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青岛版)第一单元 太阳与影子(含解析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青岛版)第一单元 太阳与影子(含解析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太阳与影子
一、填空题
1.同一时刻,不同长度的物体影子的长度是___________的,但___________是相同的。
2.像人体、大树、建筑物等这样___________的物体都能在___________下形成影子。
3.我们看到太阳由___________移动,投在晷面上的晷针影子像现代钟表的指针一样慢慢移动,以此来显示___________。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正午的影子比较___________,早晚的影子比较___________。
5.日晷的晷面是___________,晷针朝___________,并且晷面和晷针是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6.一天中,在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随着太阳的移动所产生的影子是变化多端的。( )
7.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说出“影子方向与太阳位置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就是在提出问题。( )
8.在舞台表演中,演员常使用灯光和影子来创造出戏剧性的效果,如幽灵出现、人物变形等。( )
9.抬高手电筒,笔的影子会变短。( )
10.日晷是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它的晷面是倾斜的,晷针朝北。( )
11.日晷是由晷面和晷针组成的。( )
三、选择题
12.在做“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形成”实验时,当我们拿走橡皮或者关闭手电筒后,纸屏上的影子会( )。
A.消失 B.变大 C.变小
13.影子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
A.不透明物体和光 B.物体和不透明体 C.透明物体和光
14.一天中,物体影子的方向的变化规律是( )。
A.西-北-东 B.东-北-西 C.东-南-西
15.晚上,你朝向亮着的路灯走去,影子在你( )面,且越来越( );走过路灯后,影子在你( )面,且越来越( )。
A.前 长 后 短 B.后 短 前 长 C.后 长 前 短
16.晷针指向( )。
A.启明星 B.北斗七星 C.北极星
17.圭表是( )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A.德国 B.美国 C.中国
四、简答题
18.清晨,小科把用橡皮泥做成的小树放在校门口路灯旁,此时小科看到了橡皮泥小树的影子,请你用科学语言帮助小科解答影子产生的原因。
19.古代有哪些计时方法?请你举例说一说。(最少写三个)
五、实验题
20.设计实验证明太阳下影子的长短与方向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白纸、铅笔、手电筒
【实验步骤】
(1)把铅笔立在白纸上。
(2)在铅笔上方慢慢移动手电筒的位置,像太阳在天空中移动位置一样,仔细观察铅笔影子的变化。
我的结论:早晨,影子指向( );正午,影子指向( );傍晚,影子指向( )。一天中,正午时影子( ),早晚影子都比较( ),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
21.【实验名称】影子的形成条件
【实验器材】手电筒、瓶子
【实验过程】
(1)选择背影墙。
(2)打开手电筒,照射瓶子,观察影子的情况。
(3)瓶子位置不动,( ),观察影子的情况。
手电筒位置不动,( ),观察影子的情况。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题
22.
(1)如图所示,该装置的名称是( ),它是利用( )来计时的。
(2)根据图中所观察到的现象,请你估计此时接近一天的( )(上、下)午( )时。
(3)与其他计时工具相比,这个装置的主要缺陷是( )。
23.下面是小明用手电筒和木块探究影子变化规律的过程,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将木块放在桌面上,用手电筒从不同的位置照射木块,观察影子的变化。
可以发现,当光源从物体上方直射时,影子( ),随着光源倾斜角度越来越大,影子越来越( )。这说明影子的长短随光源( )的变化而变化。
参考答案
1. 不同 方向
解析:一天中,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是从东到西;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上午物体的影子由长变短,到中午最短,下午由短到长。同一时刻,不同长度的物体影子的长度是不同的,但方向是相同的。
2. 不透明 阳光
解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像人体、大树、建筑物等这样不透明的物体都能在阳光下形成影子。
3. 东向西 时刻
解析:日晷是古人利用太阳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我们看到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在晷面上晷针的影子像现代钟表的指针一样慢慢移动,以此来显示时刻。
4. 短 长
解析: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角度随着太阳位置和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是先变短,再变长。早上影子比较长,然后慢慢变短,中午时影子最短,过了中午后,影子又慢慢变长。
5. 倾斜的 北 垂直的
解析:日晷是一种利用太阳投影指示时间的工具。它由晷面和晷针组成,晷面是倾斜的,晷针朝北,并且晷针和晷面是垂直的。
6.√
解析:在阳光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7.√
解析: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说出“影子方向与太阳位置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就是在提出问题。
8.√
解析:影子在生活中的作用很多,其中影子在戏剧、电影、摄影、艺术表演中,经常出现,成为视觉享受。在舞台表演中,演员常使用灯光和影子来创造出戏剧性的效果,如幽灵出现、人物变形等。
9.√
解析: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变化的情况分析,手电筒与铅笔的距离不变,把手电筒稍稍抬高,会发现影子变短。
10.√
解析: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又称“日晷”,它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在制作日暑模型时应注意晷针和暑面垂直,利用指南针使晷针指向正北方。
11.×
解析:日晷是由晷针和暑面两部分构成,按暑面放置的方向,可分为赤道、地平、竖立、斜立等型式。
12.A
解析:光照到不发光、不透明的物体就会产生影子。影子产生的基本条件有光源、遮光物、光屏,缺少任何一个条件,也不会产生影子。因此,在做“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形成”实验时,当我们拿走橡皮或者关闭手电筒后,纸屏上的影子会立即消失。故A选项符合题意。
13.A
解析: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不透明物体和光。
14.A
解析: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西-北-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15.B
解析: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影子的方向与光照射的方向相反。晚上,你朝向亮着的路灯走去,影子在你后面,且越来越短;走过路灯后,影子在你前面,且越来越长。
16.C
解析: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发现日晷的晷针需要向正北方向倾斜也就是指向北极星,那指向北极星的日晷晷针与地平面的夹角刚好是当地的地球纬度。日晷的晷针上端总是指向北极星,日晷晷针与地平面的夹角是当地的地球纬度。
17.C
解析: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之一,包括“圭”和“表”两部分,用来度量正午的日影长度;其中立着的是表,有刻度的是圭。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根据圭表上的日影长度,人们就可以确定节气的日期和一年的长度。
18.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路灯发出的光被橡皮泥小树阻挡在地面形成影子。
解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
19.古代的计时方法有:用日晷计时、用沙漏计时、用水钟计时、用圭表计时、用点一炷香计时等。
解析:我国古代的计时装置经历了用日晷计时、用沙漏计时、用水钟计时、用圭表计时、用点一炷香计时等。这些装置的计时准确性不断提高.为了能提醒人们,又产生了闹钟,并设计出一种新型钟表。
20. 西方 北方 东方 最短 长
解析: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的规律是:西-东,长-短-长。
解析:在实验中,我们把铅笔立在白纸上,然后在铅笔的上方慢慢移动手电筒的位置。像太阳在天空中移动位置一样,仔细观察铅笔影子的变化。观察的结论: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与太阳的位置相反,早晨影子指向西方;中午,影子指向北方;傍晚,影子指向东方。正午时影子最短,早晚影子都比较长。
21. 移动手电筒 移动瓶子 影子的形成要有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影响影子的大小。
解析:影子的形成条件的实验中,实验过程:(1)选择背影墙。(2)打开手电筒,照射瓶子,观察影子的情况。(3)瓶子位置不动,移动手电筒,观察影子的情况。实验结论:影子的形成与光和不透明的物体有关。影子的形成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屏,且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影响影子的大小。
22. 日晷 光影 上 11 阴雨天无法计时
解析:(1)如图所示,该装置的名称是日晷,它是利用光影来计时的。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日晷原理: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2)根据图中所观察到的现象,请你估计此时接近一天的上午11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相反。(3)这个装置的主要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阴雨天无法计时。
23. 最短 长 位置
解析: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当光源从物体上方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光源倾斜角度越来越大,影子越来越长。这说明影子的长短随光源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