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总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习近平指出:“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 )A.实施 B.崇尚 C.宣传 D.适用2.在某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该市政府《关于贯彻城市规划法执法检查整改情况的报告》经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后未获通过。这从侧面表明( )A.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 B.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负责C.人大常委会是市政府的执行机关 D.人大常委会受市政府监督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人民政府 B.人民代表大会C.人民法院 D.企业职工代表大会4.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合宪性审查就是依据宪法对宪法以下的法律文件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是因为A.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C.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D.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严格5.人民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鲜明的价值取向,其根本原因是( )A.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B.保证人民开始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C.人民当家作主具有法律保障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6.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紧紧围绕人的权利而编撰,涉及很接地气、时代感强的问题。这充分体现( )A.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B.公民享有人权的内容非常广泛C.民法典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D.司法机关能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7.下边漫画《简》主要寓意是( ) A.反映民意,科学决策 B.简政放权,便民利民C.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D.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8.近年来有人提出把保护野生动物写进最有权威的宪法,对于这一建议,你的观点是( )A.不赞成,宪法已经包含了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B.赞成,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能严惩乱捕滥食行为C.不赞成,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问题D.赞成,写进宪法可以让宪法更好地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9.“宪法者,国家之构成法,亦即人民权力之保障书也。”这句话说明( )A.宪法就是一个国家的整体法律体系B.宪法规定并保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C.人民可以通过宪法来直接管理国家D.国家一切权力都属于我国全体公民10.为进一步在全校营造学习宪法、崇尚宪法、弘扬法治的浓厚氛围,某校举行了国家宪法日主题教育活动。你认为最佳的宣传标语是( )A.学习宪法知识,增强宪法观念B.弘扬爱国精神,推进民主政治C.推进依法治校,坚持依法行政D.坚持依法治国,保障民主权利11.权力是把双刃剑。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为此政府必须( )A.独立行使审判权,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被侵犯B.坚持依法行政,保持权力的运行不越位、不缺位C.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养成尊法守法护法习惯D.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承担国家主人应尽责任12.违宪审查又称宪法监察,是指特定的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对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和特定主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做出处理的制度。其作用在于保障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我国行使宪法监督权的机关是( )A.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B.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D.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1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 )A.每一个公民都能够快乐健康地生活B.国家保障每个人的衣、食、住、行C.宪法直接保障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权D.每个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14.“电视问政”是一档电视直播节目,其形式是民众当场质问政府官员关于社会安全、食品安全等关乎民生的问题。电视问政( )A.能确保政府规范行使拥有的权力B.政府只需要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C.方便人民群众直接管理社会事务D.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15.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下列体现中国共产党这一原则的有( )①国家机关内部做出决策时,实行民主集中制②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④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20分)16.某校八年级同学在学习我国宪法时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探究回答后面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目录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1)请补充上表第二章的标题。一位同学针对宪法实施提出了疑问:“国家可以通过制度保障宪法实施,社会可以通过舆论宣传推动宪法实施,公民在促进宪法实施方面能做些什么呢?”(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针对该同学的疑问做出答复。小王和小李两位同学把其他法律与我国宪法的关系绘制成图1和图2。(3)你认为图1和图2哪个图更准确呢?理由是什么?17.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同学们就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进行了相关探究,现请你说说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试卷第4页,共4页1.A【详解】本题考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A:根据所学,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据此,A说法正确;BCD: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BCD错误;故本题选A。2.A【详解】本题考查规范权力运行、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关系。A:市政府《关于贯彻城市规划法执法检查整改情况的报告》经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后未获通过,表明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故A说法正确;B:市政府对人大常委会负责,故B说法错误;C:市政府是人大常委会的执行机关,故C说法错误;D:市政府受人大常委会监督,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3.B【详解】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的知识。B: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故B正确;AC:人民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司法机关,故AC不符合题意;D: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不是我国的国家机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4.B【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的法律效力的知识。B: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B正确;ACD:观点正确,但都不是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原因,故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5.D【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国家性质。D:根据材料,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原因是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故D符合题意;A;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不是人民至上的根本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B: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开始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此选项说法与题干不能构成因果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人民当家作主具有法律保障不是人民至上的根本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6.B【详解】本题考查尊重和保障人权。B:民法典紧紧围绕人的权利而编撰,涉及很接地气、时代感强的问题,体现了公民享有人权的内容非常广泛,故B符合题意;ACD:人权的主体、民法典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司法机关能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题干材料均未体现,故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7.B【详解】本题考查依法行政。B:观察漫画内容,简化审核体现了要简政放权,便民利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说法正确;A:反映民意,科学决策在漫画中没有体现,A说法与题不符;CD: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体现的是依法行政的要求,与题文中的简政放权没有直接联系,CD说法与题不符;故本题选B。8.C【详解】本题考查对宪法的理解。AC:材料中有人提议将把保护野生动物写进最有权威的宪法,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所以持不赞同的态度。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但不是包含了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C说法正确,A说法错误;BD:题文中的建议是错误的,应该持不赞同的态度,B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9.B【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的相关知识。A: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整个法律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故A说法错误;B:分析材料可知,体现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我国保障公民权利的权利保障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规定并保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故B说法正确;C:人民不能直接管理国家,故C说法错误;D:国家一切权力都属于我国人民,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0.A【详解】本题考查宪法意识的知识。A:依据材料可知,这次教育活动是有关“国家宪法日”的,学习宪法知识,增强宪法观念最适合这一活动主题,故A正确;BCD:推进民主政治、依法行政、保障民主权利都不符合国家宪法日的主题,故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1.B【详解】本题考查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要求。B:依据题干及教材知识,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政府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保持权力的运行不越位、不缺位,故B符合题意:A: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故A不符合题意;CD:选项内容都是公民的角度,故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2.A【详解】本题考查国家权力机关的相关知识。A:依据教材,我国行使宪法监督权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故A说法正确;B: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是国家司法机关,故B不符合题意;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无权行使宪法监督权,故C不符合题意;D: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监察机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3.D【详解】本题考查尊重和保障人权。ABC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D说法正确,ABC说法与题干不符;故本题选D。14.D【详解】本题考查对参与民主生活的认识和理解。D:依据教材知识并分析题干可知,电视问政”形式是民众当场质问政府官员关于社会安全、食品安全等关乎民生的问题,这一做法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故D说法符合题意;A:“确保”说法太绝对,故A说法错误;B: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政府要对人民负责,故B说法错误;C:电视问政是人民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有效形式,故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5.C【详解】本题考查民主集中制的相关知识。①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故①③不符合题意;②④:依据教材知识,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因此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 ;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体现了民主集中制,故②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C。16.(1)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公民在促进宪法实施的过程中,要学习宪法;在理解宪法内容的基础上,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要认同宪法,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和要求;要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3)图2.理由: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我们要坚持宪法至上;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规定一般性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图②更能体现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分析】考点考查:宪法的内容、增强宪法意识的做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权力。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详解】(1)本题考查宪法的内容,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2)本题考查增强宪法意识的做法,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宪法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图一与图二→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7.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在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详解】本题考查我国宪法如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答案第4页,共5页答案第5页,共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