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重难点】重点:1.工业革命的背景。2.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1.分析两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2.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必备概念】[工场]:是手工业者集合在一起生产的场所,其特点是借助简单工具进行手工生产。[工厂]:是直接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单位,通常包括不同的车间,其特点是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垄断组织]: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垄断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因此,垄断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自由资本主义]:是指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它的产生是以封建王朝的崩溃和民主政权的建立为标志。[垄断资本主义]:又称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7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组织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对外进行资本输出,瓜分世界。【课前预习】(一)阅读课本59页,结合材料找出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工业革命的背景】材料1: (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的统治,王权逐渐虚设,成了立宪君主。“民选”的代表通过议会治理国家,并掌管财政。通过这样一个改造, 英国政府似乎成了一个公司董事会,有产者管理国家,执行自己的意志也就是说,财产权和政权相互吻合,不再脱节,一种与资本主义制度之本质相适应的政治形式被创造出来。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材料2:(英国)国家权力的推波助澜,使圈地运动在18世纪达到高潮……圈地运动使英国农村土地高度集中,同时造成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人烟稀少,村舍为虚;与此同时,一支“自由劳动力”的大军在喧嚣的城市里形成了。 ——崔连《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材料3:欧内斯特·曼德尔估计,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殖民掠夺的总值为10亿英镑金币,其中仅在1750年到1800年间,英国就从印度掠夺了1亿到1.5亿英镑金币。这批资本的流入即便不能说是英国新工业革命的全部资本,至少也促进了英国对新工业革命的投资,尤其在蒸汽机和纺织技术方面的投资。——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4:手工工场内细致的劳动分工,使每一个工人只专门从事一种简单的机械动作,从而促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同时也使工人的劳动日益丧失独立性。劳动分工导致了生产工具的专门化,这为大机器的发明创造了技术前提。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5:16至19世纪,英国出现了培根、牛顿、波义尔、胡克等近代科学的先驱,他们重视观察和实验,把利用新发明和新发现来改善人类生活作为科学的崇高目标。英国还于1660年成立了皇家学会,1754 年成立了“工艺制造业和商业促进会”等学术团体,这些团体在促进学术交流和技术进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王章辉《英国和法国工业革命的比较》政治前提经济保障 原料资金劳动力市场技术保障阅读课本60-61页,完成以下表格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阶段 部门 机器和技术发明 历史意义第一阶段(机器发明与工厂出现) 棉纺织业革命 飞梭→ “ ”→水力纺纱机和骡机→水力织布机 棉纺织业基本实现 生产(生产方式革命)工厂出现 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成为 的开端,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生产组织革命)第二阶段(动力与交通运输革命) 1782年,瓦特试制出旋转运动的“复动式 ”,1785年,经瓦特改良 的蒸汽机开始在 工厂使用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类进入“ ”时代19世纪初,汽船(美国富尔敦发明)、火车(英国史蒂芬孙发明)先后问世 改善了水陆交通状况,扩大了各地的经济联系完成阶段 19世纪中叶,英国的 实现了机械化 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领域 主要成就 历史意义电力技术开发应用 ;美国爱迪生的发明 人类进入“ ”内燃机创制应用 内燃机带来 的诞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深远影响的成就新通讯手段发明 电报和电话加强了世界各地间化学工业兴起 人们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采用合成方法制造新的材料; 获得发展 化学工业的发展,丰富了人类的生活。改造旧产业部门 通过新技术改造旧产业部门,如 、 、 、 和 等 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焕发出新的活力(三)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不同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发明者发明来源重点部门标志时代国家范围(四)阅读教材第61-63页“工业革命的影响”条目以及材料与图片,总结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1: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统治阶级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大,还要多。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材料2:大约在1880年或1890年,一个巨大的变化席卷了资本主义社会。…规模庞大和非个人的有限公司成了越来越突出的特征…企业在同等水平上互相联合起来减少竞争,对付价格和市场的波动,保护自己 。 ——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材料4:广大工人群众,他们的穷困和生活无保障的情况现在至少和过去一样严重。——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材料5: 根据1801年首次普查该郡(英国的约克郡)只有15个城镇,其人口总共2万多人;而到1891年,已经有63个城镇。从1820年到1830年,利兹、曼彻斯特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40%,这是增长最快的10年。 ——A.·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材料6: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游客都为此感到担忧。——E.霍布斯鲍姆《革命的时代:1789—1848》材料7:“工人区”对面,住着高等的或中等的资产阶级……挤满了工人的“恶劣的街区”,是周期性光顾城市的一切流行病的发源地。工业革命时期的住房短缺问题、贫民窟问题、卫生设施极差等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业发展极快、人口膨胀有着密切的关系…… ——龚敏《论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住宅问题》材料8【当堂测试】1.18世纪中叶,为利用水力,大规模的工厂都必须建在水流湍急的偏僻山谷,但远离原料和销售市场。曾经担任格拉斯哥大学实验员的瓦特发明了“万能蒸汽机”并获专利。它以煤作燃料,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摆脱了河流的限制。“万能蒸汽机”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科学理论的发展 B. 自由主义的影响C. 专利政策的保护 D. 市场需求的推动2.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明确指出:“自然因素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因素被列入资本的组成部分——同科学作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的发展相一致的。”在工业革命中首先利用自然力完成了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是( )A.棉纺织业 B.交通运输业C.采煤业 D.机械制造业3.在英国城市化过程中,工厂主在自认为最有利于其经济活动的土地上任意建造厂房,在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狭窄且不规则的街道上工业建筑和居民建筑混杂交织在一起,工业生产所带来的污水和浓烟在城市里蔓延。这说明英国A.环境污染源于工业革命 B.城市化发展需规范治理C.工厂对劳动力需求增加 D.工业革命促进城市化发展4.19世纪后期冶炼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导致很多工人出现了苯胺染料中毒。20世纪60年代,含铅汽油导致美国儿童铅中毒率高达85%。众多欧美发达国家出现了许多化学中毒等新问题。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 )A.石油工业的发展 B.国家立法的缺失C.资本家肆意剥削 D.城市化进程加快5.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 )A.城市化进展显著 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C.工业化开始启动 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6.(2020·浙江·高考真题)曾有评论谓:“毛纺已无影无踪,麻纺也差不多;普遍使用的原料都变成棉花,棉花,还是棉花。棉花成了传说中吃光所有羊的‘披着羊皮的狼’。”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飞梭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B.珍妮纺纱机的出现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C.棉纺织技术革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D.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解决了棉纱产量与质量的冲突【本课小结】殖民扩张第10课导学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