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教科版)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教科版)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
一、填空题
1.我们可以用 和 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2.物体常见的运动形式有 、 、 、 、 等。
3.如图所示,过山车属于 运动;苹果落地属于 运动。
4.如图所示是一个比较光滑的斜面,如果把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在斜面上端, 它的运动情况是 ;如果把小球放在斜面上端,它的运动情况是 。
5.在相同距离内,可以测量不同物体的运动 来比较它们的快慢。
6.小明制作的“过山车”只有直线轨道,没有曲线轨道,这 (填“符合”或“不符合”)“过山车”的设计要求。
7.描述小球的位置时,以 为中心,可以用 判断方向,用 测量距离。在实验中,用测量的距离和时间可以比较“过山车”运动的 。
二、判断题
8.因为我们设计的“过山车”轨道各不相同,所以没有办法比较“过山车”运动的快慢。( )
9.制作“过山车”时,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有一种就可以了。( )
10.汽车一定比自行车快。( )
11.可以通过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的多少来区分物体运动的快慢。 ( )
12.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它的形状是有关系的。 ( )
13.我们可以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来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 。( )
14.风车围绕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这种运动方式是转动。 ( )
15.有的物体是永远不会运动的,如山、楼房。( )
三、选择题
16.在行驶的列车中,以( ) 作为参照物,坐在列车中的乘客是静止的。
A.窗外的山 B.车厢外的树 C.车厢内的椅子
17.摩天轮运作时的运动方式是( )。
A.摆动 B.转动 C.飘动
18.小明坐上旋转木马进行游玩,此时小明的运动形式是(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直线和曲线运动都有
19.以下物体在斜面上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 。
A.小球 B.小立方体 C.小六棱柱
20.下列是学校100米跑步比赛的几条规则,其中不合理的是( )。
A.选手应同时起跑
B.每人只可在规定的跑道上奔跑
C.计时要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21.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被交警拦住。交警走过来告诉她:“同志,您超速了!刚才的车速是70公里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小时,怎么可能走了70公里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词汇?( )。
A.速度 B.时 间 C.路程
22.在建造我们的“过山车”时,正确的步骤是( )。
A.制作——设计——评价
B.设计——制作——评价
C.制作——评价——设计
23.如图所示,小球从哪个点上滚落下来的速度更快?( )
A.A 点 B.B 点 C.C 点
四、实验题
24.请同学们回忆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
实验名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实验材料:木板、支架、立方体、小六棱柱、小球。
相同条件:斜面的 相同、斜面的光滑程度相同等。
不同条件:在斜面上运动的物体不同。
实验过程:将立方体放在斜面上端,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将 放在斜面上端,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将 放在斜面上端,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论:不同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立方体在斜面上运动方式是 ,小六棱柱在斜面上运动方式是 ,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方式是 。
25.同学们用秒表测量了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小球名称 不同小球运动的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选择的数据
黄色小球 7 7 7 7
红色小球 9 9 8 ▲
蓝色小球 6 7 6 6
(1)每个小球都要测量3次,主要原因是( )。
A.训练熟练使用秒表
B.让大家都有机会做实验
C.重复实验可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2)表格中“▲”处选择的数据合理的是( )。
A.7 B.8 C.9
(3)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 色小球运动快。我们的判断依据是,相同距离比时间,用时短速度 (填“快”或“慢”)
26.研究的问题: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和停止的人,谁的运动快?
实验步骤:
(1)在地面上不同方向画两条直线。
(2)两个同学听口令从不同地点,沿着画好的两条直线出发,听到“停”的口令停止运动。
(3)用 分别测量两个同学运动的距离,记录下来。
(4)比较两个同学运动的快慢。
发现:两个同学运动的距离不同,一个运动了5米,一个运动了6米。
结论:相同时间内,运动 的人, ;运动 的人, 。
27.科学探究
探究主题:比较过山车上物体运动的快慢。
材料准备:支架、小球、轨道、秒表、( )和细绳。
测试过程:
(1)将( )放入轨道最高点并松手;
(2)小球开始在轨道上运动,同时,用( )开始计时;
(3)多次进行同样的计时操作,对比每次记录的 ( );
(4)用( )和( )测量轨道的长度;
测试结果:测试完成以后,我们就可以根据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小球在过山车上运动的快慢了,那么,公式是什么? 。
28.为了比较不同小球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快慢,同学们用A、B球做了下面的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实验时,小组要分工合作,图中甲同学扮演的角色是 。
(2)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用 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为了确保实验的公平性,除了小球不同外,其它都相同。
(3)实验中同学们对A球和B球分别测量了三次,得到了不同的数据(下表),通过处理数据,B球所用时间为 s。
实验次数 A球所用时间 B球所用时间
第一次 3s 4s
第二次 2s 5s
第三次 2s 3s
(4)根据上表的实验记录表,我们发现在同一轨道上,小球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 。
五、综合题
29.测试过山车。
(1)测试时要以“过山车”轨道起点为中心,借助 来判断方向,用 和软尺测量 。
(2)观察小球的运动路线时,要将小球看成一个点,判断其是直线运动还是 。
(3)测试“过山车”时,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我们可以加大“过山车”起点 (长度、高度),提高斜面的 。(长度、坡度)。
30.填一填“过山车”的设计要求。
①轨道的总长应在 米以上。
②要有 轨道和 轨道。
③轨道的 要有变化。(填“长度”或“坡度”)
④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 脱轨。(填“能”或“不能”)
⑤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参考答案
1. 方向 距离
解析:当我们向别人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时,要先确定中心点之后,根据不同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
2. 移动 转动 振动 摆动 滚动
解析:物体有移动、转动、振动、摆动和滚动等运动方式,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
3. 曲线 直线
解析: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如图所示,过山车属于曲线运动;苹果落地属于直线运动。
4. 滑动 滚动
解析: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和物体的形状有关。球形或接近于球形的物体会以滚动的方式运动,非球形的物体在斜面上会以滑动的方式运动。把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在斜面的上端,它的运动情况是滑动;如果把小球放在斜面的上端,它的运动情况是滚动,说明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与它们的形状有关。
5.时间
解析: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所以在相同距离内,可以测量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它们的快慢。
6.不符合
解析:“过山车”的设计要求:(1)轨道的总长度应在2米以上。(2)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3)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4)小球要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5)整座“过山车”要稳固。(6)在制作过程中,轨道的长度可以用软尺和细绳来测量。
7. 起点 方向盘 软尺 快慢
解析:测试“过山车”1.在观察“过山车”运动过程中,描述小球的位置,可以用方向盘判断方向,用软尺测量距离。2.在图纸中一般使用方向盘判断方向。 3.描述小球的位置,以起点为中心。4.让小球从高处滚下,小球的运动形式有移动、转动、滚动。5.比较不同的“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用到的器材有秒表、软尺、细绳。6.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可以改变轨道的坡度和曲直等状态。描述小球的位置时,以起点为中心,可以用方向盘判断方向,用软尺测量距离。在实验中,用测量的距离和时间可以比较“过山车”运动的快慢。
8.×
解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时间越少,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运动距离越长,速度越快。在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的工具有秒表、软尺、细绳等,用来测量时间和距离进行判断。所以本题说法不正确。
9.×
解析:“过山车”的设计要求:(1)轨道的总长度应在2米以上。(2)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3)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4)小球要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5)整座“过山车”要稳固。在制作过程中,过山车的轨道既有直线轨道又有曲线轨道。题目说法错误。
10.×
解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汽车开动的速度比骑自行车快,这种说法错误,因为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速度=路程÷时间,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有关,有可能汽车开动的速度比骑自行车慢。
11.√
解析:物体的速度快慢与时间和距离有关。可以通过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的多少来区分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距离,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12.√
解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物体在斜面上有滑动、滚动和静止不动三种运动方式。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形状、放置方法和光滑程度有关。
13.√
解析: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14.√
解析:物体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滑动、振动、转动、滚动和摆动等。转动:也叫旋转运动,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整体不发生位置的变化。比如:小风车、钟表指针、齿轮等。风车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这种运动方式是转动,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15.×
解析: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物体运动。所以楼房、树木,如果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那么它们就是运动的。题干错误。
16.C
解析: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前进中的火车,以车厢里的椅子作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所以C选项正确。
17.B
解析:物体有平动、滚动、振动、跳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摩天轮工作时的运动形式是转动。故选B。
18.B
解析:物体的运动也叫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不同可以分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小明坐上旋转木马进行游玩,此时小明的运动形式是曲线运动,所以B符合题意。
19.A
解析:物体在斜面上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与物体的形状和斜面的坡度有关。通过观察不同物体在相同坡度上的运动状态,小立方体、小六棱柱都是滑动,小球是滚动,运动最快。故选A。
20.C
解析: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这就是运动速度,也可以说,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跑步比赛中,设计得较科学的是同时在起跑线上起跑,每人只可在规定的跑道上奔跑,看谁跑完100米用的时间最短,也就是距离相同比较用时多少,用时越少,速度越快。计时要同时开始同时结束的规则是不合理的。
21.A
解析: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与时间、路程的大小无关,所以选项B、C都不正确。故选A。
22.B
解析:根据工程设计一般步骤:“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等过程。设计制作一座“过山车”,正确的步骤是:画图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根据设计图寻找材料进行搭建;对自制的“过山车”进行测试;改进完善“过山车”并进行评价,所以建造“过山车”的轨道时,正确的步骤是设计-制作-评价。故选B。
23.A
解析:小球从高处滑落下去,小球的初始位置越高,能量越大,小球滚到底部的时候速度就越快。所以A选项正确。
24. 坡度 小六棱柱 小球 滑动 滚动 滚动
解析: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与物体的形状、斜面的坡度大小、斜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有三种情况:静止、滑动、滚动。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只有一种:滚动。
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探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中,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斜面的坡度相同、斜面的光滑程度相同等;改变的条件是在斜面上运动的物体不同。分别将将立方体、小六棱柱、小球放在斜面上端,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立方体在斜面上运动方式是滑动,小六棱柱在斜面上运动方式是滚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方式是滚动。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不同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
25.(1)C
(2)B
(3) 蓝 快
【分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速度=路程 ÷时间。
解析:(1)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这样是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加科学,避免偶然性。同理每个小球都要测量3次,这样重复实验可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2)三次实验中取速度最快的那次时间,所以表格中“▲”处选择的数据合理的是8。
(3)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蓝色小球所用时间最短,所以运动速度最快。
26. 软尺 距离大 运动快 距离小 运动慢
【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
解析:(3)测量运动的距离我们需要借助软尺这个工具,软尺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结论:在物体的运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它们的快慢的方法是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距离,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运动得越快。
27. 卷尺 小球 秒表 时间 细绳 卷尺 速度=距离÷时间
【解析】科学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我们可以用小球测试“过山车”,在测试过程中,我们要描述小球的位置和运动形式,还需要比较不同“过山车”小球的运动快慢,我们需要测量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
解析:探究主题:比较过山车上物体运动的快慢。
材料准备:比较过山车上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测量速度和距离,所以有秒表测量时间,需要卷尺来测量距离;
测试过程:(1)因为是测量小球运动得速度,所以必须要将小球放入轨道最高点并松手;
(2)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小球开始在轨道上运动的同时,我们需要用秒表来计时;
(3)为了避免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所以我们要多次进行同样的计时操作,对比每次记录的 时间;
(4)在测量出时间后,想要计算速度,还需要测量距离,所以用卷尺和细绳来测量距离即可;
测试结果:在科学上,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的计算方法是:速度=距离÷时间。
28. 计时员 秒表 4 快
【分析】科学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解析:(1)本题考查了测量比较不同小球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快慢,四名同学要有明确的分工,可以分为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记录员。图中甲同学扮演的角色是计时员。操作员需要在发令员发令后释放小球;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计时员需要在发令员发令后开始计时;在小球每次到达相同距离时结束计时。发令员需要每次发令前确保其他人准备就绪。记录员需要确保每次记录的准确性。甲同学扮演的角色是计时员。
(2)秒表是测量计时的工具,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用秒表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并记录下来。
(3)实验中同学们对A球和B球分别测量了三次,通过处理数据,通过取中位数的方法来处理数据。则B球所用时间为4s。
(4)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29. 方向盘 细绳 轨道长度 曲线运动 高度 坡度
解析:(1)描述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的位置时,要描述小球所在轨道的位置,借助方向盘来判断方向,。测量“过山车”的轨道长度时,由于“过山车”轨道有直线和曲线两种,所以应该用细绳直接从起点开始沿着轨道一直铺到终点,这样测量所用细绳的长度就是小球和起点之间的距离,然后用软尺测量出距离即可。
(2)把物体运动的路径连成线,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所以观察小球的运动路线时,要将小球看成一个点,判断其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
(3)过山车是利用重力作用和惯性让车在轨道内运动的,测试“过山车”时,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我们可以加大“过山车”起点高度,提高斜面的坡度。
30. 2 直线 曲线 坡度 不能
解析: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过山车”设计要求:轨道的总长应在2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整座“过山车”要稳固。“过山车”轨道长度可以用软尺和细绳来测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