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在天晴了的时候》学习单学习目标:1.认识“炫、垢”等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能自主阅读诗歌,说出阅读感受,试着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景象。学习重点难点:通过阅读诗句,结合诗句内容想象画面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情感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我会认。( ) ( ) ( ) ( )炫 耀 尘 垢 胆 怯 曝 晒( ) ( ) ( ) ( )赤 脚 携 手 跋 涉 月 晕2. 识字方法曝 晕3.多音字。4.解词义。小径:润:炫耀:胆怯:晕皱:5. 你知道这些图片中的事物是什么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二、合作探究1.初读感知(1)朗读指导:这首小诗描写了( )的景象,语言清新优美,意境幽远、深邃。朗读时,语调应舒缓,饱含( )与( )之情。朗读第一和第二小节的开头时,语气平和,读出( )的感觉。另外,要注意朗读时的停顿和重音,把握好朗读节奏。(2)想一想:诗人在初晴的小径中看到了什么 2. 再次默读,并思考下面的问题。(1)“在天晴了的时候,该到小径中去走走”这首诗开篇有什么特点?(2)“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用了( ) 修辞手法, 雨后的小路有什么特点?(3)“炫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用了( ) 修辞手法,将雨后 说成 ,写出了雨后小草的( )、( )和( )。(4)通过品读“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你体会到什么?(5)通过品读“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你眼前出现了一只怎样的凤蝶儿?(6)“到小径中去走走吧,在天晴了的时候: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形象地写出了天晴后 的美好画面,表明亲密接触大自然是一件多么( )与( )的事情。(7)品读“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说一说哪个词语饱含了作者“在天晴了的时候”的全部心情?这个词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呢?3. 在诗人笔下,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等都是鲜活的、有生命的。找出其中一个相关语句,试着体会一下。4. 如果此刻你漫步在小径中,除了诗中描写的景物,你还可能看到什么景物呢?三、展示交流1.各小组依次推举发言人汇报小组成果。(选择最优的发言人为小组加分吧)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时刻准备为本组补充发言,或对其他组的发 言进行评价。四、训练反馈1. 填上合适的词语。( )手 ( )尘垢 ( )水珠 ( )新泥 ( )溪流 ( )阴霾 ( )的小草 ( )的小白菊 2. 比一比,再组词。炫( ) 瓣( ) 曝( ) 慢( )眩( ) 辩( ) 瀑( ) 漫( ) 3. 诗人戴望舒在天晴了的时候最想去小径中走走,那你在天晴了的时候,想去哪儿走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