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菁菁校园 礼仪为先(校园交往礼仪) 课件(共30张PPT)-《礼仪与修养》同步教学(劳动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课 菁菁校园 礼仪为先(校园交往礼仪) 课件(共30张PPT)-《礼仪与修养》同步教学(劳动版)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请认真完成P11《我的好习惯清单》表格的填写,看看自已想要养成的新习惯是否已经真正坚持了21天,在“点滴感悟”栏内写下自已的感受,并结合你的家人、老师、同学、邻里对你的仪容仪表、服饰及与人相处时言谈举止等方面的看法,盘点自已本学期以来《礼仪与修养》课程的学习收获,感受行动的力量,上台分享。
复习旧课
第一课《彬彬有礼 美美与共》课外拓展分享、点评:
案例讨论
小婷和小燕在上西点裱花实训课时,拿着裱花抹刀、端着蛋糕转盘到洗手间去清洗。返回时,在教室门口遇到王院长陪同来访的外校客人参观,小婷和小燕连忙侧身让路,微笑着鞠躬问好:“老师们好!王院长好!欢迎莅临指导!”待客人和王院长回礼、进入教室后,才随之走进教室,回到自己的实训工位上。客人们纷纷赞叹:“你们的学生真有礼貌!”“对,必须大大地点赞!”小婷、小燕听了,开心得像喝了蜜一般。
讨论:
1. 结合小婷和小燕路遇师长、以礼相待的言行,说说礼仪在
人际交往中有哪些作用?
2. 你有过不尊重老师的行为吗?如果有,下次遇到类似情形
时你会怎么做呢
礼仪,让生活更美好。
尊师重道,为古来圣贤经常强调,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虚心受教的必要条件;关爱、帮助同学是赢得同学喜爱、信任的不二法宝。同学们应该认真学习并践行校园交往礼仪,尊敬师长,友爱同学,让礼仪之花开遍菁菁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时时感受融洽的集体氛围,这是一种能够影响一生的幸福。
第五课
菁菁校园 仪为先
校园场景礼仪
校园交往礼仪


目 录
1
2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
2
素养目标
1
2
学习目标
熟悉、掌握在校园课堂、宿舍、食堂等场所及参加集体活动时应遵守的礼仪规范。
熟悉、掌握师生、生生之间的校园交往基本礼仪。
在校园不同场景正确运用课堂、宿舍、食堂礼仪及集体活动礼仪。
正确运用校园交往礼仪规范,与师长、同学等和睦相处,进一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弘扬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和帮助同学等中华传统美德,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践行校园礼仪的良好习惯,提高校园礼仪素养。
二、校园交往礼仪
.
(一)尊敬师长
1. 与老师交谈应以倾听为主
在与老师交谈时,尤其是在与老师探讨学术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以倾听为主,表达不同看法要注意礼貌重要的地方应注意做好笔记。
2. 大方得体地向老师问好
见到老师应面带笑容问候“老师,早上好”“老师,您好”。即使是在校园里见到没有给自己上过课的老师,也应微笑点头问好。在楼道、走廊等狭窄处应注意让行。
尊敬师长,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教学相长,让老师享受职业的幸福,让同学们获得成长的快乐。
课堂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自拟情境,上台展示进出老师办公室的礼仪,师生点评。
3. 进出办公室应文明有礼
(1)提前预约,准时到达
要事先和老师预约,讲清约见目的,若临时有急事或是老师让
学生到办公室则另当别论。在约定的时间里必须准时到达,可以早
到几分钟等待老师。如果约定较早,在约见时间到来之前应再次确
定,看老师是否因故改变了计划。如果出现变动,就要主动提出放
弃约见,重新约定时间。
(2)敲门喊“报告”
进入老师办公室时,无论门是否开着,都要敲门喊“报告”,
进入后与在场老师微笑问好。如果老师示意坐下,就大方落座谈话,
否则不能随随便便拉过椅子就坐。如果老师请你喝水,要站起来双
手接过并道谢。
(3)不乱动老师的东西
进入老师办公室后不要乱动老师的东西,如果老师暂时不在办公室,需要等待时,可以看看报纸杂志,也可以坐等老师到来,但不要坐在其他老师的座位上。如果老师在与他人谈话,应主动提出换时间再来以示尊重。若老师表示不必介意,可站在一旁静静等候,不要轻易插话。
(4)控制好时间
如果不是老师主动提出,最好不要在中午的时候去老师办公室,以免影响老师休息。事情处理完毕要及时离开。同时还要注意,与老师谈话时声音要轻,以免影响其他老师休息。
(5)有礼貌地向老师道别
离开老师办公室时,要礼貌地向老师道别,并对老师给予的帮助或教育表示感谢。
如果是坐着交谈,临走前要把椅子轻轻放回原处。如果老师要送学生出办公室,学生要请老师留步。如果请教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或谈话还没有结束,上课铃响了或已到下班时间,应征求老师的意见,约定继续谈话的时间后再告别离去。进出办公室的动作要轻,不要大声喧哗。
.
4. 有事外出需请假
遵照学校管理制度,有事需要外出时,必须向老师请假并办理请假手续。万不得已时,可以打电话或用其他方式请假,但回到学校后应立即向老师说明情况并补办手续。假期结束后,如果不能及时回到学校,也应该与老师通过电话沟通续假。如果老师不同意,应克服困难尽快回到学校;如果得到老师同意,也应该在回校以后向老师说明情况,表示感谢。
5. 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如果老师的批评与事实有出入,要在老师讲过之后平心静气地加以解释,或事后寻找适当的场合、时机加以说明。与老师发生矛盾,不要顶撞,更不能打骂老师,或在课下散布对老师的不满情绪,发泄无礼的言辞。若确是自己错了,要勇于认错并请求老师原谅。
6. 适时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关心和体贴
要在平时的言谈举止间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关心和体贴,也可在教师节、妇女节和春节等重要日子里向老师表示祝愿。
案例讨论
郑老师很注重引导学生从细节处体现文明素养,和同学们相处久了,总能惊喜地发现大家的变化:“每当晚自习结束,走出教室,总有学生抢着帮我拿书、拎包;有男生匆匆跑到楼梯间,将楼梯门打开,跺脚将感应灯震亮,绅士般欠身伸手,请我靠扶梯行走;上课忘记带水杯,有同学悄悄递上一瓶矿泉水;一起步行时同学们总要我走靠里的一边;聚餐碰杯时则会把杯子一再压低……家长们也纷纷称赞自己的孩子更加懂事、有礼貌了。每当这时,为师的幸福感便油然而生。感激我的学生们!”
讨论:
1. 郑老师为什么感到幸福并感激自已的学生?
2. 你常从哪些细节体现对老师的尊重、关心
和体贴呢 老师有没有被你的这些细节感动过
教育关心学生是老师的职责,同学们的知识水平、思想修养在老师的帮助教育下不断提升,使郑老师感到自己的劳动有了价值,在同学们成长的同时享受到职业的幸福。同学们从细微处体现对郑老师的关心和体贴,使她既开心又感动。
.
案例讨论
一批刚刚走进北大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留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体现
的正是北大学子们对师长的尊重。
讨论:
在教师节等重要日子里,你是
怎样表达对老师的关心和敬重的呢?
(二)友爱同学
1. 相处之道
(1)互相尊重:与同学相处,谈吐举止要有分寸。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或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能嘲笑、冷漠、歧视,应该给予热情帮助。不要对同学、品头论足,和同学开玩笑要讲究轻重,不能侮辱、打骂同学。要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
(2)真诚友爱:对人友好,遇见同学热情主动地打招呼,对同学的热情问候要及时回应。
(3)融入集体:学会过集体生活,学会顾全大局,培养集体意识。
(4)善于交谈:说话态度要诚恳谦虚,语调平和,语言文雅,注意场合分寸。听同学说话时态度要认真,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讲话,要插话或提问应选择适当的时机。若同学说得欠妥或说错了,应恳切、委婉地指出。若交谈时因为言辞不当伤害了对方,应及时真诚道歉。
(5)帮助他人: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校园礼仪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同学需要帮助时,要分清是非,弄明情况。如果是对的,应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助其一臂之力。如果要求你弄虚作假,或是做违法乱纪的事,则要有正确的是非观,不可同流合污。自己需要他人帮助时不要强求,尽量不给别人造成困难,甚至带来麻烦。
课堂活动
阅读下列案例,讨论回答问题:
1.小张和小黄是大学同学兼室友,感情一直不错。但小张经常抱怨说受不了小黄给他起的绰号“矮子哥”。一天早上,在去上课的路上,小黄不停地叫小张的绰号,引起小张极度不满,和小黄吵了起来。
(1)小黄的言行合乎校园交往礼
仪规范吗?
(2)小张在小黄为自己起绰号时
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小黄纠正自己不
尊重同学的言行
有同学认为,同学之间相互称呼绰号是一种亲昵的举动。一般来说,含有对对方的赞赏或表扬的绰号会让人觉得受到了肯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同窗关系,但嘲笑对方身材、智力、家庭等方面的缺憾,却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应该禁止,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即使是称呼赞赏或表扬的绰号,也要征得对方同意。小黄为小张起的绰号“矮子哥”是对他身高不够高的嘲笑,在小张极度不满后还不停地叫,更是对小张的极度不尊重,这非常不合乎校园交往的礼仪要求。
2.小青和小悦是好朋友。一次,学校发放贫困学生助学金,小青知道小悦家因母亲常年生病,经济比较困难,符合申请资格,便催促小悦去找班主任申请。但小悦性格内向,自尊心又强,迟迟不肯行动。小青急了,冲着小悦大声说:“你家里困难,现在为什么又不申请助学金呢?”正是课间,很多同学的目光被小悦的大嗓门吸引过来,小悦一言不发,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十分不快。小青顿感失言,却不知道如何补救。两人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说话。
(1)你怎样看待小青和小悦的这次不愉快对话?
(2)小青、小悦怎样做才能和好如初呢?请两
人一组,上台展示。
小青催促小悦申请贫困学生助学金,体现出她的待人诚恳、热情善良。但她在大庭广众中说出了小悦的隐私,让好朋友难堪甚至气恼,这是很不妥当的。小悦因好朋友的无心之言不理小青也不对,申请助学金并不低人一等,小悦不必为此事困扰。两人为小事互不搭理不是同学友好相处应有的表现。
.
小知识
道歉的五种语言
.
(1)忌人格不平等:同学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自傲或自卑可能影响同学关系正常发展。
(2)忌小群体:忌长时间只接触几位关系好的
同学,不和其他人相处。当小群体利益与集体利益
发生矛盾时,应以集体利益为先,舍弃小群体利益。
(3)忌不正当攀比:同学之间不能盲目攀比。
(4)忌说三道四:谨言慎行,不说三道四;听
到别人说,要认真分析真伪,不要轻信或盲从。
(5)忌说话伤人:尊重他人,忌自以为是、出
言不逊。
(6)忌不良效仿:同学间要互助互进,善于交
友,学会选择,确立正确的学习榜样。
2. 交往忌讳
2.交往
忌讳
.
(1)沉默以对:耐心等对方把话说完,在双方情绪都比较激动的情况下,尽量保持沉默,避免自己当场发火。
(2)幽默是金:当双方争吵的导火索即将
点燃时,一方以幽默的言语改变现场紧张气氛,
是睿智的办法。
(3)心平气和:当双方言语激烈时,自己
不妨学会心平气和、表情自然,尽量放低说话
的音量和放慢说话速度。
3. 避免与同学发生争吵的方法
.
(4)就事论事:争论时不要翻老账,不要对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揭人短处,更不能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或侮辱性的言语攻击。
(5)换位思考:争论时,不妨反过来问问自己,到底自己对不对,换位思考一下,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争吵可能就不会继续。
(6)合理退让:争吵时做出合理的退让有利于化解争吵。
3.避免与
同学争吵
案例1:小潘和小孟是好朋友。一天,两人吵架了,闹得很凶。小潘说:“我们绝交吧,你让我失望了。”小孟不吱声。第二天,小孟递给小潘一个大苹果和一袋牛奶,不好意思地笑道:“对不起,昨天是我态度不好,说话太冲。我不愿失去你这个好朋友。我请你吃苹果、喝牛奶,请你原谅我!”小潘也承认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两人和好如初。
讨论:
当和好朋友小潘闹矛盾,听到对方提出“绝交”时,小孟选择
了沉默。等到第二天小潘心中火气渐消时,小孟用真诚的语言和行
动表达了歉意,使得友谊的小船没有说翻就翻。这是十分明智的做
法。小潘听了小孟的肺腑之言,会如何回应呢?
案例讨论
.
案例2:学校要开运动会了,体育委员小张组织同学们在操场训练齐步走。一位同学总是同手同脚,引得大家想笑。杨鑫同学没能忍住发笑,被小张发现了。见小张黑着脸朝自己走来,杨鑫暗叫不妙,在他准备接受批评、惩罚时,小张挥拳怒道:“让你尝尝我的洪荒之力,我打!”随即一拳轻轻打在了杨鑫身上,虽然不重但杨鑫却似乎被打蒙了。同学们不禁大笑了起来,杨鑫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训练继续进行。
讨论:
小张佯装发怒、挥拳轻打,诙谐幽默的话语加上夸张的动作,巧妙制造了轻松有趣的氛围,既保护了做错动作同学的自尊心,又促使杨鑫同学知错就改,训练得以正常进行。如果你是那位在齐步走中同手同脚的杨鑫同学,当自己拖了集体的后腿时,会如何用幽默的方式表达歉意呢?
.
4. 与异性交往
(1)多参加集体活动:集体活动能够给大家与异性接触和了解的机会,能够形成更积极健康的异性友谊。
(2)自我保护与自制:男女同学都应懂得自我保护,强调自制力,注意保持一定的异性交往距离。与异性同学交往不宜在阴暗、偏僻的场所,而应在公共场所;不宜在晚上单独交往;到异性宿舍,应得到准许,且不应停留过长
时间。与网络虚拟世界的异性交往更要多加谨慎,
最好不要通过这种方式与陌生异性交往,以防止
交友不慎,上当受骗。
4.与异性
交往
小峰对邻桌女生产生了好感,买雪糕总是买两支,有新书主动借给她,晚上放学还护送该女生回宿舍。学期结束时,小峰便兴奋地提出“发展恋爱关系”,该女生却说他有“歪心眼”,并让老师给调了座位。被浇了冷水后,小峰没有冷静下来,反而产生了强迫性思维:“她为什么不喜欢我呢?我长得太瘦弱?我对她还不够好?”终日胡思乱想,使他的成绩不断下降,整天无精打采。
讨论:
小峰爱慕邻桌女生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但因此分散
了精力,影响了学习和身体健康却不可取。小峰应该怎么
办呢
案例讨论
1. 结合所学交谈礼仪、校园礼仪等相关知识,上台向某位老师或同学说声“对不起”或“谢谢”,要求真诚大方,内容具体。
2. 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进行“心灵交流”,男女生分别以“我们欢迎这样的女生”和“我们欣赏这样的男生”为话题进行认真交流。请小组代表上台作总结发言。
课堂活动
1. 同学之间有哪些相处之道?
2. 道歉有哪五种语言?试举例说明。
3. 同学之间的交往有哪些忌讳之处?
4. 怎样避免与同学争吵?
5. 如何正确看待与异性同学的交往
.
布置作业:P90
指缝很宽,时间很瘦,它悄悄从我们指缝溜走;未来很长,青春很短,它只不过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瞬间。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菁菁校园,礼仪为先。为了分别的那一天不留遗憾,让我们珍惜校园生活,文明礼貌、激情满怀地过好每一天。
.
课堂小结
阅读第五课“课外拓展”《形象永远走在能力前面》一文,完成以下礼仪实践。
1. 谈谈阅读这篇文章后有何感悟?
2. 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完善自我的前提。请认真填写右表,对自己的校园礼仪素养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评价,找出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
课外拓展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精致的外貌+优秀的内在 = 美好的形象!
严于自律,内外兼修!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