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青岛版)第一单元 心和脑(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青岛版)第一单元 心和脑(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心和脑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也是打不开的“暗盒”。
2.我们的大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神经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周围_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
4.打哈欠是人脑增加___________含量的一种短暂的自我保护方式。
5.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运动时,心率会加___________。不同年龄的人,心跳会有___________。
6.___________是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本保障,达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健康。
二、判断题
7.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等。( )
8.经常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休息可以使心脏更健康。( )
9.制定适合自己的作息计划,要检查睡眠时间,适当的午休可以保护脑。( )
10.人体各种各样的活动是靠大脑来指挥、神经来传递信息才能实现。( )
11.大脑控制着人体所有的活动。( )
三、选择题
12.小明的运动能力很好,说明他的( )比较发达。
A.感觉中枢 B.运动中枢 C.听觉中枢
13.信号从指挥中心传递给各个器官的过程顺序应是( )。
A.脊髓——脑——运动神经B.运动神经——脊髓——脑C.脑——脊髓——运动神经
14.下列说法中,有利于保护我们的大脑的是( )。
A.课间仍在学习
B.一直写作业,直到写完才休息
C.坐摩托车时戴头盔
15.如果血管受到损伤而出血,会造成更大危险的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16.小学生为了保持健康的身体,要做到( )。
A.勤锻炼,多运动 B.多吃肉,少吃菜 C.晚上熬夜读书
四、简答题
17.人的大脑分为哪几个部分?如果大脑分管运动的区域受到损伤,会导致什么后果?
18.以“上课铃声响后,同学们都回到教室“为例,写出整个反应中的神经传递过程。
19.人体健康的标准有哪些?至少写出三条。
20.请你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脑。(至少三条)
五、实验题
21.某兴趣小组想要探究“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反应相同吗?”这一问题,请你帮他们把实验补充完整。
实验材料:两根棉棒、眼罩
实验过程:一名同学戴上眼罩,另一名同学用两支棉棒轻轻触碰戴眼罩同学的指尖、手背、手肘。让戴眼罩的同学体验哪个部位感觉到有两支棉棒触碰、哪个部位感觉只有一支棉棒触碰。
实验记录:
被触碰的部位 指尖 手背 手肘
感觉到的棉棒数量 2 1 1
实验结论:皮肤里有些地方的神经分布的 (填“多”或“少”),所以敏感性强:有些地方的神经分布的 (填“多”或“少”),所以敏感性弱。上述三个部位中, 的神经分布最多。
实验延伸:用棉棒触碰指尖时,人体感觉到棉棒数量的过程是:指尖皮肤接收刺激→ →脊髓→ 。
22.活动名称:测量自己的心率。
探究目的:了解自己在平静时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探究方法:除了将手按在心脏处直接数心跳次数,还可以通过( )的方法进行测量。
探究结果:通过测量,我知道自己在平静的时候一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大约是( )次。
六、综合题
23.请写出脑的各部分的名称。
在大脑中,控制人体的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的是( ),具有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作用的是( ),控制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的是( )。
24.发令枪响了以后,运动员会开始奔跑。这个过程中人体是如何做出反应的?(填序号,序号可以使用多次)
①神经 ②肌肉(提供奔跑的动力)③脑 ④耳朵(接收声音刺激)
25.(1)我们在做“头盔对保护脑的作用”实验时,用西瓜模拟( )。
(2)相同条件是将两个( )差不多的西瓜装入塑料袋内,距离地面的( )相同。
(3)不同条件是一个塑料袋内的西瓜放入头盔内,另一个不放入头盔内。让两个西瓜( )做自由落体运动,观查撞击地面之后西瓜的状态。
(4)实验中用塑料袋的目的是( )。
(5)由此推想运动时佩戴安全头盔可以起到( )的作用,所以,平时滑冰、骑山地车、骑电动车时都要佩戴头盔,这样能保护我们的脑。
26.结合心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心脏位于胸腔 ,大小和自己的 差不多。
(2)心脏的内部有4个腔室,B是 ,C是 。
参考答案
1.大脑
解析: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是大脑,也是打不开的“暗盒”。脑的质量约1400克,大脑的质量占脑重的80%,约1120克。 大小和形状像两只并拢的拳头。表面像核桃,有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可增加大脑皮层的表面积。软硬像豆腐;颜色是淡粉红色的。
2. 感觉中枢 听觉中枢 运动中枢 视觉中枢
解析: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的大脑分成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区域掌管人的不同活动。通常大脑分成感觉中枢、运动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等区域。
3. 脑 脊髓 神经
解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4.血氧
解析:打哈欠是人脑增加血氧含量的一种短暂的自我保护方式。打哈欠的时候,人的肺部扩张,心脏交换血量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就会增加,从而缓解疲劳。
5. 快 不同
解析: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运动时,心跳会明显加快。不同年龄的人,心跳会有不同。若人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也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下。
6.生理健康
解析: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重要。而生理健康是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本保障,达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健康。
7.√
解析:学生的健康档案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睡眠、皮肤和头发状况、牙齿状况、药物过敏情况等等都是健康档案所应该包括的内容。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8.√
解析:经常锻炼身体、合理饮食、合理的休息和良好的睡眠、保持良好的情绪等,有利于保护心脏,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有利于身体健康。题目说法正确。
9.√
解析:通过睡眠,使大脑细胞产生广泛的抑制,从而使已经疲劳的脑细胞恢复机能,需要避免长期的精神压力,有利于保护脑的健康。适当的午休可以保护脑。题干表述正确。
10.√
解析:所有的神经兴奋抑制信号都是由脑部的中枢发出的,一般神经分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入神经将外周感受器受到的刺激传入至中枢,中枢再将信号由传出神经发送至效应器。所以脑是人体活动的总指挥部。题干表述正确。
11.√
解析:大脑有管理人的感觉、运动、说话、情绪、记忆、分析、推理等功能,所以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人体的一切活动都由大脑控制和指挥。
12.B
解析:大脑被称作人体的司令部,脑掌管着人体的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小明的运动能力很好,说明他的运动中枢比较发达。
13.C
解析:在人的神经系统中,脊髓由一把类似电线的神经束组成,连接着脑组织和周围神经。脊髓负责下达简单的命令,并把来自感官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再把大脑的指令传递给周围神经。信号从指挥中心传递给各个器官的过程顺序应是脑-脊髓-运动神经。故选C。
14.C
解析:A.课间还在学习这样的做法不对,因为大脑需要合理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学习和成长。错误。
B.一直写作业,直到写完才休息,是不对的。我们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然不有利于保护我们的大脑。错误。
C.坐摩托车时戴头盔,头盔可以起到保护脑的作用。正确。
故选C。
15.A
解析:血管可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血管遍布全身,形成网络结构。心脏不断地跳动就是在有规律地收缩与舒张。收缩时,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让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如果血管受到损伤而出血,会造成更大危险的是动脉;我们注射点滴时,护士扎的是静脉血管。划破皮出血的是毛细血管。
16.A
解析:我们可以通过游泳、跑步、踢球等方式加强体育锻炼,勤锻炼,多运动可以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调节心理平衡,降低紧张的心理,保持健康的身体。多吃肉,少吃菜,晚上熬夜读书都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故选A。
17.大脑、小脑、脑干。会导致人的运动不协调或丧失运动能力。
解析:脑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脑不同区域受损都会导致分管的功能减弱或丧失。如果分管运动的区域受损,会导致人的运动不协调或丧失运动能力。
18.耳朵接收到铃声信号,传入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发出指令并传递给脊髓,传出神经将信号从脊髓传递给肌肉,神经中枢作出判断,“马上要上课了,立即回到教室”。
解析: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上课铃声响了后,同学们都回到教室,耳朵接收到铃声信号,传入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发出指令并传递给脊髓,传出神经将信号从脊髓传递给肌肉,神经中枢作出判断,“马上要上课了,立即回到教室”。
19.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多种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洁白,无缺损、疼痛感,牙龈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肤有光泽、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解析: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人体健康的表现有: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多种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洁白,无缺损、疼痛感,牙龈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肤有光泽、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20.(1)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2)劳逸结合;(3)适当的体育锻炼;(4)不吸烟、不喝酒;(5)骑车戴头盔等。
解析:大脑是我们身体的操作中心,控制着我们的思想,大脑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多学一些保护大脑的方法,如:(1)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2)劳逸结合;(3)适当的体育锻炼;(4)不吸烟、不喝酒;(5)骑车戴头盔等。
21. 多 少 指尖 神经 脑
解析:在人的神经系统中,脊髓由一把类似电线的神经束组成,连接着脑组织和周围神经。脊髓负责下达简单的命令,并把来自感官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再把大脑的指令传递给周围神经。
解析:实验结论:通过用棉棒测试神经的敏感性的实验可知,触碰手背、手肘等能够感受到一个棉棒,而手指可以感受到两个棉棒。神经末梢在身体的各部位分布是不相同的。分布多的部位相对敏感一点;分布少的部位,敏感性差一点。
实验延伸: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所以用棉棒触碰指尖时,人体感觉到棉棒数量的过程是:指尖皮肤接收刺激→神经→脊髓→脑。
22. 测量脉搏频率 80
解析:人在安静状态下,一般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心跳80次左右,随着运动量的增加,呼吸、心跳都会增加。
【分析】探究活动名称:测量自己的心跳。探究目的:了解自己在平静的时候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探究方法:除了将手按在心脏处直接数心跳次数外,还可以通过摸脉搏的方法进行测量。
探究结果:通过测量,我知道自己在平静的时候一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大约是80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增强心肺功能,保持体力充沛。
23.
大脑;小脑;脑干
解析: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如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小脑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负责人体许多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
24.④;①;③;①;②。
解析:传入神经又称感觉神经,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又称运动神经,它负责把大脑发出的命令传送到身体各部位。赛场上,发令枪响了以后,耳朵接收到声音信号,信号通过听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做出判断,大脑将信号传到脊髓,信号通过神经传到肌肉(提供奔跑的动力),做出动作。所以人体的反应是:耳朵(接收声音刺激)→神经→脑→神经→肌肉(提供奔跑的动力)。
25. 人的头部 重量 高度 同时 防止西瓜汁液溅出 保护脑
解析:(1)我们在做“头盔对保护脑的作用”实验时,用西瓜模拟人脆弱的头部,因为西瓜的形状和人的头部一样。
(2)对比实验要保持其他量不变,只改变一个变量,因此相同条件是将两个重量差不多的西瓜装入塑料袋内,距离地面的高度也要相同。
(3)对比实验保证只改变一个量,不同条件是一个塑料袋内的西瓜放入头盔内,另一个不放入头盔内。让两个西瓜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保持同时进行,观查撞击地面之后西瓜的状态。
(4)实验中用塑料袋的目的是防止西瓜汁液溅出,还需要后续处理干净。
(5)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运动时佩戴安全头盔能对大脑进行保护,例如,平时滑冰、骑山地车、骑电动车时都要佩戴头盔,这样能保护我们的脑。
26. 左侧 拳头 右心室 左心房
解析:(1)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体积约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重量约250克。
(2)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体积约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重量约250克。心脏内部有4个腔,ABCD分别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