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课 种植凤仙花》教案一、教学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第2课种植凤仙花,主要介绍了种子的生长过程和种植凤仙花的方法。通过实际种植凤仙花的过程,让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记录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二、教学目标:1. 科学观念目标:理解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2. 科学思维目标:能基于研究需要制定观察计划。能用表格、图片、测量纸等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3. 探究实践目标:会用播种的方法栽培植物。能利用种植杯观察记录种子萌发的过程。4. 态度责任目标:意识到植物生长依赖于适宜的环境条件。具有保护土壤和周围环境的意识。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播种的方法以及种植杯的设计和制作。教学难点:制定植物生长变化观察计划,以及长期的观察和记录。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在前几年的学习中,学生也接触过观察和记录的活动,因此他们对于观察和记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长期观察和记录的持续性和耐心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际的种植活动和观察记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凤仙花的种子、种植杯、土壤、水、温度计等。课件或图片展示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准备制定观察计划的模板或示范表格。准备板书工具和板书内容。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准备笔记本、测量纸等观察和记录工具。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老师可以带着学生观察一朵凤仙花,引入凤仙花的名字和外貌特点。可以询问学生对凤仙花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激发学生对凤仙花的兴趣。老师可以提醒学生回顾前几课学过的植物生长过程,例如种子发芽、幼苗生长、茎变长、叶片生长、开花和结果等,让学生联想到种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2. 学习新知:(1)引入种子的生长需求: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种子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才能发芽生长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可能会提到以下观点:适宜的温度可以提供种子发芽所需的能量;适量的水分可以激活种子内的生物活性物质;空气中的氧气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所需的气体。(2)探究种子的生长过程:老师展示凤仙花的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凤仙花的不同生长阶段。可以从种子发芽开始,逐步展示幼苗、茎变长、叶片生长、开花和结果等阶段的图片。老师可以提出问题,例如凤仙花的种子发芽需要多长时间?幼苗是如何从土壤中钻出来的?茎是如何变长的?叶片是如何生长的?开花和结果的过程是怎样的?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回答,引导他们深入了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将了解种子的生长需求和凤仙花的生长过程。通过互动讨论和观察图片,学生将加深对种子发芽、幼苗生长、茎伸长、叶片生长、开花和结果等阶段的理解。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植物生长过程相联系。3. 实践探究:老师分发种植杯、土壤和凤仙花的种子给每位学生,并指导他们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播种。可以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播种方法,包括将土壤填满种植杯、在土壤中放入种子并轻轻按压,然后浇适量的水等。老师引导学生制定观察计划,包括观察的时间、内容和记录方式等。可以让学生思考,他们想观察凤仙花的哪些方面?例如种子发芽的时间、幼苗的生长速度、叶片的形状变化等。鼓励学生用图表、图片、测量纸等方式进行记录。学生利用种植杯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他们可以每天或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凤仙花,记录生长的变化。学生可以用手机拍照、绘画或记录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4. 分享和总结: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记录,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评论。学生可以展示他们的观察记录,分享种子的发芽时间、幼苗的生长情况、叶片的形状变化等。引导学生总结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和需要的条件,并与前面的知识进行对比和联系。可以让学生回顾前几课学过的植物生长过程,与凤仙花的生长过程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相似之处或差异之处。通过总结和比较,加深学生对种子生长和植物生命周期的理解。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将通过实际种植和观察记录的活动,深入了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生长需求。同时,通过分享和总结,学生之间的师生互动和师生对话促进了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探究环节使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种植和观察,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通过分享和总结,学生对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将这些知识与之前学过的内容进行联系和比较,提升了他们的综合思考能力。八、板书设计:种子的生长过程 凤仙花的生长变化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种子发芽种子发芽 幼苗生长幼苗生长 茎变长茎变长 叶片生长叶片生长 开花开花 结果结果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种植凤仙花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种子的生长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学生通过制定观察计划和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提高了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持久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