看到的星系只是宇宙中极小的一部分,宇宙中存在着几十亿,上百亿像银河系那样的星系,所以银河系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44.√
详解:火箭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火箭是利用了反冲力原理上天的,是中国人在1000多年前发明的,当时使用的燃料是火药,现在人们使用煤油或液态氢作为燃料,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力,将各种卫星、载人航天舱或太空探测器发射到太空中去。
45.×
详解:天然气、石油、煤矿、铁矿等矿产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它们用一些就少一些,不可能再重新产生。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并且能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更新自然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风是可再生能源。
46.√
详解:生态学家在对某一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时,经常需要知道某一种生物的种群数量、生长变化及对环境的适应等情况。当研究的数量很大,范围很广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一些估算的方法进行推测。常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47.√
详解: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有了房屋,人类结束了露宿旷野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稳定的生活。早在5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开始寻找能够遮风、避雨、御寒的“房屋”,后来他们终于找到了能够当房子的山洞。从山洞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人类的房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类房屋的发展经历了由天然洞穴到人创造住所,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有单一到综合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居住的房屋在许多方面发生着变化。不同地区房屋的特点与当地气候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相适应,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房屋,要求学生掌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居住的房屋在许多方面发生着变化。
48.√
详解: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是人体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