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课件(共30张PPT)-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同步教学(华东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导论 课件(共30张PPT)-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同步教学(华东师大版)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导 论
第一章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并掌握关于旅游景区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特征以及类别。
●在结合本章知识点的基础上,通过对书本案例的分析与讨论,熟悉不同类型景区的特征、我国景区分级的基本要求。
知识目标
1
技能目标
2
能力目标
3
●学习不同景区的管理模式。对于现有景区的管理模式能够评析其成功与失败之处,对于新建的景区管理模式能够提出有益的建议。
本章内容
旅游景区的概念
1
旅游景区的构成要素与特征
2
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分类
4
旅游景区的分类与分级
3
旅游景区的概念
第一节
第一节
国内游客
国内旅游收入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国内居民出境
因私出境
达36.1亿人次
30 312亿元
569亿美元
11 659万人次
11 003万人次
10.7%
15.4%
10.2%
18.7%
19.6%
国家统计局 2015年 2月 2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
第一节
旅游度假区
三个要素:吸引、服务、环境
旅游目的地
“tourist attraction”
点状空间,空间范围小,旅游资源较单一,景观结构简单 。
可以是一个风景点或观赏物,是旅游景区划分的最小单位。
旅游景点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省级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
一、 与旅游景区相关的概念
观点:
世界旅游组织的旅游规划专家爱德华·因斯克普( Edward Inskeep)
邹统钎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
旅游景区
风景名胜区、
旅游度假区、
旅游景点
旅游目的地是比旅游景区空间范围上更大的概念,多表现为某一个城市或地区,甚至包含好几个旅游景区。
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和旅游景点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都属于旅游景区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一节
广义:几乎等同于旅游目的地。
狭义:则是一个吸引游客休闲和游览的经营实体。
一般来说,旅游景区( tourist attraction),是指具有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的明确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游览观光、消遣娱乐、康体健身、求知等旅游需求,应具备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
二、 旅游景区的定义
第一节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999年
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中对旅游区(点)的定义为:
“经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有统一管理机构,范围明确,具有参观、游览、度假、康乐、求知等功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设施的独立单位。包括旅游景区、景点、主题乐园、度假区、保护区、风景区、森林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美术馆等。”
第一节
以吸引游客为目的,包括本地的一日游客和旅游者,根据游客接待情况进行管理的;
为游客提供一种消磨闲暇时间或度假的方式,为他们提供一种快乐、愉悦和审美的体验;
开发游客对这种体验的追求并满足这种潜在的市场需求;
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为管理宗旨,并提供相应的设施和服务。
旅游景区
凡是符合以下要求的具有较为明确范围边界和一定空间尺度的场所、设施或活动项目者
旅游景区的构成要素与特征
第二节
第二节
资源要素
非资源要素
一、旅游景区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资源要素
旅游吸引物
赋存于旅游景区空间范围内,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资源。
包括自然型及人文型的。
旅游设施
直接或间接向旅游者提供服务所凭借的物质条件。
一般分为接待设施和基础设施两大类。
旅游服务
旅游产品的核心。
主要包括导游服务、住宿服务、交通服务、餐饮服务和旅游商品服务等。
第一节
非资源要素
旅游者
旅游活动的主体,也是旅游景区的消费者。
对于旅游景区而言,旅游者的满意意味着旅游景区经营的成功。
当地居民(社区居民)
包括生活在旅游景区内和附近的一些居民。
作用:
景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吸引着游客。
旅游景区的依附者。
对旅游的认识和对游客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旅游景区的经营,同时,他们有时也是旅游经营者,为旅游者提供服务。
当地政府
当地政府要制定旅游景区开发经营的各项政策,及时有效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并且采取一系列的各方面措施推动和促进旅游景区的经营发展。
第二节
二、 旅游景区的特征
旅游景区特征
固定的地域范围
特定的游览内容
讲究效益的管理机构
综合性的旅游服务
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地域范围,一切规划设计、实施、建设、开发、经营,均需按城市建设部门或主管部门要求,在规划范围内进行。
必须有特定的活动内容,并以这些特定的活动内容区别于其他旅游景点景区,形成自己的特色。
文化、科技、艺术特色越显著,旅游景点景区的知名度便越高。
能不能提供综合性服务,是现代旅游景点景区与传统“风景区”、“旅游地”的区别所在。
提供的服务品种越齐全,服务质量越高,说明旅游景点景区的现代化程度越高。
管理机构的负责人或法人代表必须遵照国家颁布的法规条文,依照既定目标,保证预定效益的实现。
效益高的单位,表明其管理水平较高。
综合效益
第二节
拓展阅读
无边界的开放式景区?
依据 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规划条例》,旅游景区是指在风景区规划中,根据景源类型、景观特征或游赏需求而划分的一定用地范围,包含有较多的景物和景点或若干群,形成相对独立的分区特征。
但随着旅游业发展的不断深化,以香港、北京、上海等为典型的都市旅游已经成为传统观光性旅游景区的利益相关者。
目前对开放式景区定义的讨论主要集中于三点:第一,必须是景区,满足景区的概念;第二,没有圈定其范围的围墙类建筑物;第三,不收门票。开放式景区最基本的特征,即景区由原先物理空间的整体性、封闭性走向完全的开放与共享,实现旅游景区的无边界。这对已跨入旅游门票“百元时代”的中国游客来说,实在是件值得称赞的好事。
旅游景区的分类与分级
第三节
第三节
按照景区经营的方式来划分
一、 旅游景区的分类
第三节
按照景区的形成原因来划分
“五分法”:
美国学者 C·R·戈尔德耐、L·R·布仑特·里奇、罗伯特·麦金托什 《旅游业教程》
第三节
我国关于旅游景区的几个特殊类型
风景名胜区
国家旅游度假区
森林公园
自然保护区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水利风景区
第三节
绿色环球 21可持续旅游标准体系
二、 旅游景区的分级
最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生态认证( tourism eco-labels)项目。
目前全球旅行旅游业唯一公认的可持续旅游标准体系。
目标是为景区总体规划、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个可预见的环境实施评估规范,并根据国际最佳实践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
包括加盟、评估和认证三部分。
第三节
我国景区分级
五级,从高到低依次为 AAAAA、AAAA、AAA、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评分,全部项目满分为 1 000分。
旅游交通(145分)
邮电服务(30分)
游览(210分)
旅游购物(50分)
旅游安全(80分)
综合管理(190分)
卫生(140分)
资源与环境保护(155分)
A级:达到 500分
AA级:达到 600分
AAA级:达到 750分
AAAA级:达到 850分
AAAAA级:达到 950分
第三节
为中国旅游景区最高等级,代表着中国世界级精品的旅游风景区等级。
对交通要求相当高
对导游员或讲解员文化程度的要求高
对旅游区的公厕要求高
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达到 60万人次以上,其中海外旅游者 5万人次以上。同时,游客抽样调查满意率很高。
截至 2014年底,我国 5A级景区达到 184家。
5A级旅游区
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分类
第四节
第四节
一、中国旅游景区开发的三个阶段
景区类型创新:如乡村旅游区、农业观光区、工业游览区、节事活动游览区、中心游憩区等。
景区产品创新:健康旅游产品、业务旅游产品、享受型旅游产品、刺激旅游产品、替代性旅游
(三)创新开发阶段
(二)规划开发阶段
(一)粗放开发阶段
中国旅游
景区开发
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景观和人造景观
旅游景区缺乏科学、规范的旅游开发规划,缺乏长远的系统的考虑,对旅游资源深层次研究、评价和开发不够,很多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仅仅停留在象形阶段。
旅游景区开发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避免了景区的无序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念:景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生态三者效益的最优化
风景旅游区的形象建设和市场营销、对外宣传
第四节
案例分析
杭州西湖景区的免费模式可以复制吗?
杭州西湖景区于 2002年 10月免费对外开放,门票免费实施十多年来,创新了景区保护、管理经营的新理念和机制,促进了杭州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和谐发展。西湖景区免费模式的成功引发了国内许多博物馆、旅游景区借鉴、效仿的热潮。但西湖模式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这一模式能够复制到其他景区吗?
1.“收费”与“免费”景点数量合理搭配
2.“免费 +周边消费”的商业运作模式
3. 政府投入保障良心互动
4. 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共赢
第四节
二、 中国旅游景区开发管理模式
“景观+地产”模式
影视基地模式
影视驱动型旅游目的地模式
“影视+旅游”模式
传统观光型
都市科技型
休闲度假型
民俗风情型
“农业 +旅游”模式
中国十大影视基地
深圳华侨城旅游主题公园项目
海南“南海传说”、三亚、博鳌等
第四节
案例分析
电影新变现模式:电影+旅游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持续火爆,以此为基础的“电影+旅游”正迎来庞大的目标群体,据预计,到2020年,全国文化消费需求总量将达16.65万亿元,其中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正越来越引起业内关注。
事例:2015年,本土电影《命中注定》
评析:旅游行业与娱乐影视业联系密切,电影观众往往也是潜在游客,用电影带动目的地旅游、用影片推动旅游产品研发,这类的电影旅游市场前景必将非常广阔。此次华谊兄弟和众信旅游的探索,虽然选取了意大利为拍摄地点。但若运营成功,其模式也可为我国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景区借鉴推广。
旅游景区景点是激发旅游动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旅游产品的核心要素。
一个完整的景区景点由资源要素和非资源要素组成,资源要素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服务;非资源要素包括旅游者、当地居民和当地政府。
旅游景区一般要具备如下特征:固定的地域范围、特定的游览内容、综合性的旅游服务和讲究效益的管理机构。
旅游景区的类型划分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是按照经营方式和形成原因进行划分。我国还存在国家旅游度假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文物保护单位等特殊类型。
国际上旅游景区的分级主要是绿色环球 21可持续旅游标准。而我国则将旅游景区划分为 1— 5A级 5个等级。
旅游景区的管理模式需要创新,目前“景观 +地产”、“农业 +旅游”、“影视+旅游”等模式逐渐兴起。
本章小结
知识题
旅游景区的定义是什么?有哪些特征?
旅游景区主要有哪几种分类方式?
中国旅游景区开发经历了哪些阶段?
如何进行景区开发管理模式的创新?
能力题(案例分析题)
开放式旅游景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开放式旅游景区是否不符合旅游景区固定的地域范围这一特征?
根据本章内容分析,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属于什么类型的景区?
练习题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