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1张PPT)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生与发展一、注意的发生(一) 原始的注意行为新生儿有一种无条件反射: 大的声音会使他暂停吸吮及手脚的动作, 明亮的物体会引起视线的片刻停留。 这种无条件定向反射可以说是最原始的初级的注意, 即定向性注意。 其主要是外界事物的特点引起的。( 二) 选择性注意的发生、发展继儿童最初的定向性注意之后出现的便是选择性注意。 所谓选择性注意, 就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 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选择性注意在新生儿时已经出现。1。新生儿的选择性注意2。婴儿的选择性注意3。影响婴儿注意选择性的因素(三) 有意注意的萌芽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 其注意逐渐带有预期性。 研究发现, 小婴儿不会追踪、 寻找在他的视线内消失的物体, 七八个月以后, 能够注视物体藏匿的地方, 甚至能把它找出来。 用视线引导寻找的动作, 说明婴儿的注意已带有预期性。儿童有意注意的形成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儿童的注意由成人的言语指令引起和调节。第二阶段, 儿童通过自言自语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第三阶段, 运用内部言语指令控制、 调节行为。二、注意的发展(一) 学前儿童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发展1.无意注意的发展无意注意也叫作不随意注意。 它既无预定目的, 也不需要意志努力。 例如, 正在上课,窗外突然有人大叫一声, 大家便不由自主地向外看, 这就是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被动的,是对环境变化的应答性反应。 在整个学前期, 无意注意都占优势地位。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两类:(1) 刺激物的物理特性(2) 人本身的状态2.有意注意的发展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的、 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是注意的一种积极、 主动的形式。 它服从于一定的活动任务, 并受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有意注意依赖于很多因素, 其中主要的有:(1 ) 活动的目的和任务的明确性(2) 对活动结果的兴趣(3) 活动组织的合理性(4) 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5) 良好的意志品质幼儿有意注意的特点:①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②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 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③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的方法。④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二) 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是指人在比较短的时间片段中所能清楚地知觉到的事物的数量。 “一目十行”“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指的都是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有一定的生理制约性, 在1/20秒的时间内, 成人一般能注意到4-6 个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黑点, 而幼儿只能看到2-4 个。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注意的稳定性是幼儿游戏、 学习等活动获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及幼儿的自身状态都有关系。 注意对象单调无变化, 不符合幼儿的兴趣, 注意的稳定性就弱; 对象新颖生动, 活动方式适宜、 有趣, 注意的稳定性就强。3.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自觉地调动注意, 使之从一个对象转换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的转移可以发生在同一活动的不同对象之间, 也可以发生在不同活动之间。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 依赖于前后活动的性质、 关系以及人们对它们的态度。4.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上。注意分配的基本条件, 就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至少有一种非常熟练, 甚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