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第四章 自然景观旅游文化(上)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自然景观文化的文化特性;2.掌握地质景现旅游文化、大漠景观旅游文化、生物景观旅游文化和气象气候旅游文化的内涵;3.熟悉自然景现文化与旅游的内在关系,以此领悟我国自然景观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准确传达其关的信息。能力目标通过对各类自然景观文化的分类,简洁地阐述其文化特性,并列举国内有代表性的景现加以说明,加深对其文化特征的认识。案例导入观赏地点:金顶景区。观赏时间:早上9:00~10:00 下午3:00~4:00峨眉宝光,又称佛光,看上去是一个七彩光环,人影在光环正中,而且人影随着人而动,变幻之奇,出人意外。当游客站在峨眉山金项背向太阳而立,而前下方又弥漫着云雾时,有时会在前下方的天幕上,看到一个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中间显现出观者的身影,又人动影迹,人去环空。即使两人拥抱在一起,每个人也只能看到各自的身影。这就是四川峨眉山神奇的“佛光”现象。思考:分析在本案例中,中国人欣赏自然景观有什么特点?峨眉山佛光第一节 自然景观旅游文化概述一、自然景观与文化凡是作为人类欣赏对象的自然景物或自然现象都称为“自然景观”。文化自然景观是人类文化与自然景观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特定时间内形成一些基本特征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复合体。作为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各种人类活动形态,文化自然景观由自然和人文两大因素组成。自然因素为人类物质文化自然景观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基础。自然环境本身所具有的地带性规律也使文化自然景观的许多人文因素(如居民等)具有明显的地带性。构成文化自然景观基础的自然因素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物和土壤等,其中地貌因素对自然景观的宏观特征产生决定性作用,动植物则是区域文化自然景观外貌重要的影响因素,为区域文化自然景观的重要标志之一。二、自然景现的文化特性(一)自然景观的“外形”自然景观的“外形”是物质的、外露的东西,是旅游者接触自然景观文化最初获得的最直接的感受,是自然景观文化的外在表露,是自然景观文化的体现(二)自然景观的“内意”自然景观文化的“内意”是无形的,它是凝结在自然景观内的文化意识,是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三)自然景观的“背景文化”自然景现的“背景文化”是外在于自然景观的文化、思潮和社会。(四)自然景观的“阅读文化”自然景观形成以后,目的不尽相同的旅游者会对自然景观作出不同的评论,有意或无意地对其进行美学鉴赏。第二节 地质景观旅游文化自然孕育形成的奇山秀水及保存在岩石中的生命遗迹和地质构造遗迹,都是地球历史的天然记录,是人类最宝贵的天然财产,这些都可统称为地质遗迹。一、地质景观的类型(一)科学考察和科学普及性地质景观。1.地壳演化——地质遗迹类。此类景观中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序列、古生物和古环境等类别。2.环境地质——地质灾害遗迹(新构造运动)。此类景观中包括地震遗迹、地面沉降、地块抬升、近代火山活动、陨石及陨石坑、滑坡、泥石流、崩塌、侵蚀沟及坡面侵蚀等类别。3.经济地质——人类地质活动遗迹。此类景观中包括典型(特色)矿床(类型)、矿产开发遗迹、典型水利工程。(二)观赏性地质景观。1.第四纪——现代地质景观。此类景观中包括岩类山岳地貌景观、侵蚀地貌景观和盆地谷地景观等。2.雪山——冰川地质景观。此类景观中包括雪山景观、冰川景观。3.河流——湖泊景观。此类景观中包括湖泊、河流、峡谷、瀑布、泉、洞、暗河、海(湖)岸、海岛及沙砾石摊等。4.文物性地质景观。此类景现中包括摩崖字画、石雕、石窟、石质文物建筑类类别。(三)商品性地质旅游资源。此类景观中包括观赏石(天然)、彩石、宝玉石、观赏石材和观赏矿石矿物等主要类别。二、中国著名的地质景观(一)黄山地质公园黄山地质公园雄踞于风光秀丽的皖南山区,面积约1 200平方千米,是以中生代花岗岩地貌为特征的地质公园。(二)庐山地质公园庐山地质公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总占地面积500平方千米,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地貌、地质剖面。(三)云台山地质公园云台山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主要以云台山园区的构造单面山体地貌和断崖飞瀑、幽谷清泉地貌为特征。公园内群峡间列、蜂谷交错、悬崖长墙、崖台梯叠的“云台地貌”景观,是以构造作用为主,与自然侵蚀共同作用形成的特殊景观,是地貌类型中的新类型,既具有美学观赏价值,又具有典型性。(四)雁荡山地质公园雁荡山是亚洲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岩)带中白垩纪火山的典型代表,是研究流纹质火山岩的天然博物馆。它记录了火山爆发、塌陷、复活隆起的完整地质演化过程,为人类留下了研究中生代破火山的一部永久性文献。(五)五大连池地质公园五大连池是中国境内保存最完整、最典型、年代最新的火山群。最新的火山喷发堵塞了当年前的河道,形成了五个串珠状溪水相连、倒映山色的火山堰塞湖泊——五大连池,享有“天然的火山博物馆”、“火山公园“的美誉。(六)嵩山地质公园嵩山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北古陆南缘,在公园范围内,连续完整地出露35亿年以来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地层层序清楚,构造形迹典型,被地质界称为“五代同堂”,可以说是—部完整的地球历史石头书。三、中国著名的地貌景观(一)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张家界砂岩蜂林地质公园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总占地面积3 600平方千米,是由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杨家界四个主要风景区和黄龙洞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山、水、桥、洞、瀑地貌景观齐全,是一处难得的天然博物馆和罕见的旅游胜地。(二)云南石林地貌云南石林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总占地面积400平方千米,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岩溶地质地貌。(三)丹霞地貌丹霞山地质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仁化、曲江两县交界地带,总面积390平方千米。世界上由红色陆相砂砾岩构成的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均被称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便是这一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第三节 生物景观旅游文化具有旅游观赏和科考价值、能吸引旅游者以及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由此而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动植物称为生物景观。它是自然景观总体系中最富有特色、极具生命力的自然景观,以其自身生命节律周期性所表现出的变化多端的形态构成风景景观的实体。一、森林景观文化(一)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总面积2420.2平方千米,它的热带雨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珍稀动植物种群以及整个森林生态都是无价之宝,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连片大面积的热带森林。(二)新疆雪岭云杉雪岭云杉连峰续岭,婉蜒东西。其下缘常与高大的阔叶林混交,郁郁葱葱,五彩纷呈,形成绩丽的美景。(三)蜀南竹海蜀南竹海景区面积120平方千米,海拔600~1 000米,是以竹景为主要特色,兼有文物古迹的风景名胜区。此地竹林成片,茂密苍翠,郁郁葱葱,涛声阵阵。登高眺望,烟波浩渺,犹如绿色的海洋,甚为壮观,为国内外罕见。(四)云南白马雪山高山杜鹃林白马雪山位于云南省德钦县境内,地处横断山脉中段,群峰连绵,白雪皑皑,远眺终年积雪的主峰犹如一匹奔驰的白马,因而得名“白马雪山”。这里的高山杜鹃林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矮曲林类型,而且也是最娇艳的一种森林类型。其植株低矮,形态自然,极具观赏性,是滇西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之—。(五)神农架古老而洪荒的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睡,由房县、兴山、巴东三县边缘地带组成,面积3250平方公里,林地占85%以上,森林覆盖率69.5%,是我国内陆保存完好的惟一一片绿洲和世界中纬度地区惟一的一块绿色宝地。二、草原景观文化(一)呼伦贝尔草原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呼和诺尔可称做是呼伦贝尔草原风光的代表。坦荡无垠的草原环抱着波光潋滟的呼和诺尔湖,草原绿茵如毯,鲜花烂漫,蒙古包点点,犹如绿海中的白帆。(二)川西高寒草原川西高寒草原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的若尔盖、阿坝、红原、壤塘四县境内。夏季是草原的黄金季节,这里天高气爽。天地之间,绿草茵茵,繁花似锦,芳香幽幽,一望无涯。草地中星罗棋布地点缀着无数的大小湖泊,如藤蔓般的小河将这些湖泊串起来,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第四节 气象气候景观旅游文化气象是指大气中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统称。这些气象因素常常与其他自然或人文景观相融合,形成奇妙的气象景观。一、云雾冰雪景观文化(一)云 (二)雾(三)雨 (四)冰雪(五)凇二、光学景观文化日 月霞光 佛光蜃景第五节 大漠景观旅游文化一、我国的大漠景观沙漠地区容易形成风积地貌景观,即沙丘。沙丘可以具体分为流动沙丘、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除沙丘外,鸣沙也是沙漠中特色鲜明的资源,极具旅游价值。我国是世界上呜沙旅游资源分布最多的国家。著名的鸣沙包括甘肃敦煌鸣沙山、宁夏沙坡头、内蒙古响沙湾、新疆伊吾鸣沙以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鸣沙等。二、大漠景观旅游文化的旅游价值(一)大漠探险1.罗布泊现在罗布泊出现了探险旅游热,罗布泊的景观特色是雅丹地貌与楼兰古城。2.塔克拉玛干塔克拉玛干面积33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乘车于沙漠公路犹如荡舟大洋,遗憾的是人们的视线过早落到地平线上。苍茫天穹下的塔克拉玛干无边无际,它能于缥缈间产生一种震慑人心的奇异力量,令面对此景的每一个人都感慨人生得失的微不足道。塔克拉玛干最初的探险旅游项目是沿和田河乘吉普车穿越,这条线路20世纪90年代初首推,尤其受到德国游客的欢迎,至今仍是一条沙漠经典线路。(二)大漠观光大漠将“广”字发挥到了极致,游客亲临其境,骑驼踏沙,体验沙海轻舟之浩渺,观大漠日落日出之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古诗意境将得到最完美的体现。大漠将“奇”宁发挥到了极致。大漠中生活着大量的沙生植物不由得让人感叹生命的神奇。除了美丽壮观的自然旅游景观,大漠中更有引人注目的奇特的人文景观。思考题1.自然景观具有哪些文化特性?2.地质景观可分为哪几种类型?3.蜃景是如何形成的?4.大漠景观旅游文化的旅游价值何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