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三节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课件(共16张PPT)中职--幼教《学前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第三节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课件(共16张PPT)中职--幼教《学前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第三节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前儿童想象力的重要性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不仅能直接感知事物, 回忆经历过的事情, 还能对头脑里保留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改造, 创造出某种没有经历过的, 或现实生活中尚未存在, 甚至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形象。
想象和创造发明紧密相连, 在人类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象在学前儿童的学习、 活动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幼儿听故事、 欣赏音乐、 绘画、游戏, 都需要展开想象的翅膀。 如学前儿童若不能拿椅子当火车, 拿纸片当车票, 不会扮演司机、 售票员、 乘客等角色, 就玩不成开火车的游戏。 同样, 感受、 欣赏音乐, 也要有想象的参与。
二、发展学前儿童的有意想象
学前儿童的想象常常没有预定的目的, 主要是无意想象。 在无意想象发展过程中, 经老师不断指导、 培养, 学前儿童想象的有意性才逐渐增长, 有意想象才逐渐发展起来。 为发展学前儿童的有意想象, 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为学前儿童准备有关某个主题的各种玩具和材料, 使学前儿童想象的方向逐渐能稳定在一定主题上。
(2) 直接向学前儿童提出一定的想象主题, 要求他们围绕主题进行有意想象。
(3 ) 培养学前儿童自己确定想象主题的能力, 进一步促进其有意性想象的发展。 在小班后期, 老师就可以要求和鼓励学前儿童开始尝试着在某些活动中独立地为自己确定想象主题。
三、培养学前儿童想象的创造性
学前儿童想象中的创造性较弱, 主要是再造想象。 从儿童心理的发展来看, 再造想象是较低级的想象, 创造想象才是较高级的想象, 并与创造思维有密切的联系, 是进行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 那么, 老师应该怎样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 使其更具有创造性呢
概括地说, 应注意下列几点:
第一, 要激发学前儿童的好奇心, 使想象始终保持活跃状态。
第二, 要给学前儿童以想象的充分自由, 培养他们敢想、 多想的创新精神。
第三, 要为学前儿童提供驰骋想象的具体机会、 条件, 实际锻炼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第四, 要教给学前儿童表达想象形象的技能技巧。
四、培育学前儿童想象内容的丰富性
想象是对已有表象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中的新形象虽然不是曾经感知过的事物的简单再现, 但它的原材料还是来自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 因此, 知识、 经验是想象的源泉和基础。 学前儿童的想象内容是否丰富, 取决于幼儿的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实验和事实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充实学前儿童知识, 丰富学前儿童表象的具体途径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
(1) 带学前儿童参观游览当地名胜古迹, 如公园、 动物园、 博物馆、 纪念地等, 并讲述与之有关的传说、 故事、 人物等;
(2) 给学前儿童看适宜的电视、 电影、 画书、 画报、 画片等;
(3) 假期带学前儿童旅行, 让学前儿童认识祖国的名山大川、 城市农村, 接触大自然和社会生活;
(4) 让学前儿童多看、 多听一些童话、 神话、 科学幻想故事等。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