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12课 战胜嫉妒学会宽容案例导入-幸福的秘诀一位老妈妈在她50周年金婚纪念日那天,向来宾道出了她保持婚姻幸福的秘诀。 她说:“从我结婚那天起,我就列出丈夫的10个缺点,为了我们婚姻的幸福,我向自 己承诺,每当他犯了这10个缺点中的任何一项的时候,我都愿意原谅他。”有人问: “那10个缺点到底是什么呢 ”她回答说:“老实告诉你们吧,50年来,我始终没有把 这10个缺点具体地列出来。每当我丈夫做错了事,让我气得直跳脚的时候,我马上提 醒自己:算他运气好吧,他犯的是我可以原谅的那10个错误当中的一个。”一、 战胜嫉妒1.揭开嫉妒面纱人们经常会说,我高兴、我伤心、我气愤,很少有人直言 “我嫉妒”。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中找不到嫉妒这个词。然而,嫉妒与这七种情绪关系密切,影响着人 们的情绪。嫉妒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胜出者或潜在胜出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 甚至敌视的心理状态。如我们常说的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就是指嫉妒心理。一般情况下,我们容易对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人产生嫉妒心理。尤其当大家的年龄、 性别、学历、地位等条件相似时,常表现出不服气、羞愧、愤怒、怨恨、憎恨等情绪和行 为。轻者对他人产生抵触和对立,严重者会攻击甚至伤害他人。一、 战胜嫉妒1.揭开嫉妒面纱人人都有嫉妒心,它会引导人们产生建设性行为和破坏性行为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 建设性行为是指在产生嫉妒心理后认为自己一定在一些方面不如人,要努力学习,完善自 我,超越对方。破坏性行为是指个体认为别人没有理由超过自己,设法贬低他人,给他人 制造障碍,期望他人失败。破坏性行为是危险的,其后果往往也是严重的。“嫉妒是万恶之源。”嫉妒的危害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破坏人际关系。嫉妒是人际关系的腐蚀剂,它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友好和 团结。当一个人嫉妒他人时,可能会把他人视为眼中钉,贬低甚至不择手段地散布流言、 打击报复,从而造成人际关系恶化。心理案例:妒火中烧的小颖小颖自幼聪明伶俐,父母、亲友、老师都对她喜爱有加。同班同学小敏是班里的干部,经常受到老师的称赞和同学的羡慕,让小颖心生嫉 妒。于是小颖使劲在其他同学面前说小敏的坏话,中伤小敏。最近,小敏成功当选学生会主席。小颖的心里就像着了火,烧得她吃不下饭、睡 不着觉。她掏出手机,在朋友圈散布谣言,诋毁小敏的名誉。小颖的诽谤行为很快被 公安部门侦破,小颖也因此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心理分析】小颖从小听惯了称赞与表扬,有很强的优越感。当同班同学小敏的 表现超过自己时,她不能客观地接受,因失落感而产生了嫉妒。为找到心理平衡,小 颖对小敏实施了贬损、羞辱、诽谤等破坏性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伤害了人际关系,有 些还触犯了法律,理应受到惩罚。一、 战胜嫉妒一、 战胜嫉妒1.揭开嫉妒面纱(2)阻碍自己发展。嫉妒者会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他人身上,对别人的关注甚至超过 对自己的关注。对他们来说,让别人失败可能比自己成功所获得的快乐更大,这无疑会阻 碍自己的发展。(3)危害身心健康。嫉妒别人是同折磨自己紧紧连在一起的。一位作家说:“嫉妒者所 受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更大,因为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 分。”嫉妒者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进步与成绩,错误地将其与自己的失意联系在一起,心理 上自然产生不平衡的痛苦情绪。如果这种消极情绪长久持续,将会引起多种心理问题,对 人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心理案例:三气周瑜小说 《三国演义》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周瑜是三国时期孙权的重臣,才华横溢, 年纪轻轻就做了都督。但是,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三次设下计谋,要置其于死地, 却被诸葛亮一一破解,自己反而被气死。一气———周瑜想攻下南郡,诸葛亮承诺不抢 南郡,但他私底下叫赵云坐收渔翁之利,趁乱夺下了南郡,周瑜被气得头晕目眩。二 气———周瑜用美人计将孙尚香许配给刘备,骗刘备来东吴做人质,逼诸葛亮拿荆州来 交换。不料,诸葛亮让刘备与孙夫人安然回到荆州,使周瑜 “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 大怒,口吐鲜血,伤口崩开。三气———周瑜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东吴三番五次地要 求刘备归还荆州,刘备和诸葛亮就以攻取西川后必还荆州为理由。他们却迟迟不攻取, 此举令周瑜气急败坏。周瑜遂想出了过道荆州帮助刘备攻取西川,实则攻取荆州的计 谋。此计被诸葛亮识破,使得周瑜被围,周瑜气急又加上旧伤复发,不治身亡,留下 了 “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心理分析】这个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充分说明嫉妒对身心的危害。周瑜与诸 葛亮不相上下,但周瑜心胸狭窄,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偏执地要置他于死地。失败时, 周瑜不但不进行理性反思,停止偏执的错误行为,反而更加怨恨,失去理性,致使自 己头晕目眩,口吐鲜血,直至旧伤复发,不治身亡。一、 战胜嫉妒一、 战胜嫉妒一、 战胜嫉妒2.克服嫉妒心理我们要正确对待嫉妒,避免因嫉妒而产生破坏性行为。(1)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嫉妒他人的根本原因是不能客观地认识、看待和评价自己 与他人,不能理性地对待自己的成败、得失,也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其实,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比别人强。如果主观地认为自己 应该在任何方面都比身边的人强,不允许或者不能接受别人超越自己,就无法摆脱嫉妒心 理的困扰。因此,要战胜嫉妒,首先就要冷静、理智地看待自己和别人,接受自己的确在 某些方面不如别人的事实,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动机,从而控制自己的行动和 感情。(2)悦纳自己,接受他人更强。悦纳自己与欣赏他人是克服嫉妒的最佳途径。每个人 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承认和善待自己的不足、悦纳自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能悦纳 自己的不足,就可以接受有些人比自己强的现实,进而欣赏和学习他人优点,嫉妒心理就 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心理案例:只看我有的有一个叫黄美廉的女孩,从小就患上了脑性麻痹症。因为肢体失去平衡感,手足 时常会不自觉乱动,口里也经常念叨着模糊不清的词语,模样十分怪异。医生根据她 的情况,判定她活不过6岁。在常人看来,她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生活的条 件,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但她却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 上了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在一次与大学生交流会上,一位同学贸然地这样 提问:“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 你有过怨恨吗 ”在 场的人都暗暗责怪这个学生,但黄美廉却没有半点不高兴,她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写 下了这么几行字: “一、我好可爱;二、我的腿很长很美;三、爸爸妈妈那么爱我; 四、我会画画,我会写稿;五、我有一只可爱的猫。”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心理分析】黄美廉没有因身体原因自暴自弃,始终善待不够完美的自己,“只看 我所有的”,珍惜 “我所有的”,创造了人生的奇迹。一、 战胜嫉妒一、 战胜嫉妒2.克服嫉妒心理我们要正确对待嫉妒,避免因嫉妒而产生破坏性行为。(3)建立自信,欣赏他人成功。嫉妒别人是对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现。一个对自己的能 力充满自信的人,会欣赏他人的成功,而不会忌恨和恼怒。我们要学会正确归因,坦然面 对自己与他人的成败,既能为别人的成功真诚喝彩,也敢于正视自己的失败。(4)心胸宽广,提升心灵境界。心胸狭窄的人喜欢看到别人不如自己,并喜欢通过排 挤他人来取得所谓的成功。而心胸宽广的人会欣赏和佩服他人的才华。要摆脱攀比心理, 多向他人学习,自己和自己比,才能克服嫉妒,不断进步。心理案例:将相和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 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 生,只凭着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廉颇屡次对人说:“以后我见了 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 相见。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羞愧不已,向蔺相如负荆 请罪。之后,两人和好,尽心尽力地辅佐赵王治理国家,国家无恙。【心理分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天下平。蔺相如受辱不惊,对廉颇 的不服和挑衅不接招,廉颇知错就改,负荆请罪,两人均以国家利益为重,显示了博 大的心胸和胆识。人际相处,不能唯我独尊、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容不下别人。只有 心胸宽广,尊重他人,才能和谐相处。生活中处处都有竞争,我们超越的不应该是别 人,而是自己的胸怀。一、 战胜嫉妒一、 战胜嫉妒2.克服嫉妒心理我们要正确对待嫉妒,避免因嫉妒而产生破坏性行为。(5)合理宣泄。当嫉妒心理还没有发展到严重的程度时,用各种合理的方式宣泄一下 情感是相当必要的。比如,可以找一个知心的朋友或亲人,痛痛快快地说个够;或者借助 各种业余爱好来宣泄和疏导,如打球、跑步、健身、唱歌、跳舞、下棋、旅游等。(6)将嫉妒转化为动力。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嫉妒是个人追求自尊、进步的一种表现, 具有推动作用。让嫉妒激发不甘落后的进取心,并转化为前进动力,是战胜嫉妒最为积极 的方式。当别人超过自己时,不是去恶意打击、报复、中伤他,而是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将嫉妒心转化为具有建设性的动力和热情,不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嫉妒并不可耻,嫉妒也不可怕。只要能正视嫉妒心理,并通过积极方式去应对它,我 们就一定能战胜嫉妒,抹去心灵的尘埃,轻松愉快地生活。一、 战胜嫉妒二、 学会宽容1.什么是宽容宽容是指宽大有气量,能容忍别人。在人际交往中,宽容表现为以一种谅解和包容的 心态和行为去对待不同的人和事,从固执和偏见中解脱出来,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共处与团 结合作。宽容是高尚的心理品质和美德,其基础是与人为善。我们的生活需要宽容,要宽 以待人。心理案例:良马被吃之后春秋时期,秦穆公丢失了一匹良马,被生活在深山里的三百多个乡下人捉到,他 们把马吃掉了。官吏抓住这些吃马人,准备严惩。秦穆公说:“君子不因牲畜而伤人。 我听说吃马肉不喝酒会伤人。”于是,秦穆公赐酒请他们喝,并赦免了这些人。后来, 秦国和晋国之间发生了战争,秦军被包围,秦穆公受伤,生命危急之刻,那些吃马肉 的三百多人来支援秦军,秦穆公得以逃脱。【心理分析】秦穆公一句 “不因牲畜而伤人”显示出他宽大的气量,还赐酒给他 们喝。其实 “吃马肉不喝酒会伤人”的说法并没有依据,只不过是秦穆公为了赐酒的 说辞,显示出秦穆公以德报怨、与人为善、宽容大气的胸怀。二、 学会宽容二、 学会宽容2.宽容的内涵(1)人际交往中需要宽容。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在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难以消除的差异。每个人都有保留自己意见和 按照自己意愿去生活的权力,我们可以影响别人,但不能强迫他人改变。心胸豁达,尊重 和理解别人,才能广交朋友。人与人之间难免出现各种矛盾,人也会犯错误,吃亏、被误解、受委屈也不可避免, 面对这些问题,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学会宽容,提升心灵境界。心理案例:六尺巷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 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 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 敢轻易了断。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 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 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 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心理分析】 “六尺巷”所包含的谦和礼让精神实际上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 它的 “宽”不只是宽在 “六尺”上,而是 “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 它昭示了我国人民追求和谐的传统美德,闪耀着超越时空的思想光辉。二、 学会宽容二、 学会宽容2.宽容的内涵(2)宽容就是理解他人。也许有时别人的言行会让我们一时接受不了,也给我们带来 了一定的伤害,此时我们应该提醒自己,冷静下来想一想,可能他人的言行有其自身的合 理性。当我们无心冒犯别人的时候,我们希望别人也能这样宽容地对待我们。(3)宽容就是尊重他人。我们要学会求同存异,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意见,汲取精华, 剔除糟粕。(4)宽容就是放下。宽容是温暖明亮的阳光,是人性善良的表现,它可以融化人内心 的冰点,让这个世界充满浓浓暖意。人人都有痛苦,都有伤疤,动辄去揭,徒增新创,更 难愈合。要学会放下,不执着于过去的是非和仇恨,原谅他人便是放过自己。(5)宽容就是慈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对待他人的缺点和 不足、错误或过失,我们不要过分苛责,应该给他们自我反思和自我纠错的机会。心理案例:宰相肚里能撑船三国时期,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 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 “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像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 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 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作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 来,有人赞蒋琬 “宰相肚里能撑船”。【心理分析】蒋琬没有因为位高权重而以权欺人、以势压人,而是尊重和容纳不 同人的脾气秉性。我们要学会求同存异,包容他人的不同之处,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此谓 “君子之道,和而不同”。二、 学会宽容二、 学会宽容心理案例:为凶手垫付住院费2007年3月12日凌晨,出租车司机刘师傅在载客时遇到歹徒打劫。刘师傅被连 捅三刀,搏斗中歹徒也受了重伤。刘师傅的妻子齐女士闻讯赶到医院,恰好碰到凶手 没钱付住院费,她主动给凶手垫付了1000元。这种以德报怨的做法成为社会各界热 议的一个话题,见义勇为基金会的负责人说:“把一个壮汉子捅成那样,夫人还能这样 做,这充分展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心理分析】齐女士在愤怒和仇恨面前,表现出令人动容的大度和宽容,忘却仇 恨,以德报怨。我们从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尤其值得我们敬重。对歹徒,我们当然 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但受伤得到救助也是他的权利和人道主义的要求。受害者的家人 为他垫付住院费,令人肃然起敬。二、 学会宽容二、 学会宽容二、 学会宽容2.宽容的内涵(6)宽容是有原则的,要讲究策略。宽容不是盲目地事事都要做出忍让,事事都要迁 就别人;宽容不是懦弱,宽容也不等于纵容;宽容并不意味着是非不分、爱憎不明,也不 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宽容要分清对象,分清是非,决不能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 题上不能让步。宽容是一种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才能 够赢得多少人。课后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