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复习学案(含解析) 2023-2024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复习学案(含解析) 2023-2024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课标要求】
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问题导学】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2.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3.党的初心和使命
4.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6.改革开放的地位、目的和意义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意义
【必备知识】
考点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2.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考点2: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中国共产党诞生。
(1)必要性: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力量凝聚革命力量。
(2)理论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阶级基础: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4)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5)意义: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2.各种政治力量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近代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考点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第二框: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考点4: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我国革命和建设历程:
(1)三年恢复期:1949—1952年,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
(2)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
(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颁布。
(4)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中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考点5: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
1.时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
2.目的: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3.意义: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考点6: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1.地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
2.意义:(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的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4)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党的领导: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结论: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体系构建】
【简答题练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化,指的是人类社会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近代以来,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无数仁人志士曾幻想通过学习西方文明、走西方发展道路来实现现代化,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经历了早期的种种曲折后,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才真正地进入到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正道……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政治与法治的知识,以“百年探索谋复兴”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易混辨析】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我国发展有了新的历史方向。( )
3.榕江县的发展告诉我们要把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作为最终奋斗目标。( )
4.改革开放为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
5.中国共产党在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改革开放的征程中应运而生。( )
6.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7.改革开放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
8.新时代意味着我们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9.实践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10.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
【当堂达标】
11.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部分试点到全面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我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我们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这表明( )
A.改革开放是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基本国策
B.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历史常态
C.改革开放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时期
D.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2.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找到救国救民的道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尝试。从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到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戊戌变法的“改良图强”,到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振兴实业”方案。在艰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这是因为( )
①中国共产党的方案符合国情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不能发挥积极作用
③其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始终得到各阶层拥护
④中国其他社会各阶级的方案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百年前的中国,列强入侵、民不聊生,为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然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这些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上述救亡图存努力和尝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 )
①没有明确理论来指导中国近代民主革命
②自己放弃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理想
③没有把当时基本国情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
④选择的道路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认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一部改革开放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对改革开放认识正确的是( )
①改革开放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②改革开放是对数千年以来中国社会封闭保守历史常态的否定和变革
③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④改革开放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达到新的高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经过一百多年的浴血奋斗,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关于这些伟大成就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
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回顾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有许多重要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一经验( )
①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②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摆脱僵化思想束缚的希望
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④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近代中国众多建国方案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方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其中的原因有( )
①无产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
③近代中国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引导救亡运动
④走社会主义道路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出路和希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义的辨析)从石库门到红船,从秋收起义到三湾改编,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这说明( )
①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制度基础
③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2022年6月29日,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一书,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历程,充满着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一百年的实践充分证明( )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党的根本立场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终于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大复兴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把“抓好检视整改”作为主题教育的一项重点措施,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在检视整改中培养正视问题的自觉、保持刀刃向内的勇气,努力推动检视整改做出实效。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
①坚持依法行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②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③执政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互动探究】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我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创新突破,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担当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分析】背景素材:百年探索谋复兴
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的相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详解】本题是开放试题,要求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政治与法治的知识,以“百年探索谋复兴”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答案不固定,切合主题要求,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角度:站起来(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富起来(党实行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强起来(进入新时代,党成功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易混辨析】
1.正确
【详解】我国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有相同的地方,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落后的状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同时,我国的改革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故该观点正确。
2.错误
【详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故判断错误。
3.错误
【详解】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实行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故题中观点错误。
4.错误
【详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故该观点错误。
5.错误
【详解】本题是判断题,依据教材内容可知,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 生,故本观点错误。
6.正确
【详解】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本观点正确。
7.错误
【详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故题目观点错误。
8.错误
【详解】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并不是我们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故本题观点错误。
9.正确
【详解】实践充分说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不可能实现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故题干说法正确。
10.错误
【详解】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故该说法错误。
【当堂达标】
11.D
【详解】A: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不是基本国策,A错误。
B: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进程,“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历史常态”说法不准确且与题意无关,题干强调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以及我们对改革开放的态度,B错误。
C:改革开放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而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1949年至1956年,C错误。
D: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我们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这表明改革开放是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D正确。
故本题选D。
12.B
【详解】①:在艰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方案符合国情和人民的根本利益,①符合题意。
②:从戊戌变法的“改良图强”,到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振兴实业”方案,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也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没有取得成功,②排除。
③: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得到人民的拥护,“得到各阶层拥护”说法错误,③排除。
④: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失败了,因为它们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其方案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3.D
【详解】①:理论在革命中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而不起决定性作用,①错误。
②: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自己放弃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理想,而是行不通,②错误。
③④:材料中“为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土奔走呐喊,然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这些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把当时国情作为解决问题基本依据,选择的道路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认可,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4.B
【详解】①: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①正确。
②:数千年以来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社会的历史常态,改革并不是对中国社会封闭保守历史常态的否定,②表述错误。
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③表述错误。
④:一部改革开放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进入新时代中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达到新的高度,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5.B
【详解】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①说法正确。
②: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②错误。
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③错误。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B。
16.D
【详解】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①说法错误。
②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一经验,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摆脱僵化思想束缚的希望,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②④说法正确。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7.C
【详解】①:“无产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对事实的陈述,而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的原因,①排除。
③:“近代中国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引导救亡运动”并没有指出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没有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方案的优越性,③排除。
②④: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故②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8.B
【详解】①④: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艰苦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用事实证明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①④符合题意。
②: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②说法错误。
③:材料表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被奴役到站起来的飞跃,我国还没有实现强起来的飞跃,该选项的说法不符合事实,③排除。
故本题选B。
19.C
【详解】②④: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历程,充满着苦难曲折,但是取得了辉煌和胜利,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②④符合题意。
①: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①说法错误。
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尚未实现,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20.C
【详解】①:材料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①说法错误。
②:“在检视整改中培养正视问题的自觉、保持刀刃向内的勇气”表明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②正确。
③: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③不符合题意。
④:“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④正确。
故本题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