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用心适应全新环境 课件(共21张PPT)-《心理健康知识与案例分析》同步教学(劳动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用心适应全新环境 课件(共21张PPT)-《心理健康知识与案例分析》同步教学(劳动版)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适应篇
第4课 积极融入新的集体
第3课 用心适应全新环境
第5课 掌握学习成才之道
第3课 用心适应全新环境
案例导入-独自穿越沙漠的卡拉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处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中部,是我国最大的沙漠。那里环境非常 恶劣,气候干燥,白天高温,晚上严寒,还有突如其来的沙暴,被称为 “死亡之海”。
1998年10月26日,52岁的女探险家卡拉向塔克拉玛干沙漠独自出发,历时20 余天,行程600千米,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干渴和饥饿,于11月18日下午走出了塔 克拉玛干沙漠,成为成功走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第一位女性。
为了这次探险,卡拉两年前就开始进行系统性调查,经过科学的计划和训练,最 终从南向北穿越沙漠。卡拉说:“我不挑战自然,我是千方百计地适应自然。
一、我们的社会角色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 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在人生的道路上,条条大道通罗马。“进入职业学校,就相当于踏入 了半个社会。”这句话非常深刻地揭示了职业学校的本质特点,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社会 对我们的角色期待:通过在学校学习理论课与专业课,使自己在未来的工作中成为一名高 技能专业人才。
心理案例:来自北京大学的技校插班生
2014年11月4日,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开幕式在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举 行。会场上,一个看起来很沉稳的男孩代表参赛选手进行宣誓,他就是周浩。
周浩有足够让人惊讶的经历。3年前,他从北京大学退学,随后到北京工业技师 学院就读,从众人艳羡的北大生命科学专业到未来技术工人的身份转变,让人不敢相 信。但周浩这样做了,并且谈起当年的决定,“毫不后悔,很庆幸”。
一、我们的社会角色
遵父命上北大
2008年8月,顶着如火的骄阳,周浩踏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车。 在当年的高考中,周浩考出了660多分的高分,是青海省理科前5名。本来他想 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但遭到了家人和老师的一致反对,父母觉得这样高的分数不 报考清华北大简直就是浪费,高中班主任也希望他能报考更好的学校。“我从小就喜欢 拆分机械,家里的电器都被我重装过。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很多实用性的课程, 这比较对我的胃口。”但是,周浩最终还是妥协了,“当时还小啊,再有主见也还是听 家长的”。没想到,当年的妥协竟困扰了他两年多。
每天接受的纯理论学习让周浩感到头脑发胀,对于未来也变得非常迷茫。经历了 休学、旁听、转院、逃避都没能解决问题,周浩开始打起了转校的 “算盘”。从大一开 始,他就已经在网上对中国的数控市场和技师学院进行了解,对比了中国与德国在数 控技术方面的差距。“我觉得中国是比较缺知识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就像德国很多技术 工人都是高学历,而中国的技术工人基本上都学历不高。”周浩最后选择了北京工业技 师学院。
一、我们的社会角色
重拾学习热情
2011年冬天,周浩从北大到了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开始了人生新的起点。北京工 业技师学院实验室里十几台瑞士进口的数控机器,老师面对面的亲自指导,直接上手 机器操作,这一切都令周浩兴奋不已,重新拾回了对学习的热情。由于之前没有接触 过数控技术,而别的同学都已经学了两年,为了赶进度,他学得格外认真。“每天都把 老师教过的技术重复练习,有不懂的就及时问。”很快周浩便成了小班中项目完成速度 最快、质量最好的学生,他朝着自己的目标———成为 “知识技能复合型人才”不断努 力着。
周浩说:“我所学的技术在人们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 每个人只要在适合自己、自己感兴趣的岗位上工作,都会很强大的!”
【心理分析】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国家建设需要大学本科生、硕士生、 博士生,同样也需要大量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周浩的选择建立在明确的人生目标、 勇气和信念的基础上,他为我们做出了表率,让我们明白人生之路是可以自己选择的。 技能人才是各行各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我们一样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一、我们的社会角色
一、我们的社会角色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具有多维性,即一个人往往同时身兼多个角色。这些角 色要求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中以适当的行为方式与他人进行交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作为新时 代的中职生,除了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我们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要有清醒 的认识,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要有全方位的了解,提前做好人生规划,为以后适应 社会打下基础,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 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1.心理适应能力
心理学使用适应概念时通常有以下三个角度:
一是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即生理适应,如感官对声、光、味等刺激物的适应,“入芝 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指的就是生理适应。
二是心理上的适应,通常是指遭受挫折后借助心理防御机制来使人减轻压力、恢复平 衡的自我调节过程,这是一种狭义的适应概念。
三是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包括为了生存使自己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适应和努力改 变环境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适应,即通常所说的 “如果我们改变不了环境,我们可 以改变自己”。
二、 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1.心理适应能力
心理适应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们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 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使主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 过程。心理适应能力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 求之一。面对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只有具备较强适应能力的人才能获得更充 分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才能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 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2.适应新学校生活的方法
对于刚刚走进新校园的同学们来说,快速熟悉和适应新环境,是保证良好学习生活质 量的重要一环。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1)接纳 “回归心理”。面对新的环境,人们往往喜欢采取退缩的行为以回避新环境带 来的压力,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 “回归心理”。其具体表现是迷恋过去,有一种希望回到过 去的心态。“回归心理”是面对新环境时常见的心理状态。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我们可以 告诉自己: “我确实感到压力,想要退缩,这很正常,这是很多人都存在的心理状 态。”———通过接纳自己的情绪而减缓自己的压力。
心理案例:想家日记
就在宿舍门关上的一刹那,我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我呆呆地站在那里,盯着关上 的门,一种强烈的失落感突然涌上心头。尽管一个月后的国庆假期就可以回家了,一 个月的长度在我现在想来就是一辈子的鸿沟。我突然反应过来,跑到门口,想要把门 打开,唤回那从小到大给我温暖的背影,可我更害怕打开门以后看到的是一张同样伤 心的脸。
晚上,我孤独地裹在被子里,家里的幸福时光一点点地在我脑海中划过,如同一 种催化剂,使我撕心裂肺般地痛苦起来了,眼泪从太阳穴旁边滑落,浸湿了鬓角的头 发。一点、两点、三点,时间分分秒秒地过去了,我却始终没有睡意,时而哭一阵, 时而又平静,头发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寝室同学平缓的呼吸声让我越发不安,她们 都睡着了,为什么只有我还醒着,醒着是多么寂寞,多么冷清啊! 全世界都暗了,都 睡了,唯独偏偏漏了我。
二、 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心理案例:想家日记
好在军训很快就开始了。每天辛苦训练后,我早已疲惫得没有力气去想家,没有 精力去失眠。我暗自庆幸这或许是个好兆头。宿舍里的面孔逐渐熟悉起来,我紧张的 心逐渐平静下来,再没有掀起波澜。晚上睡下后,大家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在这温 馨的气氛中渐渐进入梦乡。
脏衣服早已洗好挂在阳台上,细腻的手变得不再那么娇嫩了,长指甲被剪短洗干 净了,脸晒黑了心却更明亮了……
我发现我真的变得勇敢起来,家越来越近,也越来越远了……
【心理分析】第一次离开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开始住宿生活,很多人会因 为生活的不习惯或孤独害怕而 “想家”“恋家”。这时,需要我们接纳自己,勇敢地面 对新环境,尽快地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
二、 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二、 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2.适应新学校生活的方法
对于刚刚走进新校园的同学们来说,快速熟悉和适应新环境,是保证良好学习生活质 量的重要一环。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2)熟悉和适应环境。尽快地熟悉新环境才能适应新环境。对离开家乡、离开父母的 同学来说,适应新环境是第一个大考验。在熟悉环境的基础上,及时调整自己,坦然面对 新环境、顺应新环境,是适应环境的首要前提。
心理案例:水是什么?
有一个人总是落魄不得志,别人让他去请教智者。
智者深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 ”这个人摇头:“水哪有 什么形状 ”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子,这个人恍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 子。”智者又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个人悟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 瓶。”智者轻轻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下融入沙土,不 见了。
这个人陷入了沉默与思考。智者弯腰抓起一把沙土,叹道: “看,水就这么消失 了,这也是一生!”
这个人对智者的话思考良久,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通过水告诉我,社会处 处像一个个规则的容器,人应该像水,盛进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状。而且,人还极有 可能在一个规则的容器中消失,就像这水一样,而且一切无法改变!”这人说完,紧盯 着智者的眼睛,他现在急于得到智者的肯定。
二、 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心理案例:水是什么?
“是这样。”智者拈须,转而又说, “又不是这样!”说毕,智者出门,这人随后。 在屋檐下,智者伏下身子,手在青石板的台阶上摸了一会儿,然后顿住。这人把手指 伸向刚才智者触摸过的地方,他感到有一个凹处。他不知道这本来平整的石阶上的 “小 窝”藏着什么玄机。
智者说:“一到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落下,这个凹处就是水落下的结果。”此人 遂大悟:“我明白了,人可能被装入规则的容器,但又应该像小小的水滴,改变着这坚 硬的青石板,直到出现 ‘小窝’。”智者说:“对! 这个窝会变成一个洞!”
【心理分析】人生如水,化于无形。我们面对新环境,首先要熟悉和尽力适应新 环境,以便更好地生活和学习,完成学业,同时也要努力改变环境,才有可能实现抱 负,造福人民。
二、 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二、 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2.适应新学校生活的方法
对于刚刚走进新校园的同学们来说,快速熟悉和适应新环境,是保证良好学习生活质 量的重要一环。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3)提高自理能力。进入新环境,每个同学都面临一个重要的课题———独立生活。有 的同学受多种原因影响,习惯性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一旦远离父母和亲 人,容易产生无助感。因此,在踏入校园的第一天,我们就要有意识地要求自己,从小事 做起,培养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健全人格。
二、 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二、 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2.适应新学校生活的方法
对于刚刚走进新校园的同学们来说,快速熟悉和适应新环境,是保证良好学习生活质 量的重要一环。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4)学会主动交流。来到新环境,要善于运用沟通技巧,主动寻求交往机会。要用开 朗热情的方式待人,主动与人交流,多参加集体活动。还可以培养多方面兴趣,完善自己 的性格。业余时间多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如打球、下棋、跳舞、听音乐、写作、绘画等,以丰富自己的生活,拓宽自己的视野,调节紧张的心情,舒缓精神的压力,完善性格,升 华情感。
二、 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