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法治政府同步学案(含习题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法治政府同步学案(含习题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

资源简介

8.2 法治政府
【课标要求】
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
【问题导学】
法治政府的内涵、基本特征;
明确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3.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
【互动探究】
探究一: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这个冬天,冻梨摆盘、驯鹿游街、私家车主免费接送游客……各种花式宠粉,让哈尔滨旅游火爆“出圈”。然而,这番火爆并非偶然。
自2023年1月份起,哈尔滨文旅部门便以游客思维、游客视角换位思考,打造了一系列高流量的IP活动。在这个冰雪季来临前,哈尔滨市就已组建服务保障专班,文旅、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各部门联合制定相关应急预案,保障旅游市场秩序。通过发布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行政指导书、宾馆酒店业诚信经营倡议书、组织冬季旅游执法督导等方式,对涉旅重要场所强化约束。发布《致哈尔滨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号召市民“以客为先、以客为尊、以客为友、以客为亲”。有评论称,这波流量,是对哈尔滨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以人为本精细服务、头脑风暴推陈出新、豪迈热情真诚待客的最好回报。
结合材料,说明哈尔滨市政府是如何让“冷”冰雪释放“热”活力的。
探究二:M县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制定出台《M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等系列文件,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施跨区域、跨部门执法沟通协作机制,推动违法线索互联、执法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做到“快办事”“办成事”“办好事”;推行柔性执法和轻微违法免罚,推广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持续推进乡镇(街道)政务公开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使办事群众对行政机关政务服务总体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推行行政审批服务网上办、自助办等高效便捷方式,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力,聚焦“最多跑一次”目标,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服务等,推进政府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结合材料,运用“法治政府”的知识,就政府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三点建议。
探究三:当前,我国市场体系仍然存在制度规则不够统一、要素资源流动不畅、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以及内外循环不畅等诸多突出问题。国内市场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市场制度规则尚不完备,吸引、集聚和配置全球高端要素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破除妨碍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道的体制机制障得:需要在加快要素和资源市场建设、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提升监管治理水平等方面出台有效的政策举措,以全国统一大市场集聚资源要素、激励持续创新、促进公平竞争、优化分工协作、完善有效监管。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法治政府提出哪些要求。
【知识归纳】
1.法治政府的内涵
职能科学的政府 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都是法治政府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能
权责法定的政府 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执法严明的政府 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公开公正的政府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公正执法,将公平正义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
智能高效的政府 政府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廉洁诚信的政府 政府必须清廉,不得利用公权力谋求私人或团体利益;政府要做到诚实守信,不能朝令夕改、言而无信。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贪腐和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
人民满意的政府 政府要把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执法中看到风清气正、感受到公平正义
2.建设法治政府
(1)要求: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2)意义
①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
②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
3.《政治与法治》政府相关的知识
(1)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监委会、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
(2)国家机关履行国家职能,对内职能: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对外职能: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3)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必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体系构建】
【易混辨析】
1.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 )
2.法治国家是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 )
3.政府要依法全面履行职能,这意味着政府可以包办一切。( )
4.政务公开就是把所有政务信息都公开。( )
5.政府依法履行职能,严厉打击售卖外来生物者。( )
6.法治国家建设是全国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 )
7.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组建国家数据局,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说明我国政府坚持科学执政。( )
8.“双减政策”是政府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做好一切公共服务的体现。( )
9.司法部、国家网信办研究审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旨在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关切,推进公正司法;也是为了规范网络信息内容管理,树立政府权威。( )
10.加大对贪腐行为的惩戒力度,有利于建设智能高效的政府。( )
【当堂达标】
11.当前,黑白二维码立体式、全方位地融入社会生活。某市在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中,推出了“市场监管码”。商家是否受过行政处罚,有过哪些举报投诉,是否列入异常,只需轻轻一扫,就能在手机上实时查阅经营主体的信息。这表明该市政府( )
①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政务服务,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②在提升监管效能的同时,也增加了监管信息的公开透明度
③推进业务运行数字化,为公众参与民主决策提供必要支撑
④通过创新数据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政务公开的制度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所谓政务微博,主要指代表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因公共事务而设的微博,是用于收集意见、倾听民意、发布信息、服务大众的政府网络互动平台。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搭建一个社会化参政、议政、问政的网络交流模式与平台。设立政务微博有利于( )
①政府工作人员了解民情、倾听民众呼声
②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共商国是的积极性
③方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对人民群众的服务和监督
④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3年10月2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的决定》,对违反法定权限、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可采取其他方式规范管理的罚款事项应减尽减,取消、调整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33个罚款事项,同时,研究制定规范监督罚款设定和实施的政策文件。这些举措( )
①要求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市场监管的规范性
②有利于政府依法履职,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③旨在厘清政府权力边界,保障企业和群众的经济利益
④意味着政府简政放权,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我国社会保险经办领域的首部行政法规——《社会保险经办条例》于2023年12月1日开始施行。《社会保险经办条例》要求,各级政府要通过减材料、优流程、定时限,实现社保信息查询、待遇认证、社保费补缴等多项业务“打包办”,最大化方便群众办事。这意味着( )
A.法治政府要权责法定,人民满意 B.法治社会提高了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C.法治国家要坚持良法之治 D.法治政府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
15.为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助推法治政府建设,某地司法局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和持证上岗制度,严把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关、培训考试关,扎实做好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工作,全面提升执法队伍水平。这一做法有利于( )
①执法人员规范执法、严格执法 ②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
③加强公正司法,推进依法治国 ④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的政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23年4月,某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市人大代表票决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细则》,明确票决制工作包括征集、票决、推动、评价等四个阶段,通过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买单、人大验单,该市2023年由人大代表票决确定的50件民生实事项目落地实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群众点单→集中民意反映民智→保障群众参与权
②代表定单→行使监督权→落实人大代表为人民
③政府买单→履行应尽职责→提升政府公信力
④人大验单→行使决定权→提升项目实施实效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聚焦2024年地方两会,我们可以看到医疗、养老……这些备受关注的民生福祉在2024年将会有新变化。下图是各地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出的信息。
由上述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B.各省政府依据各自需要履行不同的政府职能
C.审议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是“两会”行使监督权的体现
D.政府提升服务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18.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一种或多种服务,优先和重点提供急需短缺服务,确保便捷可及、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逐步补齐其他服务。这表明我国政府( )
①切实履行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职能 ②要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工作中心
③着力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 ④推进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的根本性转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新组建的国家数据局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并将部分原先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的职责划入国家数据局。新组建国家数据局旨在( )
①加快构建起数据基础制度,为数据流通提供法律保障
②优化数据管理机构和职责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③加快建设智能高效的政府,增强政府权威和公信力
④从国家层面统筹推进数据要素技术创新、开发利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政务App多了,令人眼花缭乱,App卡顿或闪退,一切工作又得重来,搞了信息化,还离不了纸质表,操作App完全成了额外负担。”这种情况被基层干部称为“半吊子信息化”“做样子信息化”。整治政务App,应该( )
A.优化工作流程,推进政务资源的互联互通互享
B.提高管理效率,建设智能高效廉洁的法治政府
C.防范形式主义,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D.推进基层减负,强化有关职能部门的权力意识
参考答案
【互动探究】
1.①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冰雪产业的嘱托。
②依法全面履行职责,切实履行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基本职能。各部门联合制定相关应急预案,保障旅游市场秩序,为旅游市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③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以游客思维、游客视角换位思考,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满足游客需求。
④加强与当地群众、旅游从业者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关系,充分发挥当地群众、旅游从业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①坚持党的领导。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意识,将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②坚持构建职能科学的政府。优化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行政效率。③坚持构建执法严明的政府。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和温度,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④坚持构建公开公正的政府。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增强政府的公信力。⑤坚持构建智能高效的政府。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优化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提高政务服务效能。⑥坚持构建人民满意的政府,积极履行管理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形成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
3.建设职能科学的政府,不能什么都管,也不能该管的不管,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严格执法,纠正、避免权力行使错位、缺位和越位等现象,提升市场监管治理水平;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优化营商环境,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保驾护航。
【易混辨析】
1.错误
【详解】本题是判断题,根据教材法治政府的内容,政府不能什么都管,也不能该管的不管。衡量一个政府是不是好政府,不是用管的多少来衡量。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上看,衡量一个政府的好坏,要看它是否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历史的阶级的观点看,衡量一个政府的好坏,要看它是否代表进步阶级的利益,从政府的职能范围看,该管的要管住管好,不该管的就应该放权。故该判断错误。
2.错误
【详解】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故该判断错误。
3.错误
【详解】政府承担着重要的职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政府只有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管好,才能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现,造福于人民。所以此观点错误。
4.错误
【详解】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公民个人信息的政务不能公开,目的是保障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因为泄密而受到损害。故该判断错误。
5.错误
【详解】政府依法履行职能,严厉打击非法售卖外来生物者。故本题观点错误。
6.错误
【详解】法治政府建设是全国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故该说法错误。
7.错误
【详解】本题是判断题,根据教材法治政府的内容,党科学执政,不是政府。组建国家数据局,有利于政府更好履行职能,打造职能科学的政府。故该判断错误。
8.错误
【详解】本题是判断题,“双减政策”是为了提升校内课后服务水平,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无关,且“做好一切公共服务”夸大了其作用,故本题说法错误。
9.错误
【详解】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司法部、国家网信办属于政府,政府要依法行政;且政府研究审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利益,不是为了树立政府权威,故本题观点错误。
10.错误
【详解】加大对贪腐行为的惩戒力度,有利于建设廉洁诚信的政府;政府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有利于智能高效的政府。故题干观点错误。
【当堂达标】
11.A
【详解】
①②:某市推出“市场监管码”,只需轻轻一扫,就能在手机上实时查阅经营主体的信息。表明该市政府在提升监管效能的同时,也增加了监管信息的公开透明度;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政务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①②符合题意。
③:该市政府的做法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无关,③排除。
④:材料做法增加了监管信息的公开透明度,但不是完善政务公开的制度保障,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2.A
【详解】①②:政务微博通过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搭建一个社会化参政、议政、问政的网络交流模式与平台,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共商国是的积极性;收集意见、倾听民意、发布信息、服务大众,有利于政府工作人员了解民情、倾听民众呼声,①②正确。
③: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服务和监督,③错误。
④:材料强调的是政务微博用来与公众良性互动,公民没有决策权,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3.A
【详解】①:对违反法定权限、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可采取其他方式规范管理的罚款事项应减尽减,取消、调整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33个罚款事项,这些举措要求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市场监管的规范性,故①正确;
②:研究制定规范监督罚款设定和实施的政策文件,有利于政府依法履职,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故②正确;
③:取消、调整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33个罚款事项,目的是为了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不是为了厘清政府权力边界,故③不选;
④:题干未涉及政府简政放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④不选。
故本题选A。
14.A
【详解】A:材料中指出国家颁布《社会保险经办条例》,要求各级政府要最大程度便利人民办事,这意味着法治政府要权责法定,人民满意,故A正确。
B:材料强调的是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条例》要求,减少不必要的审核流程,这强调的是要建设为民服务的政府,未强调法治社会的建设,故B不选。
C:材料强调的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未强调法治国家的良法之治,故C不选。
D:材料强调的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升行政效率,利民便民,未强调政府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故D不选。
故本题选A。
15.A
【详解】
①②:通过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有利于行政执法人员规范执法和严格执法,通过严把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关、考试关,有利于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故①②符合题意。
③:司法局属于行政机关,材料未涉及公正司法,③排除。
④:材料强调严格执法,没有体现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的政府,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6.A
【详解】①:明确票决制工作,通过群众点单,集中民意反映民智,保障群众的参与权,维护人民利益,①入选。
②:通过代表定单,有利于进一步的集中民意,且人大代表不具有监督权,②不选。
③:政府买单,更好的履行职责,提升公信力,进而更好的为人民服务,③入选。
④:人大验单,是人大行使监督权的表现,④不选。
故本题选A。
17.D
【详解】A:材料强调的是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没有体现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A不符合题意。
B:政府的职能是法定的,不能根据各自的需要履行不同的职能,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不同的民生福祉措施,这些措施反映了各地政府对国家整体政策政策的响应和执行,可根据各地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B说法错误。
C:材料强调的是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并没有涉及两会正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C不符合题意。
D: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都体到了关于医疗、养老等民生福祉的措施,从这些措施可以看出政府提升服务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8.A
【详解】①③: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一种或多种服务,优先和重点提供急需短缺服务,确保便捷可及、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逐步补齐其他服务。这表明我国政府着力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切实履行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职能,①③符合题意。
②:我国政府的工作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是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工作中心,②表述错误。
④:我国政府的职能是管理和服务,推进理职能向服务职能的根本性转变的表述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9.D
【详解】①:新组建的国家数据局旨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而不能够为数据流通提供法律保障,①与题意不符。
②④:新组建的国家数据局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由此可见,新组建国家数据局旨在从国家层面统筹推进数据要素技术创新、开发利用,优化数据管理机构和职责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②④符合题意。
③:新组建国家数据局的目的是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而不是增强政府权威和公信力,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20.A
【详解】A:政务App多了,令人眼花缭乱,App卡顿或闪退,一切工作又得重来,搞了信息化,还离不了纸质表,操作App完全成了额外负担。这说明整治政务App应该优化工作流程,推进政务资源的互联互通互享,A符合题意。
B:题干强调整治政务App应该优化工作流程,不涉及廉洁的法治政府,B不选。
C:整治政务App应该防范形式主义,但不能“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C不选。
D:题干强调整治政务App应该优化工作流程,不涉及强化有关职能部门的权力意识,D不选。
故本题选A。
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