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1《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论证逻辑,首先从生动的比喻出发,深入浅出地阐释道理,随后借助事实进行详尽的拓展论述,最终水到渠成地揭示文章的核心主旨。
2. 深入探讨本文所运用的对比论证与比喻论证手法,学习如何巧妙运用这些方法,使论证更具说服力与感染力,为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 精确掌握文章中的实词与虚词运用,深入挖掘其独特的语言现象与句式特点,为提升个人的写作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使文字更加优美流畅。
4. 深刻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这一古训在当时社会的重要地位,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价值与深远意义,从中汲取智慧与启示,为我们的人生导航。
教学重点:
1. 请带着满心的深情诵读这篇文章,让每一个字句都在您心中荡漾。仔细品味,深刻领悟其中的意义,再用心背诵全文,让文字间的韵律与内涵在您心中回响。
2. 深入探索作者的论证思路,一步步理清其逻辑脉络,感受其严谨的思维过程。同时,欣赏作者独特的理论构建和框架,领略其独特的智慧和见识。
教学难点:
1. 熟练掌握字词及文言现象的运用技巧,以提升表达之精准与流畅。
2. 深入探讨“十思”之深邃内涵,并诠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课程安排:共设三课时,全面覆盖上述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在历史的辽阔长河中,讽谏帝王犹如蹈火探汤,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勇气。古代有比干挖心、屈原放逐,他们的悲壮故事被传颂千古。然而,在辉煌的唐代,却有一位名震天下的谏官,他以胆识和直言不讳著称,被誉为“诤臣”。他,便是名垂青史的大臣——魏征。
在魏征所生活的“贞观之治”时期,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然而,魏征却独具慧眼,提出了居安思危的见解,彰显了他的战略眼光和深谋远虑。当他离世后,唐太宗亲自撰写碑文,惋惜地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魏征逝去,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魏征的内心世界,通过深入学习他的《谏太宗十思疏》,感受他的智慧与勇气,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在文字间探寻他的思想脉络,感受他的坚定信念和赤诚之心,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二、深度解析
本段节选出自《旧唐书·魏征传》,这段文字中,“谏”字凸显了臣子对君主的赤诚之心与责任感,它代表了下级对上级的真挚劝谏,突显了魏征这位伟大臣子的高尚品质;“疏”字则体现了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呈献建议的正式文体,是臣子表达治国理念、为君主排忧解难的重要途径。这两者在文中交织,生动地勾勒出了魏征这位伟大臣子的形象,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智慧。
三、精读课文。
1. 请各位学子放声朗诵这篇佳作,伴随着声韵的流转,请适当调整发音,使其更为圆润自然。若有陌生字词阻挡,不妨在朗读的同时查阅注解,或是翻阅古汉语字典,确保每一个字音都准确无误。
2. 随后,我将逐一邀请同学们前来朗读,让我们共同欣赏每一位同学的声音之美,感受这篇佳作的独特魅力。
四、用心打磨每一个字词,让文本流畅如水,自然而生。
1. 请细心阅读本文,结合课文下的注释以及各类工具书,深入领会并精确掌握下列词汇的内涵:
① "固"字背后蕴藏的深意是培土以加强稳固,"根本"则是指树木生长之源——树根;
② "德义"二字,涵盖了德政与信义的双重意义;
③ "明哲"这一词汇,是对那些拥有卓越智慧和洞察力的圣人的赞美;
④ "不胜"含蓄地传达了不堪承受的情感;
⑤ "景命"如同大命一般,寓意着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⑥ "殷忧"则是深深忧虑的写照;
⑦ "行路"借指路人,给人以指引;
⑧ "董"字在此,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督责的意味;
⑨ "苟免"揭示了勉强逃避罪责的心态;
⑩ "宜"字简洁明了,表达了应当的含义;
⑾ "高危"描述了身居高位所带来的潜在风险,而"谦冲"则传达了谦虚的态度,"自牧"意味着自我调养与约束,这些都是人生的智慧;
⑿ "简能"二字,突显了选拔有才能之人的重要性;
⒀ "垂拱"以形象的画面,描绘了垂衣拱手、无为而治的理想状态。
2. 在初步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力求准确把握每一句话的意义,从而深入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
3. 若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教师提问。我们将耐心为您解答,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精致设计作业
课后,我诚邀大家认真投入到练习二至五中,以巩固和深化所学内容。我期待你们展现出的卓越表现,让我们一同见证知识的力量。
第二课时
一、细致审阅作业
1. 订正练习二至五,务必保证每一道题目都准确无误。
2. 精选复杂难懂的句子,引导学生迎难而上,进行翻译练习,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二、深度解读课文内涵
1. 首段解读:
首先,邀请一位学生为我们概述本段的核心思想。随后,教师将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化。
此段开篇便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中心论点:身为人君,必须时刻警惕,即便在安稳之时也要思考潜在的危险,戒除奢侈,崇尚节俭。作者运用两个生动的比喻——“欲树木高大,需稳固其根部;要使河流长远,需疏浚其源头”——来论证,只有不断积累德义,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同时,作者还通过排比句,从反面揭示了忽视“居安思危”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这句话彰显了人君的崇高地位与重大责任。要肩负起治国的重任,人君必须铭记“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原则。这是历代统治者从创业到守成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贞观十一年,当唐太宗执政的鼎盛时期,魏征提出这一观点,充分展示了他卓越的政治远见。
2. 次段解读:
本段总结了历史经验,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角度深入剖析了“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这句话揭示了历代创业的君主难以守住成果的普遍现象。创业之难,人们尚可理解,而守成之难,即使是贤明的君主也常常忽视。魏征敏锐地指出了“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了创业与守成难易的道理。文章从难易的角度入手,告诫守成之君,切莫骄傲自满、傲慢待人,以免失去民心。“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作者引经据典,苦口婆心地告诫统治者,君与民的关系如同水与舟,稍有不慎,便可能覆舟。这种深入人心的比喻,令人警醒。
第三段详尽地解析了“居安思危”的智慧实践,被称作“十思”。这“十思”的精华可概括为“五戒”。
首先,“见可欲”和“将有作”提醒我们,面对诱人的事物,要坚守知足的底线,适可而止。在建设的过程中,更要牢记节制,避免陷入奢侈的漩涡,确保稳健发展。
其次,“念高危”和“惧满溢”这两条则是警示我们,当身居高位时,应始终怀有一颗谦虚谨慎的心,努力修炼品德。对于可能滋生的骄傲自满情绪,我们应像大海一样,拥有宽广的胸怀,容纳百川,永不自满。
再次,“乐盘游”和“忧懈怠”告诫我们,在享受游玩时,应把握适度,避免过度放纵。同时,我们还需时刻保持警惕,坚持善始善终,坚决克服懈怠心理,全力以赴追求目标。
此外,“虑壅蔽”和“惧谗邪”这两条则警告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虚心听取下属的意见,对自己严格要求,警惕那些心怀叵测的小人,以免被蒙蔽和误导。
最后,“思所加”和“罚所及”是告诫我们,在赏罚时要公正无私,不能因为个人的情绪变化而滥施奖赏或滥用刑罚,确保公平和正义。
综上所述,通过实践这“十思”,发扬“九德”,善于选拔人才,文武并用,君王就能够实现垂拱而治,无需再劳心劳力,自然能够国泰民安。
三、作业安排
1. 请你以深情之心,将全文细致入微地背诵,感受其中每个词语所散发的独特魅力与内在力量。
2. 请用细致的观察,品味本文独特的语言风格,领略作者在文字间所展现的匠心独运与无尽美感。
第三课时
一、精心检查背诵成果。
二、深化学生对“十思”深远影响与现实意义的探究
唐太宗曾深刻指出:“我每临朝,都再三思量,唯恐对百姓造成危害。”他以前朝隋代的暴政为鉴,明智地节制民力,克制私欲,赏罚分明,广纳谏言。因此,到了贞观中期,国家经济蓬勃发展,民众生活逐渐殷实,社会秩序井然有序。然而,随着形势的转好,唐太宗逐渐放松了警惕,大兴土木,频繁巡游、狩猎。
在这个关键时刻,卓越的政治家魏征独具慧眼,发现了唐太宗“忘本”和“忘危”的根本问题。他针对性地提出了“十思”这一治国理念,为唐太宗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一理念不仅在当时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在今天也依然具有强烈的借鉴意义。
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十思”的深远影响与现实意义,从中汲取智慧与启示,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独树一帜的写作风采。
1. 论证策略的精妙运用
(1) 正反相映,深化议题解析
通过剖析同一议题的正面与反面,我们能够构建出更为全面而深入的论述,赋予观点更强的说服力。在本文的开篇,作者先强调了固本疏源的重要性,随后又巧妙地从反面切入,揭示了忽视此点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加深了读者对议题的理解与认识。
(2) 妙用比喻,引人入胜
比喻作为一种独特的论证手法,能够通过生动的形象将复杂议题简单化,使论述更具吸引力。在这篇文章的开头三句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通过前两句的铺垫,逐步引出并深入阐述了真正的论点,使读者在欣赏优美文笔的同时,也能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
2. 语言艺术的卓越表现
“十思疏”不仅展现了唐代奏疏的典型骈文特色,还充分体现了其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在众多采用骈文形式的唐代奏疏中,“十思疏”独树一帜,既保持了骈文传统如排比、对偶的运用,又融入了真挚的情感,使文章既显得华丽又不失真实感。与其他拘泥于形式的骈文相比,“十思疏”在表达上更为自由灵活,既不拘泥于句式,也不过分追求辞藻的堆砌,更不滥用典故,使文章在保持骈文华美与整齐的同时,兼具散文的自然流畅,令人读来朗朗上口,倍感愉悦。
四、教师圆满完成了课程,他/她以细致入微的方式总结了知识点,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五、学生们以深情的诵读,细致地品味其中的韵味。
板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他的智慧与勇气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以直言敢谏和赤诚之心,赢得了唐太宗的深厚信赖,树立了自己在国家政治舞台上的独特地位。他的一生,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他的贡献不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更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征,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绽放着智慧的光芒。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国家和人民的福祉,他的谏言犹如甘泉般滋润,为唐太宗的政治决策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他的忠诚与勇气,让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魏征的智慧不仅体现在他的政治远见上,更彰显在他的人格魅力之中。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毕生追求真理和正义。他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政治成就上,更在于他为后世留下的宝贵经验和启示。
魏征,他的名字将永载史册,他的智慧和勇气将继续照耀着后人,激励着他们为国家和人民的福祉不懈奋斗。他的故事将代代相传,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永远熠熠生辉。
一、深入解读
(一)心存警惕,不忘潜在的危险;身处安逸,仍思考勤劳的价值。坚守节俭之道,以杜绝奢华之弊,此乃稳健前行的智慧之源。(中心论点)
(二)居安思危:深藏于安稳之下的睿智
于这瞬息万变、充满未知的世界里,人们往往容易沉醉于片刻的宁静与安逸之中。但居安思危这一传统智慧却告诫我们,即使在安稳和宁静的环境中,也应时刻保持警惕,预见到潜在的风险。
居安思危的智慧,赋予我们超越舒适圈的敏锐洞察力。它催促我们不断审视自我,不断反思,从而避免陷入盲目自满和固步自封的陷阱。这份睿智使我们深刻领悟到,安全并非永恒不变,而是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去争取和维护的。
此外,居安思危也是一种对未来的预见与准备。它让我们在享受当下的同时,始终怀揣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的敬畏之心。这种前瞻性的思维,使我们能够在危机悄然而至之前,提前做好准备,从而化险为夷,把握主动。
总而言之,居安思危这一深邃的智慧,提醒我们在安逸中保持警惕,预见风险,并努力应对。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唯有居安思危,方能确保我们始终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三)具体实践——“十思”“五戒”
“十思”所蕴含的深远智慧,不仅与古人的处世哲学紧密相连,更与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相得益彰。这一思考框架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时刻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从而在复杂的情境中找到最佳应对策略。它强调了理性思考、审慎决策的重要性,鼓励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不仅要看到问题的表面,更要深入剖析其本质。通过“十思”的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以及更加和谐地融入社会大家庭。因此,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十思”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二、别具一格的写作风采
1. 精妙的论述技法:该文章所展现的论述方式可谓独树一帜,逻辑缜密、条理分明,不仅让读者心服口服,更引领着读者深入思考,探寻文字背后的丰富内涵。
2. 独特的语言魅力:作者匠心独运地将骈文与散文完美融合,使得文章既拥有骈文的瑰丽辞藻,又不失散文的流畅自然。这种骈散交织的语言特色,既彰显了作者的卓越文学造诣,又为读者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